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从我不行到我能行——心理教练技术在高三学业压力辅导中的运用

一、个案概况 

    S同学,18岁,高三男生,中等个头,小眼睛,皮肤偏白,行动偏慢,没有活力。自我期待高,学习成绩落后,学业压力非常大。在一次考试时表现出害怕考试、拒绝进入教室的情况,同时情绪十分悲痛、想法悲观。后来,又出现旷课躲在厕所、或在校园其他地方不进教室,多次陈述“自己不行了,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进步”“我已经没时间学习了,这样活着没有意义”。后来家长带S去医院心理科就诊,排除了心理障碍。S经过几天休息调整,回到学校上学,并求助心理老师。 

    S讲话很谨慎,总是想了又想才开口讲话,有时边想边抬头看天花板,其他的身体动作不多。讲话内容多是对自身问题的剖析、对自己过往做法的否定。S内心十分矛盾,一方面急切地渴望改善自身状态、提升学习成绩,另一方面又无奈于难以突破弱点、对未来丧失希望,就这样在想要改变和无力改变之间反复摇摆。 

    班主任反映:S初中成绩十分优秀,进入高中后学习成绩处于班内最后几名。学习上眼高手低,想得多做得少,经常达不到目标,常常在考试之后出现状态低迷。班主任曾帮助S调整目标、分析原因、改善学习方法,不过效果欠佳。此外,S来自单亲家庭,早年丧父,经济条件不好,妈妈文化程度低、忙于工作而顾不上孩子。S平时说话比较少,懂事懂规矩,没有朋友,不过班里同学之间相处融洽,没人排斥他。 

 

二、分析与评估 

(一)个性因素 

    S性格内向,喜欢独处和内省,在看待学习成绩落后的问题上,思虑重,内耗多,有着概括化、极端化的不合理信念,带来了很多负面情绪。同时,脾气执拗,平时与人交流少,难以跳出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 在小学和初中的学习经历中,S稍作努力就能获得好成绩,自己一直以优秀的学习成绩为荣,还凭成绩结交朋友,因此十分看重学习成绩。S有着心思敏感、自尊心强的特点,常常拿自己的学习成绩、爱好特长、家境条件与他人比较,特别期待通过学习成绩来证明自我价值。 

(二)家庭因素 

    S出生时爸爸意外去世,妈妈每日奔波忙于生计,没时间照顾家里。S平时住宿,周末回到家中常常是自己玩手机,很少与妈妈交流。其他亲戚住在外地,联络不多。此外,S自述因为小时候没有发展兴趣爱好,现在和其他同学比起来,感到自卑,平时也没有什么放松娱乐方式。从了解的家庭信息来看,S的社会支持资源很少,精神生活是非常匮乏的。 

(三)环境因素 

    S所处的班级是非常优秀的班集体,同学们学业成绩突出、学习劲头足,S不可避免地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压力。同时,现在处于高三复习阶段,距离高考时间越来越近,考试越来越频繁,老师同学们对于学习成绩也愈加关注,S由此产生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大,超出了自身调节的能力范畴。 

(四)问题评估 

    总体来说,S长期感到学业压力,在高三备考期间又多次经历了学业挫败,因此学习效能感低、自我价值感低。同时,S思考问题负面、极端,自我调节能力不足,可使用的社会支持也不够,表现出情绪消极、不敢进教室等行为,无法投入学习。 

 

三、辅导过程 

    本案辅导主要依据的是心理教练的理论和技术。心理教练,是将管理学上的教练理论与合作对话、后现代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的一种结合。在辅导过程中,始终把对人的关注放在首位,借助对人性的尊重、好奇和信任,通过倾听、提问、分享、回应、反馈等技术流程,尤其是通过对话互动来激发和呈现当事人的资源和优势,激活当事人的动力潜能,促使当事人的认知升级,进而达成当事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的效果。 (一)第一阶段:建立亲和,坚持目标导向 

     第一次谈话,主要向S了解信息,与其建立关系。

     S自述,近两周状态不好,行为极端。我询问“行为极端”具体指什么,S介绍“极端”表现为写作业时想要把作写到最好,或者干脆不写,考试时或者要考好、或者不去考试,自己还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做法,比如白天突然不想上课,知道要请假却不想开口说,直到被老师发现旷课。 

    我共情S在极端行为中的体验,欣赏他比较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现状,并询问他是如何理解自己的现状的。S说最近在看《麦田的守望者》一书,感觉自己和里面的主角很像,本质上善良,但行为出格。S还觉着自己的青春期比别人的晚,自己上了高中才有大风大浪的情绪,对别人有很多敌对、负面的想法,比如如果自己物理考了第十名,就会想前九名怎么看自己,是不是瞧不起自己了。 

    我安抚他的情绪,表示认同他的分析和理解。对于我的这种反应,S十分意外,他没想到心理老师竟然没有分析他存在的问题反而认同他说的。 

    第二次谈话,与S确认目标,寻找方向。 

    S说这几天想明白了自己的模型:自己受考试成绩刺激,消沉,然后发奋学习,努力一段时间后,感觉没有效果就不学了。每次按模型循环,以前经历一次循环的周期较长,现在更快了,也更加难受。他还说,想明白了也没有用,自己始终无法改变,也看不到改变的可能。我问“你说的改变,指什么?”他脱口而出“学习成绩、排名”,我说“这个改变不容易被看见”,他回应“是的,只有等下一次考试,而且每次考试结果都显示,改变没有发生”。我很好奇“改变”,继续问“设想一下,对于身边的同学,他们看到你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或者在你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他们能知道你有所改变了?”对这个问题 ,S沉默思索了一会儿,回答“我每次出现低谷期,需要很长时间来缓解,可能从放学到睡觉一直打游戏大概7小时,或者打球打很长时间,或者漫无目的地闲逛2小时,我还可能一直呆在老师办公室。如果他们看到我不再这样了,就知道我变了。” 

    接着,我与S沟通,将催化这种看得见的行为的发生,作为他改变的方向,也作为我们谈话的目标。他同意,也重申自己的无力感“大概只能认命了,做不到的,改变不了什么。” 

 

(二)第二阶段:资源驱动,聚焦解决之道

    第三次谈话,看见人性的力量,激活动力。 

    我向S了解了家庭信息“妈妈是怎么从外省来到北京的?”S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妈妈经常谈这个,妈妈中专毕业,学习纺织,20岁时和朋友一起到北京旅游,下决心要留在北京生活,后来就留下了。我非常惊讶、赞叹,他却说这不算什么,我继续表达我的欣赏“好比现在一个同学告诉我,他决心在某个大都市生活,之后他真的做到了,我很钦佩。”S想了想说“我妈很了不起,有决心,我知道她付出了很多,她学理发,后来就在五环外面开了理发店,有了落脚之处,后来嫁给了我爸。”我希望S能从妈妈身上看到资源,便向他反馈“妈妈有决心、要强、上进”。他接着说“有的人能在绝境中活下来,有的人活不下来。”他看我不明白,又解释“老师,您还不了解我的家庭情况,在我出生前,我爸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也就说我妈还怀着孕就突然失去了丈夫、失去了经济来源,我爸的兄弟姊妹也没什么钱。我妈妈在绝境中活下来了。”我非常震惊,感受着这个孩子和妈妈的不容易,当然还有与我先前的认知“来自家庭的社会支持少”不一样的,我发现了这个家庭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绝境中的经历、顽强的生命力、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觉得这一定能够作为这个孩子改变自己的力量。 

    后来,他又向我描述了舅舅、姨妈的人生起伏。我抓住这些问他“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你有哪些学习?”他说“我心底里是欣赏家人的,虽有波澜起伏,也是丰富的人生体验,我也向往这样的生活。”我接着说“你也希望有波澜起伏的人生,如果以一个更长的时间线的视角来看现在,你现在处于人生起伏的哪个位置?”他说“是波峰吧,因为中考考进了别人眼里的好班,人生线是一路向上走的。”“可是,心理感受上是波谷,小学时无忧无虑,现在很消沉”我回应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接着问“在现在的位置继续走下去,你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很快,在几个提问之后,S有了新想法,他说“我要下决心改变了,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内心,别无他法。”我回应“看上去你有新打算了,别人观察到什么,就知道你和之前不一样了?” 他回答了两点:第一,说更多的话,第二,忙起来了不闲逛,比如找老师答疑。我指出“你妈妈很有决心,你也有决心,妈妈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能够绝境逢生,你也想体验有起伏的人生,还真是像啊。”听到这些,S有了笑容。 

第四次:通过量化评估,对未来产生期待。

     S自述上周有些突破,还是有模型循环,比以前好的是自己能跳出来看了,还可以做点事情。S期待的状态是:不再打游戏,每天有一两个小时用于运动、看书,做一些有长远意义的事。 

    我使用刻度尺问句,将这样的理想状态定义为10分,让S对自己现在的状态进行评分。他把现在生活评为6分。我问“6分比5分高在哪里?好在哪里?”他用一个比喻做了回答“6分好比自己在大海里,努力地把头露出水面,刚刚好能呼吸,而5分是头没有露出来。”我共情他现在的不容易,继续问“你是如何做到6分的?”他说主要是小学期间老师的教导、养成了习惯。“还有吗?”他说没有了。我表达我的观点并再次询问“还有很多人在小学也养成了习惯,却没有像你一样考入一个好班,你和他们不同在哪儿?”他停下来,好像说不出口。我问他在想什么,他回答“我更听从老师的,依从性好。还有,我有毅力、意志力强。”我很高兴他能说出肯定自己的话,继续回顾事例来强化他对自己的肯定。 

    后面,我引导他结合分数进一步澄清“能具体说说现在的6分是什么样的吗?”他说,“周一周二的学习状态挺好,能达到9分10分,周三状态开始下降、有负面想法,可能是5分,周末在家只有2分,长时间玩手机不写作业,所以平均分是6分。”通过这段对话,我看到了他的例外,赞叹他有时还能达到9分10分。接着探讨如何从6分走向更高分。他又做了一个比喻,他说这就像从北京走到罗马,我知道要往西边走,具体怎么走要靠实践才知道。我很欣赏他的比喻,还有他说的实践,继续询问“第一步怎么走呢?比如,6.5分是什么样的?”他说“管理手机使用吧,别的同学把手机锁起来、交给家长保管,我希望自控,这样才长久”。我担心他这一步迈大了,与他确认“你选择了一条难走的、挑战更大的路,很有勇气,走这一步的过程是否会遇到阻碍?”他回答“可能过程里又受刺激、又消沉,然后不想学习,但是,我还是想走这条路,我必须自己成长而不是靠家长管。”我反馈“你想得更清楚、更明白了。我好奇,当你又消沉的时候你怎么应对呢?”他又陷入了思考,过了一会儿说“这是我的选择,我会告诉自己我还在正确的方向上,我要抓主要矛盾,不纠缠于某时刻某件事上,而是放到更长的时间线去想。”我用评分来总结“成长可能是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可能退回到5.5分,尽管如此,你知道自己还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 

第五次谈话 持续赋能,形成策略 

    S自述上周感觉自己变好了。我让他多说一说,他难以描述这种“变好”的感觉,于是又采用了评分。他说上次见面是6分,现在是7.2分,表现在之前消沉时会在外面闲逛两小时,这周只要逛40分钟就能走进教室了,而且没用外力、是自己调整的。他形容这周是“一个新纪元”。 

    我询问他在这周做了哪些有价值的事。他补充说其实也出现了5.5分,上周五总是关注自己咽口水的动作,越关注就越咽,折腾了一下午,后来发现当自己不在意时反而就好了。还有三四次特别烦躁的时候,比如一回到宿舍就不想再出去学习了,后来进行了自我调整、留在宿舍里学了一会儿。我对他说“你找到了解决之道。尽管遇到小阻碍,你试着解决了,你的方向还是向前的。”听了我说的,他表现出高兴,同时还是有担心。他说又遇到了新问题,以前觉得路上有一座大山,现在跨越了,意识到路上不只是一座大山,还有一个又一个的障碍,不知道怎么走。之后,我们一起回顾了他之前的努力,他有点受触动,回想自己走过很多错路才找到现在的路,于是又坚定决心先前走。我继续给他赋能、引到他看到希望,“过去试错的经历都成了经验,你已经悟出来了解决之道,新纪元已经开始,接下来是带着经验向前走。”S最后说“未来不确定,抓当前的主要矛盾,解决自己能解决的。” 

 

(三)第三阶段:体悟反思,开启良性循环 

    在第六次谈话中,S主动讲述自己思想上的转变。“以前,总想快点变好,一见不到效果就着急,现在反而觉得慢一点更好,慢一点才是真正的解决。”“看了《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受到启发,不要刻意去抓住时间。于是,我在这周一被老师批评后,消沉了一节晚自习,我没有刻意去做什么,竟然发现一节晚自习之后自己也有好转,脑子不放空了、可以学进去了。”我问“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他回答“不用刻意控制。”接着,他又说“上周四开始状态滑坡,以为参加不了周六的考试了,结果周六照常参加了,考完的状态还可以。”我问“你又看明白什么?”他回答“可能这就是正常的情绪起伏,大家都有,我的表现更为明显罢了。”我发现S看待问题的视角有了变化,引导他再去找出行动策略。“根据你这两周的经验,你在消沉的时候做什么是有效的?”他回答“不和自己打架,告诉自己这就是规律,想想怎么和这个规律携手共进”。他总结了两点具体的行动策略:第一,不要自我要求太高;第二,在预感自己快要消沉时,做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比如运动、看其他的书。我进一步澄清,他说“接受问题的存在,承认目前就是有问题存在的。以前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10分,当自己到了8分,仍觉得没实现10分的目标,想要放弃。现在,接受自己到了8分,承认自己还有问题,也有已经做到的部分,觉得自己还能行。” 

    后面,我们两个人又回顾了这几周的变化,核对咨询目标的达成,确认S有信心、有策略面对后面的挑战,最后结束了我们的谈话。 

 

四、效果与反思 

(一)辅导效果 

    S有了心态上和行动上的改变,不再急于摆脱问题,不再持续内耗、不敢行动,意识到了要慢慢来改变。现在能够承认问题是存在的,能够去尝试做一些事情来恢复自己的状态。在第六次谈话中,S自评状态达到了8分,有应对未来变化的心态和策略。最后,他比喻高一是至暗的黑色,高二是忧郁的蓝色,现在是有黑色也有彩色的。 经班主任反馈,S在谈话期间顺利参加了英语听说考试,日常不进教室的做法也大大减少,学习状态有明显改善。 

(二)辅导反思

     S是一位特别爱内省的同学,已经对现状进行了很多思考。只是,这种思考一直聚焦于剖析问题、看向于自我的不足,这种思考也给S带来强烈的负面情绪,让他看不到未来,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在谈话中,我使用心理教练技术,引导S看向自己的资源、找到自己的力量、朝向目标持续发力。

     第一,放下事情,看向资源

     S同学在一次次学业挫败后处于无助、无奈、无力的状态,仿佛世界都变暗了。这时,特别需要让这黑暗的世界重新明亮起来。我有意识地带着S一起看向资源。最初,我共情S走过艰难的过往、指出他具有很好的反思能力,他虽同意,却不觉得反思能力能帮助自己走出黑暗。后来,在第三次谈话中,借助回顾妈妈通过拼搏定居在北京、又走出绝境的经历,让S看到了妈妈的顽强和毅力,同时让S意识到家人传递给他的强大的力量。这一次,我们对人性的光辉的看见,真正点亮了他,让他有了活力、有了改变的决心。在后面几次谈话中,我仍然有意识地看向S的资源,每当他有了的想法或解决了问题,我都真心的欣赏、鼓励、肯定。就这样,一次次地发现资源,一点点地点亮美好。 

    第二,放下问题,看向目标 

    长久以来,S同学一直在剖析自己的问题,这是明显的问题导向。我在第一次谈话时,让问题导向停了下来。此后,我们转换到目标导向、未来导向,通过展望未来思考如何面临当下的困境,持续地寻找解决之道。首先,在第二次谈话中,将S追求的“学习成绩和排名进步”调整为一种看得见的行为指标,即“如果消沉,可用更短的时间来调整自己”,这也是把表现型、结果型目标,调整为更为恰当的策略型、过程型目标。其次,第三次谈话中,我从广阔的时间维度引导S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S能够以始为终来思考,进而有了具体的行动决定“说更多的话,忙起来不闲逛”。还有,第四次谈话时,通过连续运用评分、提问技术,协助S找到向前走一小步的具体做法,从“自我管理手机使用”开始。由此,S逐渐从僵化的问题视角中走出来,找到可观察、可改变、可实施的做法,让他一直求而不得的改变有了实现的可能。 

    第三,放下指导,慢慢启发 

    在谈话中,我没有去判断和分析S的问题,也没有为他指明方法,而是让他自己去寻找方向、去总结经验。比如,我让S讲他是如何理解自己的现状的,对他的反思表示肯定和认同;我询问他想要的改变是什么、想要和之前不一样是什么、能够向前走的一小步是什么,大量地运用提问来启发他寻找自己想去的方向;还有,我听S诉说自己在思想上的转变,鼓励他多说、多总结自己在消沉时期的有效做法,让他看到自己的变化和经验。之所以这样做,因为我始终相信S是一个有力量的人,如果我过多的指导、干涉,他自身的力量会难以呈现,如果我放下指导、慢慢启发,他一定能在自我探索中找回力量。事实也是如此,当S慢慢找回自己的力量后,改变就快速发生了,他找到了抵抗消沉的做法,不再认为自己“我不行”,而是变成了“我能行”。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