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渴望生命的温情,抚慰内心的痛苦——一名自伤女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案例描述

高一女生L16岁,新生入学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测验》,其测验结果显示“异常”,在85题(你有时是否会觉得,还是死了好?)97题(你是否经常想从高平的地方跳下来?)均选择“是”。约谈证实L有自残行为史:用刀片割手腕(手上有多条伤痕),拿针刺自己的手指和喝柔顺剂等。L说“不是真的不想活了,而是看到手上的血会有一种兴奋的感觉,觉得一点都不痛”。

在辅导中得知,L的父母是外遇相识,L的爸爸在原配因病去世后迎娶了L的妈妈,并生下了L。家里有父亲原配所生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每人都比L大了至少10岁,并且已经工作。L表示“跟他们感情还好,但是没什么话说”。一些亲戚邻居常常跟L说她爸爸的原配太太是怎么被气死的,L的妈妈是怎样不好。L表示“我真的很不喜欢听,可是我没办法”、“我知道他们做得不对,可是为什么我要承受这些?为什么要生我下来承受这些?”

L小学四年级(10岁)之前一直在外婆家中与表哥表姐一起生活,小学四年级之后才被接回父母家中。L表示“回到那个家以后觉得好陌生,跟家里的人很有距离感。”爸妈经常骂她学习不好、不上进,在家里也不好好干活,妈妈更是动辄打骂她。她有时觉得太难受就会用刀片、玻璃碎片之类割手腕,用针刺手指,喝柔顺剂等。

L表示很想摆脱父母逃离这个家,所以很想考上大学——这样就可以不回家。可是她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差,想通过文理科途径考大学会有困难。而音乐老师称赞L有女高音天赋,L便打算报读音乐,觉得这样甚至还有机会考到重点本科,然而爸妈却并不支持她的想法。后来爸爸总算答应了L报读音乐,并承诺会说服L妈妈,但是他却没有与妈妈协调好,以至于妈妈知道后不信任L,坚决不同意。L觉得自己被欺骗了——“他只是早上起来为我做一餐早餐,我就觉得心里很温暖,开始想这一次他会支持我!但都是假的,他总是这样套出我的话,告诉妈妈,让我被妈妈骂,又不帮我。”父母的粗暴管教使得L产生了自我放弃的想法,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对人际关系产生了绝望:“很多时候,我会在想,如果这世上有轮回,我宁愿下辈子是个孤儿,不会有人管我,很想找一个没人的地方,自己一个人过日子。很多事情对我而言都无所谓了。”

L在学校里也经常觉得自己很孤独。她总觉得看着朋友们在说说笑笑,自己却是个局外人,无法真正融入。“总有种感觉,无论聊得多好,说得多好,终归有距离。怎么说呢,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会真心对你好的,只有父母,应该说是那种无私的爱,其他人都只是表面的一种关系。我跟父母都觉得距离好远,何况这些同学。”

【案例分析】

自残自伤是一种压力转移的方式,一些人会通过增加自身肉体的痛苦来减轻精神上的痛苦。L身上积压了来自家庭和童年创伤的压力与痛苦,无力承担的她,只有通过自残自伤引发肉体的痛苦来转移和抵抗心理上的痛苦。

L的心理危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一、早期依恋缺失

儿童心理学认为,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它对儿童最初形成信赖和不信赖的人格特点有着重要影响,来自抚养者的爱——主要是母爱——是儿童依恋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英国儿童精神学家保尔及其同事曾报告:过早离开父母而未建立正常依恋的幼儿,倾向于不主动与其他儿童一起做游戏,不会积极探索未知,不敢冒险。早期主要依恋的破坏会导致儿童的情感危机,并将在以后的生活中以突然的抑郁或焦虑形式表现出来。

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归属于某个家庭、某一社会群体或族群、某个机构、某一所学校或某个宗教场所,意味着别人需要和接受自己。人在被组织接受时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减少乃至消除孤寂感,获得安全感。归属感还能为一个人判断自我和如何行动提供指引。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缺乏归属感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危险。

由于10岁前一直在外婆家居住,与父母长期分开。L与父母(尤其是母亲)之间没能建立正常的依恋,缺乏亲密的情感连接,感受不到家庭温暖,这使L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由于不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与家人产生了隔阂和陌生感。内心封闭、情感冷漠、甚至行为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在她身上表现出来。而L父母粗暴的教养方式进一步破坏了与L之间的情感连接,使得L更加缺乏安全感,对家庭失去了归属感,只想逃离。L对父母、兄长和同学朋友都无法产生安全感。她无法真正走近别人,难以与人建立亲密的情感连接。这些都进一步增加了她内心的孤独感,产生一种焦虑与抑郁的状态。

二、自我认同危机

面对父母婚姻带来的非议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负罪感与痛苦感,与父母分离多年、被父母打骂造成的被抛弃感,进一步引发自我认同危机,产生自我放弃的消极想法。

自我认同感(又称自我同一性)是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认可的内在自信”,通过它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一旦个体陷入自我认同危机,就会产生对生活的无意义感,从而对现实无所适从,对未来彷徨迷惑,无法形成清晰和稳固的同一性。这正如埃里克森所言,“没有同一感也就没有生存感”。

面对周围人对父母婚恋的非议,L内心替父母感到负罪,总希望替父母辩解“他们做得不对,但是也不能怪他们”,却无力改变周围人的看法,因而产生了无能为力的痛苦感。这种负罪感与痛苦感无法摆脱,却又不得不面对,使得L对自我存在产生了怀疑。而10岁前与父母分离,L一直得不到家的感觉,形同“被抛弃”;回到父母身边后,又一直被父母打骂,更印证了L内心深处父母对自己的“抛弃”。这种不能从重要他人——“父母”处获得认可的感觉加深了L对自我的不认同。

三、抑郁情绪

和谐、欢乐、团结的生活环境是保持健康情感的重要条件,父母、长辈和友人们的爱是良好情感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能推动人的智力发展,特别是理智感。情感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情感的愉悦;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便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L的内心一直压抑着浓重的痛苦与压力,却又得不到父母的爱与支持,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这让她很难产生愉快与满足感,造成情绪抑郁,很容易在压力下失去理智感。

四、个人心理特征

许多研究或心理评估表明,相较一般人群,一些伤害者(包括自我伤害)表现出成熟应对能力低,抑郁程度高,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和愤怒,自我愉悦和自我满意度低等特点。

通过辅导观察,L情绪压抑,有一定的冲动性,自我满意度也较低。面对家庭与童年创伤带来的压力与痛苦,她既缺乏良好的情绪宣泄方式和成熟应对的能力,又有封闭自我情感的倾向,难以与人进行交流。在长期压抑的情况下,她能够想到的往往就是采用自残的方式来逃避一时的痛苦。

指导建议】

一、上报学校,联系家长,重启家庭支持系统

L结束第一次会谈以后,我马上向L的班主任和学校德育处主任报告了情况。德育主任指示立刻联系家长。我与L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希望L的父母能够亲自到辅导室来谈一谈。

L的爸爸到访后,我告知了他L的情况,并向他分析了L自残的原因,把L内心中一直承担的压力与痛苦转述给他,希望他们能好好和女儿谈谈,倾听女儿的心声,改变粗暴的教育方式。L的爸爸听到L的自残行为后眼眶都湿润了,说一直以来是他们忽略了L。“当初只是因为生意太忙没法照顾她,才把她放在外婆家,没想到会让她变得很不听话,书也念不好。***妈脾气不好,有时管不住女儿了就会打骂。回去我会让***妈改改。”父母往往习惯于推卸责任以逃避子女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L的爸爸也一样,把责任推到生意太忙和L妈妈身上。我通过共情的方式,让L的爸爸明白自己也有责任为L做一些事:“能明白,您与太太生意实在太忙,顾不上LL一直不听话,您感到很无力;L的妈妈脾气也不好,要处理太太和女儿的矛盾,平衡她们之间的关系,您也很累很辛苦。但是现在L的状态很不好,内心很需要家庭的温暖,很需要爸爸和妈妈一起努力,多关心她,听听她的想法,顾及她的心情,理解她。”L的爸爸说:“我确实很累啊,又要忙生意,还要操心她们母女俩。回去我会好好和女儿谈谈,听听她的想法。只是有时和她谈,不明白她是怎么想的。脾气犟,就吵起来。”最后,L的爸爸答应接下来和我一起努力,调整说话方式,多与L聊天、活动,与L重新建立信任关系。

二、建立信任关系

L的诉说中可以发现她对这个世界缺乏信任感与安全感,所以很难与他人建立起亲密的情感连接。我必须给予她温情的支持与共情,才能取得她的信任,进而为她做好辅导工作。庆幸的是她愿意开口和我交谈,说明她有求助的动机,想尝试信任我。每一次辅导我都通过解读L的语言,复述反馈我对她的感受的理解与接纳,同时也传递对她的关心与支持,让她慢慢增加对我的信任感,与我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

例如当L边哭边说“有次又被我妈妈骂了,当时很难受,所以躲进厕所里,看见柔顺剂就喝下去。出来的时候,我爸爸居然还说‘***妈就是这样的,你别跟她计较。’接着我回到房间迷迷糊糊睡着了,梦到了很多死去后的姿势和形状。醒来发现自己没事,心里反而舒服了。我告诉自己,从此之后不必再去在乎他们了,什么事都无所谓了。从今以后,我就是自己一个人了。”我轻搂着L,说道:“当时你一定是对妈妈感到痛恨,对爸爸感到失望透了,对自己的人生感到了绝望与痛苦,才那么做。所以你决定不再对父母抱希望,从此一个人,就不会再被父母伤害!”因为得到理解,L抱着我大哭起来,说“我其实并不是想死,只是觉得当时孤零零一个人,这样的生活好辛苦。”

通过共情与温情的支持,L与我慢慢建立起信任关系,在第三次会谈之后,L向我保证,如果她再遇到很痛苦的事或感到很无助的时候会打电话给我。

三、学会缓解与释放压力,控制自残自伤行为。

L而言,自残只是一种痛苦而又无奈的选择。自残只能一时缓解她的痛苦,当压力卷土重来,无计可施的她往往会再度实施自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如果对她的危险行为听之任之,可能终有一天会对她的生命构成威胁。

L的诉说,我给予了耐心、共情的倾听,让她通过谈话释放出长期以来的压力和痛苦,让L接受“倾诉”这种减压方式。然后我引导L寻找其他的缓解压力方式,包括呼吸放松、音乐放松、体育锻炼、适当哭泣法、大喊大叫法、有限破坏法(击打枕头)等。我还向她推荐了一种方法以取代原先的自伤行为:在每次感觉到很痛苦绝望的时候,在手腕上戴6根橡皮筋,用力地弹自己,并且对自己说“冷静下来!”

这些方法虽然能够让L学会初步的自我控制,但是我明白只要L内心的痛苦与压力得不到根除,在发生比较激烈的生活事件时,L还是会有控制不住而采用自残的危险。所以治本之策应该是与其父母协作,在家庭生活中减少冲突,重新建立起情感连接与家庭支持系统,抚慰她内心的痛苦,提高她的应对能力。

四、学会成熟应对

L的安全感没能充分建立之前,她对父母的信任感会很脆弱,L的情绪“气球”又积压了太多负能量,一旦在家庭生活中发生冲突,就有较高的自残风险。夜间尤其是凌晨两三点时是人心理最脆弱的时间段。如果在这之前L遇到了引发激烈情绪的负性生活事件,她内心的孤独感和痛苦感就会加剧,从而增加高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因此,在第一次辅导时我教L学会识别高风险的时间段和引发事件,学会留意在哪些事件中会有高水平的情绪表达和体验,什么时候自己会有更强的孤独感。我还教她把这些事件记录下来,通过记录的过程让自己平静下来,给自己一些理性反思的时间,提高情绪自控能力。此外,我提示L的爸爸需要控制在家庭中的冲突事件,避免在夜间与L发生冲突,尤其不能打骂。一旦冲突发生,需要密切注意和安抚L的情绪。

五、训练沟通技巧,增进亲子间有效对话

L10岁前在外婆家生活,与父母没有建立起依恋;在10岁后虽返家与父母同住,却与父母长期处在对立的紧张状态中,一直缺乏良好的沟通。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人的理性容易被情绪蒙蔽,由于各自立场不同,人们往往很难理解对方的感受,沟通容易发生障碍。如果双方的感情本来就很疏远甚至对立,在对话中就更容易被情绪控制,造成对话中断和失效,甚至还会将彼此的感情拉得更远。要想让L和父母重新建立起情感连接,需要训练L和父母双方的沟通技巧,让他们进行有效对话。

我采用了翻译对话的方式,引导L和爸爸解读对方语言中传达的情绪和感受,用复述确认对方语言表达的意思,反馈说出对方的内心感受。我告诉L的:当一个人的内心感受不被承认、不被在乎、不被尊重、不被认同、不被理解时就会产生抵触。因此和L说话的时候,不要急于表态,而是应该要先留意L的表达,听出并反馈她想表达的内心感受,最后再仔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例如当L说:“我想报音乐,老师都说我女中音很好,我有机会上本科的。你们为什么就是不能支持我?你明明说好会支持我,妈妈不相信我骂我的时候,你为什么不帮我?你总是骗我!”L的爸爸听到后立刻想解释:“读音乐前途不好,而且花了一大笔钱还未必能考得上。我不是想骗你,你也知道***妈的脾气……”我让L爸爸先别急着解释、反驳和表态,而是先倾听L的话,然后一起去分析她想要表达的内心感受:1.很想报音乐,因为得到老师的肯定,读音乐也有上本科的希望;2.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3.因为父母不支持很失望;4.感觉被爸爸欺骗,既伤心又生气;5.独自面对妈妈的责骂,很无助。我接着引导L爸爸去复述和解读L所说的话:“你很想读音乐,而且老师也肯定你的中音,你觉得有上本科的希望。你希望我和***妈能支持你,但是结果我们让你很失望。你被妈妈骂,爸爸没有帮你,让你觉得很生气,很绝望。你也觉得爸爸欺骗了你,很伤心。”听到这里L的情绪稳定了很多,眼睛也红红的。我先引导L的爸爸分层和L说清楚看法和感受,然后引导L去理解爸爸的立场和感受:

L 爸爸:“让你被妈妈骂,爸爸很对不起,爸爸应该和***妈商量好的。你被***妈骂的时候,我应该制止***妈的……但不是爸妈不支持你,你读得好,我们再辛苦都愿意,你是我和***妈唯一的孩子啊!只是读音乐要找工作是很难的,我和***妈都希望你将来找个好工作,生活无忧!爸妈都老了,养不了你多久,你哥哥姐姐都有自己的家庭!”

L:“我知道,妈妈生起气来,连你也骂!你也是觉得一直让妈妈吃苦,对不起妈妈,所以一直听妈妈的。我知道你们每天凌晨就去市场拿货摆档口很辛苦,读音乐很花钱。”听见L的这些话,L爸爸的眼眶湿润了,低头想擦眼泪。我赶紧让L给爸爸递纸巾,抱抱爸爸。一个拥抱拉近了两父女的距离,此刻的相互理解让父女重新找回了亲情的温暖。

经过翻译对话,L的爸爸同意女儿先尝试报读音乐,但是不能放弃文科学习。

经过反复的训练,L的爸爸慢慢学会了与女儿沟通时不着急表态、解释,慢慢能够和女儿对话,不再一言不合就争吵起来。L说爸爸有时还是不能够理解她,所以有些话还是不想和他说,但至少她知道爸爸还是愿意听她说话的:“能够这样不争吵,和爸爸好好说话,挺好的。”

与语言相比,身体的接触有时能更好地传递某些情感信息,有利于情感的建立。我引导L与父母进行身体接触交流来重建亲密感。我在辅导后布置三项作业让L选择,1.帮助爸妈按摩15分钟;2.拉一拉爸妈的手;3.与爸妈拥抱。L选择了帮爸爸按摩和拉妈妈的手。她说当帮爸爸按摩到5分钟左右就觉得快坚持不下去了,但爸爸很放松的表情让她感觉很好,就继续按,一直按到爸爸睡着了。而当她拉住妈妈的手时她却很快就放下了,因为那手很粗糙,让她心里很难受。L能够接受与父母之间的身体接触,说明她在慢慢打开信任之门。

六、加强自我认同感

L对自我认同的危机导致了她消极的自我意识,进而造成自我放弃。危机也是转机,青春期正是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的关键时期。  

家人对L的评价是增强她自我认同感的关键。因此,我运用强化原理,指导L的父母多点为她在学习和家务中的付出进行肯定和表扬。我在辅导过程中也引导L多去关注、肯定她自己的努力与能力,包括学习、人际交往和生活等方面。擅长女中音、善于倾听和安慰同学等优点就让L获得了较好的自我认同感。

对于未来目标的思考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好地确认自己的存在价值。L一直很希望考上大学,但是她对考上大学以后应该怎么走却并不清楚。在辅导的后期我尝试引导L思考她大学后的目标,但L一直没明确下来自己要做的事——她说可能会开一家书店,但是不确定。

【辅导反思】

对此个案跟踪了一年,L表示自己状态很好,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缓和了很多,不再有那么多争吵。她会与爸爸讨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有时一聊还能聊一个小时。”只是她有时还是不太愿意和妈妈说话。

已经是高三学生的L现在神情沉稳了许多。只是她依然觉得自己将来不会结婚,计划这辈子自己一个人过。任何伤害的疗愈都需要时间,L的安全感与自我认同的建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这个个案的干预和辅导,我反思了以下几点:

一、分清辅导的先后顺序。

虽然L的自残行为源于她的家庭环境和童年创伤带来的压力与痛苦,但是自残是一种危机,这些压力与痛苦的释放、情感连接的建立、积极自我认同的建立、应对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控制自残行为,同时必须让学校和家长知悉孩子的情况。

二、建立信任关系是前提。

具有自我伤害行为的人在咨询与治疗时会有一种抗拒心理,这种抗拒心理是对他人的不信任造成的。要帮助来访者控制自我伤害行为,必须要与其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只有给予L温情的支持与陪伴,帮助其释放内心的恨与愤怒,才能进一步引导她采用良好的情绪宣泄方式,控制自残自伤行为。

三、家庭指导很关键。

来访学生的压力、痛苦与家庭有关系。亲子间情感疏远,辅导老师需要促成个案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指导父母采取恰当的教育策略。如果能发动父母双方都参与到辅导过程中则更加理想。

母亲在L的成长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她把自己的压力发泄在的L身上,造成母女感情疏远,甚至发展出对抗情绪。只要母亲不肯改变与L的相处模式,重建良好的母女关系,L的成长依然还会受到一定的阻碍。遗憾的是L的妈妈一直以“市场档口不能两个人同时离开”为由,没有到学校辅导室与我见面,也没能参与到辅导中。

四、培养应对能力,指导释放压力很必要

自残是个案在无法面对、无法挣脱压力时的一种无奈的选择。有时它甚至是个案在极度愤怒下防止自己攻击他人的最终防线。因此需要帮助L认清自身的压力来源,寻找更合适的释放渠道,指导她掌握成熟的压力应对技巧。

五、最好能固定危机干预的会谈辅导时间

由于我工作的时间和L的课程安排等多方面原因,我对L的辅导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时间的不确定容易造成对她的关注不及时,不利于我掌握其情绪发展,错失辅导的最佳时机。在这个案例中,L有时通过电话、短信非正式“咨询”的方式与我取得联系,这不能不说是幸运的。

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是一件艰辛的任务

    为了帮助L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我在辅导的过程中一直在寻找各种方法。但自我认同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个案至今依然对自我的未来感到迷茫。

【资源拓展】

L和及L的爸爸推荐了《透析童年:让爱走向成熟》。这本书试图把读者带回到自己的童年,重新组装自己的童年,这是一个治疗的过程。作者用感觉触摸人的内心深处,从探讨自我内在世界的形成起步,对儿童的自我成长与发展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并由此提出教育中一个关键点,即当父母还没有真正成熟形成完整的自我时,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必然遇到很多难题,并导致亲子关系以及家庭教育陷入困境。只有父母有了内在成长的愿望,并从内心逐渐走向真正的成熟,才能与孩子形成良好的生命连接,父母与孩子将共同获得身心的放松,孩子才能在最美好的生命环境中一步步健康成长。

为了帮助L更好地发展成熟应对压力的能力,我向L推荐了杰弗·戴维森《应对压力》:“当你把压力看成一件好事,压力就会失去它的力量;当你把压力看成一件坏事,你就会陷入困境;但是当你把压力看成是改善自己的感受而采取行动的一个暗示,那么它就成为你获取机会的晋升台阶。”

【参考文献】

1.李涛,郑晓边:《青少年自残行为及其干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第10期。

2.姚月红:《构建青少年自杀危机干预体系》,《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8期。

3.江琴:《自我认同及自我认同危机刍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4.埃里克森著,孙名之翻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浙江教育出版社。

5.吴增强:《班主任心理辅导实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钟志农,刘鹏,周波:《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7.陈荣辉:《谈当代中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培养》,《教学月刊(中学版下) 200610期。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