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从众的大多数 ——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方案

 【活动理念】

      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当个体置身于群体当中,受群体的引导和压力,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不由自主地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在小学五年级学生当中,从众倾向也普遍存在。由于受集体规范和同伴压力的影响,一些学生为了避免偏离群体失去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轻易服从“权威”,随意跟从大众,不善于质疑,不善于反思,不善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时明知自己是对的,但心理上仍旧感到不安而放弃自己的立场追随大流。因此,在这个时期引导学生认识从众影响,学会思考判断,提高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成为一个既独立自主又有社会归属感的人,就显得非常重要。

【活动目标】

1、 了解从众现象,知道从众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2、 明白面对各种从众影响,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并做出合理的选择。

3、 在活动体验中学会有效地应对消极从众影响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合理地自己的表达,避免盲从。

【适用年级】

小学五年级

【活动过程】

    团体暖身阶段:一指成名 初识从众

    1、热身游戏:一指成名。游戏规则:请你沉默不语,用手指指出符合要求的同学。

    2、学生根据教师所说要求指向相应的同学:班里个头最高的女生是谁?班里跑得最快的男生是谁?今天在场所有的女生中,你认为最漂亮的是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活动情况,进行适时点拨与评价。

    3、小结:当我们处在一个群体当中,受群体的引导和压力,我们改变了自己原有的观念和行为,不由自主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我们把这样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叫做“从众”。

    【设计思路】“一指成名”的热身游戏,既可以打消学生在团体中的防卫心理,建立起学生之间的友好与信赖,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初识“从众”概念,为转换阶段做好铺垫。

团体转换阶段:案例分析  再识从众

     案例(一)沉船之痛

     1、播放韩国“岁月号”客轮侧倾一刻的视频,教师讲述案例:2014年4月16日上午,一艘载有475人的客轮正在海上航行,船上有375名高中学生,他们正前往一座海岛上旅行,同学们有的坐在船舱里和同学说笑,有的在甲板上看风景。突然,他们感觉到船身有些倾斜,大家赶紧穿上救身衣,广播里传来船长的声音,要求大家务必保持冷静,在船舱内等待救援,于是同学们都有序地坐在船舱里安静地等待。没过一会儿,船身倾斜得更厉害了,这时已经有不少救援船只赶到了现场,距离客轮只有50米。当船身开始渐渐下沉的时候,同学们仍旧没有得到撤退的指令,于是有一些男生没有听从船员的指令,跑到甲板上然后跳入大海,试图让救援船只把他们救起,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海水湍急,气温很低。

    2、如果当时你就在船舱内,你会做出什么选择?是跳?还是不跳?为什么?请学生用一分钟时间思考。

     3、学生根据自己所做出的选择,坐在相应的座位上,并向身旁的同学陈述自己选择的理由。讨论结束后,请选择双方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倾听,充分交流,并根据学生所阐述的观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回应,从而让学生初步分辨哪些是从众行为,哪些不是从众行为。教师在适时地引导,把握问题的中心的同时,从学生的发言中提炼出相应的观点,如:学会思考、客观分析、勇于挑战权威等等。在听了众人的分析之后,请学生做出第二次选择,可以留在原位,也可以改变立场。

    4、教师继续讲述“岁月号”客轮事件:客轮发生严重倾斜并开始下沉,船长和船员丢下乘客,自己先登上救援船逃生了;而在这375名高中生当中,那些按照船员指示留在船舱里的的同学,最终与客轮一同沉没;那些没有听从指示的学生反而因此获救。面对这场灾难,所有的人们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为什么听话的孩子遭遇不幸,不听话的孩子反而获救?请学生说说自己如何看待“从众”这种现象,从而明白:当我们面对消极的从众影响时,要学会拒绝。

    【设计思路】转换阶段抛出的这个真实案例,有震撼心灵之效。对于“跳”或“不跳”的选择,由于关系到生死存亡,学生很容易陷入深思。在他们根据各自的立场阐述自己选择的理由时,他们的认知出现分化,思想发生碰撞,在分化与碰撞中,对于“拒绝消极从众影响”这一辅导目标初步呈现,并被学生感知。

 

    案例二:航空之殇

     1、出示韩亚航空空难的新闻图片,教师讲述案例: 2013年7月6日,一架波音777客机从韩国仁川机场飞抵美国旧金山,飞机准备降落,广播里传来乘务人员的提醒:女士们,先生们,本架客机将于十五分钟后到达美国旧金山机场,请将安全带系好,关闭所有电子物品,同时请收起您的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谢谢!有一位乘客嫌系安全带勒着不舒服,不想系,但是当他看见所有的人都按照乘务员的指令去做了之后,他也系上了。飞机开始降落,这时坐在后排的一位中国女孩突然很想上洗手间……(请学生思考并发表个人观点:如果你是这个女孩,你会怎么做?为什么?)但是这个女孩解开了安全带,可是就在她站起来的一瞬间,飞机突然猛烈地撞向了地面,机身冲出跑道,撞到机场旁的海堤上,几分钟后飞机发生爆炸。而这个女孩也被弹出了机舱,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这是一场因为飞行员操作失误而引发的空难,事故共造成3人遇难,其中就有这位没有系安全带的中国女孩。

     2、请学生再次说说自己如何看待“从众”这种现象,从而明白:当面对积极从众影响时,我们要学会接受。

    【设计思路】转换阶段抛出的第二个真实案例,同样是一个具有震撼力的事件。前一个案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从众的消极影响,这一个案例却让学生认识到从众的积极影响,学生对于“从众”这一心理现象就有了一个客观又完整的认知。

团体工作阶段:角色扮演  学会拒绝

    1、对于从众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拒绝,又该如何接受呢?四名学生角色扮演,再现班级内发生的一个真实情景《签名风波》。

(下课时,小雨发现同桌大牛的笔盒里有一支荧光笔,和她昨天丢失的那支一模一样,她没有吭声,闷闷不乐地来到走廊上。这时,她在班里最要好的三位同学走了过来。)

小雨:昨天我丢的那支荧光笔找到了,居然跑到了大牛的笔盒里。

A同学:真的呀?前几天,我也丢了一支水笔呢!会不会也是他拿的?

B同学:我的那本《查理九世》的漫画书也不见了。

小雨:大牛的抽屉里也有一本《查理九世》呢!我看呀,应该都是大牛偷的。要不,我给马老师写一封信,向她反映一下情况,你们在信上签个名就行了。

A同学:嗯,这个主意不错!

   ( 信写好了,A同学和B同学很快就签上了名,可是文文不想签。)

      2、如果你是文文,你会怎么做呢?究竟是签还是不签?全班学生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选择合作伙伴,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把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演一演。教师根据学生扮演的情况,进行适时引导,从而让学生学会得体表达,学习合理的拒绝方法。

    【设计思路】选择一个发生在学生当中的真实的情景,通过角色演练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产生真正的人际互动,让学生逐渐达成共识,学会合理的拒绝方式。

 

 团体结束阶段:情境体验  实践运用

    1、分组阅读任务卡上的问题情境,讨论:面对这样的从众影响,是应该接受还是应该拒绝?如果是拒绝,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拒绝呢?把内心的想法讲述给组员听,最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发言人。

    2、出示情境题,各组发言人坐在空椅子上,以心灵独白的方式讲述自己选择的应对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所言做简要回应。

情景(1)同学们在图书馆安静地看书,丁丁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正想哈哈大笑,他环顾四周,发现所有的同学都在安静地阅读,他想……

情景(2)最近,班里不少同学迷上了一款游戏——王者荣耀!一到下课时间,他们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流游戏中的刺激和快乐,站在一旁的丁丁只能做个听众,一句话也插不上,因为妈妈不允许他碰网络游戏,他在课余时间就喜欢和小伙伴去打篮球、踢足球。回到座位上,他想……

情景(3)一到双休日,班里很多同学都去上各种补习班,可是丁丁只上了一门钢琴课。妈妈担心丁丁成绩会跟不上同学,所以准备给他也报个补习班。丁丁想……

    3、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从众影响,我们要保持冷静,要敢于质疑,要学会思考,才能明辨是非。消极的影响,要学会拒绝;积极的影响,要愉快地接纳。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既归属于社会的人,又拥有独立人格的人

    4、赠言:比无知更可怕的是你的盲从。

    【设计思路】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选取素材,更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学生将自己在课上所学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实例当中,既强化了团体达成的共识和规范,又获得了一种情绪上的愉悦体验。  

    【教学反思】

         学生升入五年级,班级发生了“小雨签名事件”,在家长群中引发了一场争议,身为班主任,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思考:由于受集体规范和同伴压力的影响,一些学生为了避免偏离群体失去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轻易服从“权威”,随意跟从大众,导致做出错误的行动。为了引导班级学生认识从众影响,学会思考判断,做出正确抉择,我和团队老师们一起精心设计了这节心理辅导课。由于课题源自问题,素材取自生活,加上平时建立起的亲密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生生关系,所以在各种游戏体验、角色扮演和讨论阐述活动中,学生都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拥有着高度的参与热情,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节成功的心理辅导课,让我看到了心育在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上,较之于智育、德育所特有的功能。它让整日与学生厮守在一起的我,与孩子之间更添了几份真诚与尊重。

    【专家点评】

         本堂课的主题源自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从众这个话题,为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提升孩子们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的批判性思维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暖身活动“一指成名”引人入胜,既为塑造团体动力氛围奠定基础,又呼应主题,可谓一举两得。转换阶段通过两个真实的案例抛出核心问题,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当中,去体会从众带给我们的积极与消极影响,邀请学生根据自己所做出的选择进行分区站位环节,同时加入了二次选择的机会,从而把学生从无意识层面拉回到意识层面,形成认知对比冲突,凸显观点分享后的效果,产生思维碰撞。工作阶段选取了班级发生的真实事件,引发学生思考,达成共识。结束阶段用时偏短,稍显不足,课后反思,若是能够通过“一致性表达”技巧的具体指导,总结升华,引导实践,学生就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迁移应用。

    (本文曾获浙江省第五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技能大赛小学组宁波市复赛一等奖)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