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小狗 陪伴高考男生进入理想大学
——情绪困扰的高考学生通过心理辅导快速发生改变的案例
摘要:一名男生连续一年多时间考试状态不佳、自我评价低,在学习考试这件事上有明显的情绪困扰;在再过三个月就要高考的情况下害怕去学校上学,经常夜间在被窝里哭泣,自己采用过一些办法无法解决问题,家人也束手无策。心理老师了解基本情况,建立关系并缓解情绪;根据学生咨询需求快速设定咨询目标,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使用“隐喻”的辅导方式,让学生以能够接受的、比较安全的方式探讨自己的心理问题,“客观看到”自己当下的状态、问题,并采取对“隐喻对象”支持帮助的辅导形式,间接支持到自己。两次辅导后,该男生快速从情绪困扰中走出来,进入比较良好的学习考试状态,最终考入最理想的学校和专业。
关键词:隐喻 学生心理辅导 情绪困扰
一、个案概况
(一)背景信息
小仁(化名),男,18岁,独生子女,某学校高考在读。该男生家庭情况正常,父亲是警察,母亲是高中老师,日常对他要求比较严格。该男生足月顺产,人偏瘦,日常言语不多,身体行动灵活。家庭关系比较和谐,无明显的争吵等行为。从小父母自己带大,老人帮忙管理,进入学校后老人回老家,夫妻自己带领孩子。从小该男生学习较好,身体情况比较好,无明显疾病。
该男生原本成绩不错,进入这个学校后刚开始表现也还行,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很肯定他的表现,他自己对自己期待也很高,想考入一所很好的警校和父亲一样成为警察。但是后来情况变了,尤其高二有一次老师让去讲台做数学题,结果他不会做,当时就觉得自己很丢脸,感觉所有人都在看自己笑话。后来慢慢的只要到了考试时间表现就不好,尽管那些题目日常明明都会做。刚开始该男孩并没有和家人说这个情况,而是想自己解决问题一直没有成功;后来班主任发现问题,多次联系家长、做学生工作,但是情况仍越来越严重,到了辅导前已经成绩下跌明显,他自己甚至都已经有了不想去学校的念头,晚上也多次在被窝里哭泣。
该男生否认自己有消极念头,否认曾经有过自杀想法或者行为,没有过自伤行为;也没有情绪反复波动的表现。在交流过程中思路清晰,对自己的认识有一定的客观性,能够说清楚自己的表现、担心。
(二)主要问题
学习问题:该男生存在“日常学习效果好、题目都会做,只要到考试就考得差”,而且越来越严重的情况。尤其越是重大的考试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目前这种状态已经影响学习信心和成绩,同时带来很大的情绪困扰。
情绪困扰:二年级开始在面临考试时开始出现情绪低落、紧张情绪,对问题有夸大情况,害怕自己考不好,怕因此被人看不起。尤其到了高考情况更明显,出现比较严重的不想上学、哭泣等退缩情况。家人担心孩子不能正常完成最后三个月学业和不能正常参加高考。
二、心理评估与辅导方案
(一)个案概念化
该男生在小学到初中的学习中比较顺利,作为家中唯一一个男孩,家长对他的期待比较高。尤其父亲是警察,他也希望自己能够进入警校,当一名优秀的警察。这个愿望在他的心中很强烈,他希望达成这个目标获得自己和他人的认可。
但是进入高一级学校以后,他发觉学校的学习压力相对比较大,尤其到了二年级学习难度更是提升。当他在学习上有不好的表现时,对自己产生了负面的评价,并且夸大问题严重程度,担心别人会笑话自己,害怕不能考进自己心仪的学校。
从小到大,父母都比较忙碌,在对他要求比较高的同时,陪伴时间比较少,通常遇到问题要求他自己解决。逐渐的该男生产生了和家长交流较少,遇到困难自己扛,很少求助父母和他人的问题解决模式。在日常生活中较少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即使和好朋友在一起也比较少表达情绪;同时他自己也缺乏其它合适的情绪宣泄方式,经常靠忍,导致情绪困扰逐渐严重,反过来影响了学习。
同时,该男生内心里想要考进理想学校的愿望比较强烈,想要重新投入学习、顺利完成高考的内在动力比较足。
(二)辅导目标
经过和小仁家人及小仁自己的探讨,因为高考在即,没有太长的时间做心理辅导,决定充分借助内在成长动力通过短焦等综合辅导法分析现状、设定辅导目标,同时重点采用隐喻法平复情绪,解决问题,让学习状态回到主动、喜欢的状态,能够在考试时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帮助他正常参加学习和高考。
三、辅导过程
辅导一共进行了两次,每次1.5小时。两次辅导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建立辅导关系,短焦辅导方式评估现状,设定辅导目标
由于是在春节期间,不能面询,采用微信语音聊天的形式。为了达到比较良好的效果,辅导首先着重建立辅导关系。
先从心理老师自我介绍和辅导介绍开始,同时询问如何称呼小仁;在选择辅导的方式上,能够选取的方法有视频聊天、语音聊天等,小仁选择了不见面的微信语音聊天,而且聊天的时候要求他家人都不在旁边,就他一个人。在知道了辅导的一般设置后,心理老师了解小仁的辅导意愿,他说他是愿意做辅导的,希望能够把自己的问题早点解决,同时对辅导的效果有点担心,怕解决不了后面高考情况太糟糕,他实在不希望自己高考出问题,同时也不想在辅导上花费太长时间,因为高考就在眼前了,辅导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学习。小仁说,他希望用最快的办法能够帮助自己恢复到之前学习好的状态。他说之前长时间感觉不好,但是没有和家长说,不想让他们知道,也不想让同学们知道,怕被他们笑话。
他说之所以愿意现在和心理老师聊,是因为一方面问题太大,怕自己扛不住,而且班主任和家长都知道了,必须要面对;另一方面是自己也想试下心理老师,之前自己想过一些办法,家长和班主任也帮了忙,但是都不能解决,怕问题越拖影响越大。
心理老师对小仁的信任表示感谢,同时对他内心里对自己负责任、想要学习好、想要解决问题的初心予以肯定,表达了愿意和他一起面对问题,一起合作寻找各种办法解决问题的意愿。同时也说明,心理辅导是一个合作互动的过程,心理老师是在旁边陪伴和努力支持小仁的人,小仁在辅导中占有重要的主导作用;心理辅导很难保证一定能够快速解决问题,但是可以不断探索适合小仁的问题解决方式;在辅导过程中,小仁可以随时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并共同讨论可能对自己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经过几分钟的沟通,小仁对心理辅导有了大概的了解,开始尝试说明自己的辅导问题、现状和目标。
他说自己刚进入这所学校时学习还是中等,尤其日常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是发现周围同学们都比较优秀,给到自己比较大的压力;尤其高二那次数学,本来就觉得难,被老师喊了答题又答不出来,感觉很难为情,甚至开始担心如果自己成绩不好,就会考试不理想,就会考不进想去的学校。到后面一到考试时间自己表现就特别差。说任课老师之前也提醒自己,为什么平时作业都会做的,一到考试就掉链子?他自己没有办法解决。后面随着高考的接近,发现问题越来越严重,心情很差,会自我指责,目前已经影响到日常上课和学习,学习质量差,不想上学,晚上哭泣。但是饮食正常,没有消极自伤、自杀等念头;过去时间中也没有出现状态好、差变化的循环情况。
他说他以前状态好的时候学习会很愉快,很轻松,也不会去想考试好不好的事情。希望自己辅导以后能够让情绪恢复,平静下来,至少能够正常参加学校的学习和考试,不再总担心考试不好的事情。
(二)采用隐喻法平复情绪,提供心理支持,采取脱敏方案
在辅导过程中,小仁语速比较慢,情绪低落,声音比较轻,当老师问到有些问题时存在答不出来的情况。考虑到小仁的特殊情况,尝试在常规辅导方法之外,增加隐喻法。在初步建立关系并且有了一些问题的交流以后,心理老师问他,“如果把处在这个状态中的自己比作一样东西,可以是动物、物品等等,你觉得会是什么啊?”
小仁:是一条小狗。一条很可爱,但是非常低落、孤独的小狗。
心理老师:看到这条小狗,自己会有什么感受?
小仁:会可怜它,心疼它。
心理老师:如果让你去对小狗做点什么帮助它,你会做什么?
小仁:我会过去抱抱它,安抚它。
心理老师让小仁在这个状态中静默了一会。
做完这些后。
心理老师:小仁,小狗此刻的感觉会是什么?
小仁:小狗会觉得温暖很多,心里会觉得比较舒服,会感觉开心很多。
心理老师:如果这条小狗也遇到了担心学习、担心被别人笑话的情况,你会怎么和它说?
小仁:会告诉它不用担心,尽自己的努力就可以了;小狗已经做得很好了,以后无论它碰到什么事情,我都会帮助它的。
心理老师问小仁此时此刻自己的感觉。小仁说心理舒服了很多,好像没有那么孤独了,也没有那么着急,感觉心里温暖了很多。
考虑到小仁存在怕回学校的情况。心理老师决定尝试结合隐喻和系统脱敏的方法让小仁脱敏。在征得小仁的同意后,先问小仁,如果这条小狗现在也是高考生,它有点害怕上学,你希望它呆在家里还是能正常回归学校?小仁说希望它能够回归学校。经过评估,小仁希望小狗最后的心情平静指数是7分,当前是3分。
第一步,让小狗想象要回学校上学了。小仁说他能感觉到小狗变得紧张了,经过放松,慢慢的小狗恢复了平静。第二步,想象小狗已经到了校门口。小仁说此刻小狗紧张了很多,就怕被老师和同学们看到,感觉自己很尴尬。心理老师让小仁对小狗做点什么,帮帮它。小仁选择去抱着小狗,不停地安抚它,鼓励它。过了一会,小仁说小狗现在平静了,可以进学校了。心理老师说,如果待会进了学校,小狗又紧张了怎么办?小仁说没有关系,自己可以帮它。在后面一个场景选项中,小仁选择了上课,说小狗在上课时会有点紧张,怕自己表现不好,怕考试考差。
心理老师:现在小狗遇到了它的人生难题,你作为它的大哥哥,你觉得自己可以做点什么,让它变得更有勇气,能够面对挑战?
小仁沉默了一会:我自己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我会冷静思考,看到自己以前的成绩,不去贬低自己,会带着勇气面对困难,让自己冷静下来,让自己成为小狗的榜样。
当说完这些的时候,心理老师问小仁此时的心情。小仁说感觉好了一些,好像没有那么害怕回到学校了,对考试的事情也没那么担心了,但是心理还有一点东西没有弄干净。心理老师和小仁做了解释,让后面继续观察自己,最好可以把自己的表现记录下来。
在简短的小结之后,结束第一次辅导。并约定下次辅导时间为一周后。
辅导后过了两天,心理老师接到小仁妈妈电话。说小仁这几天下来好一点了,但还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在第一次辅导后的第四天,刚好高考新学期报道,妈妈说小仁从学校回家后,又钻到被窝里哭了。但是小仁没有和家长说什么。心理老师让家长日常可以多陪陪小仁,不去追着问情况,陪伴孩子时即使不说话也没关系,做好后勤;同时家长先放轻松自己的心态,在家里营造比较正常轻松的氛围,同时多观察孩子。
又过了两天,妈妈和心理老师联系,说小仁觉得自己好了很多,可以正常上学,应该不需要再做辅导了。心理老师向小仁妈妈表达了恭喜的话语,肯定了小仁所取得的进步。同时提出,毕竟事情由来已久,就一次辅导怕效果不稳固,而且面对的是高考大事情,如果后面再有反复容易影响到孩子考试信心;在有了初步成果后,至少再辅导一次可以帮助巩固效果。心理老师建议家长可以和小仁商量下,看看小仁自己的想法,如果小仁实在不想继续也是没问题的。后来小仁接受了建议,第二次辅导同样采用语音对话形式。
(三)采用隐喻法评估情况,强化自我支持,巩固辅导效果
时隔九天,小仁第二次辅导。这次辅导时,小仁已经正式开学。这次对话他语气轻快了一些,说自己学习状态好了不少,现在对学习有了更多希望。这一周下来有时候还有情绪低落的情况,但是比之前好了些;说开学那天回家还哭了,当时看到老师和同学还是觉得自己表现不好,怕未来万一考不好的情况发生,但是这次哭泣时那种特别担心的感觉没有了,内心里比之前笃定点,这次哭后后来还是正常上学了,而且后面稳定一点了。探讨下来,小仁对这次辅导的目标是巩固辅导取得的成果,让情绪基本处在稳定的状态,能够比较安心地投入学习。
问他现在那只小狗的情况怎么样?小仁说小狗情况也好多了,它也轻松了一些,心情好多了。让给小狗的心情指数打分,说已经到了6分。还有4分掉了,是因为多多少少还有点担心,怕万一最终的情况不如意怎么办。
心理老师:比较担心的不如意的情况是什么?
小仁:是高考没有考好,没有进到理想的专业,那样的话就会很丢人,很失败。
当说到这里的时候小仁的声音变轻。
心理老师:小狗现在遇到了这个问题,它似乎还是对未来没有足够的信心,此时此刻,你觉得小狗内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小仁:很难受,孤单。
心理老师:其实很多人都会和这条小狗一样,会担心,会怕失败,也会难受。在这一刻,看到小狗处在这个状态中,你希望小狗怎么做可以变得更好?
小仁沉默了一下:希望小狗能够不要害怕,每个人都需要面对一些不好的事,希望它能够面对那些不好的事,有更多的勇气。
说到这里的时候,小仁似乎有些哽咽。
后来,心理老师还问小仁他自己的身边还有什么人是可以帮助到自己的?小仁和心理老师一起做了分析,包括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通过分析他看到了成长中的自己还有很多资源。
心理老师:如果后面再遇到学习或者考试担心的情况,你会怎么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帮助自己?
小仁:我现在感觉已经好了很多,安心了很多,也变得更有力量了,如果再遇到了,会有更多的勇气面对;而且会主动向家长、老师、朋友敞开心扉,及时交流内心,不再总一个人自己闷着。
小仁说他觉得这次辅导完已经可以了,感觉不需要再做辅导。心理老师对小仁取得的进展做了肯定,小仁也就这件事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总结了自己的优点。它说经历这次辅导,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希望。
(四)提出注意事项和未来目标,结束辅导
在辅导的最后,心理老师就未来可能碰到的情况提了注意事项,同时提到,小仁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讲,还有很多的阶段,小仁也简单分享了对未来的目标,并提出无论以后怎样会支持自己日后达成目标。心理老师对小仁的辅导进行了小结,辅导结束。
在辅导之后,家长反馈的情况是小仁一直很稳定,没有出现状态反复的情况;高考中小仁发挥良好,最后进入了理想的大学和专业。
四、辅导反思
小仁的辅导案例有点特殊。他问题形成时间长,高考面临压力大,对辅导的要求又高。通常很难满足这样的辅导需求。但是它却真实地仅仅二次辅导后就有了比较好的效果,并且达到比较稳定的状态。
回顾整个过程,小仁内心里强大的想要解决问题的动力是一个重要因素,让他可以去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短焦辅导方法效率相对高;心理老师和他的互动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然投入解决问题。此外,隐喻这个方法的采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个个案中,以隐喻对象“小狗”为切入点和问题承载者,避免激发当事人小仁“怕被笑话”“怕丢脸”“怕失败”的内心情感,让辅导过程可以比较安全、流畅地进行下去;同时,隐喻方法的使用具有有利于辅导信息发挥作用的认知特征;隐喻的创造性,也帮助辅导对象激发想象力, 绕过原本的思维定势、跳出问题的困境, 同时快速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新可能。隐喻在心理辅导中具有特殊的效果。
因为隐喻所具有的一些重要的帮助认知加工、行为改变的特点,使得它能帮助小仁顺利走进内心,看到内在的真实情况;同时也激发出内心深处解决问题的力量,达成快速解决问题的效果。这个案例对其它心理辅导具有参考作用。
作者情况:
姓名:叶利云 电话:18019201036 邮箱:419242863@qq.com
工作单位:上海信息技术学校
通讯地址: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1008号 邮编:200331
参考文献
[1]于冠琳,刘瑞璇,张文彩. 心理治疗中隐喻的使用、疗效检验及作用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07): 1546-1560.
[2]叶丽婷,熊韦锐. 当代临床心理学中的隐喻研究[J]. 医学与哲学, 2024, 45(07): 61-65.
[3]左宏梅,王子琨. 当绘画治疗遇上隐喻治疗——一组适合儿童青少年的结构化心理辅导方法及应用[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 (29):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