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困在竞赛围城中的高二男孩

 

一、 基本情况

小宇,高二男生,沉稳安静,学习成绩优异,主动预约心理咨询。自述最近常感学习效率低下,生活缺乏活力,甚至怀疑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

小宇所说的“这样活着”,是指自己从初二开始经由选拔加入年级的数学学科竞赛组以来,四年中,除了常规学习和备考之外,课余时间几乎全被竞赛上课、竞赛辅导和竞赛作业所占据。然而与高强度的竞赛投入不相符的是,小宇的竞赛成绩并不理想,随着学习内容越来越难,似乎越来越看不到希望。他想退赛,但是顾虑重重,毕竟坚持了这么久,现在退出,之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他的竞赛教练也是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带他们班又带竞赛,非常辛苦,对他也不错,从来没有因为竞赛失误责备过他,主动退赛,他感到于心不忍,觉得自己像一个逃兵;此外,老师曾说过他悟性好,也勤奋,鼓励他坚持下去;父母很心疼他,不希望他背负过重的压力,曾表示同意他退赛,但是在和老师沟通之后却改变了想法,说已经坚持了这么久,轻易放弃太可惜,既然老师都对你有信心,要不就再坚持一下?

伴随着这段叙述,小宇出现了很强烈的情绪反应,呼吸急促,双腿发抖,他想用双手按住,却怎么也止不住,于是带动得全身都抖动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深呼吸平静下来之后,小宇说自己非常压抑,他说现在的生活——就像被困在四面不透光的围城中一般——并不是他想要的,而且他觉得老师和家长并不了解他,他说自己其实是一个热爱户外的男生,初一时,他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一个人骑着单车走了市内的很多地方。现在的他非常怀念那段虽然带不来名次和获奖,却能从风尘仆仆中感受到活力和自由的时光。

小宇的家庭和睦,父母全心全意地支持他的成长,亲子沟通也算得上顺畅,小宇对父母总体而言满意。班主任兼竞赛教练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好老师,多年来奋战在学科竞赛和教学一线,深受学生和家长爱戴。与小宇的感受不同的一点是,根据往届多名有过退赛经历同学的反馈,老师会在学生士气低落的时候打气鼓励,却很少勉强人。

二、 问题界定与澄清

(一)  问题界定

小宇遇到的是一种典型的动机冲突情境,即趋避冲突,它是指一个事情对个体而言既有吸引力,但同时也有排斥力的时候所带来的冲突。对于小宇来说,退赛是一个趋向性动机,它意味着竞赛压力的解除,而退赛的后果——师长的失望、潜在获益的消失则是回避性动机,它们带来了新的压力。小宇既想卸下沉重的竞赛压力,又难以承受新的负担,因此陷入了进退两难之中。

(二)  问题澄清:一时低谷还是方向错误

看起来,小宇退赛的主要阻力来自于老师和家长。老师可能是基于多年带竞赛的经验,以及小宇的既往成绩,判断小宇进入了瓶颈期,或是陷入了暂时的低谷,因此鼓励他继续坚持;家长则因为自觉缺乏对竞赛的了解,再加上多年持续的投入和期望,采信了老师的建议。他们的一致之处有两个,其一,都认为小宇只是遇到了一时的低谷,而不是选错了努力方向。其二,都是出于对小宇的关爱和期待而鼓励他继续坚持。正是这些一致之处让师长以盟友的姿态站在了小宇“竞赛解放”的对立面,然而,他们真的应该承担阻碍小宇退赛的主要责任吗?不尽然。

首先,别人的判断未必准确,一个人是不是走在“正确”的路上,应不应该坚持下去,说到底是他自己的事情,要不要坚持下去的终极判断标准并不来自于任何有经验的他人,而来自于他对自己的综合判断。其次,不能将期望僵化为限制。师长的关爱和期待固然伴随着压力,却并没有任何一方要求他不许退赛。说到底,在小宇要不要退赛的纠结中,缺乏清晰的自我评估和对师长的期望过度在意羼杂在一起,而在这两者之中,前者尤为关键,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后者的纠偏力度,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小宇的最终选择。

三、 辅导要点及效果

通过上述分析,帮助小宇清晰地进行自我评估是辅导的重点。事关小宇生涯中的重大选择,我能做的不是将自己眼中的“正确”选项指给他,而是引导他经由自己的思索和权衡,建构出当前问题的解决之道,唯有经过自主建构,他才能坚定地做出属于自己的决定,并在未来的任何时候承担该决定的任何后果。此外我意识到,对于小宇来说,探索自己为何被困于竞赛围城不是重点,如何解决当前的困境才是重点,这种关注问题解决(而非背后原因探索)的案例性质启发我使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来进行接下来的辅导。

(一)  评量问句,以量化消除模糊

小宇如何才能准确地判断自己当前的状态到底是一时低谷,还是选错了方向,他到底应不应该坚持下去呢?通常来说,人们可以从客观效果、主观感受和整体状态三个方面来评估目前的坚持是否有益。客观效果,即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能够看到良好结果的可能性。主观感受,即事情带来的主导情绪状态和自我评价走向。整体状态,即个体对整体学习和生活满意程度的觉知。

为了帮助小宇更直观地评估当前状况,我从上述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评量问句的引导:

“参赛至今,如果从11010代表你的竞赛成绩非常好,未来取得好成绩的可能性很大,1代表完全相反的方向,你觉得现在的自己在什么位置?”

“回顾竞赛之路,常常体验到平和与喜悦是10分,1代表完全相反的方向,你给自己打几分?”

“回顾竞赛带给自己的改变,感到自己越来越好是10分,1代表完全相反的方向,可以给自己几分呢?”

“总的来说,因为有了竞赛,对学习和生活非常满意是10分,1分是非常不满意,你处在哪个分数上?”

我让小宇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评分,他分别打了2分、2分、1分、1分。经过对评量问句的补充、总结,小宇发现参加数学竞赛已经第四个年头,但竞赛成绩并不突出,未来进入省队的可能也不大;回顾几年来的竞赛之路,很少体验到喜悦与平和,相反心中常常被焦虑和疲惫所充斥,而随着竞赛难度的升高,他对自己的评价也越来越差,常常陷入深深的无助和严重的自我怀疑之中;因为竞赛的挤占,小宇觉得很多美好的东西已经远离了自己的生活,常常觉得提不起精神,甚至怀疑生活的意义,这其实是一种生活倦怠状态,它源自竞赛带来的学业倦怠,但已经超出了学业的范围,弥散到了生活的多个方面。评量之后,小宇更为确定自己并不是一时陷入低谷,对他而言,放弃竞赛才是正确的选择。

(二)  关系问句,以他人的视角审视当下

当事人常常受限于自己惯有的立场,未免难以保持客观,关系问句可以促使当事人走出固有立场,以关系密切的他人视角来观察自己、回答问题,从而激发反思。为了帮助小宇进一步确认自己的处境,并处理面对父母和老师时的患得患失,我开发了下面的关系问句。

我:“假如给出刚才打分的是你最好的朋友,他正在犹豫要不要退出竞赛,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小宇:“我会跟他说赶紧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退了竞赛,调整好状态,一样有机会成功。”

我:“退赛之后,朋友要是后悔了怎么办?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小宇:“本来就没有绝对正确的决定,只有适合自己、适合当下的决定。选择了就要承担后果。”

我:“朋友该怎么跟他的班主任交待呢,班主任对他那么好。”

小宇:“班主任可能刚开始会有点失望吧,不过做决定不能光考虑情感层面,还需要理性,不合适就是不合适,勉强下去也不会有好结果。再说停了竞赛还是会好好学习的,又不是跟老师作对,老师会理解的。”

我:“朋友的父母那边呢?“

小宇:“这个,各家的情况可能不一样。”

我:”假如你未来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他想退赛但是担心家长不同意,你希望他可以如何处理?”

小宇:“我希望他开心就好,首先不辜负自己,才可能做到不辜负别人,何况作为爸爸我会无条件支持他,并不图他回报什么。其实我爸妈就是这么跟我说的,我也相信他们确实是这么想的。虽然现在他们还是想让我接着走竞赛,不过要是我决定退出,他们会支持我的。”

当把眼前的困境代入“朋友”这个不是自己但又足够让自己上心的身份时,小宇能够更加客观地进行分析,发现之前的不合理信念,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当讨论到“朋友和他的班主任”时,足够的距离感让小宇有了充足的空间尺度去重新审视自我的决定与老师的期望之间的关系,放下了班主任的期望带给自己的禁锢。不过这种距离感似乎并不适用于探讨和父母的关系,显然小宇需要更切身的关系体验,于是我引入了“未来的孩子与我”的关系视角。“我和我的孩子”这种天然的内在联结一下子就唤醒了小宇心中最本真的感受和想法,让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不辜负自己才能不辜负别人”这种充满自主意识的话,且自然带动他生出“我对我的孩子怎样,我的父母对我也一样“的情感类比,让他能够超脱出之前“父母要求我继续竞赛”的上下级不对等视角,回到“父母是我的坚强后盾”的爱的视角,看到之前被忽视了的家庭资源,更有助于他充满信心地做出理性决策。

(三)  愿景假设:在未来架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

经过前述探索,小宇已经从认知上完成了问题解决之道的建构,确定要退出竞赛。然而从想清楚到实际完成退赛还有一段距离,何况退赛本身并不是终极目的,如何有效实现身心状态的调整,摆脱生活倦怠的现状,恢复生活的积极性和生命的活力,才是真正的目的。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引导小宇在几分钟的呼吸放松之后进行了一次“水晶球之旅”:

“小宇,现在请你继续闭上双眼,放松呼吸,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水晶球,透过它,你看到了两个月之后的自己,那是一个让你非常满意的自己,体会一下,那时的自己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如果要达到这样满意的状况,需要先发生些什么?什么事需要多发生几次,才能让你更容易达到满意状态?最近几天你会做些什么?……

水晶球之旅相当于一次从现在到“问题已经解决的未来”之间的一次预演,它促使小宇在现在与期望的未来之间主动建立联结,并积极付诸行动。小宇决定今天回家后首先同父母好好谈一谈,然后给老师写封信,讲清楚自己的全部想法、感受和决定,之后,无论老师和家长做出什么反应,他都会利用接下来的国庆假期好好做休整,读几本人物传记,骑车做几次市内旅行,到敬老院做几天义工,开学后,他要每天保证半小时的运动和半小时的阅读……

当他说这些的时候,那是一个眼中有光的17岁男孩。

四、 辅导反思

趋避冲突是生活中常见的动机冲突之一,因为做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中学生而言尤为如此,受生活经验和阅历所限,他们对自己和未来的不确定感都很强烈,常常因为选择两面性带来的利弊冲突而体验到强烈的情绪压力,从而患得患失,无法做出理性决策。在本案例的处理中,我通过评量问句帮助来访学生将模糊的感受定量化,通过关系问句引入第三者视角,在对“他人困境”的观照中与“自我困境”拉开心理距离、降低情绪强度、获得理性认知,通过愿景假设在当下与未来之间架起桥梁,推动来访者迈出改变的步伐,整体过程自觉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在辅导过程中有沉浸其中的“心流”体验,在结束之后有助人的喜悦感,自己感觉是一次颇为成功的辅导。

这种流畅感的获得,可能和辅导过程中始终紧贴着来访者的思路,实现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所期望的咨询师将自己置于“身后一步引导”的位置有关。正因为全程站在来访者身后不远的地方,我能够完成对他的整体观察和理解,既能在和他的互动中体验到他当下的困境,又能比他早一步看到他前方的出路与转折,从而敏锐地觉察到他每一个当下的需要并采用恰当的引导行动。尤其是在最后,在他已经做出了退赛决定之后,没有立即结束辅导,而是引导他向着“有效行动”的方向迈进,以实际行动去落实他所期望的未来,因为那才是他真正所欲达到的目标。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