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墙角的木偶 ——单亲女孩青春期恋爱辅导(本篇已进入复审,我重新修改了)

墙角的木偶

——单亲女孩青春期恋爱辅导

一、欣欣基本情况

       欣欣(化名),女,16岁,汉族,高一学生,成绩较差,长相漂亮,性格外向机灵,是班级的纪律委员,但经常在维护纪班级律时由于太凶导致同学关系紧张。主诉反映经常胸闷,间歇性头晕,无家庭病史及遗传病史。

       欣欣为单亲家庭孩子,父亲在五年级的时候患胃癌去世,家境一般,家中有个姐姐,姐姐现嫁杭州一个经商的有钱人,妈妈在杭州照顾姐姐生活起居,欣欣独自一人在家。欣欣小学时成绩优秀,是班级里的佼佼者,初二开始因为母亲忙于干活没时间照顾欣欣,欣欣开始跟一班成绩不好的同学混在一起,初二下半年辍学半年,跟着这班人成天在外面混,成绩急剧下降,后经初三努力学习才勉强考进了这所高中。

二、问题评估与分析

      主要问题:欣欣脾气暴躁,经常跟班里学生闹矛盾,人际关系紧张。不仅如此,姐姐自从父亲去世以后就对她很严厉,这几年姐姐见她不乖便经常打她,使她对姐姐心存愤怒,居然也经常跟姐姐动手。欣欣与母亲关系较好,但她认为母亲更加疼爱姐姐,所以对母亲是又爱又恨。欣欣求助的问题是与同班级男朋友交往一个月,之后有点犹豫想与男朋友分手,但又怕班级同学闲言闲语,说她玩弄他的感情,为此感到焦虑无助。

        案例评估:欣欣自述经常性情绪低落、孤独、缺乏关心,伴有间歇性头痛和头晕,初步诊断为由恋爱事件引发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经欣欣同意,在咨询过程中对其施测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经过《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试,结果显示其总得分为229分,心理健康问题为较严重等级;其中敌对分数为29分,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28分,抑郁32分,焦虑达到了严重的35分,抑郁、焦虑、情绪不平衡接近了最严重值,心理测试结果与初步诊断结果基本一致。

三、咨询合约

       欣欣是处于青春期的女生,这个年龄的孩子情绪反应强而激烈,又如暴风骤雨般来的快去的也快。欣欣是单亲家庭孩子,父爱的缺失造成她的不安全感,她试图通过愤怒来宣泄她内心的这个不安全感,所以一旦同学的做法不如意,并会导致她的暴躁情绪。频繁的恋爱问题其实只是一个表象,只是寻找父爱缺失的一种补偿,欣欣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深层次问题。除了父爱的缺失,家庭中姐姐的极端教育方式和妈妈的偏爱使她更感受不到家的温暖,让她再次感受到了孤独与无助。究其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源自于缺乏爱,所以帮助欣欣感受到爱才是解决问题根源的最好办法。

      针对欣欣的问题,我与欣欣制定好辅导目标:解决欣欣的恋爱问题,缓解抑郁焦虑情绪。为此我在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后,针对其症状的具体情况,分四个阶段进行咨询:

      第一阶段,采用情绪宣泄和心理支持治疗,引导欣欣宣泄内心焦虑、孤独、抑郁的情绪,缓解欣欣的情绪问题,同时帮助她分析家庭的情况,学会理解姐姐,并尝试与姐姐和妈妈进行积极的沟通。

      第二阶段,运用“意向对话技术”中的“房子意向”帮助欣欣重新认识自我,寻找自己情绪问题的根源所在,唤起小时候父亲对她的爱,也感受到自己对父亲的爱。

      第三阶段,运用冥想放松技术,帮助欣欣与父亲进行告别,完成人生中“未完成的事件”,宣泄由此而积压多年的忧伤情绪。

      第四阶段,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帮助欣欣了解到自己恋爱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父爱的缺失,学会处理好同学关系,解决好家庭矛盾,在同学与亲人中寻求爱的新力量。

四、咨询过程及分析

分手的闹剧

        欣欣第一次来咨询室时看起来穿着整洁大方,白白的脸颊上时不时还露出一个小酒窝,但是,她一进咨询室就表现得很急切、很烦躁。她开始倾诉:“老师,一个月前我开始和班里一男生恋爱,但后来我发现对他没什么感觉了。”

        她毫不忌讳地谈起了自己的恋爱:“他就坐在我的后面,经常帮我补习作业。我一个人在家没饭吃,他就经常帮我叫外卖,生活上非常关心我。后来我说想成为他的女朋友,结果他说也喜欢我,于是我们就在一起了。”

      我对于欣欣的主动表白有些诧异,我感受到她与别的女生非常不一样。我很想走入她的世界: “他一直关心你,你应该看得出来他很喜欢你,但为什么是你先急着表白呢?”

       欣欣似乎被我问住了,她仔细思考了一下:“我也不是很清楚,就是觉得他对我很好,我就特别想跟他在一起。”

       我继续问欣欣现在对他的感觉,她说:“日子久了,现在觉得自己又不喜欢了,就想分手,但是又怕同学说玩弄他的感情,所以很烦!”她觉得对不起这个男生,又不想谈下去。

      我需要了解欣欣全方面的问题,我觉得我有必要走进这个看似可爱却又不同一般的女孩的家庭,了解她的家庭成长经历。

        欣欣也并没有抗拒,主动跟我说起了她的家庭:“现在我家里有妈妈、姐姐,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爸爸去世以后,家里越来越艰困难,那时候我又很叛逆,初二的时候还辍学出去混。所以,姐姐一看到我就很生气,经常指责、打骂我。因此,我不喜欢我姐姐,我也经常对她怒吼,虽然我的生活费是她给的。

        我试着用具体化以及换位思考的方式去分析姐姐的成长历程,启发欣欣去全面了解姐姐对她的爱,让她改变对姐姐的看法。一番分析下来,欣欣也明白自从爸爸去世后姐姐也过得很苦,她开始过早地承担了一家之主的重担。接着,我与她一起探讨主动与姐姐沟通的方法,欣欣都欣然接受了,处理好眼前问题,我想约她下次做一个意向对话。

      【这个阶段我采用采用情绪宣泄和心理支持治疗,让她发泄焦虑、孤独、抑郁的情绪,缓解情绪问题;这个阶段我对欣欣的情况有了基本的认识,从班级情况到家庭变故,而良好咨访关系的建立为下一步咨询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初次咨询,我始终有一种感觉,我觉得欣欣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了她的父亲,她与父亲之间的关系才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墙角的木偶

       过了一周,欣欣如约而至。她表示对我的意向疗法很感兴趣,于是我通过冥想带她进入了她的意向世界:

      “现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条小路,你沿着这条小路往前走,往前走,你看到了一间房子,能看到吗?… …”

     “它是一间一层楼的旧木屋,门上有好多灰尘,好像很久没人住了,里面烟雾缭绕,环境很差,我有点呼吸困难,我不想进去了。”欣欣似乎有些抗拒。

      “你现在如果感觉有点难受的话,那你就站在门口,只要看看里面的布置就可以了。”我觉得越是欣欣不敢触及的才越有价值,我得慢慢鼓励她。

       “里面很简单,就一张床,吃饭的桌椅和一个旧式的炉灶,还有一只猫,在桌角底下。”她看得很仔细,她的意向也很明显。

       “试着往里面走一点,你还能看到什么?”我继续鼓励她。

        “灶台生火的地方还有些火星,锅盖还冒着烟。”她鼓足了勇气往前看(沉默了许久),“灶台墙角火柴堆上有个东西,很可怕。它的眼睛直盯着我,我有点喘不过气来了,我想离开这里。”

        “不用紧张,慢慢退回去,去把门打开一些。”我怕她会很害怕眼前的一切,所以我想先让她慢慢退回去。

       “我还是有点害怕,不过我看到了,是小女孩模样的木偶。她躺在火柴堆里,金黄色的头发,圆形的脸蛋,双手张开,眼睛直瞪瞪地往前看,有点吓人。”欣欣还是很害怕的样子。

       “给自己一点力量,你看看她也挺可爱得,她现在非常孤单,试着去触摸一下她,抱一

下她可以吗?”我还是在不停地鼓励她。

      欣欣:“我慢慢走到她旁边了,可是她太脏,我不敢抱她。”

      “那她肯定很孤单,所以她需要你的关爱,你能慢慢去摸下她吗?”你很勇敢,我觉得你能做得到。

      欣欣:“她虽然脏,但是抱着松松软软的,感觉很温暖。”

      “那你把她抱出去可以吗?她很需要你带她走。”我再次鼓励她。

      “她很可怜,我现在慢慢把她抱出去了。”她似乎没有那么害怕了。

       于是,我慢慢的引导她从意向中走出来,然后询问欣欣木偶对她意味这什么,她哽咽了:“其实那是我爸爸扫垃圾的时候捡给我的,也是我小时候唯一的玩具,可惜搬房子的时候弄丢了... ...”

    【本阶段我运用 “房子意向对话”让欣欣重新认识自我,意向对话中墙角的木偶玩具既是过去爸爸爱的载体,也是现在自已孤寂的写照。问题的根源已渐渐浮出水面,接下去就是如何勇敢面对这份缺失的父爱了。】

缺失的父爱

      “老师,我觉得那个小木偶很像我。我感觉自己也是这样一个人呆在那里,没人理会。”欣欣一进来就开门进山,看起来她已经把我当作很好的朋友了。

      “那如果可以,你最想谁陪着你呢?”我疑惑地问到。

       “我想我爸爸,我希望能再见他一眼,我很想念他,我心里总觉得他还是没有离去。”我能感觉到她对父亲的爱是真挚的。

       “在你爸爸走之前,你有什么想对你爸爸说的吗?”我问道。

       欣欣说道:“老师,我很内疚,我爸妈把我送到城镇小学读书,住在亲戚家,后来爸爸走的时候,他们说我小,没告诉我,等我下次回来时,她们只是告诉我你爸爸已经走了。”

       我开导她:“那既然有遗憾,何不让跟父亲做一次告别怎么样?”于是,我通过冥想放松让欣欣回到了当时的那一天:

      “现在让自己回到那天,你下了车,沿着乡村小路急忙往家里跑,推开门一看,爸爸躺在床上,妈妈坐在身边,留着眼泪,你看到了吗?”

      想到这里,欣欣突然热泪盈眶,撕声痛哭,“爸爸,爸爸,爸爸…  …”,欣欣就这么一声声地呼喊爸爸。

      几声呼喊后,我鼓励她:“能上前跟爸爸说些什么吗?”

      “爸爸,你别走,你别走,我最需要你了。”欣欣的声音变得低沉,但是内心的这份愿望是强烈的。

      “爸爸怎么跟你说?”我急切地问到。

       “爸爸说他肚子很痛,很难受。他让我用功念书,不要像他那样扫大街,给人看不起… …”她回想的这些,我想这是她记忆中爸爸经常跟她讲的话。

      “看来爸爸真得过的很辛苦,那试着跟爸爸告别好吗?”我希望她能正式跟爸爸做个告别... ...

欣欣哭的更伤心了: “爸爸,我会想你的,…  …”(哭声持续了好久,很难停下来)。我想,欣欣始终无法说出“再见”这两个字... ...

      【欣欣的家庭里唯一关心她的男性只有小时候记忆中的父亲,她的潜意识中似乎还无法跟这份亲情告别,于是她的心中总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本阶段我运用冥想放松,帮助欣欣再次与逝去的父亲做一次正式告别,完成“未完成的事件”,让久久压抑着的情感洪流来一次大的喷发。我相信只要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认知才会慢慢发生改变。】

寻求爱的力量

       一星期之后,再次与欣欣在咨询室会面,我看到了她脸上深陷的小酒窝,也第一次看到她露出的笑容,我料想她应该慢慢地走出来了。

       每次都是她先开口:“老师,谢谢你,上次跟父亲的诀别让我感触很深,那天哭了以后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舒服感,仿佛完成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我试图让她看到问题的本质:“其实你压抑的情绪主要来自于父爱的缺失,你自己不清楚,因为父亲逝去的伤痛你不敢触碰,你感觉自己承受不了,一旦你宣泄了这种情绪,你的内心就会释怀。

        既然欣欣说到了问题的本质,我觉得可以把她咨询的问题摆出来了:“而你却很想要得到这种温暖,于是你很容易把男同学的关爱当成了这种温暖。”

        欣欣想了想,向我详细叙述了她的恋爱:“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他还是很关心我的,我感到非常的开心。但后来他好像有点烦了,我发现他周末更愿意回家去陪家人,所以我就开始有点讨厌他了。”

       “听你这么说,你跟他可能并不是一场牵肠挂肚式的爱情,而是寻求一种安全感,一种孤单寂寞时的陪伴。”我分析道。

      听我这么说,欣欣彻底感悟到了:“老师,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处理我跟他的关系了,我会跟他讲清楚的。”

      “你非常聪明,老师相信你。”她成长了,我也开始相信她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问题了... ...

五、效果评估与体会

       几次辅导过后,欣欣的情绪得到了彻底释放,开始有了积极的转变。她选择与男友和平分手,虽然班级也出现了闲言碎语,但是她都能够坦然面对,同时她也开始积极地改善与姐姐的关系。通过此次咨询,我感觉到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爱的能力的缺失是心理问题最大的成因:

      1.“意向对话”不注重分析而注重传递爱的能量。

       我采取房子意向疗法了解欣欣自我家庭角色的定位,在这个过程中会生成很多意向,而辅导者在通过意向了解欣欣家庭状况时要侧重于“爱”的辅导,而不是分析家庭对自我角色的影响。同时意向对话要时刻考虑欣欣的恐惧害怕心理,欣欣会对自己生成的某些意向有所抗拒,这既是一个辅导点,也是一个挑战点,一旦陷入极度恐惧会带来负面效果,所以在遇到恐惧意向时应逐步引导,切忌让欣欣的心灵再次遭受伤害。

     2.只有压抑的情绪得到宣泄,欣欣的爱才会流动。

      本案中欣欣能够理智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并愿意做出积极地改变,主要在于对父亲压抑了多年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宣泄,这种未完成的仪式困扰欣欣多年,这恰恰承载着对父亲的爱,这种爱必须通过哭喊才能真正得到释放。所以当欣欣通过冥想看到父亲时的那一阵阵呼喊是感人肺腑的,这种哭喊是最单纯真切的,一声声“爸爸”让人撕心裂肺,那时我都能感受到失去父亲关爱的痛苦... ...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