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无声的呐喊 ——一初中女生自伤行为的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

                                          无声的呐喊
                       ——一初中女生自伤行为的案例分析及应对策略

                                                      陈群桃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外国语学校  528305
                                                                                                                                       

       摘要:近几年,青少年自伤行为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给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本案例是一名初二女生出现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本文通过对该个案的自伤行为出现进行综合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帮助学生降低自伤风险,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自伤行为 个案分析 情绪管理 
       一、个案概况
       诗诗(化名),初二女生,父母在小学三年级离婚,她跟着妈妈生活,与爸爸很少见面与沟通。妈妈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为了给女儿好的生活和学习的条件,工作很忙碌,平时诗诗更多是外婆在照看。妈妈脾气比较暴躁,看到女儿成绩不如意时,就会严厉指责,甚至会出手打诗诗。很多时候,妈妈责备和打骂诗诗时,诗诗并不敢反抗。

       诗诗从小开始学习舞蹈,她也喜欢跳舞,因为她觉得在舞蹈中可以很好地释放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都有参加学校的舞蹈队进行训练。但初一期末考试的时候,诗诗的成绩后退了很多,妈妈就不让再诗诗上舞蹈的培训班,也让她退出了学校的舞蹈队。
       诗诗朋友不多,性格孤僻,平时比较寡言,上初中后喜欢在网上跟网友聊天,网友中有两个跟她的际遇很相似,并自称患有抑郁症,她们时常会用小刀来划自己的手臂来宣泄痛苦的情绪,还拍了一些图片给诗诗看。一开始诗诗不理解她们为何要用这样的方式来伤害自己。但有一次,诗诗和妈妈发生了争执,然后她一个人锁在在房间里哭,她看到桌子上的美工刀,也想尝试划自己的手臂,觉得有一点痛,渗出了一点血丝,但却让诗诗感到有一种释放的感觉,于是后面只要心情低落烦闷,诗诗就会拿起美工刀往自己的手臂上去划,她的两个手臂已是疤痕累累,平时她习惯穿着长袖衣服把手臂伤疤盖住。有一次妈妈发现了她手上的伤痕,问她是怎么回事,诗诗只是告诉妈妈,是走路不小时摔倒,刮到了手,妈妈也再没多问。
       二、分析评估
       本案例中的诗诗,心理老师在辅导中曾询问过她在自伤时是否有轻生的念头,诗诗说基本没有,而且从伤口上看,伤痕并不深,伤口均不在手腕等要害处,故她的自伤属于非自杀性的自伤行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是指个体再无自杀意念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系列反复、故意、直接伤害自己的身体,且不被社会所允许的行为。近几年,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屡见不鲜,常见的有切割、划伤、掰指甲、撞头、打自己等。本案例中的诗诗采用的是划伤的方式进行自伤。
        诗诗之所有会出现这种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原因分析如下:
      (一)个性因素
       1、案例中的诗诗身体无器质性病变,无躯体疾病引起的心理问题,处于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迅猛时期,身体的激素分泌等原因,影响其情绪的稳定水平。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出现叛逆的心理,这是青春期孩子认知的觉醒,是孩子挑战和不服从父母权威的开始,因此容易和父母发生亲子冲突。
       2、案例中的诗诗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情绪管理障碍是诗诗自伤行为产生的核心影响因素。诗诗的情绪管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表达情绪以及不懂如何调节情绪。诗诗格孤僻寡言,朋友不多,不懂得用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绪,也不懂得如何对情绪进行调节,而采用一种不合理的方式去表达。她之前学习舞蹈,参加学校的舞蹈队,舞蹈是她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但后来妈妈要求她退出了舞蹈队,唯一的情绪表达方式被堵住,她只能用自伤的行为来缓解精神上的痛苦,达到内心的平衡。诗诗自述在自伤时,她并不觉得痛,反而觉得有一种释放的舒服。
      (二)家庭因素
       案例中的诗诗父母离异,父亲角色缺位,妈妈由于忙于工作,对诗诗的陪伴与关爱不足,教育的方式缺乏耐性,性格容易暴躁,这容易导致诗诗内心需求与想法无法及时与父母沟通,消极的情绪出现时无法得到及时排解,也不懂得如何进行正确的排解。
       另一方面,青春期是孩子挑战和不服从父母权威的开始,但诗诗的妈妈却习惯严厉管教她,甚至打骂,以至于诗诗无法正面表达情绪,从而导致她采用一种极端的、不被认可的重复性自伤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诗诗也缺乏温暖的家庭环境,安全感极度的缺乏,父亲缺位,母亲教育方法不当,对孩子的情感关爱不足。
     (三)社会因素
       案例中诗诗的自伤行为是一种模仿性的行为,是模仿她所交的网友的行为。诗诗结交的网友自称是抑郁症患者,有自伤行为,并把图片发给了诗诗,诗诗在情绪极度低落时想起网友伤害自己的方式,于是开始做出了尝试。
       三、辅导过程
     (一)启动学校四级心理干预防御系统。
        由于该生出现多次自伤的行为,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缓解学生心理伤痛,预防学生出现危机事件,学校启动学校、年级、班级、宿舍四级心育网络干预系统。
       学校通知学生的妈妈到校沟通,并给她妈妈发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告知书”,共同商讨教育与辅导的策略。年级组长协同班主任、科任老师,多关注该生课堂表现、学习情况及情绪状态,如发现其有自伤或其他异常行为,及时跟进处理。班主任作从生活、学习、情绪等方面多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与鼓励,并每天填写学生的跟进记录。班级心理委员密切留意该生的状态,如发现有自伤或其他异常行为,及时汇报班主任或心理老师。由于该生周一到周五住在学校,班主任也让生活老师及宿舍的成员多关心该生,避免与其发生剧烈冲突等,如发现该生有自伤或其他异常行为,及时汇报班主任或心理老师。
      (二)心理室专业跟进辅导
       心理教师对该生进行专业的心理评估,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了辅导的目标及方案。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式进行辅导:
       1、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障碍是诗诗自伤行为产生的核心影响因素。因此心理辅导的重点是引导诗诗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及调节情绪。引导诗诗通过找人倾诉、文字表达、运动、分散注意力等多种途径去合理表达与宣泄情绪。同时也教会诗诗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肌肉放松法、音乐放松法、沙盘游戏等。
       2、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诗诗情绪问题以及自伤行为的出现很多时候都是与妈妈发生矛盾冲突后产生的。因此在对诗诗心理辅导中引导她学会如何与妈妈进行有效的沟通,掌握与家长沟通的一些方法与技巧,多与爸爸妈妈沟通,学会都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与需求。
       3、人际交往的技巧
诗诗性格偏内向,不善于交际,以至于更多是在网络中去获得交往的需求,因为也引导诗诗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多与同学朋友交往,掌握人际交往的一些技巧。
     (三)家庭教育模式的改变
       案例中的诗诗问题出现的根源是来自于家庭。因此,要从根源上改善诗诗的状态,必须其家庭的教育模式也要发生改变。学校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引导诗诗的家长改善家庭教育:
       1、妈妈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多抽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情感活动及内心需求。
       2、尊重孩子,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尽量避免使用责骂、暴力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减少亲子间的冲突。多学习亲子沟通的技巧,与孩子建立积极正向的亲子关系。
       3、家人多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的变化,当孩子出现情绪问题时,及时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
       4、由于孩子之前已多次出现自伤行为,家人要密切留意孩子是否继续有自伤行为或者其他异常行为的出现。
       5、家长要多与学校、班主任及心理老师进行沟通,共同协商教育辅导策略。
       6、父亲的角色不缺位。尽管父母离异,但爸爸的教育不能缺位,爸爸也要多与孩子沟通,多关心孩子的成长。
       四、效果评价与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跟进辅导,诗诗没有再出现自伤行为,情绪比较稳定,偶有不良情绪出现,也会及时主动求助心理老师。诗诗妈妈也意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每个周末都会抽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并同意了让诗诗重新加入了学校的舞蹈队。诗诗现在与班上的几个同学成为了好朋友,相处比较融洽。诗诗状态的好转是学校、老师、家庭以及诗诗本人在这个过程中一起努力的结果。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的非常大的。一个问题的孩子的背后,往往有着一个问题的家庭(或是有问题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改善或提升需要家校协同努力。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力量,除了教书育人,同样还背负着家庭教育的指导者的角色。
       当一个孩子出现伤害自己的行为时,并不是常人所理解的“作”,自伤行为的背后一定有他的原因,那是他无助与痛苦的无声呐喊,是情绪无法释放的诉求。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家校的协同教育。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值得我们温和以待。
   

参考文献:
[1]朱亚,蔡炎,石绪亮.青少年失眠与自伤行为的关系:情绪调节困难和抑郁症状的中介作用[J/OL].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7[2022-10-1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257.R.20221014.1343.011.html
[2]常梅.女孩,请别再伤害自己[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23):36-37.
[3]李兵超. 中学生自伤行为调查分析及其干预[D].江西师范大学,2016.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外国语学校     邮编:佛山528305
电话:18929970729    邮箱:771008699@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