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找到自己的最优解 ——高一新生校园适应困难个案辅导

找到自己的最优解——高一新生校园适应困难个案辅导

四川省北川中学 马宇坤 622750

 

摘要:一名高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半年后,仍不能适应当前班级环境,产生了焦虑和厌学情绪。经过交流得知,其诱发因素为升学后在班级内成绩排名的大幅下降,源头核心在于“我必须要别人做得更好,这样我才能受到别人的喜爱和关注”这一非理性思维。心理老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一方面利用身体技术缓解她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面利用认知技术纠正她的核心信念。经过五次咨询,该同学已经能妥善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认识到了核心信念存在的偏差及其产生原因。同时她表示,继续留在这个班级内会很难解决这一偏差会,她选择去低一层次的班级,给自己合适的环境缓冲,再慢慢调整。

关键词:校园适应困难;核心信念;非理性思维;认知调整

 

一、个案概况

学生小李(化名),女,15岁,高一学生,不善于打扮自己。小李生活于一个农村重组家庭,父母都以务农为生,家庭条件较差,有一个姐姐,成绩比她优秀,就读于市里的学校,自述与家人感情一般。在升入高中后,小李一直试图融入班集体中,但是觉得不被老师重视、不能与同学建立稳定的关系,同时在班级内排名靠后,内心感到十分焦虑,产生了厌学情绪。

通过与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信息如下:

  • 小李在初中就读于一所乡镇初中,期间成绩十分优秀,老师比较关注她,经常会主动为她开小灶;
  • 小李觉得自己中考时未发挥全部实力,同时与姐姐对比起来差距较大,对中考成绩不满意,目前仅就读于年级第二层次的班级;
  • 小李的父母对小李中考结果十分满意,并且奖励了她一台很好的手机,她觉得自己仅付出了很小的努力就收获了这样一个很贵重的礼物,很愧疚;
  • 小李在新的班级里面,成绩并非靠前的那一部分,老师不会单独关注她的学习生活情况,她觉得被忽视了;
  • 小李觉得班上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上十分功利,当她成绩有进步时,周围的朋友就会变多,而当成绩下降时,那些朋友就会减少与她交流的时间;
  • 小李觉得高中生活很压抑,与她初中时比起来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同时也与她之前了解到的高中生活模样差距很大。

二、分析与评估

(一)个案概念化

小李成长在一个重组家庭里面,父母文化水平较低,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绪,加上有一个更优秀的姐姐,所以她需要争抢那为数不多的爱。在小李以往的校园生活里,她凭借自己外向的性格和优秀的成绩,十分受老师和同学喜爱,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在这样的环境中,小李形成了“我必须要别人做得更好,这样我才能受到别人的喜爱和关注”这一种核心信念。

但是随着步入高中校园,小李发现自己身边优秀的人很多,自己似乎总是比不过他们。此时她的脑海中开始频繁出现一些非理性思维,包括“我真的很笨,他们太聪明了”、“他们因为我成绩差就讨厌我”、“我必须像以前那样得到老师的帮助才能够进步”。此时不仅产生了学习焦虑,同时因为对班内同学交际行为产生了不合理认知,导致在与人交往时变得十分痛苦。焦虑和痛苦的情绪使得她想要逃避校园环境,产生了厌学情绪。但同时不想让家里人担心,也不想让自己成绩下降,这更加剧了她的焦虑情绪。

(二)辅导目标

短期目标:通过行为疗法,减少焦虑情绪;转变学习习惯,将被动接受教师安排转为主动寻求教师帮助;适应班级学习生活。

长期目标:改变其非理性思维,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观念和人际交往观念。

三、咨询过程

(一)建立咨询关系,厘清问题

小李同学是主动来到学校心理中心找到我的,当时是她班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她很瘦,皮肤也有点黑,戴一副时下很流行的圆框眼镜,穿着学校刚发放的新款校服。不过我注意到,她白衬衫领口和眼镜片上的污渍都比较明显。

来到心理中心,在短暂的沉默后,她直接说出了此行的目的:“我最近很焦虑,想请假回去休息两天,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向班主任老师请假。”

对于这类带着“问题”到访的学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一方面来访学生此刻内心必然遭受着巨大的痛苦,而且已不能独自承受;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误区,认为心理中心和学校医务室一样,是诊断、治病的地方,很容易抱着“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这样急功近利的想法,想在短时间内解决面临的困难。

此时我先告诉她,她并不是第一个有类似想法的学生,在之前我也遇到过很多和她一样的来访者,也帮助过他们。我也可以指导她如何与班主任老师沟通,但前提是,她得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告诉我。与此同时,我拿出了心理中心来访者须知和心理辅导登记表,在她阅读和填写相关资料时,给她讲解了“心理老师”和“精神科大夫”的差异,并就心理辅导的意义和目的进行了解释,同时承诺到,她的问题我会尽力帮助她解决,如果超出我能力范畴,我也会找到其他人帮助,但需要她的配合与耐心。

针对小李在登记表上写到的“学业压力过大,人际关系难以处理”,我开始了提问,她也很配合。很快,我们就将她所面临的问题整理了出来。不过此时窗外的哨声传来,意味着体育课即将结束,她要回到教室开始下一节课的学习,本次谈话也接近尾声。此时我们已经就请假回家休息这件事达成了一直,那就是逃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必须留在学校。

同时我也告诉小李,就像她在解决试卷上的问题时,最关键的一步是找到这个题所对应的知识点。我们今天已经找到了让她觉得难受的原因所在,已经迈出了很大一步。我们只需要在以后的时间里继续花时间,一步一步解决就好。此刻,我们为她后续的再一次来访已经达成了一致。

针对小李迫切需要解决的焦虑情绪,我向她布置了一项抄书的作业。我鼓励她做一点把自己从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剥离出来,同时又不会显得自己在浪费时间的事情,最终决定,抄语文书上的诗词。我给了她四张印有红色田字格的纸,并告诉她下次来访的时候,必须将这四张纸写满。她笑着说:“小学生才用这个”。“那你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快乐吗?”我问到。她没有回答我,只是拿过纸,说一声“好的,谢谢老师”就起身回教室去了。

(二)商定解决方案,做出改变

小李同学第二次到访是在一周以后的晚饭时间,带着已经写完的田字格纸。一见面,她就很兴奋地告诉我说,这个办法确实有用,只要觉得心里不舒服就拿出来写,甚至只需要写几行字心就会安静下来。随后我们一起回顾了上一次见面时交流的内容,并明确了“只有先取得好成绩,才能得到老师的指导”这一认知是非理性的。针对这一问题,我和她分享了很多以前我和我的同学们在初中、高中、大学三个阶段学习方式转变的经历,强调了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最终她决定试试在以后的时间里多利用课间时间主动找老师提问,在行为上做出改变。

但同时我也肯定了小李同学曾经坚持的“必须要别人做得更好”这一观念,只不过由于当前环境变化,这一理念已经变得不合时宜。

人际关系的问题,她自己在思索后决定选择采用冷处理的方式进行,减少非必要的交际,将重心放在学习上。

这一次谈话,我们将重心放在了小李同学因为收到一台手机而产生愧疚感的问题上。我同她一道,讨论了“父母对你的期待究竟是什么”这一话题。经过一番交流,我告诉她,父母对子女的期待整体来讲是一种“希望健康幸福成长”,中考、高考、工作等仅是这一宏大目标在某一时间的具体化展开。就比如尽管她的中考成绩不如她的姐姐那般,但是在父母眼中,她仍旧是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去一所相对不错的大学学习时没问题的,已然满足了父母的期待,所以此时手机这一奖励是符合他们对小李期待的。这种深层次的愧疚感是来源于小李对自己过高的期待,不甘于接受在学习上被姐姐比下去。通过情感上的升华,将小李脑海中的不合理信念修正。

(三)约定继续来访,关注变化

在接下来的第三次、第四次来访时,小李表示通过在校期间主动询问老师寻求帮助、周末在家上网寻找学习资源自学的方式,在两次月考时都取得了一些成绩。

不过期间也有一个小插曲,第一次的生物考试,由于正巧在前两天的自学了和试卷上几道难题相似的题型,小李在那次考试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等到下一次考试时由于基础不牢,成绩又跌了回去。导致周围同学对她有了闲言碎语,同时自己也不敢面对生物老师。这一次我首先是和她一起讨论了同学产生看法的缘由,同时鼓励她主动找到生物老师,解释成绩起伏的原因,寻求老师的进一步帮助。

小李表示,坚持通过摘抄文章缓解不良情绪的方式十分有效,同时也开始利用下晚自习后的时间去操场跑步,改善心情,从行为上做出改变。

在这两次谈话中,我肯定了小李同学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行动。同时鼓励她继续坚持下去,学会接纳身边的闲言碎语,并且坚持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

(四)终止辅导关系,接纳问题

这一次来访,是小李带着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来寻求我的肯定和支持的。她计划,在结束这个学期升入高二时,向老师申请转入更低一层次班级。理由是当前班内的人际关系模式已经让她无法忍受,同时由于身边人都很优秀,也让她感受到压力很大。我同她一起讨论了申请转班后会产生的各项问题,她都表达出了能够接受的想法和一些具体措施。并且她也表示,自己明白了思维上的偏差,但是短时间内确实很难改变,需要在以后的时间里慢慢处理。

此刻的她,接受了自己的不足,也找到了合适自己的成长方式。

四、自我反思

小李的校园适应困难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二是人际交往的困难。由于我没有同小李的同班同学们接触过,所以对小李提到在班内存在的功利化人际交往模式是否存在,我是不清楚的。一开始早早定下改变人际交往观念的目标,也过于草率。针对她“必须要别人做得更好,这样我才能受到别人的喜爱和关注”这一非理性思维的纠正,是取得了良好效果。

小李选择去低一层次的班级,是她深思熟虑后的选择。相对于初入高中校园时的懵懂,此时她已经有了更全面的考量,或许她就是更适合,在人群中闪耀。

新生校园适应辅导是一个相对困难的问题,因为出现适应不良的学生,其影响因素多是非主观且不可控的。在进行校园适应辅导时,除了让学生适应当下环境之外,也可以鼓励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环境,减少适应环境是产生的不适感。就像学习风格和学习环境的匹配,不能强迫场依存风格的学生接受独立学习。换言之,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寻找自己的最优解。

 

参考文献:

[1] (美)莱德利(Ledley, D.R),(美)马克思(Marx, B.P),(美)汉姆伯格(Heimberg, R.G).认知行为疗法[M].李毅飞.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联系人:马宇坤 13458010286 1259695685@qq.com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北川中学 622750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