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你们的约定还能实现 ——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后对有自杀经历学生的干预案例

一、案例背景

今年三月的一个周四,一初中学校发生一起校园危机事件,一名初三女生在校内坠楼。事发当天,我带领心理危机干预小组成员来到学校,对相关师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排摸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个体辅导、小团体辅导以及班级哀伤辅导等工作。在事发第六天,即第二周的周二,学校再次与我联系,希望我能为一名初三女生X同学提供辅导。

根据学校提供的信息,X同学是上周坠楼女生Z的小学同学,进入初中后两人虽然在不同班级,但关系仍旧挺好。上周五X同学来到学校后马上请假回家了,请假理由是感觉很难受。到这周一,X同学再次来学校上学,但是刚进入学校就表示没法进教室去上课,甚至站在好友坠楼的那个位置不肯离去。于是,学校建议家人带她去医院检查一下。当天在医院门诊就医时,医生仅询问了基本情况,没有进行心理咨询,X同学觉得对自己情况的缓解没有什么作用。

由于X同学之前曾有过自杀经历,因此,学校老师及其家人都比较担心她这段时间的心理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这天下午来到学校,与X同学进行了1.5小时的面谈,开展了一次特殊的危机干预。

二、危机评估与分析

我在学校的辅导室里见到了X同学,高高的个子,有些微胖,扎了一条马尾,头发稍有些凌乱,眼皮也有些浮肿,黑眼圈依稀可见,看得出来她的精神状态并不好。尽管是第一次会谈,在我作了自我介绍,并表面会谈意图后,X同学很主动介绍了她自己。

根据X同学的描述,这几天里,她的情绪比较低落,时不时就想哭,根本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晚上一直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会频繁醒来;脑子里总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出好朋友Z的样子,X总觉得这件事情不是真的,到现在也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说到这些的时候,X又忍不住落泪。距离好友突然离世已经过去了5天,X描述的这些情绪、认知、行为表现都是这一突发事件带给她的影响,属于个体在经历创伤后常见的应激反应。因此,本次辅导的重点是:评估好朋友自杀事件对X同学的影响,调整其情绪状态,帮助她从失去好友的痛苦中走出来,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并提高她应对困境的能力,增强她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辅导过程

(一)“这不可能是真的”——了解感受 评估影响

在和X同学建立起基本辅导关系后,我先让她回忆了得知这一事件的经过,以及当时她的反应和感受。在X同学的描述中,我了解到,事发当天由于身体不适,她一直在教室里睡觉,因此并不知道当事人就是自己的好朋友。当天晚上回到家以后,她在网上问了几位同学,但知道她与Z关系的人都没有把实情告诉她,她甚至发信息给了Z同学,因为知道她是个夜猫子,信息基本会秒回,这一次却没有收到她的回复。最后,在找了好几位同学之后,她才最终知道出事的竟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Z,内心感到万分悲痛。

“那个时候我觉得这不可能是真的,周四上午我还在学校里碰到了Z,她还对我微笑了,我怎么也想不到,这竟然就是她留给我的最后一面。这个事情真的太突然了,我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X同学边哭边回忆着,从最开始那几天的否认,到逐渐接受这个事情后的痛苦,让她晚上一直睡不好,会断断续续醒来,只能连续睡1-2小时,到学校就会想到自己的好朋友,根本无法安心下来。我告诉X,她在这几天里出现的这些想法和感受都是正常的反应,是经历了身边重要他人突然离世后,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体验,比如上周我们在学校里进行危机干预时,其他同学描述的反应和她也是十分相似。同时,我还告诉她这些反应在之后一段时间里可能还会持续,但会逐渐减轻,通过这样的“正常化”辅导降低她对自己状况的担忧。

(二)“她是我精神世界最大的支持”——回忆过往 表达感恩

X同学回忆起,Z是她小学里的第一个好朋友,一直到现在,两人关系都很好,周末时经常会一起聊天,看电影等。小学时也去过对方家里,知道Z同学家庭条件不好,她内心其实很渴望有人能关心自己。在说到Z的家庭时,X同学回忆起自己在初二时的自杀经历,因为那一次也是因为家庭关系的问题让自己情绪奔溃。

X同学:“当时楼下有很多围观的同学,他们在楼下喊,快跳下来啊,怎么不跳啊,那时候我真的想跳下***了算了,最后我被老师拉住拖了下来。Z当时在楼下看到是我后,马上从下面跑上来,到我身边来安慰我。”

我:“看到她来安慰你,你当时心里的感受怎么样?”

X同学:我突然感觉到原来生活中还有人关心自己,在乎自己。我甚至开始后悔自己前面的行为。

我:所以能拥有Z这样的一位好朋友真的是非常幸运。好像任何时候都会有人可以倾诉。

X同学:是啊,所以她就是我精神生活里最大的一个支持,现在她离世了,自己不知道今后还可以跟谁倾诉内心的痛苦。

在这部分的辅导中,X同学回忆了将近10年时间里这份友情里的美好记忆,包括Z曾经带给她的快乐与帮助,也让她表达了自己对Z的感恩之情。

(三)“为什么我没有真正理解她”——理性思考 化解愧疚

在谈到好朋友最近的状况时,X同学产生了深深的愧疚与自责。因为自己对Z最近在班级里的人际关系不太好有所了解,但作为好朋友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她内心的痛苦,也没有及时安慰她、帮助她。

X同学:如果我每天吃饭时都能在食堂等着她,那她就不会一个人孤零零的。或许她的心情也会好很多。

我:是啊,其实你内心是很愿意帮助她的。

X同学:嗯,但是我却没那样做。

我:但如果那时候她会主动来找你,你一定会愿意陪她一起。

X同学:嗯,但我就是太不懂她了,不知道她这段时间过的有多痛苦,如果我能更关心她一些,可能她就不会这样做了。

针对X同学这种愧疚与自责的想法,我与她进行了一些讨论,首先让她认识到,危机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自责的感受,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或者自己做得好一些,就可以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其次,我让X同学再次回忆了自己的经历,让她思考为什么自己当时没有选择主动求助身边的同学和朋友。通过这个问题,X同学意识到,这样的行为往往是自己情绪突然奔溃,根本没有理智思考所产生的结果,而并非周围的人不够积极主动提供帮助。在认识到这一点后,X同学的自责与愧疚减轻了很多。

(四)“只要你还记得她”——调整认知 降低痛苦

在描述两人交往过程的时候,X同学多次落泪,“这么好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她怎么能这样做呢,我以后怎么办啊?”因此,这一阶段我以改变认知为辅导重点,即让X同学认识到:虽然好朋友离开了,但是两人之间这段美好友谊永远留在记忆里,这份记忆永远存在于她们心里。

“你永远都不会忘记两个人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所以,当你看到一些场面,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你都会想起她,如果你有什么烦恼了,你甚至可以想象出来,她知道了会怎么安慰你,她说话的语气,她的声音,她特有的表达方式,都好像画面一样会展现在你脑海里,她会一直生活在你的记忆里,你的生活里,只要你还记得她,她就一直会陪伴着你。”这段话像一段冥想的指导语一般,让X同学的脑海里浮现出好朋友的样子,也让她更加确信只要自己还记得她,那么她就不曾离开,而这样的想法让她的内心的悲伤与痛苦。

在这期间,X同学无意间提到:这两天看到Z同学班级里的几位好朋友在说笑,自己看了之后心里很难受,因为好朋友才刚刚离开,他们都已经忘记悲伤,忘记了她。因此,我就这部分与X同学进行了讨论,让她认识到每个人表达哀伤的方式不同,有的人会直接表达情绪,有的人会掩饰情绪,藏在内心。

我:其实,我觉得对一个人的纪念,不一定要用眼泪,微笑其实也是一种纪念的方式,就像Z同学曾经留给你们的那些微笑一样。

X同学:是啊,她笑起来的时候真很好看。

我:就是这样,因此,如果过段时间后,你感觉自己不再流泪,甚至有些时候还很开心,就不需要抗拒这种开心,你能开心的笑出来,这肯定也是Z最希望看到的样子。

X同学点点头,我能感觉到她对那些同学的愤怒少了很多,而她的神情似乎也轻松了一些。

(五)“你们的约定还能实现”——积极引导 赋能未来

因为X同学自己曾在一年前有过自杀经历,同时自己的好朋友以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此,在辅导后期,我将重点放在降低其自杀风险,提高其生命意义感上,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澄清态度。我与X同学讨论了在这次事件后,她如何看待好友以及自己曾经想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和行为。X同学认为Z一定也是像自己曾经经历的那样,在非常冲动的情况下,没有去考虑后果才会那样做。我顺势引导她,生命无比珍贵,遇到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有可以求助的人,并让X同学说说了今后自己在这种状况下可以求助哪些人;二是明确应对方式。在明确了态度后,我再度深入与X同学讨论今后遇到情绪崩溃或者很大挫折的时候她会如何应对?X同学表示自己不会再有极端的想法或行为了,会好好珍惜生命。我对此表示赞赏,并与她一起讨论可以用哪些方式来应对,同时提醒她:你的好朋友一定也特别希望你好好活着;三是利用未完成事件增强动力。X同学谈到,她和Z曾经做了很详细的计划,要去日本,但现在这个计划落空了,再也实现不了。我对X同学说:虽然好朋友已经离世,但你要更加好好地生活好好地学习,等你长大了,一定要去一趟日本,要代她去欣赏这世间的美好,你们的约定还能实现。

在辅导快要结束的时候,X同学的情绪已经非常平静,她表示自己想在清明节时去看看Z。我建议她可以好好的写一封信给自己的好朋友,把所有想说的话都写在这张信纸上,等清明去看她时,把这封信读给她听,以此来完成和朋友的告别。

四、辅导效果

与X同学的面对面辅导仅仅开展了一次,在辅导后,我将辅导的主要信息告知了其班主任,同时提醒班主任后期X同学可能会出现的一些行为与情绪反应,并嘱咐老师,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及时与我联系。在辅导结束一周后,我电话联系了班主任,了解到X同学已经在正常上学,情绪也比较平稳,没有特别异常的表现。之后,我也没有再接到学校主动打来的电话。我想X同学的心里应该还是有很多的悲伤,但这次的打击也让她成长,她必定会比之前更坚强,更懂得珍惜和保护自己的生命。

五、辅导反思

我曾经多次带领危机干预小组进校园为师生开展危机干预,但却是第一次在危机事件后,对过去曾有过自杀经历的同学提供危机辅导,这一次的辅导也带给我很多思考。

首先,校园内突发的危机事件对师生心理状况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像X同学这样有自杀经历的学生,是危机干预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但在这次危机干预中,X同学却成了“漏网之鱼”。由于X同学和危机事件当事人不在同一班级里,两人之间的友情也只有少数同学知道,同时,在事发当天,由于她并未了解实际情况,因此没有出现异常的行为与情绪表现,事发第二天她又很快请假回家了。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她被我们所忽略了,未纳入到干预名单之中。因此,在心理危机干预前期排摸与评估阶段,我们应通过多种渠道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当事人相关的人际关系,同时对于曾有自杀经历的,事发后请假的等学生都应予以重点关注,而不能仅仅将关注点局限在当事人所在班级,以及当前在校学生中。

其次,对于有自杀经历的学生来说,好朋友的突然离去带给她很大的打击,是一次较大的心理危机,但也透过这件事情,让她看到生命的宝贵,从而激发她更好地珍惜生命。因此,在辅导中不要怕谈及“自杀”这样的敏感词,而要充分了解她在经历这一危机事件后,对“自杀”这类行为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她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否有所改变。同时要和她充分讨论今后她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自杀念头产生时,她可以怎么做来保护自己。只有这样充分讨论,直面并化解自杀的风险,才能使其真正学会如何珍惜生命。

最后,无论是本次校园心理危机事件中当事人Z同学,还是本案例中的X同学,她们的自杀想法与行为产生的原因有共同点:一是家庭关系中的问题,受经济条件、成员关系等因素影响,她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来自父母、家人的关爱,亲子关系较差;二是校内人际关系不佳,他们在与同学交往中因为一些矛盾、误解,与同学产生隔阂或受到排挤等。同时,从学生心理普查以及学校日常个体辅导中发现,人际关系是引发初中女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初中学校应对女生的人际关系情况应重点关注,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等多种途径,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效防范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