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提要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同伴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伴关系的状态直接影响着个体的生活与学习。高林同学因人际交往和不合理行为产生焦虑与困惑,学习成绩下降,跟家长沟闹矛盾,各层面的关系都处于紧张状态。与班主任交谈后无结果,后主动来访。
(二)个案概况
高林(化名),男,12岁,小学六年级学生,是家中的独子,父亲在他五年级时意外去世,现与母亲一起生活,家庭生活经济来源主要是父亲去世留下的保险,家境一般,母亲没有外出打工,平日在家接一些小手工帮补生计。五年级时,曾有过自残行为(用刀子割自己的手腕),也曾多次吐露过想自杀念头。
高林学习成绩优秀,是班上的尖子生,通晓多项乐器,自学日语并达到一定水准。性格比较内向,内心敏感,比较安静,喜欢独处,在班上表现不太活跃,平日较少与同学交谈,朋友不多;很少参加额外社交活动,不喜欢上体育课,个子比较瘦弱,周末除了参加二胡训练班,其余时间几乎都宅在家。班主任和母亲都反映孩子性格比较孤僻,多愁善感,比较难接近与沟通。另外班主任反映孩子近些时间成绩开始下降。
(三)主诉问题
觉得同学们很不喜欢自己,都在嫌弃甚至隔绝自己;感觉自己最近一直做错事,不管做什么都会被指责,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
(四)分析诊断
1.评估:高林内心感到焦虑,不安;学习、生活和社交均受影响,但仍属于理智控制阶段,来访者能自察自身状态并主动求助。认知维持主客观一致,无出现扭曲,知情意三者内部统一,个性相对稳定,无泛化。
2.判断:问题持续时间在一个内以内,属一般心理问题。
3.判断依据:
(1)内心焦虑不安由现实因素所诱,无道德影响。
(2)能主动向心理老师求助,主动反映遇到问题。
(3)在正常与异常心理判断三原则中属于正常。
(4)与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相区别,无泛化,变式现象。
(五)辅导过程
1.辅导目标:缓解焦虑不安情绪和心理状态(基本);增强心理能量,恢复正常生活学习和社交(最终)。
2.辅导计划:由于来访者反应主诉问题非单一,所以在与来访者达成意见一致后,制定了三次咨询计划。
3.具体辅导过程:
【第一次心理辅导】
时间:2019年11月1日 地点:心理团辅室 辅导老师:詹兴杰
(1)澄清问题(截取部分)。
师:怎么判断同学们不喜欢你?
生:我说话他们好像都心不在焉听,然后我说完了就很随意或带那
种愕然给我一个眼神或简短的“哦”。
(2)寻找问题根源(截取部分)。
(3)同伴评分:对两类感觉同伴从学习与人际交往方面进行主观评价打分。
(4)澄清事情性质,调整认知不合理部分。
师:有这样的同学吗?就是你感觉他们不讨厌你的。
生:有的。
师:这些同学(不讨厌你)会出现那些同学(讨厌你)的情况吗?
生:有时候也会。
师:出现的时候,你觉得可能有什么原因?你会选择怎么做?
生:我不确定可能心情不好,有什么事之类的吧。我会去了解,问
一下。
师:你愿意去了解和询问,做到不一刀切,这种表现非常棒。
师:那些你感觉不好的同学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会去了解,问一下
吗?
生:不会,很不舒服,所以不想。
师:也是,那种给人的感觉确实很不舒服。但如果对方真的不在“状
态”,那不是有些可惜了。
生:额....我不知道。
师:你也不用询问,你尝试观察一下,看看当天她/他的状态是否真的不在线。看看他/她那种不好的沟通表现是否只是对你。我们再定夺。
师:你试下观察几天,如果可以,就用对待感觉好的同学的方式去跟同学们沟通聊天,实在很不舒服,不愿意,也没关系。我们下周三中午再约,聊一聊,好吗?
生:好的,那我回教室。
师:好的。下周三见。
【第二次心理辅导】
时间:2019年11月6日 地点:心理团辅室 辅导老师:詹兴杰
(1)生活总结,感受分享。
师:这几天跟同学的相处感觉怎样?这种不好的感觉是有变化吗?
生:感觉没那么强烈,那种程度有下降。
(2)同伴评分。
对两类感觉的同伴从学习与人际交往(情商)方面进行主观评价打分。
(3)人际交往技巧教授。
①沟通的语言表达,适当增加沟通的字数。
②注意话题的选择。
③适当加上表情或者动作,提升沟通交流温度。
师:记得你说过:“我说话他们好像都心不在焉听,然后我说完了就很随意或带那种愕然给我一个眼神或简短的‘哦’。”那么如果对方眼神看着你,回复的时候是‘哦哦,这个我......’,这样你感觉怎样?
生:我不讨厌的那些同学就是这样的。我说话的时候他们愿意看着我,也不会回复‘哦、呵、呵呵’这些。
师:有时候尽量回复多几个字,会让对方感觉更被在乎呢。单字会让对话略显冷冰冰。
师:你也比较喜欢微表情,微表情可以一定程度解读人的表情动作背后的意义,可以参考,要避免尽信,现在有比较多的新的因素,例如个人生理缺陷,生活习惯等。要多观察,反复纠正。
(4)约定时间,为下次咨询做好铺垫。
师:接下来你再尝试和感受几天,我们周五再约,一起探讨第二个困惑。
【第三次心理辅导】
时间:2019年11月8日 地点:心理团辅室 辅导老师:詹兴杰
(1)生活总结,感受分享。
师:这几天跟同学的相处感觉怎样?这种不好的感觉是有变化吗?
生:现在感觉挺好的,但是也觉得自己有点怪怪,跟以前不同。
师:跟以前不同了?可以具体说说吗?
生: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以前自己不会这样去说话,觉得很矛盾。
师:老师知道,你是个平时比较安静的人,私下你依然是做自己就可以。只是如果遇到沟通交流的场景,你表现的是积极沟通状态,方便你交朋友,这个状态不会和平日生活的状态冲突的。
(2)寻找问题的根源。
师: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你说过,觉得自己不管做什么都是错的,最近还有这种感觉吗?
生:跟老师你聊天之后这种感觉也没有很强烈了。只是偶尔很想掰断些什么,尺子,笔之类的,不过掰断之后又还是会很懊恼,知道自己不应该这样,但是......
(3)注意力转移,积极寻找不良行为替代品(臂力棒)。
师:掰尺子确实有些造成资源浪费且容易伤到自己,换一个对象“掰”,不好的事情也会变好呢。今天老师带了一个器材过来。
生:知道,之前见到过,不过不知道叫什么。
师:这个叫臂力棒,我演示给你看一下。
师:你试一下。
生:还行,比较吃力。
师:这个是通过“掰”这个方式锻炼手臂,增强力量的一个器材。如果你之后有“掰”东西的想法或者冲动,如果能忍住,可以适当压抑,到了实在忍不住,可以过来,既健康又能锻炼身体,你觉得这样的方式怎样?
生:我试试。
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你平时比较少体育锻炼,这个也作为弥补,让你有更健康的体魄支持你的乐器训练和学习。
生:也是,老师你也要保重身体,你感冒到现在还没好,都一个多星期了。现在容易生病,我们一起锻炼,
(六)效果评价
1.自我评价:来访者表示每次的咨询过后,焦虑不安的感觉都有所下降,感觉越来越好。
2.咨询师评价:能完成具体各个阶段的咨询目标,最终咨询目标可以实现,来访者心理能量增加,呈现出比较好的积极身心状态。
来访者刚来时,心情沮丧,对同伴带有比较强烈的不满以及焦虑不安;聊天都是以简短的话语结束每一次问答。经过第一次的咨询,来访者身心状态在良好的沟通氛围中得到缓解,通过同伴打分环节,帮助他发现自身对两类感觉同伴的不同方式,为改变种下了可能的种子。在第二次咨询中,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社交习惯,教授了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的小技巧,并进行一定的练习,让来访者练习积极社交的基本状态,缓解了来访者与同伴的紧张的气氛。在最后的第三次咨询,通过积极的生活联系,将来访者“不好的”习惯和冲动转变为健康,积极向上的行为,在第三次咨询过程中,来访者聊天的话语渐渐增加,并表现出能关注,关心他人的积极状态。
3.他人评价:
班主任老师反映上课状态有提高,跟同学之间的聊天社交增加了,体育课老师反映学生慢慢愿意主动参加到体育课活动中。
(七)个案反思
进入青春期后,学生的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内心愈加变得敏感,社交上以自我为中心,在意他人看法。重大事件冲击对个体造成的影响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及时干预与疏导有利于减缓对个体的不良影响,帮助恢复,反之,则有可能会出现像本个案中的来访学生的情况,即性情上往负面消极方向转变,变得孤僻,寡言,加之缺乏积极的社交方法,更容易陷入糟糕至极的循环当中。父母的适时的沟通和引导是非常有利于增强孩子心理能量,但要非常注意孩子的实际反应。此外,在校园环境里,教师尽量适当提供有效的理解和积极的关注,避免无效共情,这些或将是孩子建立积极支持系统的巨大助力。
在此个案辅导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在建立良好辅导关系的基础上,经过相关的咨询技术,不断帮助他澄清问题,区别感觉与事实,从而让来访学生从过分关注他人转为关注自身言行,有利于改变不合理信念。如果能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挖掘有效的咨询资源,顺其自身的情况自然而为,咨询的效果会得到更大的提升,更加有利于帮助来访学生实现“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