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在其一生都会经常遇到应激或挫折,一旦自己不能解决和处理这种应激或挫折,就会发生心理失衡,这种失衡状态便称为“危机”【1】。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的时期,心理危机的主要形成因素涵盖生理、心理、社会诸多方面:处于性成熟过程与“生长爆发”阶段的发育冲突;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的模糊性(同一性迷惘);突发事件与应急能力低下;以及一些与心境障碍、精神疾病等有关的前驱表现。以上种种均会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而一次单元咨询模式是在一次性咨询中,鼓励当事人觉察其个人的正向特质、内在力量与资源,由之萌发生命的希望与价值,以重新定向、采取行动、促成改变【2】。下面,我以暑假某天接到的一起自杀自伤危机电话为例,呈现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探索过程。
一、展现良好的咨询态度,建立咨访关系
七月的一天下午两点多,心理热线值班中,电话铃声响起,我刚接通,电话那头传来很虚弱的女孩声音:“我好难受,好难受,可是我找不到刀……”我心里一个激灵,轻问:“要刀做什么?”“割手啊,割了就没那么难受了,我手臂上已经有三百多刀了。”出于职业敏感度,我判断是危机来电,为进一步评估危机程度,在贴着女孩情绪走的同时,了解到她此时在家,身边无危险刀具,正处于安全环境后,终于先松了第一口气。
一开始,沟通进展比较困难,基本我问一句,她答一句,过程中,我以真诚的态度表示同感,拉近双方距离,使她相信自己找到了能理解她痛苦的人,倾诉从被动转为主动。孩子今年15岁,初中刚毕业,在断断续续的讲诉中,她说起了昨晚与母亲发生的一次冲突,导致一晚没回家,在大楼门口蹲了一晚上,没睡觉,也常常失眠。现在又刚刚吃了药,更加不想睡了。在她随口说出的四五种药物名称(盐酸舍曲林、碳酸锂等),我初步判断女孩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在后续的咨询中她也证实了。
在谈话中,我一边积极共情,协助她释放积聚在内心的不良情绪,一边继续做风险评估(4P:痛苦程度、自杀计划、自杀史、当前现状),判断为二级中危个案(A. 有自杀史且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一年;B.出现自杀意念,但不具体(或长远);C.同意执行安全计划)【3】。
二、肯定当事人的求助行为与面对问题的勇气
在女孩同意执行安全计划后,我和她探讨了可能发展为危机的预警信号,如想法、意向、情绪、情境、行为等,商量在遇到上述信号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女孩试探的问出一句:“就像现在我给你打电话?”我不假思索的肯定了这一做法,并且通过假设、叙事外化等方式将她的部分行为和想法正常化。由于此时女孩还处于服药后的后续反应中,我自始至终在顺应她的情绪,不断感应情绪的微小波动,对于女孩所做出的任何一点努力,我都立即抓住和积极赞扬。明显她的情绪好转不少,声音力度变得坚实一些,电话中也出现了笑声,还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老师,你好会夸我啊!”
在肯定女孩的求助行为及面对问题的勇气时,我秉持的态度始终是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怀,以具积极意涵而可加以改变的方式来描述当事人的问题。相信这位敏感的女孩也捕捉到了这些,在放下心防的同时,慢慢接受了我的一些提议。
三、凸显咨询焦点,找出当事人的生命意义与力量
咨询过程中,女孩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从十多年前的经历到昨天的事件,从自己的情感到周围的人际关系,以及患病前后的种种,我无法全部分辨出哪些是客观现实,哪些是她主观臆断,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女孩的真实体验。在一次单元咨询中,我需要聚焦她目前最大困扰:持续低下的心境及无目标,为此,我透过想象或隐喻来凸显晤谈的焦点,在提供的信息中挑选出一些她感兴趣的内容,让其展开想象的翅膀,对焦期待。
在不断引导下,女孩聊到了喜欢的手游《第五人格》,此游戏我不是很了解,但从她喜欢的角色、记忆深刻的片段以及使她兴奋的游戏点中,我挖掘出她本身存在的力量感,女孩语速明显快起来,开始频繁出现“你知道吗”这些起始语句。就这样,以她为主体,我适时引导,女孩转移了注意力,慢慢走出低迷心境,还说起了自己的未来憧憬,希望能拥有如何豪华的大房子,如何称心如意的布置等等,对于她这些天马行空的梦想,我带着欣赏的眼光和她探讨,一步步从虚幻落实地面。当女孩说到“我讨厌英语,但数学不错,而且我也喜欢挑战!”时,我感受到了她的生命力。
四、提出当事人可具体改变的任务与演练可能的解决方案
由于女孩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时不时的会被突如其来的恶劣心境所困扰,这些不能只靠心理咨询来解决,因此,我温柔且坚定的建议她一定要按医嘱服药,并定期复诊,女孩小声说了句:“吃了好难受的!”我还没来得及再劝,她紧跟一句:“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一年我一直在努力吃药!”突然,我那一瞬间特别心疼孩子。
电话的后半程,我们重点探讨当再次出现恶劣心境时,自身有哪些方法可以采用。女孩说:“之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刀割手臂,看到血出来,就好受很多。”显然,过往的经验模式完全错误,必须探寻新的可行方案,我先做了必要的心理教育,让她知道自残只是宣泄情绪的一种方法,并且帮助她尽可能找到处理情绪的其他方法,比如唱歌,运动,跳舞。最终聊到了女孩感兴趣的cosplay,我具体化每个值得探讨的细节,帮她搭好可攀爬的脚手架,可以做什么,怎么做,鼓励她从最小的一步开始实施,
中间有个小插曲,女孩说除了自残,还特别想喝酒,澄清后才知道她说的是锐澳鸡尾酒,其实她也就喝过一次。为防止她饮酒成习惯,我玩了个概念偷换,把她原本追求的微醺感换成了刺激感,利用酒精含量和碳酸型饮料等相关化学知识,使其打消了用酒精缓解痛苦的方式。
五、肯定咨询与当事人的努力成果
虽然女孩一直表示自己不困,但从她的描述中,昨天一晚没怎么睡,身体肯定是疲惫的。我和女孩做了简单的呼吸放松治疗后,看看时间也快一小时了,问道:“一会挂完电话后,你会做些什么呢?”女孩想了想,说:“我会躺到床上,喝点甜的饮品,听着你推荐的歌曲,闭上眼睛休息会。”我由衷赞叹:“太棒了!没必要逼着自己睡着,可以听着歌,让歌曲的画面在脑海中想象,怎么轻松怎么来,好吗?”女孩沉默了几秒,说道:“老师,谢谢你,没有这电话,我可能……”这一刻,我似乎和她情感共频了:“孩子,也谢谢你的信任!”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曾说:“青少年好比蝴蝶,他们经历着从毛毛虫到蝴蝶之间的层层蜕变,这种蜕变充满着潜能,但也很脆弱。”若他们脆弱时刻,我们去倾听和安抚情绪,给予支持,就能拉住了他们求救而伸出的手,看上去能做的很有限,但却十分重要。青少年自杀自伤很多时候就是冲动型行为,只要能及时给予安抚引导,寻找到各种内外的资源,让他们看到希望,找到自己的力量,就能让他们放弃原有念头。
此次一个小时的电话咨询,采用的就是一次单元咨询模式,重心则以协助当事人发掘出其生命的意义与力量为核心目标,亦即以问题解决为咨询的表层目标、以建立生命意义与力量为咨询的深层目标【2】。治疗关系的核心是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怀、正确的同理心。当然,根据实际个案情况,还可继续追踪或进行下一单元咨询,联合父母,共同家庭系统治疗,以期当事人能更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