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的要求,广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指引》,文件中首次把生命教育列出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同时还制定了《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指南》,其中指出要在小学中年级开展生命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历程和珍贵,懂得珍惜生命,引导学生面对困难和挫折。因此在小学中年级开展生命教育符合文件精神。
死亡是一种重要的生命历程,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又陌生又熟悉。在认知上,对死亡的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社会上谈论死亡的禁忌,很多孩子对于死亡作为一种生命现象讳莫如深。在经验上,根据一份四年级193人的课前调查发现,看到过经历过的死亡经验的如:亲人离世、宠物死亡经验等所占比例达86.9%,说明这个课题符合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情感体验上,在谈及死亡的时候的感受,87.8%的同学表示对死亡非常恐惧、害怕,伤心、难过,难以接受等情绪。在处理死亡带来的情绪策略上多采用忘记和转移注意力两种方式,但情绪没有得到合理的宣泄,因此引导他们认识死亡,并教给他们如何去处理死亡带来的情绪,从而学会珍惜生命、及时表达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执教者在日常的心理辅导案例中,因亲人死亡带来情绪困扰、学习生活受影响的个案在小学生中年级心理辅导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设计了此课。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死亡,了解死亡是一种生命的自然现象。
2、引导学生直面死亡恐惧,学会面对死亡带来的情绪。
3、引导学生意识到生命有限,从而学会珍爱生命,及时表达爱。
【活动对象】
四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绘本录音、拼图、卡纸、彩笔、背景音乐
【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阶段—引出主题
(一)绘本故事《汤姆的外公去世了》
电话铃响了,妈妈拿起电话,刚问了声“谁”,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然后就开始哭了起来。爸爸也好着急,天还没黑,他就回来了。像往常一样,我跑过去迎接他,这次,他没笑,好像也很悲伤。他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然后抱住妈妈,妈妈还在哭。发生了什么事?我不明白。爸爸让我和妹妹坐在他身边,他说,我们很伤心,因为外公—妈妈的爸爸去世了,我纳闷儿:“什么是去世”?我突然问“那外公,他怎么了?”。“汤姆,外公他已经死了,生命结束了。”我听不懂这些,太深奥了。“那他是去天上了吗?他会变成天使吗?外公究竟怎么了。”我不停地问。
(二)提问
1、汤姆的外公究竟怎么了?什么是去世?(生成回答:死了,去世了,离开了……)
2、除了汤姆的外公会死亡,自然界还有什么会死亡?(生成回答:植物、动物、生物……)
师总结:死亡就是没有呼吸、没有心跳,也没有知觉,大脑失去意识,代表生命结束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为了对死者的尊重以及减轻我们的悲伤,经常用“去世”“走了”“离开人世”、“逝世”这样的词语来代替“死亡”。自然界的生命(人类、动物、植物等)都会经历死亡,因此,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绘本创设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展开阶段—感受死亡带来的冲击
(一)体验游戏:生命拼图
活动说明:活动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一片完整的树叶拼图(装大信封),树叶拼图又由小组内每个人一小块构成,小块拼图的颜色有绿色和白色两种颜色,其中绿色代表“有生命”,白色代表“死亡”,各小组比赛最快拼成完整拼图。拼好拼图之后贴到黑板上,共同完成生命之树。
规则:1、小组为单位,每人随机从信封中抽取一小块拼图。
2、抽到白色拼图的同学在游戏中代表“死亡”,需要离开小组,带着拼图来到讲台,背向同学,进入“死亡”角色。(闭上眼睛不能再跟小组成员有任何的互动和交流。)
3、小组成员按照图纸用最快的速度拼好树叶拼图,并粘好,2分钟后,无论是否拼完整,都要把本组的树叶拼图贴到黑板上的生命之树上。
4、拼图过程中,部分小组会发现少了一两块拼图,如果需要“死亡”同学的帮助,可以用喜欢的方式和他沟通,获得帮助,但不能离开座位。
(二)提问
1、为什么有些组的拼图缺了一块(因为有人抽到白色的,代表死亡,需要离开我们);
2、你们有没有尝试拿回来,如果有,怎么尝试的,结果是什么,有什么感受?(有,无论我们怎么叫他,他都不理我。);
3、(对死亡的学生)在游戏当中,抽到死亡拼图要离开组员站在上面一动不动而且不能回应他们对你的需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很不舒服,想回头看,想回应他们)
师小结:死亡,不仅仅意味着生命结束,还意味着不能再跟人互动,即使我们再需要他们,他们也不能回应我们,所以死亡意味着失去和亲人朋友的连接。但是尽管他们离开了,就像这片白色拼图一样,他们只是换了一种颜色存在。他们仍然属于我们组这块大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完整的生命之树
邀请抽到白色拼图的同学把手中的拼图贴回到本组的拼图,完成生命之树。
设计意图:通过设定“死亡”拼图的角色,让学生感受死亡带来的心理冲击,激发死亡带来的情绪情感体验,为后面的情绪铺垫。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死亡是另了一种生命形态。
三、深入阶段—处理死亡带来的情绪情感体验
(一)绘本故事推进
一切都挺糟糕的,今天不是圣诞节,也不是星期天,可是大家都来了,舅舅、姨妈、表哥、表弟、表姐、表妹,我喜欢的马克表哥也来了。
外婆看上去很疲惫,她慢慢地站起身,我要进屋去了,你们要不要进去看看外公。
外公在屋里躺着,好像在睡觉,但是没有像往常一样发出像火车叫的声音,我抓外公的痒痒肉,他也一动不动的,“这么说,外公的生命真的永远结束了?”妈妈说:“是的,永远结束了”。
我的心被揪了一下,眼睛酸酸的。说不出什么滋味,可是想到以后外公就这样一直睡不会醒来,再也吃不到外公做的好吃的蛋糕,听不到外公讲的笑话,我开始伤心地哭了起来。爸爸和舅舅也哭了,后来大家抱在一起,都哭了。
第二天,是外公出殡的日子。下雨了,天很冷,外公躺在一只大大的木盒子里,妈妈告诉我,这是棺材。人们把棺材缓缓地放进地上挖好的坑里。人们往棺材上放鲜花,然后默默地祈祷。我和妹妹在墓地边上栽了一株玫瑰,是外公最喜欢的。我在心里默默地跟外公说:“亲爱的外公,再见了,我会想你的”
(二)提问
1、面对外公的去世,汤姆和他的家人心情怎么样?(生成回答:哭泣、悲伤,遗憾等)
2、他们做了些什么?(生成回答:参加葬礼、送鲜花、栽玫瑰、说再见、抱在一起哭)
(三)分享与讨论
1、小组分享:与死亡相关的经历:当时你的心情怎样,你做了什么?
2、同学代表分享
3、教师提问:面对死亡,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减轻自己的悲伤?把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来写在生命之树的白色拼图上。(生成答案:哭出来、参加葬礼、送鲜花、清明节去祭拜、写一封信、回忆一起经历过的美好画下来、祭拜……。总结字眼:告别、哭泣、倾诉、纪念)
设计意图:激发与死亡相关的情绪情感,并联系自身的经验,让情绪达到一个高潮,同时在自身和他人的经验中总结面对这些的情绪的方式和方法,学会珍爱生命。
四、升华阶段—转化情绪,及时表达爱
过渡:其实啊,你们知道吗?汤姆还有一个秘密还没有来得及跟外公说,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秘密?
(一)绘本故事后续
很快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植物吐出了绿芽,我们经常想起外公,但是已经不那么悲伤了,想起外公说过的笑话,我们会开心的笑,我也一直用外公教我的方法做蛋糕。今天,一切都很好!我们去散步,还看了外公的墓地,玫瑰已经长出了嫩芽,上面还有两颗花蕊呢!
我在外公的墓前小声的他说:“亲爱的外公,你在世的时候,虽然我会很不耐烦的听你讲话,还将你做蛋糕的奶油倒到地上,惹你生气,但你从来没对我生过气,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外公。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其实,我好爱你,可是,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你。”
提问:
1、汤姆的秘密是什么?学生齐读课题:其实,我好爱你。他有什么遗憾吗?
生成回答:汤姆很爱外公、遗憾是从来没告诉过他。在白色拼图上写上“表达爱”。
2、怎样可以避免这样的遗憾发生?
生成回答:爱要大声说出来,趁着亲人在世的时候告诉他,要及时告诉亲人我们爱他。
师小结:汤姆很爱外公,但是在外公生前他从来没告诉过他,所以很遗憾。汤姆的遗憾提醒我们:趁着亲人在世的时候及时表达爱,不留遗憾。
(二)书写练习:爱在心里口常开
我爱【 】我要大声告诉他她!
我打算 让他她知道我很爱他她!(横线部分可以是说点什么或者做点什么)
1、学生书写
2、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写内容
3、全班一起大声读出自己写的内容
设计意图:死亡带来的情绪容易让学生沉浸在一种无力的悲伤之中,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明白对于生者而言,面对死亡的悲伤,我们能做的是及时对亲人朋友表达自己的爱,不留遗憾,把悲伤的情绪转化为爱的行动表达。
(三)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意味着生命结束了,失去跟人的连接了。想到死亡的时候,我们会恐惧会害怕会伤心,这些都是正常的。我们还学了,每个生命都会经历死亡,当我们的亲人宠物死亡的时候,我们可以哭泣、倾诉、怀念、陪伴、告别。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我们活着的每一天,珍惜生命,及时表达爱,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