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每一颗小草都朝向阳光 ----一例儿童行为偏差的个案辅导

每一颗小草都朝向阳光

----一例儿童行为偏差的个案辅导

 

陈 灵 儿童艺术学校 电话15922941845

 

摘要:一个四年级学生,用暴力的方式和同学交往。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尊敬师长。辅导老师主要运用了叙事疗法的外化技术和认知行为练习以及《成长30节亲子课》的家庭治疗技术,对该儿童进行个案辅导。对儿童的家庭养育模式进行干预。最终帮助儿童改变了偏差行为,重塑了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关键词:行为偏差;叙事治疗;家庭治疗

Keywords: behavioral bias; narrative counseling; domestic treatment

 

一、个案概况

小可,10岁,男孩,是一名四年级学生。小可长得瘦小,是家里的独生子。

小可在班里经常和同学打架。同学们反映,小可和同学打架时,几乎都是他先动手且下手狠,同学都很怕他。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班里大多数同学被他动手打过。最近一次小可对同桌小雅施暴,小雅的父母知道后便联络了其他被小可打过的孩子家长,找到学校,要求小可转学。家长们义愤填膺,说小可是“班霸”、“校霸”,其在班里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安全。

小可在老师眼里是一个不服从管教的学生。校长说小可很难管,全校老师的话都不听。上课时,小可不但自己玩,还会去骚扰邻近的同学。一次,老师去制止他,他捏紧拳头便给了老师一拳,打在老师的衣服上。老师问他为什么打老师时,他说:“我没有打着你,你太小气了。你能说你大气吗?”老师非常气愤又无奈。许多科任老师都反映小可不仅不守课堂纪律、扰乱课堂秩序,而且还在课堂上公然顶撞老师,甚至还辱骂老师。班主任反映,小可对她有强烈的抵触。不做她教的这一科的作业,课堂上也不听讲。在其他同学面前诋毁她。如:看吧,这是某老师的问题。

个人陈述: 班主任就是偏心。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一次都没有吃到过包子(早上剩下的),还说是随便发的。随便发,怎么就不发给我呢?她真的很过分,还让其他同学不和我玩。这样的班主任不配当班主任,我就想让学校开除她。那次,她让同学不跟我玩,我很生气,就去告诉学校的书记了。让她的领导去收拾她。那些同学,我每次都跟他们好好说,可是他们就是不听,我只好狠狠地打。这样他们就不会再欺负我了。你看,现在没有同学欺负我了,他们都怕我。我还发明游戏,想让谁玩,就让谁玩。不听我的,我就揍他。

家长陈述:孩子0-3岁跟随父母一起生活,3-4岁跟爷爷生活。一年级开始,我就经常被班主任请到学校,解决他的各种行为问题。不遵守课堂纪律、和同学打架等都是老生长谈了。学校里的孩子一见到我就说:某某的妈妈来了。我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把他教好。

 

二、问题评估

根据家长、同学、老师和咨询老师的观察,初步评估小可的问题属于“行为偏差”。小可也意识到打人不对,如那次打老师,是习惯性伸出了手,中途有收手的动作,最终只碰到了老师的衣服。小可的这种行为偏差,已形成了习惯。

 

三、原因分析

(一)心理因素:

不合理的认知、继发性获益导致小可用暴力去解决问题。小可认为自己个子小、瘦,同学会欺负他。因此为了保护自己,他选择先下手为强,抢先攻击别人。小可用这个方法,让班里的同学产生了害怕的心理。有的同学因怕他打人而选择讨好他,这更是强化了小可的不良行为。

(二)家庭因素:

不恰当的家庭互动模式导致小可倾向于用暴力解决问题。在小可的家庭生活中,当小可违背妈妈的意愿时,妈妈用敲打的方式和他互动。当妈妈打他时,小可会还手,而且表现出很委屈的样子。小可的爸爸经常和小可玩互相击打的游戏,小可认为击打同学是一个正常的行为。当小可犯错时,爸爸会狠狠地揍他。小可把家庭里和父母互动模式带到学校,养成了一种习惯。

 

四、辅导过程

   小可的行为偏差,有其成长过程的心理原因,更有其家庭教育的影响。从优势视角的角度来看,小可打老师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小可内心有尊重老师的概念,有善的种子。小可的辅导,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小可的引导;二是改变家庭互动方式。

(一)通过叙事治疗、行为练习,帮助小可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1、亲密整理,建立良好的资访关系。

第一次访谈,小可被妈妈带到了咨询室。我轻轻慢慢地为小可整理了衣领,亲切地询问他渴不渴、要不要喝水,请他在椅子上坐下。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0-0.5米的距离属于亲密人际心理距离,通常属于亲子、恋人、亲密同伴之间。心理距离没有足够的亲密感时,这样的距离会是一种侵犯。我主动为他整理衣领,是主动邀请小可进入自己的亲密距离,让小可感受到的是亲近、温暖。

2、结合叙事疗法的谈话步骤和行为练习,引导小可改变偏差行为。

     卡尔·罗杰斯说:“每一棵小草都朝向阳光,何况人呢?”每一个孩子都想成为自己和家庭的骄傲。根据《学校里的叙事疗法》一书和行为练习相结合,我将和孩子的谈话总结为以下四个步骤:

(1)给问题命名;(2)谈影响;(3)谈希望;(4)角色扮演。

    (1)、通过和孩子充分地谈话,和孩子一起为问题命名为“请家长”。然后激发孩子改变不良行为的愿望。

下面是一次辅导的谈话节录。

咨询师:“当小雅把你玩玩具的事告诉老师时,你很愤怒。”

小可:“是的。我很生气,就打了她。她没有受伤。我只是想教训她一下。”

咨询师:“你将拳头打到小雅身体上,同学们会怎么看你呢?”(2、谈影响)

小可:(低下头,很小声地回答)“同学们会认为我很坏,说我欺负她。”

咨询师:“小可立刻就认识到事情的影响,这很了不起。希望老师见到***妈的时候,跟妈妈怎么说你呢,是表扬你还是说你的不好?”

小可:“我希望老师在妈妈面前表扬我。”(3、谈希望)

咨询师:“在这个时候还想到妈妈的感受,你对妈妈的爱让我感动。”

咨询师:“那下次再遇到类似的事情,知道怎么处理吗”?

小可:(茫然地看着我)

咨询师:“我有一些经验,我可以分享给你吗?”

小可:(点点头)

 

我把和同学的沟通方法分享给小可。

小可:“老师,我明白了。”

咨询师:“那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把刚才我俩讨论的方法演一遍,可以吗?”

 

(4)角色扮演。我扮演小可,小可扮演小英,我将和同学友好相处的方式做了示范。然后角色交换,由小可再练习一遍。

后面发生了两次不尊重老师的事件,我用了同样的方法对小可进行了辅导,利用行为示范、角色扮演,让小可去理解老师,改变自己的认知。小可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对老师的伤害,真诚地去给老师道歉,并表示要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二)改变家庭互动模式,塑造亲社会行为。

一个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几次辅导是很难达到目标的。家庭教养环境的改变,是小可偏差行为改变的重要因素。和小可的父亲交流,小可的父亲认为,儿子在学校闯祸了,狠狠地揍他一顿,会消停一段时间。我用《成长方舟30节亲子课》的技术引导家长改变不良的教养方式。一次小可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小可没忍住动手打同学,还用手卡同学的脖子。老师将家长请到了学校。咨询老师和家长的谈话节录如下:

咨询师:“爸爸的工作很忙,百忙中专门来到学校,爸爸真的很爱孩子,也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父亲。我特别感动。”

咨询师:“当您听到儿子这个事情后(和同学打架),你感觉到很生气。”

爸爸:“能不气吗?回去我狠狠地揍他。每次他范了错,我都会揍他。”

咨询师:“每次孩子范了错,爸爸都亲历亲为地管教孩子,爸爸您辛苦了!”

咨询师:“这个方法用了这么久,效果怎样呢?”。

爸爸:“能管一段时间。最近和同学打架的频率越来越多了。管的时间越来越短。”

咨询师:“爸爸打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不用打的方式和同学交往,对吗?”

爸爸:“对呀。”

咨询师:“可是儿子一犯错,爸爸就打他。好像说的和做的有些不一致。您打孩子时,可能儿子会这样想,让我不要打人,自己却经常打人。”

爸爸:“……,我没有想到这一点,那该怎么办呢,又不能打,说了又不管用?”

咨询老师:“爸爸立刻就在想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为小可有这样的爸爸感到高兴。我这儿有一些经验,也在这方面参加了一些学习,愿意把这些经验分享给您,您看呢?”

爸爸:“老师,您请说。”

 

我给爸爸介绍了怎样“制定家规”,用规则来约束小可的行为。详细讲解了制定家规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特别强调,第一:家规一旦开始执行,就要坚定不移地落实。父母的坚定和坚持,是成就孩子的力量。第二:家规对家庭里的每个人都有约束力。第三:对待孩子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还向父亲详细介绍了奖惩的方法。

(三)巩固成果

亲社会行为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习惯的力量,偏差行为还会再次拜访。在帮助小可建立亲社会行为过程中,要鼓励家长和孩子,让家长和孩子树立信心。当偏差行为出现时,家长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接纳孩子偏差行为的偶尔到访,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支持。

两个星期后,偏差行为没有出现,我给孩子写了一张明信片。明信片内容如下:

 

 

兹证明并祝贺小可同学成功地在生活中迈向成熟。

仅以此证言宣告随着小可的成熟,“请家长”已难以掌控小可的生活。

此证书预言:

(除却旧习惯偶尔造访)

“请家长”将会远离小可的生活。

特此祝贺与祝福     

                                                  心语老师

 

期望通过这种方式记录并强化小可的改变,给家长微信分享小可在学校的改变,进一步强化鼓励家长改变家庭互动模式。

 

五、结语

经过努力,本学期开学到现在,小可“请家长”的行为到场过一次,保持了良好的节操。目前各科老师反应,小可能基本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走来走去的行为发生过一次,老师制止立刻就回位置了。在辅导过程中,我看到行为偏差的孩子内心也是想进步,想要变好,想为父母增光的。正如罗杰斯所说:每一棵小草都朝向阳光。何况人呢?老师要用爱,要科学的技能去引导孩子朝向阳光。

 

 

参考文献:

[1]方舟,2020,成就完美孩子的30节亲子课[M],台海出版社:115-122.

[2]JohnM.Winslade&GeraldD.Monk  曹立芳译《学校里的叙事治疗》 [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2-33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