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没有人喜欢我 ——一例六年级女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心理辅导

 

一、个案信息

(一)基本情况

小玲(化名),女,12岁,我校六年级学生,身高一米六三,微胖。该生性格外向,不重视纪律,爱开别人的玩笑,因此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班级里有一两个自称是塑料姐妹花的朋友。学习不自觉,成绩较差。在四年级得知父母离婚后,学生的学习状态直转急下,成绩变得非常差。她和母亲居住,与亲生父亲几乎没有见面。母亲再婚,与继父有一个女儿,继父与母亲经常吵架,且学生觉得母亲偏爱同母异父的妹妹,而不喜欢自己。

(二)主要问题

1.求助者主诉

学生阐述自己当天在数学课上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没有回答上来,遭到多个男生对她的嘲讽和恶言相向。她经受不了这些攻击,感到生气和难过,所以在课上通过割手腕的方式舒缓情绪。学生说平时也会感受到其他同学的敌意,但是这次会采取自伤的方式缓解情绪是因为这次涉及了更多的人,觉得自己被“四面埋伏”。经过老师的询问,学生反馈自己没有自杀意念,自伤是为了缓解自己的情绪。学生表示愿意和老师多次交谈,帮助缓解自己的痛苦。

2.心理老师观察

心理老师无意中发现学生的手腕上有十几道割伤后,及时与学生沟通,并邀请她当天下午到心理室和老师交谈。该生应邀前来交谈,但面色凝重。叙述时条理清晰,说话反应平稳。

3.学生的母亲反映

事情发生当晚,学生回家穿着校服长袖遮手腕,母亲想揭开,和女儿沟通,但遭学生拒绝。母亲认为孩子不体谅自己的不容易,总是觉得自己不被关爱。母亲担心孩子的生命安全和心理状况,希望老师给予及时的疏导。

二、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此年龄段的个体会更加重视和敏感于同辈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且情绪容易波动大,易产生冲动行为。学生也有抑郁的可能,但需要专业诊断。

2.社会性原因

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当日的数学课事件是导火索;平日同学对她的言行反馈比较偏向消极负面,缺乏同辈的支持;亲生父母离婚,现在继父又和母亲经常吵架,且母女关系差。

3.心理原因

存在不合理认知:她认为班级几乎所有同学都讨厌她,都要跟她作对;她觉得自己很糟糕,长得胖成绩又不好,不值得被喜欢,所以爸妈也不要她了。

三、辅导目标

1.具体目标

倾诉心结,宣泄情绪;进行自伤行为的功能评估和行为评估,了解学生自伤的动机和危险程度;寻找替代行为应对冲动;寻找社会支持,提高人际效能;感受家庭温暖;发现不合理认知,建立合理认知。

2.最终目标

不再产生自伤行为,找到合理的应对冲动的行为模式。提高人际效能,减少与他人的矛盾和隔阂。

四、辅导方案

1.辅导方法与原理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指的是个体在无自杀意念的情况下采取的故意、直接伤害自己身体,且不被社会所允许的行为。韩阿珠等对中国大陆中学生NSSI的流行特征进行Meta分析,发现NSSI的总检出率为27.4%[1]。NSSI发生率在青少年时期达到高峰,在成年早期开始逐渐降低[2],这和个体应对问题的模式随着年龄增长变得更加成熟有关。因此,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应对冲动的模式很重要,而了解自伤原因(功能评估)是干预的基础。对于青少年的NSSI,帮助建立支持系统也是重要的,提高人际效能和自尊可以大大降低自伤行为。青少年的受暗示性较强,故其中穿插使用短焦的技术,通过引导正向的思考,往正面的方向改变。

2.双方责任与义务

(1)心理老师的责任与义务

老师及时告知家长,该生出现了自伤行为,虽然现在没有自杀想法,但自杀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得多。建议家长及时带学生到专业心理治疗机构或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并请家长签署知情书。

老师和学生介绍了心理辅导的性质是助人自助,这不意味着学生依靠老师促成改变;辅导过程中老师遵循保密原则,但出现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危及生命的情况除外。

(2)学生与家长的责任与义务

心理老师建议去医院检查后,学生暂时不愿意去医院检查,希望只和老师交谈。辅导期间若出现重大情况,将主要由学生和家长本人承担。

3.时间安排

共6次辅导,每次50分钟左右。

五、辅导过程

(一)第一阶段:建立咨访关系和行为评估(第1次辅导)

采用摄入性会谈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学生自伤的触发因素、是否有自杀意念、家庭状况、求助动机等。在她陈述时积极倾听,对她当下的情绪给予理解,并鼓励其合理宣泄负性情绪,让她在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纳的同时,明白自己的问题是可以合理处理的。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完成情况:了解到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自伤的伤害程度:用美工刀在手腕上割十几道,主要在左手,割痕较浅,没有伤及其他要害部位。心理老师和学生建立了较好的咨访关系,学生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宣泄。同时双方共同商定,确定基本的辅导目标。

(二)第二阶段:实施心理帮助(第2~5次辅导)

1.第二次辅导:功能评估,寻找替代行为应对冲动

了解学生自伤的动机,并通过鼓励学生回忆成功经验,寻找较为合理的替代行为应对冲动。

完成情况:

(1)从交谈中了解到,当学生在数学课上被多位男生嘲讽后,觉得被全班攻击了,大家都向她投来鄙夷的目光。她感受到非常的生气,但课上又无法表达自己的愤怒,觉得很憋屈。同时她又感受到十分孤独,觉得大家都讨厌她,都在和她作对。她感到全身都很紧绷,且手心发凉。而当割腕时,注意力转移到手腕上,她感受到了放松;在割腕之后,同学对她的言论也变得比较谨慎,减少对她开玩笑的次数。

(2)老师对学生的情绪及时给予同理,并提供心理支持,表示如果学生愿意来找老师谈,老师都会尽最大的力量给予陪伴。在老师正向思考的引导下,学生感受到自伤行为不是为了伤害自己,而是一种痛苦的表达和宣泄。进而邀请学生尝试找到过去在类似情况下成功表达和宣泄情绪的合理方式。学生想到一个方式,当有自伤冲动时,用自己喜欢的做工艺品、和朋友或老师聊天等转移注意力;如果当下无法实现,则用掐大腿让自己感到疼痛的方式替代。老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并鼓励可以尝试看看。

2.第三次辅导:化解误会,提升人际效能

心理老师邀请数学课上嘲笑该生的三位男生到心理室,从他们那儿了解当时的情形。并随后根据情况,邀请学生加入会谈,进行内容对质,尝试解开心结,并用合理的相处模式替代旧模式。

完成情况:三位男生中有两位平时在班级里比较活泼爱玩闹,在会谈过程中嘻嘻哈哈,但能配合交谈。他们都表示平时对该生并没有真正的敌意,一开始只是觉得开玩笑好玩,后来演变为一种固定的相处模式,会互相贬损、拍打和挑衅,而有的时候过度了就会真的吵起来。而且他们都觉得该生在班级里并没有被大家讨厌,和她交流的人还是不少的。随后,老师邀请学生加入三位男生的交谈,进行了内容的对质,并进行相处方式的模拟,尝试探索用新的方式相处。刚开始大家都很别扭,其中一个男生积极担任导演,模拟就此展开。最终学生在互相尊重,少一些随性言语和行为攻击的玩笑方式中感受到了和谐相处的可能性。老师鼓励将这种新模式带到现实生活中。

3.第四次辅导:邀请母亲加入,感受家庭温暖

心理老师先和母亲进行了一次面对面沟通,将学生自伤的原因告诉母亲,并建议母亲平时在沟通的过程中多倾听,增加对学生夸张言语的关注,因为其可能是在表达对关爱的需要,母亲可以在此时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如,学生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肚子疼,把病情说的很夸张,老往学校的医务室跑,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医院看看。周末和节假日也可以单独带孩子出去玩,制造母女的独处时光,让其感受到母亲对她的独特关爱。而后邀请学生也加入会谈,母亲在学生面前尝试表达自己的爱,并答应将可能不足的地方进行改善。

完成情况:母亲在学生面前表达了关爱,并表示以后对学生多倾听,了解其内心想法;同时鼓励学生在平时需要帮助的时候向母亲直接表达需要,双方都以温和友好的方式沟通。刚开始学生比较拘谨紧张,在接近结束时有了更多的言语,表现的更加放松。听到母亲的一番话,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了母亲对自己的爱,增强了安全感。

4.第五次辅导:友情助力,发现不合理认知

老师邀请该生以及与其比较要好的两位女生到心理室开个茶话会,共同探讨友情,探索友情的意义和如何获得珍贵的友情。   

完成情况:该生通过两位朋友的用心陪伴,感受到友情的美好。也通过他人的视角发现自己并不是讨人厌,而是有的时候爱开玩笑爱打闹,让他人觉得很随性,所以大家都喜欢和她开玩笑。此次辅导结束后,该生自述感觉轻松很多。

(三)第三阶段:巩固与结束阶段(第六次辅导)

本次辅导了解学生的最新情况,对学生生活中的新改变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完成情况:老师了解到,学生从上次数学课后至今,未再出现自伤行为,且和同学相处的比较“平静”了。老师肯定了学生在心理辅导中的积极参与和生活中的积极改变,并让她认识到认知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老师也积极联系班主任和段长,协同帮助学生构建更加友善的学习环境,同时和学生进行定期交谈,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

六、辅导效果

求助者自我评价:自述心理压力减少了很多,和同学相处也比较融洽;与母亲关系好了一些,会一起出去玩。

母亲的评价:学生愿意和家长出去玩,也更愿意和家长交流了,脸上多了笑容。

心理老师评价:具体目标和最终目标基本完成,能正常生活和学习。在随后的回访中,总体状况较佳。

七、辅导反思

总体来说,本次对于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心理辅导是比较成功的。但对于心理老师来说,这是极具风险且工程量大的,应当慎重对待。在学生不愿意去医院接受检查,参与心理辅导的阶段,老师应该在提供心理支持的同时,了解学生不去的原因,尝试帮助打消顾虑,鼓励其去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而在功能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准确的把握学生自伤的动机,以防止不当的言行造成学生负面情绪的积压,再次造成自伤行为。

 

[参考文献]

[1] Plener P L , Schumacher T S , Munz L M , et al. The longitudinal course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d deliberate self-harm: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Emotion Dysregulation, 2015, 2(1).

[2]韩阿珠, 徐耿, 苏普玉. 中国大陆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流行特征的Meta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7, 38(011):1665-1670.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