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例谈高中生“早恋”的辅导策略

例谈高中生“早恋”的辅导策略

      中学生“早恋”心理往往是不成熟的,他们对爱情的真正含义,以及怎样追求爱情等根本问题,缺乏健全的理性地认识,不能正确把握友谊和爱情的界限,“早恋”的形成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本例中的来访学生由于缺乏同性同学的交流,缺乏自我认同和安全感,觉得自己得不到他人理解,而通过与异性同学的接触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寻找认同感。

【主题概述】

       高二文理分科之后,听学生讲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郁闷啊”,他们刚刚有点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班级气氛和人际关系,马上又面临了人际的重新调整和学业的重新定位,每一个学生在走过这个时期的时候都会感到一种困惑和茫然,他们在对生命的探究中往往过分执著,却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前途的迷茫和学业的压力,使很多学生感觉“有压力没动力”,部分转向通过吸引异性的目光来获取成就感和价值感。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们,身心急剧发展变化,这一过程中,他们渴望接近异性,并试图与异性同学建立比较要好的关系。这种需要是正当的,如果异性之间能正常交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个性发展,也有助于个体的心理成长。然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由于过于敏感和富于想象,不少同学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友谊与爱情的界限,将友谊认为是爱情而导致心理的困扰;或因没有处理好感情与理智的位置,致使有的同学陷入"早恋"的情感的漩涡中,影响了其学习的效率和心理平衡,而高二往往又是高中阶段恋爱发生率的最高时期。

【典型案例】

    情境再现:

     他是一个比较敏感的男生,说自己比较爱哭,情绪很不稳定,性格上有些女孩子的特征,这是他比较苦恼的一个方面。在所有人的印象中(也包括他自己),通常认为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所以,他也觉得有时候自己是不是太女孩子气了。同时,他述说自己与同班的男同学关系并不是很好,也总是看不惯宿舍中的其他男同学,而恰恰相反的是和女同学的关系很好。他说他来咨询的主要问题还不是性格上的女性特征,而是容易对女同学产生好感。

    但是由于他在初中就因为早恋搞得全校全家皆知,给自己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这次的一点情感的萌动让自己有点害怕,害怕重蹈覆辙,但是感情一旦萌动要想消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为此而十分苦恼。他喜欢的女孩是另一个班的,和自己比较要好的同学是初中同学,因为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就认识了她,而且从对方的口中知道女生也会打听他的消息。所以,这次就出现和初中同样的问题,但是这次他的想法他有想放纵一下自己的想法,认为克制是非常痛苦的。

     因为这一段时间的矛盾,导致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因为感情和学习的双重压力,让他觉得很疲劳、很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感情问题的纠结。

案例解读:

一、个案背景

1.个性特征

      本案例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有点女孩子气”、“不喜欢和同性同学交往”、“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情绪不稳定”。从他的主述,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敏感、细腻的男孩子,情感丰富,容易对关系好的女生产生依赖,同时由于他平时很少和同性同学接触,就更加加剧了自己对异性同学的情感依恋,但是在依赖的关系中往往是缺乏安全感的。从他自己的述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人际交往是不平衡的,只有异性交往,没有或者很少的同性交往,这种不平衡往往是由于他缺乏一个强大和安全的自我感,以及他对自己的低认同感和低自尊。

2.产生逆反心理

      虽然在他的主述中并没有提到其他男生对他的看法,但是交往是一种互动,我们可以看到在他对同性交往存在排斥时,其他男生对其也是排斥的,从而使得他的同性交往产生恶性反应。于是他虽然有过早恋的消极经历,但仍然想放纵一下自己去恋爱,这也是证明自己价值的一个表现。但是由于第一的后果可能有些严重,对学习造成很大影响,使得他产生困惑、纠结,不知如何处理。

二、心理特点

      当个体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性心理的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自然的特定规律“异性相吸”开始在少男少女身上展现出神奇的魔力。但由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相对滞后,中学生情感问题便呈现出来了。大多数人在青春期都曾出现过感情的萌动,这是个体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正常反应,但是当一种行为与一定的社会行为模式相抵触,就应当被视为一种偏差,常说的“早恋”问题便属于这种情况。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向往异性交往,寻求异性同伴的理解,渴望与异性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但是中学生往往分不清友谊与爱情的界限,在与异性交往中,很难把握好“度”的问题,这样“早恋”问题就随之产生了。

    青少年“早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1)确定目标。开始关注某个异性,默默思念。(2)有所行动。比如写情书、赠礼物,表示对某一异性的好感,并可能有约会行动。(3)频繁约会。可能公开化,似乎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

    而案例中主人公仅仅是在第一阶段,即只是对某个异性产生了爱慕,还不知道对方女生对自己的情感态度,只是从朋友口中猜测对方对自己也存在好感,还不能确定。同时由于自己初中时“早恋”的惨痛经历使得他对对方表达产生一些犹豫和困惑,加上自己的逆反心理,即要放纵一下自己,一方面害怕一方面渴望,造成自己的分裂,天天陷在心理的挣扎中,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同时,由于他几乎没有同性朋友,造成自己的心理困惑无人可以倾述和交流,积压在心理,也找不到情感的合理发泄。

     中学生“早恋”心理往往是不成熟的,他们对爱情的真正含义,以及怎样追求爱情等根本问题,缺乏健全的理性地认识,不能正确把握友谊和爱情的界限,“早恋”的形成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案例中的主人公由于缺乏同性同学的交流,缺乏自我认同和安全感,觉得自己得不到他人理解,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很多寂寞、烦恼和痛苦,这种心理体验越来越强烈时,就需要寻找可以依赖的“意中人”来倾述,所以,自我问题没有解决,初中的现象在高中依然会存在。正像他自己说的“要想消除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辅导策略:            

     从他的讲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也处于一个挣扎阶段,特别是刚刚产生念头的时候,他们会产生很多的罪恶感,比如会影响学习、对不起父母、影响前途等,所以,及时去引导与发现是最重要的。

 1.应当对早恋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青少年由于生理的成熟,对异性的兴趣和向往不断增强,青少年有这种体验是必然也是自然的,也是不可限制的,即不必压抑和异性交往的欲望,当要学会理智的控制自己,如果情感交流的需求不能通过合乎规范的渠道得到满足,对异性的好奇就会变成神秘感,反而造成内心冲突,正常异性需求和压抑之间的冲突会带来更多的焦虑感,如本案中的主人公,学习下降,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

2.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明确性心理教育的目的不是要使中学生“抵制”性的欲念,而是正确认识自身性心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坦然面对异性交往,强化心理辅导的作用,从而为正常的异性交往创设宽松的氛围,组织这方面的知识讲座,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性观念。

3.引导中学生升华自己的感情。中学生发生恋爱的动机基本出自于情感交流的需要,那么这种需要满足的突进有许多,“谈恋爱”不是唯一也不是最佳的选择。本案例中的主人公可以采用的办法是多与同性接触,特别是同宿舍中的人,多与大家交流学习上的问题,这样就排除了个人的性格、人格、习惯等易于对人形成好或坏的印象,然后慢慢与大家交流生活上的问题。同时,一次只注意一件事情,时刻保持内心的放开与快乐。于是在第二次来咨询时,他说他与同班那位女孩关系已经很普通了,主要是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与宿舍中的人接触,并且玩的很开心,就不知不觉把这件事淡忘了。

4.正确看待已经发生的早恋现象。对于发现已有早恋现象的学生,老师和家长都不要大肆声张,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可以先注意观察,侧面了解,旁敲侧击。如果状况没有改变,再私下里介入,了解事情的真相。然后悄悄地告诉他们,你长大了,有了对感情的新需求,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感情。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现在恋爱可能带来的后果:现在你们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是非观,要努力做好人生积淀,今后人生之路才会更美。如果现在把时间耗在感情的旋涡中,将会错过人生旅途中的许多美景。指导他们树立奋斗目标,并在以后的学习和活动中多关心他们,尽快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指导他们做感情的主人,学会驾驭自己的感情之舟。

    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接受自己的身心变化,接受自己的成长,帮助他们与异性正常交往,尤其鼓励他们与同学广泛接触,共同成长。在群体交往的过程中,既能消除他们对异性的神秘感,又可防止单独来往的意外。学生时代的交往是交往的基础,不要幻想这时候不交流,大了自然就会交流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然基础。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