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概况
小飞(化名),男,9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因父母工作的变动,于年初转学到我校。小飞自述,这已经是他第三次转学。作为广东省最发达的区域,大湾区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口,以满足城市的快速发展,小飞父母因想获得更丰厚的经济收入,一路辗转,最终来到广东,而他也成了“资深”流动儿童。
入学以来已有三个月,小飞仍无法融入集体生活,上课期间无法集中注意力,存在折飞机,睡觉等行为;课余时间独来独往,不参加集体活动。上周全班同学都去观看班级足球赛,只有小飞留在课室。回班后,有同学发现自己的电话手表不见了,怀疑是小飞拿的,并直接质问他,小飞当时一言不发,并一头撞向该同学,两个人扭打在一起。事后发现该同学的电话手表是落在运动场,他也向小飞道歉,但这件事发生后,小飞就更沉默寡言,并向父母表露自己不愿意上学的想法。
二、分析评估
小飞认知清晰,主客观统一,心理冲突具备现实意义,观察到其出现人际交往不良,无法融入集体生活等行为,持续时间2~3个月,且表现出三低(存在感低,归属感低,自我价值感低),初步判断为流动儿童适应不良现象。
当心智未成熟的流动儿童被贴上“问题”的标签,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就是“问题”,从而没有力量去应对“问题”。叙事疗法将人和问题分开,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都能通过自己的方法去面对问题的挑战。因此辅导老师尝试采用叙事疗法,通过叙述故事帮助小飞找出遗漏片段,以唤起来访者改变的内在力量。
针对小飞的情况,辅导者将辅导目标定为:
具体目标是引导小飞表达、舒缓内心积压已久的负面情绪,并尝试自我调控;通过外化技术引导小飞察觉当前行为模式与心理困扰之间的联系,运用支线故事来增强自我效能感,激发来访学生的改变意愿,并寻找正向行为替代适应不良行为,长期目标则是促进小飞进一步认识和接纳自我,更好发挥自身潜力,健康快乐适应新生活。
三、辅导过程
(一)情绪涂色叙故事
叙事疗法以故事叙说为主线,运用各种特色提问唤醒来访者对内在生命故事的回忆和重塑,从而构造丰富而多元的内在世界。小飞是被班主任老师带来心理辅导室,在刚开始的辅导过程中,出现沉默等阻抗现象,也无法收集信息,了解小飞的“主线故事”。在与班主任交谈后,了解到小飞很喜欢看“超级飞侠”这部动画片,便以此为突破口,展开对话,运用共情、倾听等技术,与小飞初步建立友好、信任的辅导关系,并鼓励小飞讲述他的经历,以下为辅导片段。
辅导者拿出一张超级飞侠的黑白简笔画,并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颜色笔。
辅导者:小飞,谢谢你愿意和我分享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老师感受到你对我的信任。刚刚你说自己最近心情不好,如果黄色表示开心,红色表示生气,蓝色表示伤心,绿色表示平静,紫色表示害怕,现在这只超级飞侠代表你,你觉得它的身体里会有哪些心情,请你给它涂上相应的颜色。
辅导者根据小飞的涂色作品,进行摄入性会谈。了解到小飞转学后,在陌生的环境中,常出现害怕、焦虑的情绪,加之小飞个性要强、敏感,久而久之就转变成紧张、愤怒,且越来越自我封闭。长期处于负性情绪状态,又没有积极的应对方式,因此小飞萌发“不想上学”的念头。
(二)外化问题“逃飞碟”
辅导者:“不想上学”的念头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小飞:上电脑课听不懂的时候。
辅导者:能具体和老师说说当时发生了什么吗?
小飞:当时电脑老师带我们去电脑室上课,他叫我们把一个图复制过去,可是我没玩过电脑,不知道怎么复制粘贴 ,连鼠标都不会操作,旁边的同学也起哄笑我,到时我就想马上逃回家,躲起来。
辅导者:如果给这种“想要躲起来,不想上学”的想法取一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
小飞:逃飞碟。
辅导者:“逃飞碟”具体是长什么样的呢?只有你知道,你能把它画出来,给老师认识一下吗?
小飞点了点头,开始勾勒出“逃飞碟”的样子。
辅导者:当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逃飞碟”就会出现?
小飞:当出现我不会,或者是我不熟悉的事情的时候。
辅导者:当逃飞碟出现在你身边的时候,你会有什么变化?
小飞:我就会很紧张,担心别人看出来我不会,笑我,很在意别人说的话。
在这个阶段的辅导过程中,辅导者利用外化技术,将小飞的负面想法外化为“逃飞碟”,引导小飞看到这些负面想法的来源,以及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将问题与来访者分开,从而使目前处于三低(存在感低,归属感低,自我价值感低)的小飞获得更多成长与改变的力量。
(三)支线故事焕能量
叙事疗法相信每个来访者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重塑对话能够帮助来访者回忆以往的生活经验,发展支线故事,挖掘特殊意义及例外事件,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动力与勇气,激活并点亮他们的生活。
辅导者准备多一张凳子,并邀请小飞将把画着“逃飞碟”的纸立在座位上,向小飞介绍这是“逃飞碟”的专属座位。
辅导者:小飞,你之前提到过当出现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擅长的事情时,“逃飞碟”就会出现在你的身边,让你紧张,害怕,担心别人对自己会有不好的想法。是每一次都这样吗?
小飞摇了摇头。
辅导者:你能具体说说当时发生了什么吗?
小飞:上个星期上科学课的时候,老师教我们遥控航模,这个我也没玩过,不是很懂,当时也是很紧张,想跑掉。但是旁边的同学在老师准备分发东西的时候,就已经偷偷开始在玩,我看到了他操作的过程,默默记下了,等到老师发给我的时候,我试着玩一下,居然很顺利地完成,老师也表扬我了。
辅导者: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你居然想到,太棒了!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小飞:超开心的,觉得自己很厉害。
在这个基础上,辅导者继续引导小飞挖掘例外事件,找寻小飞战胜“逃飞碟”的证据,不断赋予小飞信心和勇气,帮助小飞建构社会支持系统,特别是班主任和同伴,并通过“搭脚手架”的方法丰富小飞的支线故事,由此找到适合小飞的积极应对“逃飞碟”的方法:1.提前预习、演练;2.建立临时避风港——课室图书角;3.寻找同伴领航员。
(四)见证对话增实效
叙事疗法认为,没有得到见证的故事是脆弱的,就像野外升起的篝火,尽管带来温暖和希望,但稍有不慎就会消散在风里。见证能让来访者在咨询中发现的新故事演绎成新的生命的过程。
辅导者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实效,增强小飞的改变动力,在征得小飞的同意后,邀请了小飞提到的两个重要他人:爸爸、妈妈到心理辅导室,共同见证小飞的进步,特别是在人际交往的演练过程中,小飞从沉默寡言,到肯表达、会表达,都让父母为他点赞。同时辅导者也邀请父母和班主任老师,对小飞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行为进行记录,并写在点赞卡上,用文字来肯定小飞的进步与努力,形成积极的家校能量圈。
四、效果与反思
(一)辅导效果
小飞感受:了解“逃飞碟”对自己的影响,意识到自己是有力量、有方法战胜它的,明确感受到“逃飞碟”出现的次数减少;在学校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愿意上学。
辅导者感受:情绪上,小飞从一开始的剑拔弩张,到愿意表露,甚至学会运用呼吸来降低“逃飞碟”对自己的影响;认知上,小飞能够将问题和自己分开,意识到自己是能力;行动上,小飞尝试用提前预习、演练,寻找到2名同伴领航员,并建立临时避风港来让自己冷静。
家长感受:家长观察到小飞从一开始的不愿意上学,到最近两周都没有提到这个想法,开始会对家长说起学校的事情,已经在逐步适应。
班主任感受:班主任反馈小飞近段时间上课没有出现折飞机现象,开始会举手回答问题;最近两周的集体活动也愿意参加,在班上也有两个比较要好的朋友,脸上的笑容也开始出现笑容。
(二)辅导反思
1.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需重点关注
作为广东省最发达的区域,大湾区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口,以满足城市的快速发展。而他们的随迁子女,很多就成为了流动儿童。大部分流动儿童就像小飞一样,大多在6~18岁年龄段,敏感,要强,也因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可塑期和社会人际关系适应的关键期。在高节奏,快发展的大湾区城市,流动儿童的父母工作强度大,休闲时间少,且工作上的流动会导致其子女频繁转学,流动儿童之前的社会关系被破坏,将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建立。在这种不断重复的迁移中,最后可能会导致流动儿童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内向、叛逆、厌学等诸多问题.为保护流动儿童的权利,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及社会工作者四方共同努力。
2.支线故事中更能有效为自我效能感低的流动儿童积极赋能
一开始,流动儿童的经历,让敏感要强小飞赋予他生命里的故事就是灰色、无力的,降低其自我效能感。当运用外化技术,将小飞和问题分解后,小飞能初步获得力量,但这个力量还不足以推动他去尝试改变,做出行动。此时丰富支线故事,用小飞以往真实的经验作为有力证据,让他相信自己是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让他成为自己生命故事的专家,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
五、参考文献
[1]李明,杨广学,叙事心理治疗导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熊丝.叙事疗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9):39-42.
[3]赵静波.心理咨询与治疗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8
[4]曾立芳. 学校里的叙事治疗[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