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小物件排列”提升初三男生力量感的个案辅导

“小物件排列”提升初三男生力量感的个案辅导

郑丽红 济南市钢城区实验学校 271103

 

    摘要:一名初三男生,初三网课期间出现矛盾纠结的心理状况,行动乏力,希望自己优秀,但上课拖拉、作业不完成,想要追赶却没行动,想要运动却不能走出家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冲突让他倍感痛苦。心理辅导老师采用小物件排列技术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认识到以前的限制性信念,行动力逐步提升,运动及学业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

  • 辅导背景

2022年底第三次网课学习期间,小高(化名)同学在线上课时长经常不足,作业几乎不提交,小高朋友圈中“我不想堕落,但生活真得很糟糕!”的话语让人颇为担心,作为心理老师主动约小高进行沟通,小高应许并定于周末晚上进行线上咨询。

二、个案概况

小高,初三男生,一米九多的个头,身材微胖,网课初每天非学习使用手机时长达六、七个小时,成绩中等偏下。排行老二,有一上大学的姐姐,父亲常需外出工作,父子沟通少,以母亲教育为主。常给人做事慢半拍的感觉:跑操时班内最后一个到达操场;午餐时总要在班内转几圈后于班内最后一个到达食堂;上课了桌面上常常空无一物,老师提醒后才开始拿课本;课间经常独自在走廊里溜达;晚作业别的同学八九点便可搞定,小高常常做到深夜,第二天还是不能按时提交。与老师沟通时会有害羞的表情。

家长反映,小高在家态度好,懂事、会关照家长情绪,若因同伴冲突受到委屈时会憋在心里,学习节奏慢。老师反映,小高安静、内向、有个性,学习、运动等节奏慢,有时对老师的批评会有较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给人比较自我的感觉。

三、初步评估与分析

(一)初步评估

小高身材高大,体型偏胖,性格相对内敛,与老师说话时会有害羞的表情,常以“是、是……”的方式回应,妈妈眼里也是懂事的孩子,同伴相处有委屈时会埋在心里,综合这些表现,小高更多处于“乖我”状态。交流中看到小高很希望自己能够做主,希望自己成绩优异,可见,这是对自己有要求且渴望拥有自主性的学生,然而青春期又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时期,综合理想和实际表现的矛盾状态看,初步评估小高处于自我同一性早闭的状态,辅导中引发内在动力,提升行动力是关键。

(二)成因分析

作为家庭内的二胎男孩受到过多的呵护,包办让其失去很多体验,也就难以形成经验,更难以获得成就感、提升自信;另外父子沟通少,来自父亲的力量支持相对不足,也会导致小高面对问题时力量感不足。家庭过于保护式的教育还会影响小高面对同伴冲突及老师教育时的理解和应对,常以为老师专门针对他,从而产生内在阻抗,进而影响学习感受及效果。

(三)策略分析

对初三学生来说,外压很可能引发消极对抗的情绪反应,发现内在需求、唤醒未来成了初中生辅导的重要方向,因此,辅导中努力渗透“BE-DO-HAVE(是-做-拥有)”的信念,帮助小高透过自己的行为看到真正的自己,认定自己是个有追求、有规划、有行动力的人,引导他看见自己未来生活的状态,以此激发成长内驱动力,同时破除限制性信念,提升心智,开启面对问题,化障碍为资源,解决问题的行动,从未实现自我成长的目标。

四、咨询过程

恰逢网课期间,三次辅导都通过视频方式进行,为减少线上沟通对辅导效果的影响,辅导中利用小物件排列技术辅助进行。小物件排列通俗讲就是利用专门的人偶小物件或者具有前后朝向且能站立的物品作为人偶小物件进行排列,辅导者根据辅导需求,请被辅导者依次选择小物件作为咨询中关联到的人、事、物的代表,凭感觉进行摆放。期间,辅导者根据对方描述的感觉感受或想法等,引导对方看着小物件代表的人、事、物进行对话交流,表达情绪感受,说出想法意念;同时,也可以请被辅导者把手放在代表其他人、事、物的小物件上,这时感知到的是对方的感觉、感受,因此该方法只需要用小物件做代表,就可以在只有辅导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多个人、事、物间的对话沟通,从而达到帮助被辅导者处理情绪、找到问题解决策略的效果。该辅导手段线上、线下都可以进行,线上辅助中更容易帮助被辅导者专注于当下,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辅导过程中,辅导老师紧贴对方的情绪感受先跟后带是关键,一方面引导被辅导者表达情绪的同时看到情绪背后的需求,并表达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对话引导,帮助被辅导者看到相关人、事、物行为背后的动机,从而达到松动原有信念,彼此看到真相,增进理解的效果。因此,该过程中被辅导者会通过老师引导以及小物件摆放情况有所学、有所悟,并对小物件进行朝向、距离、大小等方面的调整,从中觉察领悟到问题解决之道。

(一)敞开心扉,看见情绪背后的需求

第一次辅导是在我看到小高朋友圈“我不想堕落,但生活真得很糟糕”的话语后主动邀约进行,开始小高腼腆而无措,在我真诚地说出看到他内心似乎很痛苦是否需要老师帮助的时候,他点头同意,良好的辅导关系就此建立起来。

小高第一次想要解决能够积极愉快做事的问题。原来,妈妈觉得疫情期间外边不安全不让他出门,想干的事干不了,很苦恼。不仅如此,他还叨叨着“自律不起来,控制不住想玩手机,作业拖到最后,每天站在阳台上看着外边,想着同学们都在进步自己追不上,特别着急……”透过小高的倾诉,我看到他的烦恼和无力,选择先肯定赋能:他是很在意妈妈感受,同时在运动和学习上有追求的学生。这样的看见让小高的感觉好了一些,于是再次核定这一次的沟通目标为“如何让自己能积极愉快地运动及学习”。

后续的交流中发现,小高将学习和运动不主动进行外归因。为了帮助他觉察自己的潜意识并感知到其他当事人的感受,咨询中利用小物件排列的方式进行探索。以下为部分探索环节。

生:从准备的小物件中分别选取自己和咨询目标的代表,然后凭感觉摆放在桌面上。

师:你选择的小物件一个代表你自己,一个代表积极愉快地学习及运动的目标,都是什么朝向,距离怎样?

生:目标和自己相互观望,比较远。

师:现在,把手放在代表自己的小物件上,体会一下看着目标时有什么感觉感受?

生:想要靠近目标。

师:靠近试试。

生:走近后感觉不稳。

师:你想靠近目标,说明你是有要求也有目标的人,但目标是需要扎扎实实达成的,感受一下阻碍你走向目标的人或事是什么呢?

生:想到王老师,他让填作业完成情况调查表,我很认真地填了,可又让我重填!我很生气,也很委屈,本来网课放任两周想要补补的,现在他故意针对我,我又不愿学了!

通过小高的交流我顿时明白,他不赞同老师的处理方式并用罢学来对抗!于是请他找个代表王老师的小物件进行探索。

生:我不想拿上老师的代表,一想我就很生气。

师:是的,我看过你填的内容,很细致!相信你是认真思考后填的。如果是我,面对这种情况也会委屈、生气。

生:是啊,我用了很长的时间,这不就是针对我嘛!

师:哦,你是这样想啊,老师是不是也这样想呢?请上代表老师的小物件是可以探索到的,要不试一下?

生:好吧——

尽管有些不情愿,小高还是选了个代表王老师的小物件。

师:体会一下,摆上老师的代表后什么感觉感受?

生:非常愤怒!

师:哦,可以跟王老师说吗?

生:我真是认真考虑后写的,又让我重填,我觉得很委屈!

师:是的,现在手按着老师的小物件代表,感受一下老师听到你的话后什么感觉,可以吗?

小高按照引导操作并回应:我只是需要同学们统计作业的整体用时,你逐个列上,所以要重新统计!

师:听了老师的回应,感觉怎样?

生:不那么生气了。

师:非常好,你希望老师能够理解自己,对吗?你可以思考一下,老师的要求针对某个人还是所有学生呢?能够给我们无限理解和包容的只有父母,老师不是父母。

小高情绪平和了很多,点头回应我的观点。

师:现在,想象着把自己对老师的期待变成像光或雾一样的东西,从老师身上出来飞回自己的父母身上。一直到没有东西飞出时告诉我。

生:飞完了,感觉轻松了很多,可以平静地面对老师了。

随后,小高主动将代表老师的小物件由原来障碍他走向目标的中间位置移到了代表自己的小物件身后,并注视支持着他。

按照类似的方式,又进行了与同学的探索,沟通中能够感受到在家排行老二的他,在家能够得到家人很好的照顾,走进学校后同样希望老师和同学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当期待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便感觉委屈并以拒绝行动的方式对抗。然而过多的包办代替使得小高没有足够的力量,因此对抗便以“僵”的形式呈现。唯一能够获得成就感、力量感的便是游戏,所以每天六七个小时的手机使用时间成了满足他内在需求的时刻,学习上的恶性循环由此开始,内心挣扎却很无力。

从个体成长的角度分析,不论人际交往方式还是成长中的力量来源都与父母的连接有关,因此小高又邀请了父母的代表,在代表双方的感知交流中,能够看到妈妈对孩子的关注和期待,妈妈事无巨细的包办剥夺了小高锻炼成长的机会;能够感受到爸爸的缺失,爸爸早出晚归的工作既没有时间上的陪伴,更缺少精神上的支持,这就不难理解高高大大的他为何处于非常听话的乖我状态,行动如此无力了。于是,让小高看着代表自己的小物件,感受看到的自己有多大,得到的回应是三岁!于是又进行重塑自我的引导:

师:请闭上眼睛,想象三岁的你在妈妈怀里抱着,爸爸抱着妈妈,就这样,想象自己在父母怀里一点点长大,慢慢地,一直到现在的十四岁,感觉长到十四岁时告诉我。

大约三、四分钟的光景,小高慢慢睁开眼睛,告诉我感觉现在十四岁了,比以前有力量!随后我又引导小高分别与父母对话,请妈妈给予成长的空间,请爸爸一起聊聊天、散散步,多一些陪伴等等。咨询场域内,感觉到长大了的小高在与父母“沟通”后,情绪高涨了很多,再次看向目标时,小高兴奋地说“如果开始距离目标1000米的话,现在离目标只有1米了!”

本次咨询中,我看到小高情绪背后的需求,引导他利用小物件排列方式来感受其他当事人的感觉感受、想法意念以及行为意欲,这种体验让小高看到别人真正的想法,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意识到正面沟通、积极表达比单方猜测揣摩更能解决问题,然后引导他思考说出怎样积极、愉快的做事,并落地执行。

(二)面向未来,看到圆满具足的自己

第二次辅导时隔一周后进行,小高先反馈了一周来的情况。我也在肯定其行动力的基础上提升他的内在力量。

生:手机使用由原先每天6∽7个小时控制在了每天3个半小时,运动方面第一次实现慢跑5公里的突破,每天能拿出些时间看书学习。一次慢跑5公里以前都不敢想,我发现坚持有可能成功,但不坚持一定不会成功。”

师:是啊,5公里跑是需要一定体力和很大耐力的,第一次突破很棒哦!通过反馈老师看到你在学习、运动以及手机使用等方面有规划、有反思,看到你是有规划,意志力、执行力特别强的男子汉!老师跟你们说过,每个人都是圆满具足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探索解码的过程,对吗。

生:嗯嗯,现在心情好了很多,但有的还是不敢面对,相信时间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慢慢加油吧。

师:嗯,老师相信你有自愈能力,同时你愿意探讨一下你目前不敢面对的,让自己更加其轻松满足吗?

小高欣然同意,并提出如何做让自己学业考及格这一目标。未来是开启初三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之源,因此,重点在“身份定位、看见未来”和“感受未来”方面进行交流。所谓“身份定位、看见未来”,相当于在相关事实基础上给被辅导者贴上一个个积极正向的标签,帮助他更有力量思考未来、看到未来的过程;“感受未来”的过程也是被辅导者的高光时刻,清晰的未来景象、良好的感觉感受会成为行动中的巨大动力,帮助被辅导者实现更好的转化和成长。

以下是关于学考及格问题的部分交流片段。

师:你想生物和历史学考时能够及格,从目前成绩看这两科离及格还有多少分呢?

生:生物还差十分左右,历史还差二十多分。

【身份定位 看见未来】

师:离学考还有五个月,按照你第一周的执行情况看,你有规划,执行力也很棒,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你是完全可以达成目标的。那么学考及格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生:学考及格后就有资格考高中,上高中就有可能考大学。

师:老师看到你是有追求的人,考虑过考什么大学,或者未来从事什么职业,以及自己未来是什么样子吗?

生:没有。

师:想象一下,你要上哪个高中,然后考什么大学?选择什么职业?每个阶段的你什么样子……

小高沉默很久后认真地回应道:上四中可能有些困难,上我们这里一中也行,进入高中后我会管理好自己,浙大是我向往的大学,那就考虑上浙大,至于专业暂时还没有细致考虑,以后会有我的公司,我会很自信……交流中的小高带着思考,兴奋而又向往。

师:非常好,想象一下,5年后的自己站在哪里,什么样子,和谁在一起,干什么呢?

生:5年后,我在浙大的门口,正在向里走,很高兴的样子。

【感受未来】

师:每个人都是圆满具足的,每一步脚踏实地的行动成就了你5年后的样子,不论进入那个学校都是阳光自信有力量的对吗?看着5年后的自己,体会一下当下的感觉感受,然后深吸气将这种感觉感受深深吸入体内,随着血液循环进入你的每个细胞,然后做一个手势,将这种感觉与你的手势连接起来,需要的时候,这个手势就可以调动你良好的感觉,给你行动的力量。

就这样小高按照我的引导依次进行,类似催眠的方式将未来的种子种在小高潜意识里。当然,相信是信念种植的基础,“身份定位、看见未来”的沟通环节及时挖掘小高第一次执行中的闪光点充分赋能极其重要,比如手机使用能从6小时减少到3个半小时,既需要规划,更需要很强的自制力;学习上的改善让他看到自己是有追求、有行动的人;数学成绩的取得让他看到自己是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人;运动的突破更是让小高看到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等等。当将行为上升到身份层次对学生给予肯定的时候,便在对方潜意识中形成我就是这样人的信念,后续行动自然要以这类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这便是信念的力量。同时,看见未来的良好感受,让人更愿意进行相关的尝试并重复奔向目标的行为,所以面向未来的交流,既给到对方力量和支持,同时在其内心确立一种信念,在其前方安放一盏前进的明灯。

(三)策略指导,拥有自我行走的力量

走向未来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和坚持,前两次的咨询中明显感受到小高的力量感在一点点提升,然而如小高所说,执行中也感觉很累。这与知识基础、方法策略以及父母力量支持都有关,因此第三次的辅导中重点针对学习方法策略以及心智方面进行沟通。

首先,小高汇报了第二次辅导后的执行情况:物理方面边看基础点边记,数学考试中做了选择题,计算没意思没有做;英语单词记忆到了第二单元;生物、历史各背了四节;电子产品控制在三小时左右。通过小高的反馈,我看到他逐步行动的方面及时肯定赋能,看到他在数学测试中过于随意、不够认真的一面也适度引导。

我:数学计算没有意思,咱们是不是可以大胆丢掉这二十来分不要呢?

小高:不能。

我:你觉得多大的孩子既使面对有价值的东西或事情,也会随便丢弃?

小高:小孩。

我:对啊,想做就做,不想做就放弃的行为对你意味着什么?

小高:……我知道了。

然后,从小高擅长的数学学习入手,让他总结数学学习的方式、方法及策略,小高不仅呈现出归纳总结、类比迁移等学习思维,还谈到梳理错题、及时巩固、图形结合、理解概念等学习方式、方法,以及数学学习中破解一道难题时的愉悦和成就。于是,引导小高尝试将这些感觉感受、学习思维、方式方法迁移到其余学科的学习中,小高谈到了物理学习中可以与数学结合学习速度和密度问题,对这种跨学科学习的意识和思维我都一一肯定,并与小高约定从相近学科开始,从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开始,可以选择图形结合、分类突破、错题整理等方式进行尝试。生物、历史这两门学考科目则按照简答题类别,从落实基础到研究考查方式,再到练习应用逐类突破。

策略环节的指导一直秉承助人自助的原则,因此没有采取说教和灌输的方式沟通,而是从小高的优势开始,引导小高自行总结归纳,并进行学科迁移的探索,这不仅让对方感受到面对问题时自己完全可以想到办法,看到自己的力量,同时避免了外在建议可能引发的操控感和对抗行为,使后续执行更加顺利有效。

辅导中,笔者对小高行动上任何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和鼓励,第三次辅导反馈时,小高说他可以独自面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结束辅导了,我表示肯定和信任,同时希望小高能坚持自己的规划,每天进步一小步,在每个小目标达成后再寻求进一步改善和提升,逐步走向更大的进步,最终活现“自信、自爱、自尊、自律、自我优化”的人生。

五、辅导效果及反思

  该案例进行了三次辅导,第一次辅导主要是帮助小高从面对运动、学习状态时苦恼的情绪状态中看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后两次辅导主要帮助小高站在未来看当下,开始有力量面对问题,思考问题解决之道,探寻提升学业成绩的办法,并开始实践。交流中不难看到,家庭内过多的包办、代替不仅让小高失去面对问题的力量,还把只有父母能够满足的需求和期待投射到老师和同学身上,因此辅导中使用了潜意识沟通、接受父母、重塑自我、感知位置等心理辅导技术,帮助小高心智成长、力量提升,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老师关系和同学关系。此外,以未来景象引发成长动力,开启小高小步子、快步走的落地行动。

  总体来说,帮助小高从情绪低落、挣扎无力的状态,转变为有目标、有动力、有行动的积极快乐状态,运动及学考也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未来引领是初三学生成长中的主要动力源,因此确立圆满具足的身份定位,发现学生的内在需求,引领学生展望未来,可以激发学生成长的内在力量并自发前行。很欣慰几次辅导中能看到小高向着未来起步,也期待他能面向未来持续前行。我知道这个路上需要家长、老师、同学多方位的支持和力量,也会有游戏之类的诱惑或障碍,因此,对于他的成长,笔者会持续跟进,加大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力度,力求多方位的支持和帮助能够使其得到更好的成长。

(郑丽红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实验学校 通讯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汶水一区  

邮编:271105  邮箱328287789@qq.com   电话:18763492644)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