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主要内容:
一、安徽师范大学何元庆副教授的点评;
二、何元庆副教授的个人简介;
三、《先处理情绪 再解决问题》咨询报告。
一、安徽师范大学何元庆副教授的点评
《先处理情绪 再解决问题》是孙某某(因投稿要求,不显示投稿人的全名)老师写的一则纾解高中女生负面情绪的咨询报告。关于情绪和信念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和韦斯勒都有独到的见解:前者认为情绪是由个体对事件的信念、评价、解释引起的,后者认为不合理的信念常常会引起情绪上的困扰。所以,一般情况下,咨询师会把咨询重点放在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建立合理信念上。而在这则咨询报告中,孙老师则把咨询重点放在负面情绪的纾解上。因为孙老师注意到情绪本身就具有认知评价的功能,只有优先处理情绪,才能使来访者有足够的心智和精力去处理信念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机会从这则咨询报告中看到孙老师优先处理情绪所带来的来访者认知改变的详细过程及咨询所取得的积极成效。可以说,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当然,在咨询中也存在着一点小问题,比如后续的情绪训练过程非常简略,不够具体,如果能写得清楚、仔细一些,就能给读者们更好的参考和启发。
二、何元庆副教授的个人简介
何元庆副教授任职于安徽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他曾接受过精神分析、存在人本、家庭系统、认知行为,正念内观、意象对话、沙盘箱庭、催眠放松,危机干预,团体咨询、DISC、MBTI性格更新与人格整合的培训。有个体、家庭和团体心理咨询经验10余年。
何元庆副教授担任的社会职务有:中国心理学会高级会员、安徽省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会长、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芜湖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芜湖市成长沐浴阳光心理护航计划专家组秘书长。
三、《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咨询报告
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
——一则纾解高中女生负面情绪的咨询报告
【摘 要】:小惠和小珍因讨论一道数学题产生了矛盾。由于小珍没能及时识别小惠的情绪,也没有尽快道歉,从而激活了小惠的不合理信念,并导致她产生愤怒情绪。在咨询中,咨询师以纾解小惠负面情绪为优先策略,使她充分感受并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产生认知上的改变;由此,也有效地解决了两人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不合理信念,空椅子技术,认知改变。
一、咨询缘起
小惠(化名),高一学生,女,因与同桌小珍(化名)产生矛盾,前来咨询。
小惠来心理咨询时,脸上的表情淡淡的。她告诉我,她和同桌小珍之间发生了矛盾,这几天情绪很低落。原来三天前,小惠和小珍讨论一道数学题目,小珍不认可小惠的思路。当时,旁边还站着几个同学附和小珍。小珍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讲话声越来越大,对小惠的辩解更是毫不留情地加以反驳。
“当着好几个人的面,被她那样说,我实在是呆不下去了,把书往桌上一扔就走了。”小惠说。
“那小珍当时有什么反应吗?”我关切地问。
“她过来拉我,我甩了她的手,没有理她。”小惠回答道。
“小珍有一个事后的弥补,但是你没有给她机会。我可以这样说吗?”我把小惠的话作了一个概述。
“老师,不是我没有给她机会,是她没有诚心。以前,有一次和她闹了个小矛盾,当时我就明白是我不对,我立马向她道歉了。这次,她过来拉我,不是她自己主动来的,是周围同学提醒她的。我都扔书了,她难道不应该自己看出来吗?为什么还要经人提醒?”小惠愤愤地说。
“如果她以你的方式来向你道歉,你可以接受吗?”我追问小惠,想知道她最低的界限是什么。
“可以啊!可是她为什么要等到别人提醒才明白呢?我跟她的关系还算不错,她应该知道我不高兴的。其实,只要她后来再向我解释一下,我是可以原谅她的。但她一点反应都没有,这三天照样和同学们打打闹闹的。我就坐在她旁边,她应该注意到我的啊!”小惠此时愤怒的神情又多了一些黯然。
……
二、冲突分析
小惠越说越愤怒,而我在倾听中又捕捉到小惠多次提及“应该”这个词汇。在小惠看来,小珍既然是好朋友,就应该了解她当时的情绪,并立刻、主动做出行为反应,而不需要等到同学们去提醒。很显然,小珍没有做到这些,所以小惠的情绪由当时的尴尬转向为对小珍的愤怒。
在艾利斯的ABC理论里,引起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体对事件的信念、解释、评价。韦斯勒把艾利斯理论中的信念分成两类,一类是合理的信念,一类是不合理的信念。他认为不合理的信念有三个特征,其中之一便是绝对化要求。绝对化要求常和“应该”、“必须”联系在一起,并且常会引起情绪上的困扰。小惠的表述及情绪表现正好对应了韦斯勒所述的绝对化要求。
产生绝对化要求的根源,从心理动力学上来看,是当事人还不能很好地区别自己与外界的界线。小婴儿在建立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它首先是从自己的身体开始探索,然后与外界发生互动,并在互动中意识到自己与外界是有界线的,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想法去要求外在环境做出相应的回应。小惠多次以“应该”要求小珍,可能就是幼时没有顺利完成区分外界和自身界线的发展任务,故而现在,当小珍没有如她所愿、及时向她道歉时,潜意识里的界线不清就被激发了出来,体现在意识层面上,便是以不合理信念作为尺度要求小珍。如果小珍能及时识别她的情绪,并主动向她道歉,她的情绪就不会如此愤怒了。
三、商定咨询方案
《情商》作者丹尼尔·戈尔曼说,情绪不可能被完全消灭,但可以进行有效疏导、有效管理、适度控制。在愤怒情绪之下,需要的就是有效疏导,而不是去压抑情绪。因为受到压抑的情绪有可能在以后某个相似的场合或情境下再次被引发,引起更为强烈的情绪反应,导致更为严重的情绪后果。
小惠刚来时,表现出的情绪正是压抑的;但是,在后来的叙述中,小惠不再压抑自己,充分表露了真实的情绪状态。我能体会小惠的情绪,也愿意和她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情绪本身也带有认知评价的成分,人在情绪失控状况之下,容易强化已经形成的不合理信念,还有可能导致产生冲动的行为。因此,在和小惠讨论咨询方案的时候,我们商定先纾解负面情绪,然后再去改变不合理的信念,建立合理的信念。当然,也规定了咨访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四、实施咨询方案
(一)纾解愤怒情绪,和“小珍”对话。
丹尼尔·戈尔曼列出了三种处理愤怒情绪的途径,分别是:
第一种途径:控制和质疑触发愤怒的想法,获得缓和性信息。
第二种途径:在生气时摆脱对方,分散注意力,身处不可能进一步引发愤怒的环境,等待肾上腺涌动逐渐消失,生理水平恢复平静。
第三种途径:在愤怒或敌意想法刚刚萌芽时就把它们遏制住,并且把它们写下来。
根据小惠的情绪状况及依据情绪所发生的情境,我们选择了第三种途径,即让小惠拿起笔写下自己的情绪。为帮助小惠深刻认识自己的情绪,我设置了五个问题:
第一步:描述你的情绪。可以用一两个词概括你的情绪,或者用一种行为倾向概括。比如,伤心。或者,想哭。
第二步:想想你的情绪是针对什么的?是事,是人,还是自己的感受?
第三步:伴随这种情绪出现了什么想法?
第四步:在这种情境下,你需要的是什么?
第五步:如果你站在小珍的角度,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我给小惠十分钟时间来回答这五个问题。
十分钟之后,小惠完成了书面回答。第一个问题:愤怒,有不被理解的感觉。第二个问题:我的情绪是针对小珍没有识别我的情绪、也没有向我道歉这件事。第三个问题:我担心我和小珍做不成朋友了,我不想一个人在校园里走来走去。第四个问题:我需要的是小珍的关心。但是我也不想主动走出这一步,因为错不在我。第五个问题:我,我,我……
通过上面的记录可以看出,在前四个回答里,小惠依然对小珍有着“应该”倾向的要求。但很显然,在回答第五个问题时,小惠没有能探析下去,这表明她在内心对自己产生了质疑。对此,我和小惠就省略号里所包含的欲言又止的内容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
师:第五个问题,你好像回答不下去了?
小惠:是的,我不知道怎么说好?在回答前四个问题的时候,我一直站在自己的角度,诉说的是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现在突然要换一个角度,我有些不太适应。
师:小惠,我感觉到了你的无奈。可是,这一步对你和我来说,都很重要。
小惠:老师,我尝试着看看。
接下来,我指导小惠借助空椅子技术和小珍对话。小惠同时扮演本人和小珍两个角色。
小惠:小珍,你好吗?
“小珍”:我挺好的,小惠。你愿意和我讲话啦?我还以为你不理我了呢!
小惠:怎么会不理你呢?这不,我们俩不是在一起讲话了吗?。
“小珍”:小惠,真是不好意思,那天让你尴尬了,我不应该当那么多人的面说你的。
小惠:当时,我心里是挺难受的。
“小珍”:我感觉到你难受了,可竟然都没有去追你,向你道歉。最近几天,我一直都在关注着你,特别想向你道歉。小惠,对不起!
小惠:小珍,我没有想到你内心是这么的纠结,我以为你根本不把我当一回事呢!
“小珍”:你能理解我就好了。小惠,谢谢你给我说出抱歉的机会。
小惠:我也谢谢你,小珍。我相信我们还是好朋友。
空椅子对话结束了,我请小惠谈谈感受。小惠说:“当我站在小珍的角度来对待这个问题时,我充分感受到了小珍的无奈。说实话,如果我是小珍,我可能也会像她一样,不知所措,缺乏道歉的勇气。”在模拟的情境里,小惠与“小珍”进行了特别的沟通,我也了解到了小惠真实的想法。
(二)进行情绪训练,增进小惠情绪处理能力。
通过空椅子技术,小惠和“小珍”有了沟通,但是在现实的咨询中,我还不能要求她们进行直接沟通,因为小惠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还处于起始阶段,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去面对小珍。所以,为了增进小惠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我又对她进行了进一步的情绪训练。通过让她回忆生活中曾经出现的不太激烈的情绪,引导她一步步分析当时情绪的目的以及情绪背后的感受。小惠列举了讨厌、失望、难受三种消极情绪。我们围绕这三种情绪的产生背景、经过、个人感受、影响、处理方式及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回忆和体验。小惠对这三种负面情绪的体验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并能体会当时过程中不同人物的心理感受,情绪训练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在情绪训练过程中,小惠的认知又发生了变化。她说,如果早点告诉小珍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想法,那么在接下来的几天自己就不会过得这么压抑了;如果不以“应该”去要求小珍,那么小珍也不会如此被自己“冤枉”,她们的关系也不会这么“僵”了。
根据之前的咨询方案,还要改变小惠不合理的信念。但在情绪训练的过程中,小惠有了显著的认知改变。为此,我们感到很高兴。小惠自己也总结说,能跳出事情本身来看这件事,收获真大。
(三)二级情绪掩盖了初级情绪。
在咨询过程中,小惠还倾诉了一个让她很纠结的情况:老师,在您面前,我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负面情绪,可是在和同学们交往时,表现的却是挺高兴的样子。我真的很不解,明明自己很不开心,为什么还要用高兴来掩饰?
加拿大心理学家Leslie Greenberg把情绪分成四类,分别是适应良好的初级情绪、适应不良的初级情绪、二级情绪及手段性情绪。其中的“二级情绪”是指“为了回应初级情绪,或者为了防御初级情绪而产生的附带情绪。”“二级情绪”是掩盖初级情绪的另一种情绪,通常在有负面情绪时容易发生。比如抑郁掩盖了愤怒,或者不满掩盖了受伤。很显然,小惠后来出现的高兴情绪就是为了掩盖初始出现的愤怒情绪。出现这个情绪的原因是,小惠基于人际交往的需要,并且清楚认识到持续的愤怒情绪会给她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因此用开心愉快的情绪掩饰了初始的愤怒情绪。而正是这种情绪的变化,使得小珍更难以透过表面现象深入到小惠的内在情绪状态给出针对性的反应。
小惠在听了我的解释后,点了点头,她说现在能理解自己的“表里不一”了。
(四)咨询取得积极效果。
小惠能深入体察自己的情绪,且又有了认知上的改变,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落实在行动上了。在第三次咨询结束后,我给她布置了咨询作业:主动和小珍沟通。小惠第四次来咨询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她和小珍进行了沟通,两个人的关系有了很大的缓和。小珍告诉小惠,这几天来,她一直在关注小惠,并希望能够获得她的原谅。“原来,小珍也不是我想象的那么轻松自在,这些天,也真是难为她了。”小惠感慨道。
五、案例启示
建立合理信念的过程,就是与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的过程。而进行辩论的前提是情绪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之中。在本案例中,小惠在情绪愤怒的时候,是不会认为自己在认知上存在偏差的,她已经本能地把注意力放到个人的感受和情绪的宣泄上,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沉下心来,反思自己在整个事情上的表现。所以,针对于此,我把处理情绪放在优先考虑的步骤。
但优先处理情绪,也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叫她不要生气、不要伤心等等的语言安慰(这样的语言安慰只会使情绪被压抑进潜意识),而是转向于引用丹尼尔·戈尔曼处理愤怒情绪的方法,引导小惠在书写过程中释放情绪,理性思考。我设置了五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基于前一个问题,且都深化了前一个问题;同时又采用了空椅子技术,让小惠和“小珍”进行对话。这两个咨询技术既助于小惠负面情绪的释放,又能引导小惠对自己在整个事件中的感受进行深层思考。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小惠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在最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她能站在小珍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了。处理情绪的过程就是理清思维的过程。情绪得到疏导,才能为有效沟通让路。
个体对自身的情绪进行有效的察觉和管理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既来自于先天的素质,也来自于后天的训练。针对小惠的情况,虽然在短期咨询里面,她的情绪得到了改善,认知获得了深化,但是这种情绪上的辅导还只能算是急救式的工作。对于每个人来讲,情绪训练始终是一个成长性的话题:不仅在于能处理好自己与情绪的关系,还能在此基础上识别他人情绪,进行有效的人际管理,成为高情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