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无法言说的悲伤 ——记一例模拟生活情景疗法得危机干预个案

 

无法言说的悲伤

——记一例模拟生活情景疗法得危机干预个案

 

一、个案背景:

欣欣,女,10岁,三年级学生,她读二年级时,母亲不堪忍受吸毒的父亲,偷偷离开了。父亲由于吸毒坐牢,她亲眼看着自己的爸爸被破门而入的警察戴上手铐抓捕带走。爸爸上学期出狱了,但没有在一起生活,她从二年级开始和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一起生活,但是爷爷奶奶经常吵架,对欣欣虽然关心但是很少沟通,欣欣的班主任反映她周一总是不愿意上学,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她在家里背上书包说去上学,其实就在外面的广场溜达一个上午,她的家人和老师着急地到处寻找,终于在广场看到缩在一角的欣欣,在安静地画画。

二、学生心里倾诉:

欣欣在和我的多次会谈当中说到,她逃学不愿意上课是她觉得自己很多心事,有很多烦恼想不明白,她没有心思放在学习上,她很想能和家人好好在一起,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所以她很想多点时间留在家里;可是家里总是争吵不断,她意识到大人们有很多争执,却没有人愿意告诉她,爷爷奶奶总是跟她说大人的事小孩子别管,自己专心上学好好学习就行了。于是她看似乖巧地上学去,却又偷偷地自己躲起来画画。有时她想和家人沟通交流,想找人倾诉,有时又觉得没有人能帮助自己,想自己静静地待着。

她说的最多的还是对父母的思念。她的心情很复杂很矛盾,因为父亲吸毒,她的母亲在某一天早上偷偷离开了,欣欣像往常一样睡醒去找妈妈,却发现妈妈的房间空无一人,而她的衣物也不翼而飞。母亲无故离开对孩子造成伤害,小小年纪的她无法理解为什么最亲近的母亲会突然抛弃自己。而被捕的父亲出狱后没有回家,而是在外面打工,虽然家里人是这么对她说的,可是欣欣一直担心被捕的父亲,很想再见他,很想和他聊聊天。她希望出狱后的父亲能改正错误,回到自己身边,给她关爱。

三、原因分析:

(一)家庭背景复杂,孩子早熟,敏感。

欣欣现在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突发事件前她生活在完整的家庭,但是从母亲离家出走到父亲吸毒被捕这一系列巨大的家庭变故事件中,欣欣都被人忽略了,家里人都在处理事情,忙于维持生活,在现在小叔的家庭里,欣欣又经常听到爷爷奶奶的互相指责,指责对方没有及时制止欣欣爸爸的吸毒行为,没能及时发现欣欣妈妈离家出走的征兆。没有人意识到欣欣需要关注和心理疏导。

(二)目睹父亲吸毒被捕让孩子有心理阴影。

母亲离家出走没人告诉她真相,父亲被捕也没有人给她说明情况,她从大家脸上看到难过和焦虑,她见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担心,怕从此失去父母,内心充满恐惧。

(三)母亲无故离开对孩子造成伤害。

父母都突然离开自己身边,往常两个让他觉得最值得依赖的人一下子都失去了,孩子很无助,却找不到倾诉对象,爷爷奶奶都处在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当中,欣欣不敢去“惹”他们,爷爷奶奶虽然疼爱欣欣,却无法用言语表达。

(四)思念父母,渴望家庭温暖让孩子想很多,无心向学。

经历了巨大的家庭变故之后,其实欣欣一直处于适应不良的状态。从前跟着父母生活,现在寄养在小叔家,大人总是跟她说好好读书就行了,没有人知道她心里的感受,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内心复杂的感受,她无法适应。

四、辅导过程:

(一)心里诊断:

根据Achenlach儿童行为测试量表测试结果分析、分别谈话和行为追踪调查判断,欣欣有后天退缩性行为,一般退缩性行为在5—7岁时会被观察发现,可能会在孩子进入小学以及遇到一些环境改变、重大事故之后,表现出异常行为。欣欣由于心里的恐惧、不安、沟通困难等问题表现出适应不良、无助体验和压抑的情绪无法排解,让她产生出后天的退缩性行为。

(二)咨询目标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之后,和欣欣一起探讨她的辅导目标:培养主动沟通的意识,敢于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在一定的环境下,联合家庭的力量,运用合适的方法与技巧,改善亲子关系,促进欣欣的家人改变自己,改善家庭氛围。

(三)咨询技术

根据欣欣的心理特征和实际却情况主要采用模拟生活情景疗法和沙盘疗法进行危机干预。模拟生活情景疗法是游戏疗法和意像对话的结合、拓展运用,12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心理治疗时,不能用以语言作为心理治疗的主要手段,而用游戏疗法却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意像对话技术是创造性地吸收了梦的心理分析技术等科学理论,通过诱导来访者做想象,了解来访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对其潜意识的意像进行修改从而达到心理干预的效果,欣欣出现的心理障碍需要借助相应的技术才能得到缓解。

(四)预设步骤

第一步,由于欣欣不愿意沟通,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辅导老师有抵触情绪,所以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让她有安全感。

第二步,利用沙盘游戏创建的情景,让欣欣尽情地倾诉、发泄自己的情绪,在倾诉中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步,寻找例外的成功情景,建立沟通意识,训练沟通技巧,学会主动、良好地沟通,提高沟通的能力,从而适应新环境。

第四步,在意像对话中,想象情景,修复亲子关系,充分感受亲人的爱,在此基础上,完善学校和家庭支持系统,达到长期性乃至永久性的心理修复。

(五)咨询过程

1、创设沙盘情境,建立咨访关系

欣欣在家庭一系列的变故中,一开始是一直保持沉默的,是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还是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需要在咨询的初期找到答案,欣欣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第一次走进心理咨询室,她的表情很无奈,似乎不想来,也不讲话,但是玩是孩子的天性,咨询活动中可以用来打开孩子的心扉。我请欣欣来到沙盘活动室,温和地对她说:“可以摆一下你的家吗?”她点头表示同意,与其他玩沙盘的孩子不一样,她似乎很有方向,很自然地摆出了自己的家。“能告诉我你摆的是什么吗?”欣欣开始了咨询的第一句话:“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我们三个在一起。”“你们在干什么?”欣欣开始讲述爸爸妈妈和她小时候去玩耍的情景,讲述在外面逛街吃饭的情景,但是没有说到家里的相处情况。这是因为爸爸妈妈在家里曾经激烈地争吵多次,欣欣并不愿意回忆这些痛苦的经历。

沙盘游戏建立了初步的咨询关系,从中也分析出:在家庭结构的破裂中,欣欣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但是她渴望重新拥有一家三口式的家庭温暖。

2、营造轻松氛围,宣泄压抑情绪

欣欣的话匣子打开了,她愿意讲话,但更多的是讲自己想象的情景,为了让她面对现实,达到咨询的效果,在第二次的咨询当中,我让欣欣玩了沙盘以后,表达了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自己的同理心:我知道你内心有很多很多想法,也有很多很多话想说,你不知道对谁说,是吗?我在这里愿意听你的倾诉,并且会为你保密。欣欣:“你真的会保密吗?”我点点头,并且肯定地说:“对的!”欣欣开始诉说:“老师你知道吗?我最喜欢和爸爸妈妈去看电影。”“你以前和爸爸妈妈一起看过什么电影或者做过什么开心的事?”……欣欣讲述了自己小时候开心的事。

在我的引领下,她也讲述了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父母很少在一起,平时她是和妈妈住在一起,妈妈经常在电脑旁边,不是做账,就是看电视剧,很少做饭,妈妈经常会心情不好,也会经常抱着她。她一边说一边试探性地看看我的反应,我总是温柔地看着她点头。“你能说说爸爸吗?”欣欣开始告诉我,爸爸曾经也很疼爱她,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染上了毒品,总是在家里发脾气,找妈妈要钱,渐渐不再关心她了,有时候她会看到妈妈在偷偷哭泣,说着说着,欣欣开始哭了起来,越哭越伤心,似乎要把压抑的情绪释放。等她的情绪渐渐平复,我问了孩子现在的感觉,并给予认同和支持。希望她能继续敞开心扉。

第二次咨询整整做了七十分钟,除了几句简单的引导语,其余的时间都是欣欣在表达,在倾诉,她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她怕自己平时表现出不开心,会让家人担心,但是其实她心里特别乱,所以她才不想上学,不想让其他人看出她的异样,她喜欢自己静静地沉浸在画画的世界。让欣欣的情绪释放出来,是辅导的一个关键。

3、培养自信,排除沟通障碍

家里的气氛让欣欣不敢去和家人交流,即使渴望见到爸爸妈妈,也不敢打电话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利用欣欣第一次咨询中摆好的沙盘,模拟家庭情景,进行家庭对话,对话中让欣欣扮演爷爷奶奶和她自己,我来扮演另一种角色辅助对话。在模拟中,能感受到爷爷奶奶内心同样渴望与欣欣沟通,良好的沟通彼此更亲近更有安全感。

4、寻找例外情境,学会沟通技巧

咨询过程中,欣欣很怕自己说错话,或者表达不恰当,我尝试引导她回忆这种良好的沟通什么时候出现过,各自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欣欣体会到沟通需要一定的技巧,要选择爷爷奶奶心情比较放松的时候,而自己的努力也是良好沟通的重要因素之一。

5、创设生活情境,训练沟通技能

要将意识和体验,转化为行为,在第五次咨询时,再次启用空椅子技术,模拟家庭情境,训练欣欣的沟通能力,欣欣分别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婶婶,了解怎样沟通能让双方更顺畅。建议将训练取得的技巧用到生活中去。

6、改变原有的情景,培养适应能力

   欣欣对环境的适应不良是因为她没有建立沟通意识,主要是对家庭环境和氛围的改变,父母几乎没有出现在生活中感到不安,首先改变家庭氛围,欣欣的家人(包括爷爷奶奶、叔叔婶婶),愿意为了欣欣尝试去联系欣欣的爸爸妈妈,并且经常和欣欣保持沟通,对她提出想了解的事实尽量说明。与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增强了欣欣的适应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她焦虑的心情。

7、意象对话,修复亲子关系

    意象对话,是来访者做想象,创设想象情景,了解来访者潜意识的心理冲突,对其潜意识的意象进行修改,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亲子关系是影响欣欣内心世界的重要因素,在咨询的后阶段,帮助欣欣修复亲子关系,是这次咨询的重要目标。

     利用意象对话,让欣欣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出现最希望成为的人、最讨厌成为的人、最喜欢的人和最讨厌的人,欣欣脑海里出现最希望成为的人是一名画家,最讨厌成为很凶的人,最喜欢的是一条狗,最讨厌的是老虎,接着,我让欣欣继续走近他们,看清楚每个人的脸,希望成为的画家是一位男人,戴着眼镜,很斯文,他画画很棒,在教欣欣画画,最凶的人是一个女人,她很生气,在跟别人吵架,那条狗很温顺,蹲在画家旁边,舔着画家的脚,老虎很凶,对着女人在叫,我继续问:“老虎这么凶对着女人,画家和狗在干什么?”欣欣说画家在赶走老虎,狗在对老虎大叫,他们赶走老虎后,那个女人没那么凶了,她对画家说谢谢,画家牵着女人的手说不用谢,然后让老虎回来,这时老虎有什么变化?老虎也不那么凶了,最后他们拥抱在一起,坐在老虎的背上,此时欣欣脸上的表情很柔和,她说自己感到很温暖。

    意象对话中,画家象征着以前欣欣喜爱的父亲,她希望得到父亲的关爱,女人是在家里抑郁暴躁的妈妈,老虎是吸毒之后的爸爸,小狗是以前温柔的妈妈。意象中能体现父母敌对的心理,也能表达出她对父母关系和谐的渴望,欣欣在旁边看着,象征她无助的心理和自我保护、自我封闭的意识。最后拥抱在一起是修复欣欣受伤的心理,让她重新感受父爱和母爱的温暖。

五、辅导效果:

(一)表情轻松

    这次心理咨询是欣欣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从面部表情僵硬、呆板到结束时的轻松自在,从开始同学觉得她“有点奇怪”到和同学快乐地玩耍,这都向我们传递正向信息。欣欣放下心理包袱,整个人变得开朗合群了,也没有再出现旷课的情况。

(二)主动沟通

    从第一次来时不愿意沟通到后来的积极参与,从不敢和家人沟通到主动倾诉,咨询前,没有与离开家的爸爸、妈妈联系过,说过一句话,咨询后,主动联系爸爸、妈妈,每周都与他们沟通交流,有时还成为父母沟通的桥梁。

六、个案反思:

1、家庭变故中的孩子要更多给予关注。孩子比不上成人心理机制成熟,也没有完善的应对机制,不懂得宣泄自己压抑的情绪。特别是比较安静的孩子容易被忽视,家里的成人以为他们不懂事,不想让大人复杂的事情影响孩子,但其实孩子能感受到周围人的情绪,他们也需要知道事实的真相,相比于模糊的不安,更需要我们积极的关注和有效的沟通。

2、本次个案咨询的思路比较清晰:整理出当前心理危机的发生发展过程,涉及缺乏安全感、内心恐惧、交流障碍、适应不良等,并作出心理诊断,在评估资料的基础上,有清晰的干预步骤方案:选择干预的问题,对问题明确的诊断定义、制定干预目标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3、在干预措施的选定和实施上我考虑到来访者的年龄和事件的特殊性,利用沙盘创建建立咨询关系;营造轻松的氛围宣泄压抑的情绪;模拟沙盘情景建立沟通意识;寻找例外情况使来访者学会沟通的技巧;改变原有情景训练适应能力。目标清晰而有建设性地修复亲子关系。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