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优势视角下一例情绪困境学生的心理干预

 一、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Strengths Perspective)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每个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创伤和虐待、疾病和抗争具有伤害性,但它们也可能是挑战和机遇;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Saleebey2004)。Linley也认为:“优势是一种预先存在的能力,这种能力让个体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行动、思考或者感受、让使用优势的人感到这些行为、思考和感受都是真实的、充满活力的、并能令个体在行动功能、发展和表现时达到最佳水平。”“优势使用是一种能够激励自身的、可靠的行为,当我们使用优势时会自我感觉良好,更能达到某些成就,并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潜能。”

优势视角理论注重于关注人本身的内在力量和优势的资源,关注的焦点应该是人们本身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而不是关注他的问题和病态。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以及可以充分运用的自身的资源来解决问题。在优势视角下,个体及其周围的环境和资源是充满正能量的,是可以改变的,应该充分调动整个系统中的能动性。优势视角下以一种善于发现困境学生资源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要帮助他们一起发掘他及其周围环境所具有的优势资源,并辅助他们学会充分运用自己的资源来改变现状。要鼓励这部分学生自己摈弃之前对自己的不正确的认知,从根本上悦纳自己,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要促进他们身边的环境由原来以问题缺陷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社会转变为以优势视角、充满改变的视角。周围的社会支持网络的视角转变对困境学生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在优势视角下,我们所需要做的最重要的是就是让困境学生自己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和他们一起寻求周围的资源争取更大的进步与改善。同时优势视角理论也认为在分析造成困境学生现状的时候,要联系他们所在的整个系统,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甚至社会,这些因素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在寻找解决策略的时候也要以全局的眼光看待,充分调动与整合周环境系统,发挥周围资源,为其改变做充足的准备。
优势视角的理论内核是抗逆力,抗逆力分为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优势因素和效能因素,抗逆力是一个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通过为个体提供稳定的外部支持因素可以帮助困境学生发展期内在的优势,从而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际技巧。   
二、个案干预
(一)个案背景材料
小鑫(化名),男,14岁,初二学生,父母在其3岁时离婚,现和母亲生活,父亲自和母亲离婚后就到外省工作,并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一直与其无联系,母亲再婚后又生一弟弟(现一岁多),平时小鑫一个人在学校附近的家居住,偶尔舅舅回家帮其做饭,母亲和弟弟、继父生活在另外一个区,周末的时候回来陪他,和其继父关系非常糟糕,小鑫在学校没有要好的朋友,学习成绩较差,行为冲动、有暴力倾向,曾拿刀威胁同学,在家里曾有好几次到楼顶要自杀,说他死了妈妈也就解脱了。
(二)优势视角下个体情绪困境成因分析
1、个人内部因素
处于青春期认知水平低,存在错误的认知偏差,一直认为父母不应该离婚,尤其是母亲不应该再婚,应该陪着他;个性内向偏执,对自己的家庭情况比较敏感,和同学在一起比较自卑,依赖感强;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缺乏安全感和家庭温暖感,比较孤独。
2、家庭、同龄群体、学校、社会环境为主的外部系统
家庭不健全缺少家庭的情感温暖和支持,母亲要求高,对孩子的评价多为负性评价,只关注学习成绩忽略其心理需求,在沟通模式上母亲采用的是单向灌输式,经常采用威胁和不合理方式,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就……、你应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母亲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生活压力大、经常感觉到很无助。由于自己的多疑、敏感、粗暴,在学校同伴认同感和接纳度较差;整个社会环境对其报有同情,但因其行为表现不佳很多的人会表现出厌恶情绪和可怜之人必有恨之处的冷漠。
(三)干预目标
跟被干预者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之后,建立的干预目标如下:第一,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激发起他对生活以及学习的希望;第二,重构被干预者周围的社会支持网络,让其生活的环境充满正能量;第三,引导被干预者的母亲及其同伴、老师用一种积极向上的眼观来看待他,慢慢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
(四)干预过程
1、对个体的干预
与被干预者建立信任关系,并对被干预者无条件的关注与理解,进入被干预者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保持同理心,了解被干预者所要表达的心理诉求,小鑫觉得很孤独、无助,没有朋友,家里没有人关注和陪伴,觉得是继父抢走了妈妈,心情很糟糕,很多时候也知道妈妈不容易,但是很希望妈妈能陪伴自己,妈妈总是责备他,自己喜欢模型,做了很多妈妈从来不夸奖自己,说做这个有什么用,除非考到耶鲁大学,学习和生活很多问题自己都解决不了,很羡慕其他的孩子。通过被干预者的讲述明白了被干预者的生活经验和要求,关注其不知道的事情,引导被干预者一起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然后如何把这一优势发挥,从而重拾自信,意识到自己的价值;通过沟通也发现被干预者画图能力和动手能力很强,初一还没有学习物理,已经利用物理知识画模型图,自己制作模型,妈妈从来不把这当做一回事,把他制作的所有模型都砸了,说他不学无术,但自己总是在妈妈不在的时候偷偷做,做模型让他体验到了一种成功感,以后想学设计,很喜欢妈妈能够认可他,很长时间见不到妈妈,见了面妈妈只关心他的成绩,本来有很多想给妈妈说的话就不想说了,小鑫说:“我也知道妈妈活的很累,很不容易,我也想努力做的好点,让妈妈开心和满意”。通过被干预者的倾诉发现其优势:懂事、洞察力和现实的抗争力,引导被干预者发现自己的这些优势。
2、家庭干预
孩子的问题主要来自于家庭中母亲对孩子的应对方式,跟孩子建立关系后,对家庭进行了干预,在孩子母亲一再表示自己的无奈和无助、焦虑和不幸的同时,引导她发现自己的坚强、抗挫能力、果断和工作的能力。在努力打拼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的时候,多关心孩子、陪伴孩子,在与孩子的应对方式上,表达了孩子的想法和心理诉求,倾听孩子的声音,学着去寻找孩子的优点,赏识和认同孩子,利用孩子的兴趣,找到自信,并迁移到学习和生活领域。在干预中还鼓励孩子母亲和父亲联系,让孩子获得父爱和父亲的支持;同时,在学校邀请特殊家庭的10位家长进行了亲子游戏活动,做为破冰,进一步建立信任关系后,建立了微信圈和QQ群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要求多谈孩子的成长少谈孩子的不足,从而通过交流更进一步纾解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获得心理支持者,也慢慢去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改变自己与孩子的应对方式和沟通方式。
3、学校和同伴干预
在学校要求老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尤其随着特殊家庭学生人数的增多,对这些学生给予重点专注,由于其特殊经历和家庭环境,明白这些学生的心理诉求和个性特征,多鼓励和支持这些学生。利用班会课和心理课,学会让学生接纳他人、理解和尊重他人,在班级安排一些任务给他们,让其体现价值和成就,利用班级日志,多鼓励学生关心他人、包容他人、帮助他人。鼓励其参加学校航天模型社团,展示自己的才能。
同时,将具有相同困境的10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开展活动,例如采用“我做过的最自豪的一件事”从中发现他们过去成功的经验(I can),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心,鼓励迎接未来的挑战;采用抛线球的游戏,加强组员间的连接,形成自己的支持系统,并向学生传递从家长处收获的支持力量(I have);通过游戏“我的T-shirt”随意涂画,发现各个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I am);设置现实的困境来让学生面对和解决,进而提高学生的归属感、效能感和乐观感。
4)社区支持
学校和梅花街思媛社工服务中心合作,免费为困境家庭提供心理援助和咨询,定期为这些孩子开展亲子活动和游戏,并让这些孩子参加社区组织的手工制作、调查、寻访活动,融入到社会中,在社会中学会和他人沟通,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体验自身的价值,找到存在感。
干预到中期过程中,其母亲对小鑫也越来越接纳,其父亲也主动给孩子打电话,赞扬了孩子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模型的制作,并承诺会经常给他打电话,指导他的模型制作。小鑫的情绪也稳定了很多,觉得很开心,学校的表现也越来越好,还有了自己的朋友,也学着去接受继父和自己的弟弟,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
干预后期,小鑫说了这样一段话:“妈妈现在尽量在找时间陪我,我觉得没有那么孤独了,当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我愿意和妈妈说了,她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只知道责备我,开始关心我在想什么,我开不开心,我会尽量照顾好自己,好好学习,不让妈妈和爸爸失望,我喜欢呆在学校,学校有我喜欢的老师和同学,我会将我的模型制作继续下去,我觉得我遗传了爸爸天赋。”
(五)干预效果评估
    1、被干预者自身评价:没有以往那样情绪波动性大了,家庭生活和学习上的变化让干预者感觉安心,能够较为顺利地适应学校生活。
    2、班主任的评价:在班级里开朗多了,能主动和他人沟通,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在学习的态度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母亲的评价:能主动与她交流,说一些自己心中的想法,能够主动问有关妈妈的情况,再没提过自杀的事情,开心多了。
4、心理测验结果:SCL-90测试除焦虑2.2,,其余各因子分均在常模范围之内。焦虑自评量表(SDS)标准分下降,显示正常。
5、干预者评估:通过回访和跟踪,被干预者主要的家庭关系问题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自杀倾向和情绪问题基本消除,认知模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所增强,干预目标基本达成。
三、干预总结与反思
   (一)帮助和推动困境学生走出困境,首先需要学生自身转换认知和增强抗逆力,接受家庭现状,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境,挖掘出自身的优势,适当的时候求助于身边的人和专业人士,获得必要的外部支持。
(二)学生陷入困境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家庭,家庭中的人际互动模式、家庭成员的情绪情感、压力、应对方式等都会让孩子模仿习得、或者传递,因此帮助困境学生摆脱困境家庭是关键因素,家长在指责孩子的同时需要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内省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应对方式和所持有的观点,提升自己的抗逆力,传递积极正能量,切忌不要将大人的矛盾和冲突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背负这个年龄所不能承担之重;在家庭人际互动中,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理解和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孩子一起去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生活、学习中学会发现孩子的优势和特点,多鼓励和支持,构建良好的、和谐的家庭氛围;多和学校沟通,了解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与支持;不把自己当弱者,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获得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与积极心态。
(三)中学时代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是同伴,因此,利用同伴的力量,影响和鼓励困境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也很重要,学校利用一些团体活动,让这些孩子在团体中获得同伴的认同和肯定,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和抗逆力,教师多关注和鼓励这些孩子,给这些孩子给予必要地社会支持。
(四)社会对这些特殊家庭应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不同,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怜悯,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宽容和鼓励;对于困境学生家庭、学校和社区应联手创造一种积极的氛围,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路搭桥。
参考文献
[1] 朱萍.优势视角下的单亲家庭治疗.考试周刊.2011.17
[2] 武海婷.中学后进生个案工作探究—基于优势视角社会工作模式.苏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4
[3] Epstein,M.. Strength-based Assessment [EB/OL] http://rtckids.fmhi.usf.edu/ rtcconfer-ence/ handouts/pdf/21/Workshop%2005/Epstein.pdf,2013-03-O1.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