危机指个体由于遇到重大而无法克服的外部刺激时产生的高度紧张或严重的痛苦状态[1]。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突发性公共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危机状态,即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时,使得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和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伴随着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心理失衡。
(一)内容提要
黄某(化名),女,就读于某中学初三(1)班,走读生。2020年12月5日,校方接到家长关于黄某周六晚离家未归的报告,建议报警。根据进一步了解,得知黄某离家出走的原因是与其姐姐起了争执。三天来,学校及公安部门全力寻找。直到2020年12月8日下午,才发现黄某已在某村围堤外一鱼塘不幸身亡,原因仍然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2020年12月9日上午,接校方需求,对班级学生进行哀伤辅导,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二)个案背景
黄某家住农村,家里一共五人,爸爸、妈妈、姐姐和奶奶。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在工厂上班,姐姐在另一同市另一镇区上学。其学习成绩中等,性格较为内向,但在校也有感情好聊得来的伙伴,平日在校的师生关系较好,近期在校表现无异常。
(三)危机分析判断
1.危机干预对象:某校初三1班的44名学生。
2.危机发生的原因:密友及亲密接触的同学突然死亡,属于典型的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校园心理危机。
3.危机所处时期与阶段:根据危机的发生的时间,可初步判定为冲击期(震惊期)的立即反应阶段。
(四)危机干预对策
危机干预对策围绕“对谁实施干预”、“需要达到怎样的干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将采取何种技术与形式”、“后续学生心理动态评估如何”等四大核心问题展开。
1.确定危机干预对象和形式
此次心理危机由于黄某的突发的意外身亡而导致,因此可以确定实施微观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黄某所在班级的全体同学。另根据危机所处的冲击期(震惊期)的立即反应阶段的特点,且干预对象的人数较多,均属于同一班级,因此确定采取团体辅导形式。后续则根据事件的影响和扩散程度在其他班级选择进行生命教育的主题班会或团体心理辅导作为补充。
2.确定危机干预目标
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突发事件的心理社会影响,从而促进个人或群体心理健康重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们的心理健康[2]。不幸事件已经发生,所以当前危机干预的的重点主要落在及时控制和减缓事件的心理社会影响两方面,因此,将危机干预的目标设定如下:
(1)及时控制和减缓突发事件的心理社会影响,稳定学生心理状态。
(2)促进情感表达,防止危机对象群体中出现过激言行,帮助理解他人,理解自己,进而接纳现实。
(3)帮助危机对象实现情感完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提供适当建议。
3.确定心理干预技术
在此次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我采取ABC心理舒压模式(又称安心团体)的干预技术,在具体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围绕开宗明义、还原现场、压力反应、机会教育、行动计划和重新出发等六大步骤展开[3]。其中“开宗明义”环节根据实际实施危机干预者与干预对象间的关系动态调整。
4.具体心理危机干预实操
(1)开宗明义,建立结构。鉴于我作为一名外来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首先必须从学生进辅导场地的那一刻起注重培养一种轻松,可信任的辅导关系。学生进场后,我说:“可以自由落座,也可以小伙伴一起”。这是为了在后续辅导过程中的情感宣泄提供积极支持力量。在简单自我介绍后,我声称任教小学1年级时,规定课前要清点班级人数,话落,我便对落座的进行了小朋友般的“点人数”,方式引发了“人不齐,有人知道这位同学为什么缺席吗?”小讨论,自然过渡到“现场还原”。
(2)现场还原。既然是现场还原,必须是真实。小讨论中,学生在底下窃窃私语,但无人明确说出黄某缺席原因,仅有几人嘴里说出了类似“失踪”的字眼。在学生对事件的认知尚未准确,处于模糊的时候,一些脱离事情真相的言论容易在群体间流传。于是,我便引导同学们一起回顾意外事件经过,开启叙说:“周六晚,我们班某同学在家里跟家人发生争吵,途中冲出家门离开,离家出走。当晚天冷,家人着急寻找,结果一无所获。最终在家附近池塘边找到的时候,这位同学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是意外?是被谋害?还是轻生?暂时我们无法确定,原因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都改变不了”他/她离开了“这个事实。”其中,死因未定也是根据公安机关原文转述。
(3)压力反应。在这一环节,要求干预者做到引导对象吐露身心冲击和宣泄情绪。现场还原过程中,与黄某较好的几个亲密同学已经出现了压力反应,在此基础上,我在屏幕上出示了三个问题——“你的心情?”、“此刻你的脑海会想到什么?”、“你留意到自己身体有反应吗?”。出示过程中,我同时温柔进行同声,希望引导学生吐露身心冲击,宣泄情绪。而在实际过程中,由于几个亲密同学的压力反应不断扩散,此刻现场全员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悲伤中,不少同学红了眼眶,有的已经伤心落泪。在此情况下,干预者可选择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表达出群体成员可能的心情、脑海的画面以及身体的反应,过程中注意积极共情,帮助实现宣泄心中情绪。
引导语(参考):我们跟他/她的关系由于亲近程度不同,我们的反应会有所不一样。此刻,我们的心情会变得很复杂,或许悲伤,或许难过,或许愤怒抱怨,或许......我们的脑海中可能浮现着往日与他/她的点点滴滴,你们曾一起谈天说地,畅聊人生;你们行走匆匆,擦肩而过;接下来我们可能经历一段艰难的日子。
(4)机会教育。教导创伤反应,学习平常心接纳。
面对此突发事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即时反应,更要考虑到在干预过后学生可能出现的创伤反应。正确教导创伤反应,有利于学生在干预后能减缓心理压力,帮助正确接纳自身出现的压力反应和创伤反应,促进心理恢复平衡。
引导词(参考):除了难过,悲伤,害怕等等;你可能会失眠,做恶梦,偶尔会胸闷,呼吸急促等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会经常联想到那可怕的一幕;甚至忍不住去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或是,你会觉得想哭.......我们都是普通人,对于我们而言,真的,真的不容易。当你出现这些反应时,你要注意保重自己的身体,适量运动去转移,希望你给自己1~6周的时间去慢慢恢复,去适应。可以的话,可以找一个信任的人聊一聊,说一说,不让自己一个人空想。当特别难过的时候,可以跟亲近的人说,比如自己最好的朋友,老师,家人......
(5)行动计划。交流抒压之道,预设短期计划。
大量研究调查表明,15岁左右的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尤其重要[4-6]。在此环节,干预者可引导学生分享自身经历,从中挖掘积极向上的能量辐射辅导现场,如果顺利,则有利于更快速帮助学生完成心理恢复以及日后适应。在实际干预过程中,由于学生依然沉浸在悲伤和痛苦的延续中,无法开口。此刻,干预者可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引导教育,将自己转为抒压之道的力量中心,或转向进行“告别仪式”,帮助实现情感完结。事前准备好信纸,笔和信箱以及安静旋律的音乐。
引导词1(参考):在你的生活中,曾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你当时是怎么面对的?是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反应?用了多久?等。
引导词2(参考):他/她曾是我们班的一员,我们当中有跟他/她关系密切的伙伴,一起谈天说地;也有的可能平时交流少,匆匆擦肩而过;但不管如何,此刻,都让我们一起写下想对他/她说的话,与他/她正式道别。
(6)重新出发。逆向思考,寻找正面意义和启发。
完成“告别仪式”后,在学生实现一定程度的情感完结基础上,重新分析意外事件发生的缘由,找准契机,实施引导教育。其中引导教育包括稳定舆论和鼓励教育两个基本内容。在此次事件上,其主要根源是当事人与其姐姐的争吵,因此在引导教育过程中我侧重从个体的心理支持系统角度去帮助学生提高日后对类似事情的理性认识和适应。也借此机会,让学生认识到自身言行举止对他人的无意影响的存在,鼓励学生多传达积极能量,提高群体的心理能量。
引导词1(舆论稳定):事情已经发生了,虽然我们暂不清楚事情的原委,但我们可以做到不议论,保留ta的一份尊重;不传谣,不给别人带去压力;是保护好自己,保护好他人。愿时光美好,我们心存善举。
引导词2(鼓励教育):同学,顾名思义,是一同生活学习的众人,你们与同在一起的时光比家人都多,你的一个微笑,一声关心,兴许无意间抚平了他人心中的委屈与难过。希望今后,我们可以互帮互助,一起迎风奔跑,一起成长。因为前方,困难,依旧很难。可是困难再难,终究敌不过我们努力的漫长时光。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与身边的朋友,家人相处的时光。
5.落实后测评估与跟踪,密切关注学生动向
此次意外事件的影响不会因为实施了微观层面的哀伤辅导后停止,它对学生的影响依然在。后测评估的主要目的有三方面,一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再评估,把握学生心理动态;二是筛选需要进一步关照的成员,以便追踪辅导或进行转介悲伤治疗与精神医疗等。三是侧面了解哀伤辅导的成效。评估主要内容围绕认知评估、情感评估和行为评估三个方面,这是一个动态关注的过程,尤其是心理危机仍处于冲击阶段,尽可能地把学生当前的状态与危机前的功能水平作比较,以便更准确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心理动向。
6.效果反馈
据校方反映,本次的校园心理危机在及时的干预和辅导后,效果较为显著,危机干预的目标基本达成。体现在,进行哀伤辅导时,学生得以清晰了解事情的经过与结局;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情感宣泄;“道别信”环节实现了情感的完结;学生更深刻明白了支持系统的重要性,并愿意努力做他人支持系统中的温暖依靠。其次,并从“保护他人与自我”的角度引导学生明白“不传谣,不议论”的意义,帮助稳定舆论之余,控制了影响范围,最大程度降低事件对校园安全和校园氛围的消极影响。
现在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稳定,暂无发现异常。
参考文献
[1]陈志霞. 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601.
[2]刘正奎,刘悦,王日出.突发人为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与援助[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02):166-174.
[3]张潮. 学校心理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应用[M]. 新华出版社, 2013.
[4]姚康. 同伴关系与心理弹性对初中生受挫后情绪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9.
[5]周玲霞. 留守初中生同伴关系、自我概念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及心理弹性干预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
[6]姚康. 同伴关系与心理弹性对初中生受挫后情绪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