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家族的“强迫性遗传”对青春年人格发展的负面影响

 一、案例描述

W,男,17岁,市区某重点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学一个月后出现躯体不适,现已持续三个月,咨询前不能全天正常上学,经班主任介绍全家来咨询。

1.来访者主诉:

W主诉:最近几个月到校上课会出现胸闷、心慌、头痛等症状,听课注意力无法集中,作业无法完成,晚上入睡困难,一般在上床后23小时才能入睡,第二天头昏,全身无力。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很着急,想了很多办法,也没用。

妈妈主诉: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很不开心,看到家长情绪烦躁,回家后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意交谈,吃饭也少。看到孩子这样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只要孩子能开心,愿意配合。

爸爸:很少说话,表情温和,耐心倾听。

2.外表和行为:

W,穿校服,国内名牌运动鞋,全身干净整洁,目光向下,双手交叉置于腿面,不停地来回搓动。妈妈,面容娇好,服饰整洁稍时尚,鞋子和包协调搭配。爸爸,服饰大方整洁,目光温和,行动稍显迟缓,偶尔说话时会不停地看妻子的表情。全家人的装束近乎完美。

3.交谈过程中的语言特点和思维内容:

W,语速稍快,语音低沉,表述清晰,情绪焦虑不安无助。妈妈,声音洪亮,语速很快,几乎无停顿,语言繁琐重复,表情焦虑且紧张,思维跨度较大。认知功能均正常。

二、案例分析

鉴别判断:根据摄入性会谈、咨询师观察,W是心理正常范畴内的严重心理问题,属咨询的范围。

咨询师的技术取向:完形疗法、人际沟通交互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通过前2次的咨询,收集了来访者个人、家庭、父系家族和母系家族的一些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了求助者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生理原因

W现处于青春期,自我认知的欲求不断扩大,在生活中要求独立的意愿明显增加,希望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有自己的思考权、选择权和决定权。

(二)社会原因

1.学校原因。

W描述,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每天都不断地重复,上重点高中的唯一任务就是考大学,所以这三年只有学习才是唯一的正经事。每天在校时间很长,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不多,初中时的业余爱好根本就没有时间触碰,似乎现在有好多问题自己都想思考,没有时间也没有人能帮助他理清楚。

能进入重点中学都是各校的尖子生,所以W在进入高一的前几个月,面临学习和融入新集体的双重压力,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他开始不断地思考和怀疑自己能否适应新的学习和环境,以及自己的人生到底追求什么等问题。

2.家庭原因。

1)父爱缺失。父亲因工作原因在外时间较多,W的生活和学习从幼儿园起就是母亲负责,孩子和父亲情感链接不多,父亲本身又是内向不善言谈的人,平时与孩子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思想沟通和交流,所以导致W在面对重大压力时表现无力感。

2)母亲和孩子的情感粘连太紧。因母亲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过多,所以母亲在孩子身上投入过多的关注,孩子成了母亲的重要的情感寄托。而青春期的孩子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心理上独立,当孩子表现出要独立生活时,母亲从情感上和思想都没有准备好,还是想牢牢的抓住孩子不放。一个典型的事件就是,孩子进入高中以后想自己骑车上学,母亲不同意,坚持要开车接送孩子,后在孩子的不断抗争下,同意孩子骑车,但条件是家长陪同。妈妈的理由是看不到孩子不放心,担心孩子变坏。而孩子本身是想利用放学这段时间和同学在路上聊天放松放松,享受同辈在一起的无拘无束。

3)母亲存在边界不清的问题。母亲在家中是一位有决定权的人,对老公和孩子有着过渡的关心和控制,要求孩子一定要遵照她的想法生活和学习,如果孩子表现出不满和抗议,她就会不停地说服,直到她获胜为止。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决定,代替孩子思考,代替孩子做决定,以爱的名义控制着孩子,导致孩子从内心深处怨恨母亲,但在意识层面又知道妈妈是关心自己的,所以孩子内心矛盾混乱。

4)家族行为模式的传递。

a.W的外公就是一位有着绝对控制欲望的人,对他的孩子们包括W的妈妈都是严格管理和要求,不允许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要绝对的听话,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怒骂和训诫,所以,W的妈妈就从她的父亲那里学习了用控制的方法与家人与相处。

b.W的外公在教育子女时具有一些强迫性的行为,比如:孩子的行为达不到他预设的结果时就不断地批评指责,导致了W母亲从小就意识到自己要不断地做得更好,只有做到完美无缺才能得到父亲的表扬,这种完美要求在现在家庭中就会泛化到对待其他人,尤其是对待孩子,所以W在母亲不断地批评指责过程中,逐渐形成低价值感和完美主义要求,这种低价值感和完美主义倾向导致了W在校期间时时处于紧张状态,时刻担心自己的成绩比别人差,只要是考试有一点不理想就会不断的紧张和自责,意识到要比别人都好似乎是永远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种家庭教育模式如果不改变的话,就会“遗传”下去,影响到下代人的健康发展,这种不当的行为模式对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构建有着很大的危害。

3.社会支持系统原因。

母亲强势,父亲退让,W在家是独生子,回到家中无人倾诉,同学们又都忙着自己的学业,偶尔有时间说起,同学们也不知道怎样开导他,W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在他遇到困难时可以给予他强有力支持的社会系统,导致了W对自己失去信心,当看不到自己的光明未来时就出现了焦虑不安。幸运的是班主任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从W的整体状态推测他的问题需要专业的帮助,才使得W在刚出现问题时就能及时咨询,最终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三)心理原因

1.因父爱的缺失,导致W平时遇到困难时会表现出无力感。因母亲的不断指责和批评形成了低价值感或无价值感。

2.缺乏情绪表达的能力,缺乏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因父母之间很少有情绪表达,所以当W出现生气、愤怒、压抑等情绪时,不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只会向内压抑在心理,当这种压抑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身体上不适反映。

三、指导建议:

1.父亲回归家庭,承担起丈夫和父亲的角色。通过对孩子问题的系统分析,使父亲明白孩子的问题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的问题,作为父亲在孩子成长的问题上也要有改变的意识。首先引导父亲看到母亲之所以和孩子粘连太紧,是因为在家中只有这个情感连接对象,在形为上就表现出对孩子过渡关注。建议父亲多关心多陪伴母亲,平时在家中多进行情感交流,以缓解母亲早年内在形成的焦虑和不安;同时引导父亲看到孩子在面对问题时表现出的无助、无力感,这是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亲强有力的支持和鼓励形成的,希望父亲多陪伴孩子,多给孩子鼓励和信心,也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安慰孩子他现在所经历的一切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一个课题,在缓解孩子焦虑情绪的同时给孩子信心和支持。在咨询过程中,3人达成口头协议,鉴于孩子目前情绪的不稳定,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暂时由父亲来照顾,等孩子好转后生活由母亲照顾,学习和思想方面的问题父亲要多关心并及时沟通。

2.通过咨询让母亲明白,孩子现在的反抗叛逆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追求独立和内心的自由是每个人一生的成长目标,作为照顾者所希望的也是孩子能很好的独立生活,所以从现在开始要学会慢慢的放手,让孩子逐步学会独立生活。认知上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母亲的焦虑情绪,特别是孩子对独立的要求也引发了她自己的内在需求,所以在较短时间内对孩子的控制就有了明显的改变。

3. 让家族的“强迫性遗传”在学习中停止。通过回顾母亲自己的成长史,引导她看到父亲的过度批评指责和控制对她自己的伤害,使母亲意识到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努力学习和家人建立良好的亲情关系,讲尊重,讲关注,不控制,不替代。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让自己的痛苦在孩子未来生活中重演。

4.让全家一起学习情绪表达的方法,当内心无论是正向积极的还是负面消极的情绪,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家人知道,而不是向内压抑。

对于爸爸和孩子,要求他们在妈妈出现控制、批评和指责的语言时,及时反馈。例如:当妈妈又出现控制的时候,可以说:“当你说…………的时候,我感觉到被你控制了,我很生气,当我生气的时候,我胸口堵得慌。”通过这样的语言表达,让妈妈意识到她的哪些行为对别人是有伤害的,清晰的反馈才能帮助妈妈尽快的改变。

对妈妈,让她学会体察自己的身体的变化,感受自己情绪的变化以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当孩子表现出不听话甚至反抗时,妈妈可以说:“当你…………时,我心里有一团火串到大脑上,内心十分的愤怒,好像有一个声音在说: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为什么不理解?同时我觉察到那是我爸爸当年对我的不满。”引导妈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体、情绪和想法上来,让她知道自己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这样,她就不会因为孩子的“失控”感到恐惧了。

 经过6次的家庭咨询,W已能全天在校学习,大部分时间情绪稳定,作业能独立按时完成。3个月后电话回访,W总体情况趋于平稳,妈妈的焦虑情绪有很大的缓解,努力调整自己生活节奏,在下班后留出一段时间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照顾自己的精神需要。爸爸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内在真正的需要,在家庭中的价值感有很大提升。

四、资源拓展:

人际沟通交互分析理论认为,人格是由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三部分组成。父母自我状态是一个人从父母(或是其它具父母般影响力的人)学习来, 整合到自己人格的部份,当一个人在父母自我状态时,外显行为会表现的像自己的父母,而内在的想法和感觉亦然。其功能是照顾或控制别人。它注重价值观、道德、伦理、文化,且代代相传。它主要来自自己的父母,且会在不知不觉中会做出和自己父母相同的行为、动作、语言、态度等等。本案中的W母亲在对待孩子的行为上与自己的父亲是一样的,只有引导她看到这一点,她才有可能做出改变,这是孩子尽快好转的一个重要关键点。正如俗语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无论多么年幼的孩子都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渐渐内化到自己人格中,变成自己的内容。而要改变或中止不当的行为习惯,学习相关的知识才是最有效的出路。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