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带着嘈杂纷乱的心,向着价值之处前行——接纳承诺疗法在高三考生强迫思维的应用

文章题目:紧张的高考考生与洁癖的强迫思维——用接纳承诺疗法与问题脱钩

作者姓名:李哲纬

文章摘要:
      一名高三学生随着高考接近,感到压力,并且出现强迫思维,影响学习状态感到困扰。心理老师运用接纳承诺疗法,通过三次咨询和“每日正念十分钟”的家庭作业,帮助该学生培养“观察性自我”,与头脑中的强迫思维进行“认知解离”,以更开放的方式接纳头脑中出现的想法和经验,加强学生对“认知融合”与“经验性回避”的觉察,与自己的强迫思维共处,提升“心理灵活性”,追求自己心中有价值的生活。

关键词:接纳承诺疗法、隐喻技术、观察性自我、高考考生、强迫思维

正文:
一、个案概况
      来访学生阿雨(化名),男,17 岁,高三年级学生。学习状况一般,随着高考的临近,阿雨因为考试压力而感到紧张。感到压力的同时,阿雨感觉自己开始出现一些洁癖的强迫思维,例如:洗好手之后仍然觉得手是不干净的,而不敢拿笔书写;喝茶时感觉有灰尘飘入杯内,而感到恶心;喝牛奶时会觉得吸管不干净,要是放进牛奶里,牛奶也不干净了。这样的现象持续了大约两周,阿雨尝试与这样的思维对抗,控制自己的想法,但没有效果。
      家庭情况:父母离异,与母亲一起生活,与母亲关系良好,母亲性格热情开朗。
      心理方面:阿雨性格开朗外向,在学校有较多知心好友,社会支持良好。对自我的要求比较高,容易陷入高要求的情境,继而影响生活。
      认知方面:阿雨存在对“整洁”高要求的强迫思维,倾向于以控制的方式与自己的思维对抗。一次次控制的尝试使得学生脱离了当下,无法全身心追求价值。
      行为方面:为了对抗强迫思维对“干净”的要求,会不断洗手、重新泡茶、用卫生纸擦拭吸管后再使用。

二、辅导目标和方法

(一)辅导目标
      帮助阿雨与头脑中的强迫思维进行“认知解离”,以更开放的方式接纳头脑中出现的想法和经验。
      加强学生对“认知融合”与“经验性回避”的觉察,与自己的强迫思维共处,提升“心理灵活性”,追求自己价值观的生活。

(二)辅导方法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简称ACT)是由美国内华达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海耶斯及其同事于20 世纪末创立的,是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浪潮的主流疗法。接纳承诺疗法强调“接纳”、“认知解离”、“活在当下”、“观察性自我”、“价值”、“承诺行动”的作用,认为生活中很多痛苦是源于人们和自己的思维融合得太深,以至于无法把有限的注意力或精力集中到正念的、有价值的生活上。

      在辅导过程中,咨询师通过认知解离和正念练习等方法,尝试让阿雨改变他与强迫思维之间的联系,觉察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追求,在价值的引导下积极采取行动以接纳目前的生活。

三、辅导过程

第一次辅导——通过“流沙隐喻”接纳问题,为所当为,顺其自然

      运用会谈技术收集,与学生建立关系,并确定辅导目标。运用“命名外化技术”和“流沙隐喻”帮助来访学生接纳问题,并带着问题投入生活。

      阿雨于下午放学时间来到心理中心进行第一次辅导。阿雨在进入辅导室前,神态从容,行为举止外向大方,没有过多的防备。但进入辅导室,开始谈起自己的问题时,双手交叉,呈现一个比较紧张的肢体反应。心理老师在了解了阿雨的基本信息和诉求是后,进行了基本的心理教育。

      以下是辅导片段:

      阿雨:临近开始让我感觉很焦虑,而且我开始有点“洁癖”,当我纠结在这些东西干不干净的时候,我就没办法好好学习,然后更加焦虑。

      心理老师:每个人面临重要的事情时都会有点焦虑感、紧张感。这说明我们非常重视这件事情,就像现在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你的焦虑感有所增加是很正常的。从你的描述中,我感觉你对自己的要求非常的高。

      阿雨:是的,我有意识到自己的要求是有点高,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的。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突然对“干净”这件事情也这么高要求,这开始影响我的学习和生活了。

      心理老师:嗯,这种突然出现的要求让我有个想象。好像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种声音,在不断的要求自己去“整理干净”,你有这种感觉吗?

      阿雨:对,这块声音不受我的控制,总是在我做事情的时候冒出来,我想要把他压下去,不要出来,但是好像堵住了一个洞,另一个洞又漏了。

      心理老师:你尝试过一些方法控制住自己脑海里的声音是吗?

      阿雨:是的,我试着会说服自己,这个杯子没那么脏,我得喝茶才不会在上课的时候睡着,赶快喝了它,然后把注意力放到课堂。

      心理老师:听起来你想要控制它,控制自己脑海里那个声音。我们给这个声音一个名字好不好,不然交流起来挺麻烦的。你觉得叫“洁癖脑”怎么样?就好像我们的大脑有很多分区,这个分区最近有点过于活跃了。

      阿雨:可以,确实挺活跃的,一直跑进我的脑海里,都有点烦人了。我试了好多方法,我甚至上网查了“暴露疗法”,也没有用。我该怎么样才能压制住它,控制住它,不让他这么活跃,它真的很影响学习,真的很吵。

      心理老师:听起来你真的尝试了很多的方法,付出了很多努力。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画面,你深陷在流沙中,不断地挣扎,但是流沙没有要放过你的意思,不断地把你往下拽。你觉得呢?

      阿雨:是的!真的很绝望,我越挣扎,陷得越深,好像永远都爬不出来。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高考都快到了,我真的越想越焦虑。

      心理老师:越想越焦虑,越挣扎越出不来,真的很像流沙。你知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流沙该怎么办吗?

      阿雨:保持冷静,不要动?

      心理老师:嗯嗯,遇到流沙时,应该保持冷静,立刻面部朝上,做出平摊的姿势,然后张开双臂,增加与流沙的接触面积,这样就不会继续往下陷了。

      阿雨:所以我应该不做任何事情?

      心理老师: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去控制它、压抑它,它都会变得越强大。与他缠斗在一起的时候,更没办法好好学习。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与洁癖脑和平共处,然后追求自己有价值的事物”,二是“继续与洁癖脑抗争,然后脱离学习的状态”

      阿雨:好吧,不作为也是一种作为,我试试看吧。试着接受它的存在,和它共处,与其花费时间和它对抗,不如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

      ACT疗法认为生活中阻止人们按价值行事,并让人们饱受折磨的两个核心心理过程分别是“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经验性回避就是,个体试图去控制、摆脱或逃避那些不想要的个人体验,但人们越是控制其内心的情绪和想法便越会增加其出现的频率,而深陷其中,“白熊效应”即是一个典型例子。

      ACT疗法的一个重要技术就是“接纳”,“接纳”即接受我们当下的状况,允许它存在的一种状态。在运用ACT疗法进行心理辅导时,老师通常会使用隐喻技术让来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接纳自己目前的状态。本次辅导使用“流沙隐喻”帮助学生接纳自己的问题,理解自己面对问题时,越挣扎,越深陷其中。与其纠缠不清,不如“为所当为,顺其自然”。

第二次辅导——通过“公交车隐喻”,带着嘈杂的心,向着价值的方向前进

      第一次辅导结束后过了一段时间,学生试着接纳自己的症状,并与其共处,但依旧遇到了一些困难,故回到心理辅导室寻求帮助。本次辅导,运用“公交车隐喻”帮助学生进一步与“洁癖脑”拉开距离,并且明确学生的价值方向,澄清了对学生的生活而言,真正有意义感的事物,并做出承诺,朝着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方向做出行动。

      以下是辅导片段:

      阿雨:老师,我上次回去之后试着和“洁癖脑”和平共处,尽量不和它纠缠在一起,浪费自己的时间,但有时还是会陷进去。就好像上课时,坐在后面的同学一直戳自己的背,一直把我的注意力拉走。

      心理老师,你的表达很形象,听起来确实挺令人厌烦的。这个一直戳背的形容,让我想要一个情境。阿雨,你坐过公交车吗?

      阿雨:小时候坐过,现在打车更方便,就没怎么坐了。

      心理老师:想象一下,你在驾驶一辆公交车,在每个定点会停车,乘客会上车。就像生活的状态,一辆生活巴士,我们的头脑也会有各式各样的乘客上车。

      阿雨:嗯,就像是“洁癖脑”最近上车了还坐在前排,一直吵!一直吵!

      心理老师:对,这些乘客,有些是快乐的感受;有些是困难的感觉;有些是愉悦的经历;有些是悲伤的经历。就像一台公交车上,有些可爱的小朋友,你很喜欢他们,所以希望他们坐在前面。还有一些可能令你厌恶的乘客,他们可能在车上吃东西,散发出很浓的味道;可能看手机外放声音,弄得车厢很吵。

      阿雨:对!真的很讨厌,“洁癖脑”就是那个外放声音的讨厌鬼。

      心理老师:你不喜欢这些乘客,如果你希望他们下车,这是很正常的。那么,如果你是司机,正在开车,你打算怎么做?

      阿雨:我想我会转过身,叫他不要再吵了,或者请他下车。

      心理老师:对,实际上,你已经这么做了,对吧?

      阿雨:对,一遍又一遍的。

      心理老师:你叫他们下车之后,他们离开了公交车了吗?

      阿雨:不,我没办法把他们赶下车。

      心理老师:我们努力尝试了很多方法了,在脑海中斗争,清理这台巴士。如果我们真的在驾驶一台公交车,就得把车停下来。在这场斗争中,生活几乎被搁置了。如果你一直和“洁癖脑”纠缠在一起,你会很痛苦,脱离了当下,然后在事后后悔,产生更多的焦虑,对吧?

      阿雨:是的,恶性循环。

      心理老师:如果每次都和“洁癖脑”斗争,你和你的生活,会变得怎么样呢?

      阿雨:我在最需要学习的时候,消耗了时间。我可能没办法发挥自己最好的状态。如果在考试当天还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不敢想象。

      心理老师:听起来你不希望考试时被它困扰。

      阿雨:那当然!这可是最近这段时间最重要的事情。

      心理老师: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洁癖脑”的话,你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阿雨:也许,我可以更好的进行学习、有更好的成绩、去到自己理想的学校。

      心理老师:很好,我们把这些事情具体化,你觉得如何才能有更好的成绩。或者你会为了更好的成绩,做出什么行动?

      阿雨:我可能会专心的上课,全身心的投入学习。为了缓解学习压力,我放学回去打球。周末的早上会和朋友去图书馆,然后下午去打球。

      心理老师:让我们想象一个情况,比如在图书馆学习的时候,“洁癖脑”出来了,它会说些什么?

      阿雨:我会想“快去洗手,这太脏了。这个座位别人坐过,喷一下酒精再坐吧。不要喝这杯水,里面有灰尘。用卫生纸擦一下!”

      心理老师:听起来有很多声音,其中最核心的共性在“弄干净”。回到公交车这件事情,这里有一条路,通向自己的目标、更好的学习状态、理想的未来。然后后面的乘客开始发出声音,你开始和它对抗,放开了一只抓着方向盘的右手,转过身,指着“洁癖脑”,眼睛看着它,嘴里喊着“闭嘴!”,公交车开始转弯。这台车开始偏离路线,而且很有可能,这条路线就是“洁癖脑”希望的。

      心理老师:我们来玩个游戏,需要借用一下你的右手,你可以举起来吗?好的,把手放下。现在,我想让你真的想一想,认真地想“我不能举起这只手”。在你的脑中明确这一点,你有在想“不要举起手”吗?我想要你通过举手向我表明这一点。

      阿雨:(笑)我明白了,想法不能控制我的行动,就像我即使很想在图书馆吃麻辣烫,但是行为上还是可以不去执行。

      心理老师:是的,我们没办法随意的把大脑中的“乘客”随意的赶下车,但是我们作为司机,是能够决定这台车要去往哪里的。

      阿雨:对,我懂你的意思,那些过往的经历、感受、想法,都是我的一部分。尽管有时候让我痛苦,但如果没有它们,我也不会是这个我。

      ACT疗法认为生活中阻止人们按价值行事,并让人们饱受折磨的两个核心心理过程分别是“经验性回避”和“认知融合”。认知融合就是,人和自己的想法纠缠在一起,与想法混合,沉溺其中,导致行为完全被自己的想法支配,失去了对自我的主动性。

      如同处理“经验性回避”,ACT疗法在处理“认知融合”时,也会使用隐喻技术,帮助学生“认知解离”。“认知解离”即与自己的念头、想法、记忆等保持一段距离,不被它们牵着鼻子走。本次辅导使用“公交车隐喻”帮助学生理解自己作为“公交车司机”与“乘客”(即“想法”)之间的关系。无论公交车上嘈杂纷乱,又或者万籁俱寂,我们都可以把车开向自己希望去的地方。

第三次辅导——通过“正念练习——落叶流水”,培养“观察性自我”,活在此时此地

      前两次辅导,学生开始能够接纳自己脑中的想法,并与其保持一段距离,去做出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行动。本次辅导,会通过“正念练习——落叶流水”,帮助学生进一步与自己的“洁癖脑”解离。

      ACT 疗法经常使用正念练习。正念,即以灵活、开放、好奇的心态,不带评判地关注当下。正念是一种觉察的过程,通过觉察自己的念头、感受、记忆,培养一种“观察性自我”,帮助来访学生和自己的念头、感觉保持距离。

      以下是“正念练习——落叶流水”指导语:

      心理老师:用一个舒服的姿势坐着,闭上眼睛或者将视线轻轻的放在房间里的一个固定的位置。在正式开始前,需要注意,走神是正常的,如果在练习中走神了,也没有关系。但注意到走神了,只需要轻轻的把注意力带回到练习来,并对那些导致走神的东西,说一声“谢谢”。

      现在,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试着做几个深呼吸,注意呼吸时空气流进和流出鼻腔,所带来的感觉,带着一种好奇心去观察,就像是第一次呼吸一样。注意呼吸时,胸部或者腹部的起伏。注意呼吸时,身体的肌肉随着呼吸紧张和松弛。

      现在,想象坐在一条小溪的旁边,眼睛能够看到了什么,小溪和小溪周围的景物是什么样的。试着用耳朵去听,这条小溪的声音,听小溪周围景物的声音。想象自己坐在小溪旁边,跟身下的物体接触的感觉,感受它的支撑。想象小溪上,漂浮着一片片的落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拿出大脑蹦出来的每一个想法,把它们放在树叶上,让它们随着树叶飘动。无论这些想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愉悦的,还是痛苦的,都放在叶子上。即使那是一个绝妙的想法,也让它们随着溪流飘走。如果想法停止出现,那就注视着这条小溪,头脑就是一个想法工厂,新的想法总会出现,将我们的想法放在叶子上,不用试图加快,不用试图让它消失,只是让它自由地来去,自由地随着小溪飘走。允许每一片叶子,以及叶子上的想法,以它们自己的节奏来和去。

      如果大脑说“这太蠢了”、“我做不到”或者“有关练习的任何一个想法”,把这些想法放在落叶上,再看着它们轻轻地飘走。在练习当中,不一定要保持真切的想象,重要的是“随它去吧”的感觉。

      继续把我们的每个想法放在落叶上,如果落叶被挡住了,如果落叶不想离开,那就让它在那里徘徊,不用强迫它飘走。如果有不舒服的感觉出现,如果感觉到厌烦或者失去耐心 ,承认就好,然后对自己说“这里有种厌烦的感觉”或者“这里有种不耐烦的感觉”,把这些感觉放到树叶上,让他们随着树叶自然的漂浮。

      大脑就像是一个故事家,会用各式各样的想法,各种各样的故事来钩住我们,让我们离开练习的状态,这是非常正常的,在练习中会一再出现。每次意识到自己走神了,请承认它,然后轻轻地把注意力带回到练习中,把每一个想法,每一个好的、坏的、愉悦的、恐惧的,都放到叶子上,让它们自由地飘走。

      可能会走神,可能会感觉不耐烦,都没有关系,试着承认这些想法和感受,轻轻的把这些想法和感受放在我们的叶子上,然后继续练习,注意呼吸时肺部或胸部的扩张和收缩,再留意房间里面或者外面的声音。最后留意正在练习的自己,在一个空间中,为了去实现什么,要在这里完成练习。如果你准备好了,可以睁开眼睛。

      每当我们感觉到“车上的乘客”很吵的时候,都可以试着短暂的进行我们上次做过的“落叶流水”的练习,把这些乘客的“声音”,放到树叶上,观察他,并任其飘走。

      正念练习的目的在于培养“观察性自我”,增强来访学生对“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的觉察,让学生学会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保持距离。这是ACT 疗法的一个核心技术。辅导结束后,心理老师给阿雨布置了家庭作业,要求每天进行十分钟的正念练习。

      三次辅导过后,阿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到心理室。一次在校园遇到阿雨时,阿雨向心理老师表示,自己的“洁癖脑”出现的频率减少了很多,现在的学习和生活都很顺利。心理老师提醒阿雨,“洁癖脑”(症状)也有可能再次出现,甚至持续存在。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消除它们,真正重要的是我们继续通过练习,与这些想法共处,朝着自己的目标行动,过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生活。

四、辅导反思

      经过三次的辅导以及“每日正念十分钟”的家庭作业,学生的心理灵活性得到了提高,与受困扰的想法能够保持距离,并持续的朝向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生活做出行动。学生能以更自然的状态,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

      ACT 疗法脱胎于行为疗法,是关注来访者如何采取行动的治疗方法,但它又和传统的行为疗法有很大的区别:它是以价值为导向指引行为,在正念的基础上,使来访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正在做的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中,接纳那些无法控制的东西,然后采取能让自己提升的行动。

      ACT 疗法不仅在干预焦虑、抑郁、强迫症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在发展积极自我,以及进行压力管理、体重控制等方面效果也颇佳。该疗法尤其适合对认知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群体的辅导。

五、参考文献 

[1]Harris, R. (2023). ACT就这么简单:接纳承诺疗法简明实操手册(原书第2版). 祝卓宏, 等译.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Hayes, S. C., & Smith, S. (2017). 跳出头脑 融入生活: 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实用指南 (第2版). 叶壮,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张婍,王淑娟,祝卓宏.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和治疗模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5):377-381.

文章作者:李哲纬
通讯地址: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礼仁外国语学校
邮编:523000
联系人电话:13060663175(李哲纬)
邮箱:515517609@qq.com(李哲纬)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