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未来观在高中生涯规划课堂中的实践培养 ——以《未来已到来》教学设计为例

 

回顾一学期以来对生涯规划的探讨,师生共同学习了什么是生涯以及生涯不同发展阶段,学生从舒伯提出的生涯发展五阶段特定的年龄入手,思考现在和未来可能会承担一系列生涯角色,探索生涯角色的不同生涯任务,对生涯相关内容进行积极学习的同时不断探索自我,从兴趣、能力、价值观等角度了解自己,结合自身特质科学地进行分科选科,对未来职业充满期待……在一定程度上,未来观渗透在生涯规划教育的每一节课中。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认为:“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教育是未来的事业,就必须具有未来的眼光。”笔者通过生涯规划课程将未来观传递给学生,通过《未来已到来》一课,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感悟未来观,以下为课堂实录。

 

一 播科幻电影激发兴趣,学生畅聊未来

课前,教师播放时长2分钟的2018年科幻电影混剪。学生们认真观看,有不少学生互相交流探讨一些影片的名字。

教师:同学们,大家看完这样的科幻电影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你们如何看待“科幻”呢?有想法的同学不妨与大家分享下自己的见解呢。

学生1:我不喜欢看科幻电影,这里面的场面太晃,看得头晕,而且很多看似高科技的东西其实生活中都没有,太虚假了。

学生2:我本人非常喜欢看科幻电影,老师您看我的课外书(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三体》),我非常喜欢刘慈欣,像刚刚视频里的一些电影我去年都看过了,非常震撼。我个人认为科幻是对未来社会前瞻性地进行描绘,也有人类无限想象在里面,或积极或消极。此外,一些电影特效做的很好。

教师:谢谢同学们的分享,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学从科幻电影的视觉感受角度给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同学从科幻电影的内容手法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大胆地与同学们交流,都非常不错。我本人也是一个科幻迷,最喜欢《银翼杀手》,这部电影拍摄于1982年,讲述的是发生在2019年美国洛杉矶的人类与仿生人之间的故事。我们现在就是2019年,我们的生活中有仿生人吗?同学们可以和相邻的小伙伴一起讨论一下。

学生1:有,有机器人。

教师:机器人是仿生人吗?

学生1:机器人是仿生人。

学生2:机器人不是仿生人

教师:大家对机器人、仿生人众说纷纭(展示名为Rex的仿生人图片),仿生人是由人类制造的、拥有人工血液循环系统和人造器官的机器人。图片中的Rex就是人类在2013年制造的仿生人,但是真实的仿生人与电影中夸张艺术修饰的仿生人还是略有不同。因此,不难发现,一方面人类通过科幻电影对未来社会进行思考、描绘,另一方面科幻电影也给人类提供了科技蓝图。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对课程充满好奇与期待。将科幻与未来紧密联系,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通过仿生人的案例,将电影中看似不真实的科技鲜活地展现给学生,刷新学生对科幻与未来的已有认知,为该课主题“未来已到来”做铺垫。

二 观职业变迁启迪思考,学生洞见未来

科幻电影作为人类看见未来的一个窗口,尤其是在科技发展迅猛的21世纪,人类对未来进行合理性猜想、推断早已不是难事。然而早在1900年,人类就已经通过当时的媒介手段对21世纪的未来生活进行遐想、描绘,教师展示1900年德国巧克力公司Hildebrands绘制的明信片。

教师:像明信片中的“私人飞船、海底观光船”我们日常生活中已有实物,可见“未来已到来”。根据大家平时对生活的留心发现,还有哪些实物体现了生活变迁呢?

学生1:谷歌公司造了无人汽车,替代了部分人员操作的汽车。

学生2:我在海底捞餐厅吃饭的时候,发现服务员变少了,有好多送菜机器人。

学生3:食堂装了好多刷脸买饭的机器,以前都是要食堂阿姨手动操作的,现在一时间要刷脸还真是不习惯。

教师:同学们所说的这些设备、机器呀,在我们的身边都不难发现。大家关注到的汽车也好、服务员和餐厅工作人员也罢,生活现象变迁的背后也体现出职业的变迁。就像“汽车司机”也许会是一份职业,“服务员”、“餐厅员工”职业性非常明显,大家想一想,除了生活变迁带给我们职业变迁的启示以外,还有哪些鲜明的职业变迁或新兴职业呢?

学生1:小时候听我妈妈讲过“电话接线员”,现在好像没有这个职业了,大家直接就可以用移动设备进行通话。

学生2:游戏代练,算是新兴职业吧。

学生3:网军,类似海军、空军、陆军,保障国家网络安全。

学生4:心理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升华学生人格。

学生5:夸赞师,最近特别流行夸夸群,网络上还有这样的组群者,并且以此牟利,作为职业收入。

学生6:全息投影操作师/制作师,制作优质偶像,给人类带来全新的偶像视觉体验。

学生7:游戏主播,把自己的游戏操作在一些网站或是app上直播给网友看,根据播放量,直播平台给以一定的薪水。

教师:大家关注到的新兴职业也不少,老师也给大家介绍一些新兴职业,(播放视频《未来职业前景》)。视频介绍了四个新兴职业:游戏玩家、视频博主、无人机飞行师、黑客。对于大家所了解的一些新兴职业,是什么因素促使新兴职业产生、发展呢?对它们的蓬勃发展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未来这些新兴职业又会如何发展呢?大家不妨思考一下。

学生1:新兴职业的发展与社会因素紧密相关,尤其是科技因素,还有经济、人们消费水平等等会促使新兴职业产生或是蓬勃发展。职业发展会带动人口就业率提升,还是很不错的。未来职业前景没想特别多,可能会越来越好吧。

学生2:像网络主播、Vlogger这种视频相关的职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吧,毕竟现在短视频app很火,照此趋势下去,会有更多人愿意从事这类职业。

教师:大家很不错,对当下职业变迁、发展、未来趋势都有自己独到的思考。

设计意图:从生活变迁大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变迁、职业变迁。进一步鼓励学生对职业变迁积极思考,肯定学生们对生涯规划中未来的职业有合理推测。

三 悟“三感三力”提升能力,学生开创未来

丹尼尔.平克在自己的著作《全新思维》中这样描述:“未来属于那些具有独特思维、与众不同的人,人类未来需要具备的技能总结为六种能力,简称为三感三力,即意义感、设计感、娱乐感,故事力、交响力和共情力。”教师将结合案例为学生介绍未来力的不同方面。

教师:我们了解了目前的新兴职业以及探讨了未来职业。那么,未来我们如何去创造新的职业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对“三感三力”的内容了解之后,请大家依据下表对自己进行评价打分。请同学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互相交流自己的分数,并且结合自己的真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出自己的评分依据。

学生1:我给自己都打10分,因为我很自信,哈哈哈。

教师:有自信心很重要哦,可以结合你自己的实际情况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评分依据吗?

学生1:像设计感的话我自己会做一些手工,我自己的书架就是自己找木头制作的;娱乐感的话我比较幽默,同桌们经常说我是“开心果”;意义感的话,我非常喜欢读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和同性、异性同学都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家也愿意和我交朋友,说明我故事力还不错;交响力的话,我英语可以考140分,科学实践课也成功种植过向日葵,数学成绩也还算不错;共情力的话我感觉和故事力差不多,所以也是10分。

教师:同学你分析得头头是道,看来对自己也是有很全面、客观的了解呢,很不错。还有其他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的吗?

学生2:我会给自己打5分左右吧。依据的话就是我当下这些方面成就度还没达到自己的预期值。我觉得自己还需要不断通过学习去提升自己的未来力吧。

教师:那你有没有思考过,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未来力呢?

学生2: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吧。

教师:嗯,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谢谢你的分享。其他同学呢,有没有不同的想法?那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些读本,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些思考方向。比如:丹尼尔.平克的《全新思维》、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可以很好地锻炼我们的思维;郝景芳的《人之彼岸》讲述了人类与AI相处的生活故事;“人工智能+”和“新工科时代”方面的知识也是可以给以我们提供一些全新的探索方向,让我们可以结合自身优势,提升未来力。我个人也很喜欢电影《终结者》中的一段台词:“未知的未来在我眼前展开。面对未来,我生平第一次感到充满希望,因为如果一台机器、一个终结者都懂得人生得价值,或许我们也能。”面对这个世界,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无论这个世界如何变幻,我们都会秉持心中炙热,用期望之心畅想未来,用浩然之心预见未来,用热忱之心迎接未来。我们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未来力的简易测验,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三感三力”,反思自己目前的“三感三力”水平。使用简易测验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更能够促使学生不断思考,结合测验的不同维度和自身特质,积极探索提升自己能力的方法,培养学生不惧未来挑战的勇气,敢于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

最后,回顾高一生涯规划教育的最后一节课,笔者与学生一起,将未来观与实际学习生活密切联系,锻炼高一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围绕未来职业、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又激发学生对生涯规划中的个人职业有深入了解,升华学生已有的未来观。

  未来观是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对未来积极正向的思考方式,不仅仅能够引领高一学生对未来生活建立积极关注,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生涯内容进一步深入了解,而且还能促使师生良性互动,指导教师有层次性地开展生涯辅导,帮助教师洞察学生真实的心理活动,及时掌握教学反馈信息。未来离我们并不遥远,从未来观的角度对生涯规划进行积极探索、形成愿景是非常难忘的学习体验,心理健康教师从引导者的角度,通过一次次生涯规划课,将未来观积极正向地传递给学生,为上好本节课,笔者查阅近年来大量的文献发现,目前对高中生“未来”、“未来观”的已有研究较少,首次尝试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相信以后关于“未来”、“未来观”的研究会日益增多,会得到中小学师生的更多关注,将未来观教育与学生的生涯发展相结合,师生共同成长在课程实践活动中。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