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浚,男,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籍贯广东梅州,7岁之前是在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之后跟随爸爸妈妈暂住深圳市宝安区,爸爸妈妈都是工厂里的普通工人,妈妈经常要上夜班,爸爸经常要出差。小浚在深圳宝安上小学后每天中午的上下学由午托老师接送,下午放学有时候是妈妈来接,但大多数时候是跟着邻居的家长一起回家。
科任老师对小浚的评价基本都是“乖乖仔、内向、不爱说话、很闷”。小浚的班主任(英语老师)及数学老师都是从一年级一直带他们到现在五年级的,对班上的学生比较了解。按照这两位老师的描述:小浚从一年级以来一直就是那种中等偏上一点点的孩子,不怎么爱说话,但跟班里同学的相处还挺融洽的,也有三两个关系很亲密的好朋友,也都是男孩子,性格是真的很内向,因此也常常很容易被忽略,他也从没干过什么调皮捣蛋、破坏规矩的事,循规蹈矩老老实实的,但是自从这学期(五年级的上学期)以来,语数英的科任老师先后都发现他经常不交作业,也不跟老师解释原因,问起来也是一声不吭,连句“我不会写或者我忘记了”的借口都不说的,问得多了他竟然当场摔书本,趴在课桌上睡觉,联系小浚的家长,反馈他的这些情况,家长表示很难受,但也不知道怎么办。此后,在班主任老师的建议下由班里的心理委员小铭(也是小浚的好朋友)陪同来到学校心理辅导室。
二、案例辅导过程
(一)第一次咨询
由班级心理委员小铭陪同前来,小浚并不怎么开口说话,反倒是开朗活泼的小铭一进来就开始讲“老师好,我们班主任叫我跟他一起来熊猫室的,说是您找我们问作业的事,您怎么会要问我们的作业呢?我们自从上了五年级,每天的作业真得多了好多啊,我每天要花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能写完,以前都是最多二十分钟就搞定了的。”
咨询师:小浚你也有这种感觉吗?
来访者:(点点头)
咨询师:你们一般什么时候开始写作业,多长时间能写完?
小铭:我是四点半一放学,大概四点五十到家,我妈就要我就开始写作业,差不多六点的时候能写完,然后就吃晚饭,再去电脑房或者小区里玩会儿,然后就洗洗睡了。
来访者:我有时候也跟他一样,有时候妈妈很晚才来学校接我,到家都五点半了,然后妈妈去上夜班,我自己吃会儿零食、休息会儿,再去楼下餐馆买个晚餐吃,然后差不多七点半开始写作业的。
【备注】本次咨询的主要目的是收集信息,掌握来访者的资料,综合来访者的科任老师反馈的情况以及上述同班同学小铭和来访者本人的谈话内容可以初步推测,进入五年级之后作业量确实增加了,并且来访者下午放学在家里的那段时间很有可能是缺乏大人的陪伴与督促的,这或许是导致来访者自从上了五年级以来经常不交作业的部分原因。
(二)第二到四次咨询
这三次咨询,来访者依然是在小铭的陪同下前来的,不过在开始正式访谈时让小铭先行离开回避了,直到商定行为契约的环节征得来访者的同意之后再请小铭前来担任第三方见证人。此外,基于第一次咨询中来访者提到的“有时候妈妈很晚才来接我,然后就去上夜班了”,我联合小浚的班主任(英语老师)及语文数学老师一起去小浚家进行了家访,发现小浚跟爸妈住在一间只有15个平方的出租屋里,没有隔断间,卧床、厨具、电脑等家具几乎塞满了整间房,小浚的爸妈一直以来都希望在深圳买套房子改善家庭居住条件,所以日夜辛苦工作,他们也跟小浚讲了这一情况,并要求小浚已经11岁了是个大孩子了要理解爸妈的不易,要尽量独立(比如晚上到家后自己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好让爸妈腾出时间多工作多攒钱。通过本次联合家访,基本上可以明晰小浚的问题症结:年龄较小,自控力不足,同时缺乏大人的监管。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了采用代币制来对小浚进行干预,具体做法如下。
1.了解来访者的兴趣与愿望(他最喜欢吃麦当劳、最想要恐龙相关的文具或玩具、空余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玩电脑游戏);
2.咨询师与来访者及其科任老师、父母一起罗列出需要改善的目标行为:不按时交作业;
3.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难度顺序将目标行为进行分解排序并进行具体化,例如:每天晚上七点开始写作业,八点半之前完成。
4.确定行为代币机制:
我的行为表现 |
获得代币 |
备注(兑换机制) |
每天7点开始写作业 |
1个笑脸贴纸 |
2个笑脸贴纸可兑换1个恐龙蛋橡皮
15个苹果贴纸可兑换20分钟电脑游戏
20个小红花贴纸可兑换一顿麦当劳儿童套餐 |
每天1个半小时内写完作业 |
1个苹果贴纸 |
|
一次一项(指科目,语数英可累加算三项)作业得到A |
1个小红花贴纸 |
|
一次作业(指科目,语数英可累加算三项)得到A+ |
2个小红花贴纸 |
|
连续三天1个半小时内写完作业 |
5个苹果贴纸 |
|
连续五天(一周)1个半小时内写完作业 |
8个苹果贴纸 |
5.约定“代币”兑换的时间及执行人:笑脸贴纸每天下午4:35,跟班主任老师兑换;苹果贴纸每周三晚上跟父母兑换;小红花贴纸每周五晚上跟父母兑换。
6.代币契约执行的过程作好记录,由来访者小浚、小浚的老师或父母、心理委员小铭三方联合监督,并及时反馈给咨询师。
(三)第五到六次咨询
这两次的咨询焦点在于检验前三次的咨询效果,即代币制的执行效果。摘取咨询过程中与来访者的部分对话,内容呈现如下文。
咨询师:看着前三个星期的记录表,发现小浚做的很棒哦,看得出来这段时间里你付出了很多努力,比如电脑就在书桌旁边,但是却要压制住内心的小野马要求自己在写完作业之前不去碰电脑哈?
来访者:(羞涩地笑笑)
咨询师:说说你的感受呗。
来访者:有时候想玩,不想写作业,但又想着麦当劳和恐龙,憋得太难受了!
咨询师:恩,这种纠结、克制自己,的确很难受。还有什么感受吗?
来访者:攒够贴纸兑换礼物之后,又觉得超级无敌开心!
咨询师:看着自己的努力有了效果,这种开心到飞起的感觉我看着都很羡慕!
【备注】最后两次咨询中根据来访者的科任老师的反馈以及来访者自己的描述,代币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小浚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当然,这只是阶段性的,小浚不交作业的问题会否反复、一旦脱离了代币制,没有了物质奖励,咨询效果是否会大打折扣……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提醒我们: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中要注意咨询效果的巩固与迁移,要落脚于帮助来访者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实现“助人自助”。
三、案例辅导分析与反思
1.理论背景分析
本案例中主要运用了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代币制(token program)[1],该疗法是是行为疗法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也称表征性奖励制,是通过用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用惩罚消除不良行为而达到目的。代币法就是运用代币并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对符合要求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代币起着表征的作用,只是一个符号,在小学里尤其是以小红花、五角星、贴纸等为代表,也可以是乐学币、记分卡、点数等等,可以根据情况灵活运用。该疗法的原理是基于以下四点:其一,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就是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从而形成特定的“刺激—反应”关系的获得过程;其二,强化,主要是指阳性强化,也就是鼓励法,每次完成所指定的行为或没有发生规定禁止的行为,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其三,行为自控,社会心理学认为,个体既然可以通过社会学习形成那些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这些行为,那么反之亦然,人的行为可以由自己进行主观调控,不一定全然被外界左右;其四,消退训练,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当某种行为不得到强化或不被引起重视时,行为就会消退。
总的来说,代币制是结合阳性强化法、行为塑造法、行为契约法以及自我调控于一体的方法。其主要操作途径是,确立目标靶行为后由咨询师与来访者共同协商,制定行为契约(如果来访者出现了我们所期望的合格行为就马上给予代币奖励,反之如果出现了我们所不希望的需要纠正的负性目标行为,则给予一定的惩罚,扣除一定数量的代币,以阻止负性目标行为的继续出现),督促来访者严格按照契约上的规定来执行,充分调动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与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塑造新的良性行为,抑制或消退不良行为。
2.辅导反思
代币制在低龄段的学生中,例如小学阶段,尤为适用,但在使用时要注意,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局限性,他们对自己是否能执行行为契约、最终是否能够达成目标并没有十分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例如本案例中的小浚在与我协商“我们的约定”时直接提出“一个月之内都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家庭作业,否则就扣除100个乐学币”,显然这样的行为约定是脱离实际不合理的,因此在咨询过程中要注意代币的行为标准必须是符合来访者的年龄特征的、是实际可行的。此外,代币奖励必须要及时,每当来访者出现好的行为时就要马上予以代币奖励,如此才能建立良性的条件反射。在执行代币制的行为契约期间,还要注意合理控制奖励来源,减少有干扰性的盲目奖励,例如本案例中在学校里与小浚建立了“20个贴纸换1张乐学币,5张乐学币兑换一个恐龙蛋橡皮”的行为契约,那么就要请求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使来访者得到奖励的来源尽可能唯一化,而不要出现“学校老师不给,爸爸妈妈给你”这样的矛盾情况,唯有家校双方协同一致、通力配合,才能确保“代币制”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