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心灵想要大声呼喊 ——针对高中生结巴问题的心理辅导案例

心灵想要大声呼喊

——针对高中生结巴问题的心理辅导案例

田青,王琳(青岛第十九中学,青岛266000)

 

摘要:一名高中女生常在家中偷偷哭泣,她担心自己因结巴被同学嘲笑疏远,跟家长提出转学。心理老师走近学生内心,运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方法,探索来访者特殊生活事件中的例外经验和应对策略,培养来访者的希望感、激发其内部力量。同时,心理老师与来访者一同寻找有可能改变的未来,帮助其消除阻碍,自我赋能。咨询辅导结束后,学生悦纳不完美的自己,情绪状态好转,自信心和社交主动性得到提升。

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治疗;高中生;结巴;辅导案例

 

一、案例简介

小Z(化名),16岁,高一女生,汉族,无宗教信仰,独生女,住宿生,成绩中等。小Z身材高挑,衣着整洁,讲话时面带微笑,与老师交流有礼貌。

小Z从小口齿不清、轻微结巴,但这种情况一直不严重,小Z也并未在意。初三转到重点班后,伴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她发现自己的结巴变严重了。升入高中后,小Z担心因结巴被同学排挤,经常独自哭泣,不敢主动结交朋友,甚至向父母提出转学。父母与班主任沟通后为小Z预约了学校的心理咨询。

二、评估与分析

风险评估:小Z否认有自杀想法、意念或计划。心理老师评估其判断力和洞察力良好,无明显抑郁症状,存在焦虑反应,出现厌学拒学心理。

小Z的主要问题是不敢与他人交流,被负面情绪困扰,想要通过逃避(转学)解决。下文将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小Z的问题。

生理因素:在青春期,青少年的前额叶皮质未发育成熟,这使得他们在许多时候容易情绪化,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容易被负面情绪困扰。

心理因素:这个阶段,实现同伴接纳、自我形象建立是青少年的主要心理任务。青少年本就会不自觉放大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倾向于捕捉他人言行中的负性信息,因此容易产生负面思维,做出负面解释。尤其像小Z这样因为自身缺陷而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往往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社会因素:小Z为寄宿生,人际交往是校园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青少年渴望与人交往,却又害怕被同伴排斥,如何与身边朋友建立、维持关系,本就是孩子们面对的最棘手的难题。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1]是积极取向的理论,强调挖掘个人的潜在积极力量来预防心理问题。同时,短程聚焦的特点也使得它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应用广泛。经过评估,小Z性格外向,待人热情,有能力与他人交流,心理老师希望通过咨询帮助她发现自身力量,自主解决问题。于是,心理老师选择了焦点解决短程治疗方法,并确立咨询目标如下:

(1)正常化结巴问题,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己

(2)能够自然的与人交流,增强社交自信

(3)缓解焦虑情绪,探索情绪背后的需求和意义

 

三、辅导过程及方法

1.辅导过程

(一)聚焦问题,确定咨询目标

咨询开始,心理老师对问题进行了聚焦,评估她的抑郁焦虑以及危机水平,了解其家庭关系、社交关系,请学生描述前来咨询的原因以及希望获得的帮助。

生:老师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说话有口齿不清……就是结巴。

师:你慢慢说,是怎么发现结巴的?从什么时候开始?

生:我是听妈妈说我在2岁的时候摔伤进医院了,从那以后就开始口齿不清,结巴,但他们也说不是这个原因,找不到原因。

师:听起来结巴的情况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怎么最近突然想来聊聊这件事?

生:其实我初中的时候一直好好学习,根本不管这些,但是现在高一,班里有几个同学喜欢开别人玩笑,我想交朋友,又害怕他们因为这个讨厌我。我是一个性格外向的孩子,很愿意跟别人交流,但因为结巴,总是说话前在心里打好草稿,默念很多遍才敢开口,所以平时就不太爱说话,周围人都觉得我很文静,其实不是。

师:听起来你没办法在同学面前展示真实的自己,这让你很苦恼。

生:是的,我很难过。

她说着就哭了起来,我没有说话而是陪着她,让她跟伤心的情绪待一会,慢慢她平静下来。

师:我可以理解你的心情,你提到同学喜欢开玩笑?那你有因为结巴遭到过别人的嘲笑吗?

生:有的,我前几天去参加学生会竞选,上台前很紧张,也练习了很多次,但还是结巴了。

师:虽然感到紧张害怕,但还是去参加了竞选,你真的很勇敢!那之前还有过结巴比较严重、影响生活的情况吗?

生:我记得初二那年,爷爷突发脑梗,家里人都忙着照顾他,我也很担心爷爷的身体,每天都哭,后来初三转到了重点班,我就发现自己的结巴变严重了,但当时忙着学习,非常焦虑,也没怎么在意结巴的事。

经过积极地倾听、共情和关注后,我对小Z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我运用SFBT中重新建构的方式,赋予小Z竞选失败这件事新的意义,帮助她发现自己身上具有勇敢的特质。随后,我使用评量问句,评估她对结巴的担心为10分,并确定咨询目标为帮助小Z缓解结巴带来的情绪困扰、提升社交自信。这时,我分析她的结巴可能是由焦虑害怕引发的躯体化反应,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继续探寻有无例外情况。

(二)探索例外,看到多样自己

师:老师有一点好奇,你在什么情况下说话不会结巴?

生:嗯,如果我用台湾腔就不会。

我听到后一愣,鼓励她用台湾腔跟我交流。小Z很激动,反复跟我确认是否可以,换做“台湾腔”后,她可以流畅地表达自己,语速加快,身心状态也放松了许多。

跟小Z交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并非结巴,而是平翘舌音不分。如果她用普通话说话,就会略显迟钝,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听起来断断续续。但她显然没有意识到她的发音特点,反而误以为自己有先天缺陷。这时,我调整了先前的假设,决定咨询的主要方向是帮助来访者纠正她对自我的错误认知,正常化口音问题,接纳自我。

(三)发掘资源,寻找解决策略

我直接指出了小Z的发音特点,正常化口音的存在,并试着将其转换成优势。

师:跟你交流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你是平翘舌音不分,说普通话的时候不太流畅,不完全是结巴。而且,当你发现用普通话不熟练时,你好像巧妙地用了另一种方式表达。

小Z听后一愣,显然她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师:其实很多人都有自己说话的特点,而且我们通常都不会在意对方的口音。

生:好像是。

师:如果一觉醒来,你发现你可以流畅的说普通话了,你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

生:我可以在收作业前大喊交语文作业了,把语文作业放在桌子上。我可以充分发挥我的性格特点,与同学交流时不再犹豫,不再担心有的字说不出来。交流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会交到很多朋友。我还可以在下次课前提问的时候主动回答,把自己想的都说出来,而不是犹豫紧张半天,哪怕有千言万语,最后却闭口不谈。我还会重新参加竞选,就像正常人那样,我所希望的,也不过是成为一个正常人。

师:如果奇迹发生了,你提到像正常人一样,是什么样子?

生:我回答问题的时候不会紧张害怕,上课一直低着头,我也会抬起头,望着老师。我还会主动去结交一些朋友,马上就要分班了,会认识很多新朋友。

师:还有呢?

生:我说话会更流畅,不磕巴。

师:如果做些什么可以让这一天尽快到来?

生:嗯,我可以先练习普通话,我妈妈之前就说要带我去上课,不过当时我没同意。

使用奇迹问句,心理老师将谈话的焦点从问题本身转向如何解决问题,引导小Z思考改变的方法和策略。从谈话中可以发现小Z对校园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但她给自己贴上了“不正常”、“结巴”的标签,因此产生的负面情绪也阻碍了她内在力量的发挥。在后续的咨询中,心理老师会聚焦于发掘小Z的内在力量,为她赋能。

(四)情景重现,揭开情绪面纱

心理老师知道小Z一直深陷焦虑情绪的旋涡,这阻碍了奇迹未来的实现。为了探索她情绪背后的需要,心理老师邀请小Z进行角色扮演,希望能够揭开她的情绪面纱。在咨询室中,心理老师模拟了小Z室友开玩笑的场景。

师:当室友开你玩笑的时候,你是什么反应?有什么感受?

生:我没有说话,就没理她们,但是她们还继续说。

师:我注意到你说起他们的时候有些生气,如果现在在咨询室里,我是你的室友,你会想对我说什么?

生:(沉默许久)我想说你们都闭嘴!

师:说出这些话对你来说一定是很大的挑战,我注意到你的脸都憋红了,但是你做到了,你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真的很棒!我很好奇,如果当时你表达了愤怒,会发生什么?

生:我担心他们会不喜欢我,我从来不会与他人起冲突。

师:你的意思是,希望所有人都喜欢你?

生:嗯,是的。

心理老师发现了小Z在与人交往时使用了压抑、隐藏的防御机制,希望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哪怕自己受伤也不想与同学起冲突。她害怕多说话会暴露缺点,但她没有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讨人喜欢的特质。接下来,心理老师引导小Z发现自身优势,进而意识到外在条件并不是选择朋友时的关键。

师:你能试着说出你的三个优点吗?

生:我脾气很好,有礼貌,学习的时候态度很认真。

师:那你在交朋友时会考虑什么因素?

生:我喜欢幽默、有礼貌,不随意取笑他人的同学。

师:你有没有注意到,你没提到人的外在条件,而是个人品质。

生:好像是哦,她若有所思的样子。

(五)筑梦未来,提升自我能量

半年后,小Z主动预约,分享她在交友方面的变化。

生:我问了新室友有没有发现我说话口齿不清,有点结巴,他们都说没注意到,只是有时候跟我说话会有点着急,还觉得我很可爱。

师:我发现你跟半年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更勇敢更自信了,换做半年前你肯定不会主动交朋友,还主动问别人口齿的问题,你觉得改变是怎么发生的?

生:我跟我的好朋友聊过,问她我是不是一个很差劲的人,她说没有,还说我对她很重要,我就发现其实内向也能交到好朋友,朋友的数量也不在多。

师:嗯,那你觉得自己身上哪些品质帮助你成功应对这次挑战?

生:我很乐观,总是相信事情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师:除了这些,我还发现了你有较强的韧劲还有直面困难的勇气。我为你感到高兴,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总结这段经历,你会用什么词?

生:我觉得是战胜自我的过程。

小Z具有稳定的人际支持系统,朋友们让她感受到了温暖和包容,并且在与朋友的交流中打消了顾虑。心理老师让小Z总结改变发生的原因并使用自我认同问句,没有直接赞美是因为相比于他人的认可,她更相信自己的话,借此来增加小Z的心理能量。最后使用评量问句,评估小Z对结巴的担心从10分降至5分。总体来看,与学生确立的咨询目标基本实现,咨询效果良好。

2.具体干预技术(表1)

 

表1 具体干预技术

技术目的咨询中的应用
奇迹问句小Z想象困扰解决时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及对她的影响,描述具体细节,确定咨询目标。我要问你一个奇怪的问题,今晚你回宿舍睡觉时,有一个奇迹就这么发生了,你的结巴消失……你会发生什么改变?
关系问句帮助小Z评估目标达成后对生活中重要他人的影响,增加小Z改变的动机。

如果你的朋友/妈妈见到你,ta会发现你有什么不同?

 

评量问句引导小Z自我觉察,了解具体进步和变化,以及改变是如何发生的,提升小Z的自我效能感。

你有多担心别人会因为结巴拒绝和你做朋友,有几分?

你做了什么让你觉得分数降低了?

例外问句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为小Z赋能。

你是怎么做到和同学提出需求的?

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认同自我问句来访者自我赞美,发现并说出自己具有的品质、优势和能力。你做了哪些事情让这个改变发生?体现了你的哪些优势和品质?
赞美真诚的赞美,提升小Z的自我价值这一定很困难,因为……但是你做到了。

四、辅导效果

我从班主任处了解学生近期状态,班主任反馈学生笑容变多,之前上课总是戴口罩、低着头,现在经常看到她和同学一起愉快地聊天。与家长沟通后了解到,学生在家里更愿意说话,不再提转学的事了。

总体而言,小Z因为结巴带来的不自信有了明显改善,社交焦虑减轻,能够接纳自身存在的口音问题,并与同学正常交流。

五、经验与启示

咨询开始时,心理老师试图找到小Z结巴的原因,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力量,其实她有能力独自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做的是陪伴学生推开面前的阻碍,挖掘和调动自身的资源和力量。学校心理老师并非针对障碍性问题开展工作,如何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格、建立健康的心态,在心理上构建起有效应对挫折的机制,这些才是学校心理工作的重点。

小Z的案例也启发我们,当学生出现心理困扰时,家庭和学校的有机联合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走出困境。面对厌学拒学的孩子,家长和老师需要去探索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孩子厌学表现背后的心理需要,走近孩子、倾听孩子、理解孩子,才能找到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许维素.建构解决之道:焦点解决短期治疗[M].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3.

 

注:本文为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社会排斥对关系攻击的影响及应对策略”(QJK135D1074)个案成果;本文获青岛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优秀辅导案例一等奖。

 

联系人:田青 

电话:18560628161  邮箱:clairetq@163.com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安达路3号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