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委屈的“欺凌者”
—— 一例初中男生攻击性行为的个案辅导研究
一、辅导缘起
清楚记得,晓烜(化名)第一次来到“心灵氧吧”是在十月某个周一的午自修快结束时。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办公室,我正敲击着电脑修改课件,忽然有位男生闯入了办公室,抬头一看,原来是任教班上的晓烜。因为激动而涨红了脸的他站在我的办公桌前,眼泪夺眶而出。吸着鼻水强忍住哭腔,晓烜哽咽着问:“李老师,我可以在你这里待一会儿么?”我点点头请他坐下,倒了杯水递给他。平静下来的晓烜一边用纸巾擦泪一边悲愤描述了他在午自修期间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因为赶着去上课,也担心班主任找不到晓烜着急,我在表达了充分的理解和安抚之后,请他先回班级上课,并约定下次如果还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来“心灵氧吧”找我,他感激地点点头回去了。
二、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辅导(2013年11月-12月):满腹委屈的控诉
不到一周,晓烜又一次“闯进”了我的办公室,还是面红耳赤涕泪交加。这场景和前一次惊人的相似,我的脑海不禁闪过一句话:“历史总会重演的。”
上次晓烜短暂来访之后,我和班主
这次晓烜的突然来访正好碰上我没课,于是我安静聆听完他的哭诉,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梳理了一遍:
当一个孩子含泪愤怒地向我连发几个“为什么”:“为什么
趁着他喝水平静的片刻,我从电脑上调出了晓烜的新生心理档案,发现他的SCL-90测量结果中,“人际敏感”、“焦虑”、“敌对”和“偏执”等多项指数均超3分。这是一个内心曾多么纠结又痛苦的男孩啊!理了一下思路,我决定先从认知上扭转他的不合理信念——“班主任偏心,总是针对我!”
图1 2013年10月晓烜的新生心理普测结果
我:“你受伤的时候,
晓烜:“有。”
我:“你怎么回答的?”
晓烜:“我说没事(目光中透露出勇敢),但其实我的腿被篮球打到以后还是很疼的!”
我:“嗯。你不愿意给老师添麻烦,所以就说没事了。但是如果你不说出来,韩老师知道你的腿被撞得很疼吗?”
晓烜:“唔……那倒是不知道……”
我:“你把小娄(化名)的眼镜打破了伤到眼角,这是显而易见的伤口吧?”
晓烜:“是的。”
我:“眼睛是我们头部非常重要的器官,一旦受伤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对吧?”
“唔。”晓烜点点头。
我:“所以
晓烜:“(思忖了一会儿)……必要的……”
我:“如果把小娄的眼角弄伤的是其他同学,
晓烜:“……那也会的。”
我:“如果眼角受伤的是你呢?”
晓烜:“
我:“所以,你还觉得是
晓烜:“现在不觉得了……”
我:“那么,之前是不是你对
晓烜:“可能吧。……
晓烜像是想明白了什么,满腔委屈烟消云散。他很真诚地看了我一眼,离开了咨询室。
事后我了解到,小娄眼角的皮肉伤没有伤及要害,医院处理完就回家了,而晓烜的母亲也马上配了一副新的眼镜赔给小娄,并向对方及其父母表达了歉意。以后在校园里见到晓烜,他总是充满期待地看我走近然后无比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无论是在打篮球时、在办公室门口背诵时或是在餐厅……我以为,晓烜的内心又重新充满了阳光,直到后来几次又因为同样的事情跑来我的咨询室,我发现,自己错了。
第二阶段辅导(2014年3月——2015年5月):偏执又辛酸的母亲
在我的学校咨询经历中,家长加入心理辅导不是第一次,但那么迫切地多次来电来访的,晓烜母亲算是少有的一位。四十来岁的她身材瘦削面容憔悴,常常说着说着就义愤填膺泪如雨下哽咽不已。晓烜母亲同样固执地认为由于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所以
随着心理咨询接待经验的积累,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必然有着一个问题家庭。这位母亲的情绪起伏比孩子更甚,她成倍放大了儿子在学校感受到的“委屈”和“不公平”,同时也将晓烜本应承担的过失和责任缩小到忽略不计。她一方面不断替儿子善后各种令人头大的打架事件,另一方面又责怪被打的小娄太过娇气碰不得。
晓烜和小娄之间摩擦事件还在不断发生,晓烜母亲来学校的频次也不断提高,有时是从班主任办公室出来找我,到后来发展成从德育处出来找我,最后,她和晓烜坐在了德育副校长的办公桌前,因为,小娄的父亲投诉到了校长室……之后的一段时间,晓烜被要求每周五下午的自习课去副校长室谈谈自己一周的学习和心情;而班主任韩老师碰到我,也会谈到晓烜的一些进步,虽然他的成绩依然没有大的起色,但随着个体的慢慢成长,应该也懂事了吧。我这样安慰自己。
第三阶段辅导(2015年8月—11月):解开心结
转眼到了八年级,当晓烜又一次把小娄打出了鼻血并把他踩在脚下的时候,他面临的除了德育处的训导和处分,还有小娄父亲强烈的控诉以及要他转学的诉求。
“我知道打人是不对的,但每次我看到小娄就忍不住想打他!……他实在是太懦弱了,只会哭,难怪不被班上同学重视!”晓烜擦干眼泪看着我,“小学时他就被他们班的同学欺负(小学部他们在不同班级),他也不敢去告老师,到了初中,还是那么不争气!”
晓烜那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在以往的咨询中从来不曾流露过,我的脑海忽然划过一串电光火石……随后的交谈层层剥茧,逐渐印证了我的推断:晓烜从小学开始学习成绩就不是特别理想,他的父母除了让他好好学习别惹事,并没有其他更对症的方法指导,也没有在课外对孩子不懂的内容进行补习。父亲经常会和母亲吵架、责怪她教子无方,并最终把炮火指向晓烜;受到父亲的影响,晓烜在家也经常对母亲肆无忌惮地大吼。进入初中以后,晓烜发现同班的小娄和他一样上课听不懂,作业看不懂,成绩垫底,
找到了内心的症结所在,咨询一下子势如破竹,进展很快。我将晓烜长期欺凌小娄的内在心理原因做了如下整理:
① 自卑与补偿。
每个人都可能因自己家庭出身、身体状况、生活条件等产生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的人常寻求自卑的补偿方式。当以冲动、好斗来作为补偿的方式时,其行为就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而晓烜一直以来学习上的挫败感和同学中不受认可的人际关系让他的内心积累了越来越深的自卑感,心理的天平一旦失衡,就需要不断补偿。在按照母亲的要求“隐忍”压抑之后,一旦爆发就用较为暴力的方式呈现出来。
② 自尊心受挫。
处在青春期的男生自尊心特别强,如果经受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强烈。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多拉尔德的“挫折—攻击”理论提醒我们: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挫折,因而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攻击的强度也越大。表面看起来满不在乎的晓烜实际上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偏执的个性使他遇到问题爱钻牛角尖,所以随着学业压力和难度的增大,他自尊心受挫的概率越来越高。
③ 角色的认同与攻击性。
进入青春期的男生,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特别热衷于对男子汉角色的认同和片面理解,强调男子汉的刚毅、果敢、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此,他们会在同龄人面前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以证明白已是一个男子汉。而小娄一碰就哭软弱又孩子气的个性,刚好成为晓烜男子气的鲜明对照。晓烜希望通过欺凌小娄来展示自己男子汉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获得同学的刮目相看。
我决定采用阳性强化法结合认知疗法进行辅导。
在和晓烜及其母亲商讨后,我制定了接下来的辅导目标:(1)减少攻击行为;(2)改善人际关系;(3)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同时,设计了《每日蜕变成长表》,将每天的关注点设定为“听讲”和“言行”两部分,在班主任和父母的关注下由晓烜自我评价。最开始一个月,如果每个时间段做到了“认真听讲”和“不乱发脾气”,则各得1个金币,否则为0;10月中旬开始,将表格的关注点调整为“听讲/提问”和“善行”两项,如果上课除了专心听讲,还能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者课外
图2 每日蜕变成长表
在接下来的几次认知辅导过程中,我和晓烜探讨了身边“受欢迎的同学”有哪些特质,找出差异,促进他的自我觉知,并学会换位思考;找出班主
尾声(2015年11月—— ):雏鹰展翅
时至今日,在各方的努力下,晓烜的攻击性行为大大减少,昔日的欺凌者终于能和同学们和平共处了,有时还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身边渐渐有了几个好朋友。他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在慢慢提高,期中考试破天荒地在班级进步了五名,区运会短跑比赛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升旗仪式上和团队一起得到了表扬。母亲终于展露了笑容,
三、辅导反思
有句话叫“教学相长”,用在咨访关系上何尝不是这样。心理上的成长,有时候是双方的。辅导晓烜的这两年多里,我也曾经迷茫、受挫、唏嘘,也曾随着晓烜的心情起起落落,由此深感问题行为的矫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辅导中咨询师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止步不前。将大的咨询目标分阶段细化,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达到问题行为的改善是值得一试的。同时由于在此过程中个案会出现反复的现象,所以辅导者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才能不断地强化和塑造其适应性行为,以巩固和加强矫治的效果。
除此之外,由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对学生心理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要获得有效的辅导效果,必须要与辅导学生的家长和教师取得诚挚和深入的沟通和联系,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促使他们共同为受辅学生营造良好的家校氛围及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面向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还是需要不断推进的;而作为咨询师的我,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升自我。
人的一生,难免遭遇荆棘和坎坷,但当我们拥有恒久的信心和爱心,那么即使历经风雨,也终会有阳光灿烂!
【专家点评】
校园欺凌现象近几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心理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个案中的晓烜,既是小娄同学的欺凌者,又自觉被班主
咨询师在本个案中采用了“各个击破”的辅导方法。首先,采用认知辅导技术扭转晓烜“班主任偏心,总是针对我”的不合理信念,让晓烜“像是明白了什么,满腔的委屈烟消云散”;其次,采用认知辅导技术改变来校频次不断提高的晓烜母亲,要求她用心挖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引导她学会对孩子的积极评价,对学校师生的客观评价;再次,采用认知辅导技术、阳性强化辅导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晓烜自我觉知,并逐渐把他的好习惯固定下来,最终使晓烜的攻击性行为大大减少。
本次辅导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归因大致在于1.将大的咨询目标分辅导内容细化,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达到问题行为的改善;2.咨询师对晓烜本人及其家庭和班主
点评专家:张骏乐,宁波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原副主任、宁波市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现任宁波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会长、宁波市教育心理研究会会长。
备注:本文获得宁波市第十六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20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