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摘下口罩,拥抱自我——初中生自卑心理的个案辅导

一、案例描述

小S,男,13岁,七年级新生。该同学是独生子女,从小由爸爸妈妈带大,平时妈妈管的比较多,爸爸一般不管,但爸爸平时对他比较严厉,不满意或者觉得他不对的时候,就会严厉批评他,甚至有时候会打他骂他。根据班主任的反映,该生因为曾担任纪律委员,好几次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而且心情周记上的内容表述都很消极,而且对自我的评价极低,甚至表露出有自我伤害的想法。该生平时也很少与其他同学来往,每天戴着口罩,与老师交流的时候,眼神回避,习惯性进行自我否定。

小学四年级,他不是很喜欢当时的数学老师,于是就慢慢用不交数学作业来进行反抗,数学老师经常批评他,甚至有一次用圆规扎他的手。因此,他当时就从教学楼二楼跳了下去,幸好高度不是很高,底下又都是灌木丛,除了轻微的皮肉伤,并没有对他造成生命危险。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经常失眠,每天就睡2-3个小时,也不再体会到快乐的感觉。跟同学发生矛盾冲突,他都会自己一个人偷偷跑到高楼的角落里去哭,难过的时候,好几次想过从楼上跳下去,又或者拿刀割腕,甚至现在他的枕头下面还备着一把刀,只要情绪特别难受的时候就会拿出来,想要伤害自己。

九月份开学,学校对新生进行一次心理筛查,小S被筛选出来作为预警名单反馈给班主任,通过心理访谈和班主任的反馈,发现小S目前表现异常、情绪低落且有自杀倾向,心理老师立即对该生进行危机干预,并与班主任及时沟通,定期(每周一次)对该生进行心理辅导。同时建议班主任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心理老师-班主任-家长”同盟体,共同帮助该生解除心理危机,走出心理困境。

 

二、因分析

在对小S进行抑郁评估、自伤评估、以及自我评价的评估后,可以初步判定小S可能有抑郁倾向,并伴随社交回避、强烈的自我否定和潜在自杀风险行为。那么,小S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原因如下:

1. 家庭原因

家里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冷战和争吵,每次父母吵架,小S都觉得是自己造成的,是因为自己犯错或者没做好而让爸爸妈妈生气,导致他们因为自己而吵架。所以,当和同学出现矛盾冲突的时候,也习惯性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总是觉得是自己的错。爸爸平时很少跟他交流,但对小S的要求很高,甚至有些苛刻,还经常发脾气。比如,只要一看到他拿手机就要骂他,甚至把手机砸掉。妈妈虽然比较关心他,但总是喜欢把他跟其他人比较,经常贬低他。所以,在父母面前,小S总是觉得自己很糟糕、一无是处,活着对父母而言就是一种负担、是累赘,所以会出现自杀的想法。

2. 学校原因

因为小学经历不被老师喜欢、经常被老师批评,甚至用圆规来进行惩罚,对当时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导致他对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很敏感,尤其是对他的负面评价。进入初中后,也似乎不是很受同学的欢迎,经常跟同学发生矛盾,他觉得大家都很讨厌他,无论他怎么做也没有用,在人际交往中一直受挫,形成了习得性无助,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于是戴上口罩,尽量回避与他人交往。

3. 个人原因

小S是一个自我要求比较高,规则意识、道德感很强的学生,无论是父母定的规则,还是学校班级制定的规则,他都会要求自己做到,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违背,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差错。在处理问题方面缺乏灵活性,所以常常因为直言不讳而得罪其他人。自我反思能力很强,但习惯性责怪自己,并用自我伤害的方式来惩罚自己,还会强迫自己努力改变去满足他人的要求,导致忽略自身的心理需求,长期压抑自己情绪。当外界环境各种否定和不认可的评价越来越多时,进入青春期后,也更加在意他人的看法,所以慢慢小S从他人的否定转化为自我的否定,从一开始不被他人接纳逐渐转化为不被自我接纳。只看到自己不好的地方,甚至会无限放大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甚至否认自己的好,极度缺乏对自我的认可和接纳。

 

三、辅导过程

(一)辅导目标

1. 近期目标:了解小S 的心理困扰,评估小S 的自杀风险,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减轻痛苦的情绪状态,并提供充足的心理支持,帮助他解除自杀风险;

2. 中期目标:与小S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小S看到自己所具备的优势,增强对自我的认可;改变小S对自己的不合理认知,比如以偏概全、绝对化的要求、糟糕至极;

3. 长期目标:小S能够学会接纳自己,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及合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二)辅导阶段

在充分了解小S 的情况并进行分析后,明确首要的任务就是需要进行危机干预,从而降低自杀风险,保障生命安全,接着再进行后续的一些心理辅导,帮助他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

1. 危机干预阶段

首先,根据危机干预的六步法[1]步骤进行处理:(1)确定问题,通过共情、倾听、真诚和接纳等咨询技术了解并明确小S目前存在的问题。(2)保证求助者安全,通过自杀风险评估,了解小S的生命安全状态,根据北京大学教授徐凯文《自杀自伤评估表》进行危机评估,从自杀计划、自杀经历、现实压力、支持资源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估的得分为4分,相对来说可能性不是很高,需要通知班主任和父母,让他们24小时密切关注小S的行为表现,并后期继续对其进行心理辅导。(3)给予支持,与小S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让小S能够完全信任心理老师,相信心理老师是愿意理解他、关心他、帮助他。(4)提出并验证变通的应对方式,帮助小S看到自己的问题,引导他看到其他解决的方式和途径,而不是局限在自己狭窄的思维而陷入而无法改变的绝望当中,让他看到希望。(5)制定计划,和小S一同商量制定后续的安排,比如,将情况告知班主任和家长,并提议每周接受一次学校心理辅导。(6)得到保证,为了保证小S不在伤害自己,要求小S签订了不自伤的承诺书,并给他提供联系方式,一旦出现自伤的念头及时与我联系。通过及时的危机干预,降低了小S自杀的风险。

2. 积极赋能阶段

为了给予小S自我改变的动力,帮助他看到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从而赋予他改变的希望和力量,心理老师始终给予小S心理支持,通过资源取向,不断挖掘他身上的积极资源,正面看待他的情绪和行为。一方面,挖掘他的外在支持系统,比如,善解人意、关心支持的班主任,班里一些友好的小组成员们,还有愿意倾听和陪伴的心理老师,让小S看到他不是孤独一个人,有很多人可以帮助他,也愿意帮助他。另一方面,挖掘他的自身的优势资源,比如,肯定他是一个懂得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的好孩子,因为他每次结束辅导后都会跟心理老师表示感谢,而且很多事情他总是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对方,以此松动他对自己糟糕的印象。通过不断地积极赋能,小S 的心理能量在不断地增强,强烈的情绪也慢慢有所缓解。

3. 自我探索阶段

通过深入探讨小S与父母、同学的人际问题,找到小S的错误认知,并不断地和这些错误的认知和想法进行辩论。比如,小S认为他觉得自己成绩很差,不配得到老师和父母的关心。心理老师通过现实来不断检验他这种想法的不合理性,让他明白她的成绩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差,而且成绩好坏也不是赢得他人喜欢的唯一标准。通过不断引导,慢慢消除小S的一些绝对化、糟糕至极的错误想法,也引导他让对自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意识到自己很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以及对完美的过分追求,从而容易导致对自我评价过低。这个阶段通过布置家庭作业,要求他每天一定要记录一件自己得到他人肯定反馈的事情,从而让他看到并不断强化自己好的地方。比如,小S提到有一次他上音乐课的时候,音乐老师让他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演奏小提琴,还夸他拉的不错。慢慢地,小S学会不过分放大自己的不足,也不排斥和否认自己的优点,逐渐开始学会接纳自己。

4. 指导训练阶段

随着辅导的不断深入,小S也开始不断思考自己身上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不知道如何与同学交往,不知道如何跟父母相处,不知道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针对人际沟通问题,心理老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小S看到自己沟通方式问题,并给予一些建议指导,并通过模拟练习的方式,不断训练小S如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避免矛盾的产生。针对情绪管理问题,虽然前期认知的改变已经让情绪有所改善,但习惯性不表达情绪是不好的,于是建议小S写心情日记,将每天的情绪体验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并提供一些其他合理的情绪管理方式,比如,通过正念练习(练字或拉小提琴)来调节情绪;也鼓励小S多与一些比较信任的人尝试去表达,比如,关心自己的妈妈和班主任。

5. 效果评估阶段

心理辅导持续2个月后,快临近期末了,小S主动提出结束辅导。心理老师对小S的各方面状态进行评估,比如,不再有自杀想法,枕头下不再藏刀了,失眠问题有所缓解,情绪也从最初的2分提升到了7分(分数越高,情绪状态越好),还会主动分享日常积极的事情,与家人和同学的关系也有所缓解等。鉴于小S 的状态有明显的改善,可以结束心理辅导。新学期开学对小S进行跟踪访问,据班主任反馈,小S这个学期状态好了很多,口罩摘掉了,笑容也多了,心情周记里也会分享一些愉快的事情,即使和父母偶尔有矛盾,自己也能处理好。开学不久,本打算对小S进行随访的,不曾想小S主动来心理辅导室问候心理老师,一开始还没认出来,因为现在的他已经摘戴口罩,头发也剪短了,整个人面带微笑,显得很精神、很阳光,和上个学期判若两人。随后询问了解到,现在小S和父母相处还不错,父母不再总是否定他,也会支持他做一些他想做得事情,跟同学也已经很久没有发生大的冲突了,而且现在也不像以前那么在乎别人的看法了,虽然有时候还会听到不好的评价,但不会像以前那样觉得自己很糟糕。临走时,小S还对心理老师之前的帮助表示感谢。这个学期,他偶尔还会来看看心理老师,校园里见到也会问好,经常让心理老师给他推荐一些书籍,也会探讨一些书上的内容。看到他变得自信和从容,心理老师感到欣慰和开心。

 

四、个案反思

回顾整个个案的辅导过程,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更多的反思,也为今后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得出以下几个经验:

(一)多方收集,准确评估

在对新生进行心理筛查后,对于筛查出来的学生,一定要通过多方尽可能了解学生情况。首先,需要根据名单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访谈,大致了解学生学习、情绪、人际、自杀倾向等方面的情况;其次,联系学生的班主任,结合班主任日常观察和反馈来进一步了解日常学习的状态;最后,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一个状态。通过多方收集信息,更加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便于心理老师及时和准确地进行评估,真正做到对学生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

(二)因人施技,灵活有效

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及个人特点,需要灵活使用各种心理辅导技术。针对心理防御比较强的学生,在第一次心理辅导时,需要更多运用人本主义的一些辅导技术,比如倾听、共情等技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让来访者愿意敞开心扉;针对极度自卑的问题,利用资源趋向的心理辅导技术有助于给学生不断地赋能,以此给学生提供改变自我的动力;来访者的领悟能力比较强时,可以尝试使用认知行为疗法,这时候来访者才可以理解自己的行为/情绪与认知的关系,也更容易意识到自己不合理的想法,从而作出调整。

(三)三方联合,齐心协力

学生的心理状态想要得到明显改善,光靠心理老师是不够的,班主任和家长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班主任日常细致的观察,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可以给心理老师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进行评估。辅导期间,心理老师给予班主任一些指导,班主任积极配合并及时反馈和沟通,可以让心理老师及时了解辅导效果以及调整后续的辅导目标。还有得到家长的理解,家长们也及时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积极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心理老师-班主任-家长的共同努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家庭环境,对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廖艳辉. 心理危机干预[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 47(01).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