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抑郁”女孩[1]
一、个案概况
正读高一的小莫一屁股坐在心理辅导室的沙发上,疲惫的她再也无力站起来。小莫面容的甜美与她脸部的僵硬及双手的颤抖相比,显得格格不入。浓重的黑眼圈遮掩了她明媚的双眸,布满红血丝的双眼却流露出强烈的求助渴望。
稍息片刻,小莫终于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故事。小莫的同桌是大家公认的“班草”,同桌和小莫平时交流比较多,可是班里有些暗恋小莫同桌的女生嫉妒小莫。于是,她们“组团”在网站上散播小敏的谣言,说小莫是个“心机婊”。小莫突然就被不明是非的班级同学孤立了。无独有偶,此时班级内小莫最好的朋友被医院诊断为中重度抑郁症,休学了一年。
小莫也提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在小莫读小学时离异,并各自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小莫跟着妈妈一起生活,妈妈没有工作,生活比较拮据。爸爸常年不给自己抚养费,因为爸爸自己的家庭里还有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儿。周旋于两个家庭之间的小莫自我评价是个高度敏感的女孩,恐惧失去爱。
一个星期以来,小莫失眠多梦,睡眠断断续续,梦境里全都是被追杀,自己却困囿于原地的场景。她没有任何食欲;上课时很难集中注意力;对于将来没有任何期盼,觉得人生就是一条黑色的隧道;感觉自己就像漂浮在海面上,一层层海浪袭来,自己立刻就被海浪淹没了。想到因为抑郁症而休学在家的好友,小莫怀疑自己也得了抑郁症。
二、个案分析
小莫当下的心理状态是由多种因素糅杂而成。首先是小莫自身的个性因素,她内向敏感,对压力的感知性强;此外,遇到糟糕的事件,小莫习惯于采用悲观的归因风格,认为当下的困境会永远持续下去,将来也没有任何希望,被孤立都是自己的错误,用一件挫折事件定义自己整个人的价值;另外,当下这个阶段,小莫遭受了很多后天的压力事件,被班级同学独立,最好的朋友得了抑郁症;最后,父母离异,父亲在情感上忽视小莫,家庭问题成了滋生小莫不良情绪的温床。
三、辅导思路及方法
阶段一:撕掉“抑郁症”的标签
小莫担心自己得了抑郁症,首先我需要引导小莫区分什么是抑郁情绪,什么是抑郁症,澄清她当下的心境状态。我对小莫说,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不同,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类综合症,不仅包含沮丧悲伤,还有丧失兴趣、失去活力、疲倦、焦虑、厌食或暴食、失眠或嗜睡等因素;并无具体诱发原因,患者会无缘无故地产生抑郁情绪,持续时间长,可达两周甚至数月以上;严重影响到一个人的工作和学习;是一种心理疾病,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来做出评估和诊断,自己不能妄下结论。
抑郁情绪则不然。抑郁情绪是一种忧伤、悲哀或沮丧的情绪体验,每个人一生中总会有一段时间生活在抑郁之中,心情低落、压抑,但是过去这段时间就没事了;抑郁情绪的产生事出有因,基于一定客观事物为背景,比如小莫当下的抑郁状态是由具体事件引起的,是可以理解的;程度相对较轻,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我又与小莫分享了青少年时期的某些心理特点,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发展时期,心理问题更加复杂多样,有时表现出情绪低落,压抑绝望,但可能并没有达到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听完我的讲述之后,小莫沉默了。她向我借了一张纸和一支笔,在纸上写下了自己这个阶段所有的烦恼,认真分析后,对我说:“我觉得我没有得抑郁症,仅仅是有一些抑郁情绪。但是我真的很心痛,当我走进班级,发现同学都在议论我、排斥我时,我心如交割,那种心碎的感觉都要把我整个人撕裂了。我恐惧这种感觉,我不明白自己为何如此煎熬,所以我觉得自己一定是得了抑郁症。”
听完小莫的倾诉,我真诚地表达了我的称赞:“你能够用如此细腻微妙具体的词语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就是管理抑郁情绪的开始。”听我这么说,小莫眼睛突然一亮,对我的回应表示好奇。我继续说:“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能用具体的、准确的、形象的情绪词汇标记自己所经历的感受,就是为情绪‘贴标签’。就像你刚才描述自己的情绪,会用——心痛、心如刀割、被排斥感、心碎、煎熬这样的情绪词,如果你能用越多的情绪词汇描述自己的情绪,你对自己的理解就越深刻。就像一个人在开车时,看到黄灯亮起就会踩刹车一样,当你将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词汇表达出来,就如同给自己的情绪踩了刹车。”听到我的表扬,小莫不好意思地笑了,她一直紧缩的额头第一次彻底舒展开。
接下来,我与小莫分享了一些大脑科学知识。我说,“从大脑科学的角度讲,物理疼痛与社会疼痛共享同一个神经基础,一个人被他人排斥的同时,他们的大脑中控制肢体疼痛感觉的区域同时也变得十分活跃。心痛是真正的痛。当你感到高强度的社交沮丧时,当你感到被孤立,不被班级同学接纳时,你的身体也正在感受着真实的疼痛,你所描述的心如刀割,我特别理解,因为你的心也许真的在流血。”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这番话,让刚刚荡漾起微笑的小莫,突然之间,嚎啕大哭。她紧紧地抱住我,哭了至少十分钟。痛哭之后的小莫,好像放下了一些东西,她擦干眼泪对说我:“老师,我现在突然觉得很轻松,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被理解的感觉真好,谢谢您。”
阶段二:接纳自己的“海绵个性”
一个周之后,小莫如约而至。她红白色格子相间的校外里面露出一件黄色的卫衣,明亮的颜色修衬出小莫白皙的皮肤,她原本浓重的黑眼圈消退了许多。
我首先采用了焦点解决技术中的量尺问句,澄清小莫当下的心境状态。通过量尺可以确定问题的严重程度、目标的完成程度等。只有了解小莫处于哪个位置,才会有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我问小莫:“抑郁情绪消失是你的目标,假如达成目标是10分,抑郁情绪一点没有消退时则为0分,你给自己现在的状况打几分?”思考片刻,小莫给自己现在的状态打4分。我继续问小莫:“你是如何做到这4分的?你选择了哪些方式应对抑郁情绪?”沉默了一会,小莫说,“我选择来求助心理老师,在您这里可以得到宽慰和理解;我相信班级同学最终还会接纳我的;我不能放弃自己的学业,我想考一所好大学。”我继续问小莫:“如果向前一小步,由4分提升1分,到5分,你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来缓解自己的抑郁情绪呢?”小莫说:“我喜欢做手工,喜欢听歌,我还可以加强运动锻炼”。我表扬了小莫的举措,我说,抑郁情绪是在行动中化解的,写作、运动、做手工都提供了一种与情绪联结的有效途径,将抑郁情绪溶解在积极的行动中。
第二次心理辅导,我采用量尺问句唤醒了小莫的内在优势和资源,但是小莫依旧表达了低自我价值感和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接下来,我主要引导小莫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个性。截取的辅导片段如下:
小莫:“我非常敏感,我讨厌自己的敏感。我多么想吃一颗神奇的药丸,吞下去,我就能变成一个没有痛苦的麻木的人。”
我:“你看我的办公桌,假如桌子上有一杯香甜可口的水。我把它倒到一块海绵上。你会看到什么?”
小莫:“海绵把甜水吸收了。”
我:“我们再换另一块一模一样的海绵,这次我倒一杯苦涩的水,又会发生什么?”
小莫:“海绵把苦水吸收了。”
我:“那么,我把海绵换成钢板呢?再次重复相同的实验。”
小莫:“钢板不吸收甜水和苦水。”
我:“你明明是一块海绵,为什么非要把自己变成一块钢板。你的敏感让你强烈地感知到痛苦,但同时也让你对美的感悟力更高。如果用吃药的方式,把自己变麻木,让自己从海绵变为钢板。殊不知,在痛苦降低的同时,你感知美的能力也消失了。”
小莫(沉思了一会):“以前我从没有这样思考过问题,原来我就是一个像海绵一样的女孩,虽然我很痛苦,但是因为我的敏感,我更能发现生活中的善意和美好,更能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是敏感带给我的好处。”
我:“你的领悟力真高。我们每个人都是透过滤镜看世界的,于你而言,你看到的世界有着更高的对比度和饱和度,因此你在用一种更为生动、更激烈的方式感受着这个世界。你说你很敏感,你就像一块海绵一样,迅速吸收苦水和甜水,但是这就是你存在的一种方式。你能够感受到更激烈的痛苦,也能够感受到更深邃的喜悦,来这人世间走一遭,这样过一生,也是值得的。”
小莫:“老师,您这段话太震撼我了,我得拿笔记下来。从我进辅导室,就一直在看您的眼睛,您一直在微笑,您笑起来真好看。”
我:“因为你有发现美的眼睛。”
小莫的抑郁情绪与她的高敏感个性有关,我创造性地采用“钢板”和“海绵”的隐喻,以鲜活灵动的方式,深入小莫的内心,让她即刻意识到“海绵个性”的好处和辩证看待个性的重要性,进而帮助小莫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阶段三:放弃自我攻击,学会自我关怀
除了引导小莫建设性接纳自己的个性,还要激励她关怀自己,放弃对自我价值的攻击。第三次心理辅导的截取片段如下:
小莫:“我现在想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但是前段时间的心理煎熬让我的学习落下了一大截。我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但是效果并不好。我特别内疚、自责,恨不得啪啪打自己的脸。”
我:“听你这么说,我真的很心疼你。读高中时,有一次我数学成绩考得特别差,拿到成绩单那一刻,我真想打自己几巴掌,因为数学一直是我的强项。你看,我们习惯于在自我威胁与自我批评中找到改变的动力,总是通过让自己‘讨厌’当下的自己,督促自己有所觉醒,以获得改变的动力。”
小莫:“原来并不是我一个人这么做,老师曾经也会这么对待自己。”
我:“但是,这些消极刺激的方法有正向的激励作用吗?”
小莫(沉思一会):“讲真心的,并没有用,我越是责备自己,否定自己的价值,越没有继续学习的动力。”
我:“自我批评发挥的动机效果是短暂的。从长远视角看,自我苛责产生的焦虑感和抑郁情绪会使我们表现得更差。相反,在挫折和失败中给予自己善意、温暖和宽容,反倒更容易取得接下来的进步。失败时,我们最需要的并不是狠狠的自我批判,而是自我关怀。”
小莫:“关怀自己?那不是允许自己堕落吗?”
我:“自我关怀意味着停止对自己无休止的挑剔和批判,理解自己的瑕疵,不再一味地苛责自己。没有人是完美的,任何人都会犯错误。许多人认为,不对自己狠一点,自己就会懈怠,做不出什么成就;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小莫:“是的,我也这么认为的。”
我:“自我批判可能会让我们痛下决心,信誓旦旦做出改变,但实际上,并不利于我们真正实现长远目标。”
小莫:“我说呢,我每次挖苦自己一顿,就能认真学习一两天。过几天,我又泄劲了。如何关怀自己呢?”
我:“现在,想象一个你最在乎的朋友,正在经受学习痛苦的折磨。如果他想要寻求你的安慰,你会有什么感受?你准备对他说些什么?”
小莫:“我会特别难过,心疼他。我会理解他的处境,我希望他能够照顾好自己。我会对他说——困难是暂时的;你并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你有很多优点;不要急功近利,慢慢来,学习成绩的提升需要脚踏实地往前走,坚持才是王道。”
我:“说得太好了,小莫,把这些话反复说给自己听,你要学会正确地鼓励自己。”
小莫(眼睛里全是泪水):“我会的,谢谢老师一直以来的支持和理解。我一定会熬过来的。”
当一个人处于抑郁的情绪状态下,其脑海里都是消极的思维、对自己的批判和苛责,但是这些消极的自我观念只加重接下来的抑郁情绪,甚至会进一步演化为抑郁症。在这次的辅导中,我引用科学的研究结论,让小莫认识到,自我接纳是长期改变的根基,所有真正改变的发生,都不是以自我批判为起点。严苛的自我批评或消极的自我态度,不会产生任何激励作用,只会加重小莫的抑郁心境。自我关怀才是抑郁情绪的完美解药。
阶段三:保持成长型思维,穿越“抑郁”的风浪
通过前三次的心理辅导,小莫理解了自己的心痛感受,逐渐接纳了自己的敏感个性,学业成绩下降时不再攻击自我价值,并选择每天下午运动半个小时。这时候,“班草风波”的闹剧开始逐渐收尾,大家都在忙碌地准备期末考试。但是,小莫每次听到妈妈向爸爸索要抚养费的电话时,她的内心都万分煎熬,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埋葬进了抑郁的海浪里。最后一次辅导,我们商定后,将目标定位于帮助小莫找到“冲浪板”,驾驭抑郁情绪的海浪,并学会采用正确的语言激励自己。
丽莎·达莫写了一篇关于低技术干预的文章,并称其为“雪景球干预”。当一个学生情绪崩溃、情感错乱时,老师会拿起一个自制的雪景球,用手摇晃,然后放在桌子上。当学生看着闪闪发光的“雪花”纷纷落下时,老师告诉学生眼前的情景正是她大脑里正在发生的事情。理智,需要等待“雪花”落定。我采用了同样的方法,和小莫一起等待辅导桌上的水晶球里的雪花停下,我对小莫说,情绪几乎总是会上升、起伏,但终会平静。情绪来来去去,走走停停,终会消散,这就是情绪的本质。情绪就是情绪而已,它没有那么重要,也没有那么强大。这种“观其所是,但不为所动”的态度,就是接纳。接纳情绪并不意味着对情绪听之任之,并不是暗指我们喜欢抑郁情绪,接纳是一种选择,为困扰自己的事情“腾出心理空间”。抑郁情绪不是你“有”什么,而是你“做”什么,接纳就是带着抑郁情绪,,然后选择最恰当、最有价值的行为。接下来,我引导小莫放轻松,深呼吸,进入一个冥想的状态:当小莫再次听到妈妈向爸爸索要前的电话时,关注你的呼吸,关注脑海中浮现的念头,内心涌动的情绪,想象你的面前有一个传送带,当你的情绪和念头冒出来时,将它们打包,放在传送带上,让它带走。在冥想的状态下,小莫对自己说:接纳抑郁情绪,即使现在特别难受,抑郁也会很快过去的。深呼吸,将注意力放在学业上,执行今天的学习计划。学会接纳,就是一项有效应对抑郁情绪的工具,带领小莫驾着希望之舟,驶出复杂多变的情绪急流,站在冲浪板上,驾驭情绪的海浪。
接下来,我主要基于成长型思维,引导小莫采取正确的语言和自己“对话”。成长型思维是一种以智力可塑为核心信念系统的思维模式,相信能力的可延展性、可锻造性、可发展性,能力通过持续努力、刻意练习、完善学习策略和寻求适当的帮助得以提升。“改变你的语言,改变你的思维”,改变学生说话的方式,其思考方式也会随之改变。面对失败时,不要说:“我搞砸了,我是个失败者”,我引导小莫对自己说:“犯错能让我变得更好,这次犯错了,以后就知道这么做是错的”;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不要说:“这太难了,我不可能完成”,而是说:“每个人学习曲线都不一样,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搞定,只要保持这种学习势头,最终肯定能够做到”;想自暴自弃时,不要说:“我的能力达不到,我要放弃了”,而是换种思路:“问题没有方法多,此路不通,那我试试其它学过的方法”。
另外,当小莫脑海中出现喋喋不休的负面自我对话时,引导她采用抽离式自我对话,即自我对话从第一人称“我”转换到第二人称“你”或者第三人称“他/她”:在脑海中说出自己的名字,像和别人说话一样称呼自己,具体的句式是:“小莫,你在做什么?你这么消极地攻击自己有用吗?” “小莫”是第三人称,“你”是第二人称,当她使用这两个人称取代“我”这个第一人称来和自己沟通时,让小莫在心理上立刻退了一步,自己和自我之间的情感距离就扩大了。这等于将自我抽离,从而可以更加冷静、理性地面对自己的问题。
当我与小莫分享成长型思维背后的语言模式和抽离式自我对话时,小莫表示特别新奇,以前从来没有这样与自己“对话”过,小莫选择把成长型思维的语言海报贴在自己的卧室墙上和课桌上,想放弃时,就改变自己的语言,给予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
四、辅导反思
抑郁症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但是,根据我在高中阶段的心理辅导经验,很多学生呈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抑郁情绪,并非抑郁症。如果我们随意评价学生“你得了抑郁症”,抑郁症的这个标签反而会加深并强化他们的“抑郁”症状。很多学生将“抑郁症”这个标签当成自己逃避压力的保护壳,死死不愿意拿下来,时间久了,他们会潜移默化认同自己的“抑郁症身份”,越活越抑郁。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区分学生的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当学生出现抑郁情绪时,坚定地告诉他们,“你没有得抑郁症,只是出现了抑郁情绪。情绪、思维,是可以改变的。” 所以,如何引导学生把自己面临的问题修正为可控的、可变的因素,我认为这是心理辅导的关键。对于青少年,抑郁构成了一种身份还是一种当下的情绪状态?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第一个问题。
我们需要反思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鼓励抑郁的学生?身为教师,我们习惯于采用消极的、批判式的、粗暴的方式激励学生,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本次心理辅导,我从大脑科学的视角理解小莫真实的痛苦,引导她自我关怀,采用成长型思维的语言模式鼓励自己,基于最前言的心理学研究结论,循序渐进引导小莫成功走出抑郁的困境。所以,一名心理教师最需要终身学习,需要有理论自觉,以科学的心理理论和辅导技术为指引,在实践中对学生心理问题形成更深刻的洞见和省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