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述:
团体成员是来自高中一年级8班的部分学生,共24人,年龄在14-15周岁。
二、团体辅导情况分析:
1、现有的心理水平:学生初入高一,新的环境,新的同学,互相之间还不是很熟悉和了解。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学校和地区,在人际交往和自我认识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而且对身边对人事物都已开始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2、要提升的能力或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同学们尽快的认识新环境,熟悉新同学,形成一个紧密团结的班集体。
三、团体辅导目标制定:
1、目标:a、通过游戏观察身边同学的特点和个性,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b、在共同解决问题的团队合作中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形成团队责任感和凝聚力。
2、团体训练的内容:内容是游戏:老鹰抓小鸡
3、团体训练的形式:集体参与、体验分享
四、团体辅导计划制定:
(一)、分组准备
1、全体同学分成两个大组,每组12人,用一组、二组来命名。
2、每个大组分别按3人、6人一组的方式再次分组。
(二)、所需物品
每人一张纸、每人一支笔
(三)、活动场地
室内外皆可,最好是室外。
(四)、活动程序
1、二组作为观察组,围成一圈,在外围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并记录场上游戏参与者的情况,包括参与者的参与度、表情、语言、动作以及所采用的游戏策略。
2、一组作为游戏组,游戏内容如下:
(1)按照3人一组,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的三人分别扮演老鹰、母鸡、小鸡。按照传统游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规则开始。每个小组的小鸡被老鹰抓到后,小组内成员调整角色,重新开始游戏。
要求:小组内的三人,每人都要轮流扮演一次老鹰、母鸡、小鸡。全部轮流扮演完的小组自动停止游戏,静待其他小组成员完成游戏。本轮游戏时间最长为10分钟。
游戏结束,参与游戏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旁边观察的同学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2)按照6人一组,分成2个小组。每个小组中2人一组分别扮演老鹰、母鸡、小鸡。按照传统游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规则开始。每个小组的小鸡被老鹰抓到后,小组内成员调整角色,重新开始游戏。
要求:小组内的6人,在每一轮游戏结束时,可以重新分组重新组合;在游戏过程中,在保持各角色属性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组织自己的策略。
游戏活动最长时间8分钟。
游戏结束,参与游戏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旁边观察的同学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3)一组全体同学每组4人,共分成3个小组,分别是老鹰组,母鸡组,个小鸡组。
要求:在游戏过程中,各角色扮演者,在保持各角色属性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组织自己的团队策略。
游戏活动最长时间5分钟。
游戏结束,参与游戏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悟,旁边观察的同学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3、一组和二组的职能互换,一组作为观察组,二组作为游戏组,重复上述游戏过程。
五、团体辅导实施:
“老鹰抓小鸡”这个游戏传统而简单,几乎人人都会,都玩过。在这个游戏中,同学们可以轻松、快乐的全身心投入,游戏中的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能够让让同学们体验到意想不到的乐趣,从而达到一种既紧张又放松的最佳状态。在“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老鹰要想尽各种办法抓到小鸡,母鸡要绞尽脑汁的保护小鸡,小鸡则要在母鸡的带领下,冲破各种障碍,逃过老鹰的抓捕。游戏中处处体现着攻击和防御,突破和创新、自主与合作等内容,也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参与者失败与挫折的存在:老鹰抓不到小鸡而饿死,或者母鸡没有保护好小鸡,导致小鸡被老鹰抓住而吃掉。随着游戏活动的深入,游戏中所体现出来的紧张而刺激的体验,使得参与者能够不断的反复的玩耍,在游戏中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策略,由孤军作战逐渐的向团队合作进行转化。而作为观察员的同学,在游戏的进行中,以旁观者的角色,细致观察参与游戏的同学,从中能够发现 “自己的影子”,纠正自己的游戏策略,寻找“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在这个游戏的实施过程中,辅导员应该注意和把握好以下几点:
1、辅导员要对游戏参与者进行有效的组织。
2、游戏活动中,把握好目标方向,不偏离。
3、设定主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控制好游戏活动的时间和节奏。
5、在活动过程中,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注意安全。
6、结束阶段,对学生的分享、交流,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总结反馈。
六、团体辅导训练效果的反馈与评估:
1、参与人员体验的反馈:
同学一:作为老鹰的角色时,我感受到了力量,内心让我去主动出击,不知疲倦。作为小鸡时,我忽然就觉得自己弱了下来,浑身肌肉紧绷,紧紧的躲在母鸡的背后,生怕一不留神就被抓住了。
同学二:我是一开始就作为母鸡的角色,我觉得我的责任很大,而且面对老鹰的进攻时,我很紧张,但是也很兴奋,我觉得我有力量去保护小鸡。可是最终还是被他,被老鹰强行突破,把小鸡给抓走了。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特别失败,觉得自己身体里的力量一下子就被抽光了。后来,我做小鸡,躲在母鸡的身后,我看到老鹰来抓我的时候,母鸡快抵挡不住的时候,我就自己跑到一边去了,离老鹰远远的,然后,看到老鹰离开了,我又赶紧的跑到母鸡身后。我觉得,虽然我是一只小鸡,我没有攻击和防御的能力,但是我有逃命的本领,也是很不错的,我不能只依靠母鸡,关键时候,还是得靠自己。
同学三:在最后的“混战中”,我是母鸡一组的。我们商量的战略是我们四人围成一圈,把小鸡们围起来,不让老鹰有机会进入。可是后来发现老鹰太聪明了,他们并不是分散进攻,而是集中起来进攻我俩之间,我们的队形被打乱了,一只小鸡被抓走了。后来我们改变策略,2人一组,其中2人在外围流动阻击,另外两人在内圈防御,小鸡们集中起来,坚决不让单独行动。这样的效果果然比刚才要好很多,坚持的也久了。
同学四:我在做观察员的时候,我看到同学们都玩的很开心,有的同学,我们开学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家笑的这么开心,这么大声。在他们互相商量方法的时候,我好想看到了同学脸上小小阴谋即将得逞的那种光彩。我发现了很多同学的另一面,有的是个人的头脑灵活,能够在游戏中迅速调整策略,改变方法,有的是具有组织领导力,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凝聚作用。到我也参加游戏的时候,我感觉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释放自己的情绪了,尤其是在互相攻击的环节中,虽然这个游戏很幼稚,但是我还是玩的很投入,感觉很舒服,一点儿也不累。
2、指导教师的总结与评估:
本次团辅活动,同学们的参与度很高,效果很明显。在初分组时,大家都是找自己相对熟悉一些的同学,或者临近的同学一组,但是随着活动的深入,最初的分组被一次次的打乱、重组,同学们在游戏中增加了沟通交流的机会,以前并不是很熟悉的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中,很快就变得熟悉起来,这种简单又轻松的方式,无形中减少了人际交流带来的压力,让同学们在游戏环境中强化团队意识,增强大家的凝聚力和集体战斗力,培养团结协作、勇争上游的精神。同时,这个游戏中难以避免的失败和挫折的可能,让同学们的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得到了很好的宣泄,提高了学生的受挫能力,使心理达到平衡。通过体验挫折和失败的痛苦,来减轻现实中害怕的程度,最终获得战胜恐惧的愉悦。
3、训练效果的评估:
(1)对参与团辅活动的同学进行观测,了解学生在团辅前后有关的心理素质的变化情况,从而了解实际的团辅效果。
(2)对同班级内部参与团辅的学生和未参与团辅的学生进行对比测验,进一步了解参与团辅同学的辅导效果。
(3)通过与班级辅导员的沟通,了解参与团辅的同学在班级集体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参与团辅同学的辅导效果。
从以上评价中得出结论:参与团辅的学生在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心态和能力上均优于未参与团辅的同学。
参考文献:
(1)明宏《心理健康辅导 团体训练》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年
(2)杨敏毅/鞠瑞利《学校团体心理游戏设计与案例》希望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