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我要替妈妈讨回公道! ——ACT疗法在情绪疏导上的应用

 一、基本情况

小静(化名)高二年级学生,女,家庭经济条件中上,主要成员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妹妹。成绩良好,人际交往正常。学生因疫情期间得知父母于一年前离异一直瞒着自己和妹妹,内心不能接受,认为母亲在离婚时提出的条件太少,为母亲打抱不平,对于父亲产生了深深的不满,以致情绪不稳定,担心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学习,特来求助。

二、辅导过程

疫情期间,我校开设了线上心理辅导。一天,心理邮箱收到了一封来信《一个急需心理辅导的学生》,学生写了长长的内容,表达她的不甘和不满。原来小静的父母一年前早已离婚,但为了不影响小静学习,一直瞒着家里人。近期由于疫情居家隔离,小静发现了一些端倪,在追问下,母亲向其坦白其实与父亲早已离婚,以及离婚条件。得知真相的小静无法接受事实,并且认为母亲非常的傻,对父亲的行为感到非常生气,认为妈妈辛辛苦苦为家里奉献了20年,现在家庭经济好转,父亲便一把撇开母亲,即使父亲也给予了一些离婚条件,但远远不足弥补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小静一方面觉得自己要更加强大,快速长大,才能够保护妈妈,一方面觉得很茫然,不知道要如何去面对父母离异的这种关系和接纳这个事实。

在了解了小静的基本情况后,我加了小静QQ,开始进行辅导。以下是对话节选:

小静:这件事对我妈来说是很不公平的,他们已经结婚20多年,当他有经济困难、生意还在发展阶段的时候,一直是我妈陪在身边。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他们离婚,我妈妈实在是太傻了,居然就只要我和妹妹,以及一套还在供的房子。他们离婚后,我妈妈就得出去努力工作赚钱还房贷。

我:小静,父母离婚一年,你突然得知,不管是情绪还是心理上,,你都觉得很难接受。而且女性在社会上打拼可能比男性更困难,妈妈带着你们,你心疼妈妈得艰辛你,对爸爸更多是不满和不甘,对吗?

小静:嗯嗯,对,而且我妈妈没结婚前一直都有一个叔叔一直喜欢她,但是她嫁给我爸爸,一直任劳任怨,这么多年的陪伴,本来以后生活会更好,但他们现在离婚了,以后我上大学也要钱,而且在我需要我爸爸的时候,他却陪着别人。我讨厌他,我妈妈为什么那么傻?

我:小静,你的这些想法你有和妈妈说过吗?包括你觉得妈妈为何那么傻没为自己多争取一些经济利益。

小静:嗯嗯,我讲过,但是我妈妈让我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要管大人的事,不要受影响。我觉得我妈当时离婚的时候肯定是脑子不清醒,才会那么傻。从小爷爷奶奶就重男轻女,不怎么管过我和妹妹,但是没关系,我很看重我自己。

我:从你所说的,我能感受到***妈是一个很重情的人,所以在离婚的时候,她选择了你们,也选择用更体面的方式去结束这段感情。

小静:可是重情有什么用,始终是被抛弃背叛了。

我:你试着从***妈的角度去想,重情或许她重的不是对你爸的感情,而是她对自己爱情的守护,在情感的世界里,我们很难直接去评价有没有用,更难以评判对错。那你觉得***妈现在过得怎样了呢?

小静:嗯嗯,我觉得她现在慢慢走出来了,也会出去和朋友聚,还报了瑜伽班,感觉她比之前精神了很多。只要我妈妈开心,我也无所谓,

我:在他们离婚的这件事上,你试着换个角度去想,你多次提到有人喜欢***妈,而你爸爸即使对***妈不是特别好,但***妈仍旧死心塌地地对你爸爸好,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妈的感情可能是被压抑了,她可能只是因为责任以及社会对女人的高要求在履行自己做妻子做媳妇的责任,而她内心是否真的开心呢?如果离婚对她而言,是她的情感找到了一个出口,让她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开心呢,那你还会不会支持她?

小静:嗯,老师,感谢你,我突然理解了,好像我妈并不是真的多么爱我爸,而只是因为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社会对她的要求很高,所以她这些年这么辛苦,但又不一定是开心的,或许离婚对她来说,并不是最难过的事,而能拥有我和妹妹,就足够了,所以她才不争不抢。其实我内心也是特别细腻敏感,我所长大的环境,爷爷奶奶对我们的不重视和严厉,都会让我变得小心翼翼,深怕自己做错事,所以我一直让自己是一个乖乖女,让自己很懂事,但是我很压抑。

我:理解***妈,做可以和妈妈谈心事的人,对妈妈已经作出的选择给予支持,让她可以更多的做自己,然后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更坦率,活出自己的精彩,而不是按照别人设定的样子而活。

小静:谢谢老师,我之前一直不能理解我妈的做法,现在我有点懂了。

三、辅导小结

会谈持续一个多小时,辅导过程中,我尊重小静,耐心倾听共情积极关注小静的情绪变化,让小静能够对我产生足够的信任

首先我对小静的心理困扰进行判断,小静的心理问题由现实产生(得知父母离婚),持续时间为两周,对社会功能(生活和学习)影响不大,没有泛化,自知力良好,判定为一般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离异引发的自我情绪疏导和认知调节问题。

小静的问题主要由家庭原因所引发,但根源还是小静的认知模式导致情绪困扰。在辅导中,我主要采用ACT疗法,结合其他辅导技巧对小静进行疏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ACT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简称ACT),即接受与实现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Steven Hayes开创的治疗心理和精神疾病的疗法,这种新疗法强调,在面对不良情绪与心理困境时不再回避与遗忘,而是主张拥抱痛苦,树立一种信念——“幸福不是人生的常态”,然后再建立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人们竭力想控制自己思维的时候,很难去考虑生命中真正的大事,过多地关注负面情绪,只会让人们更难从痛苦的深渊中解脱出来。ACT疗法注重如何改变人们的思维观念,即矫正人们看待问题的思维、情感方式。

ACT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将问题分成了六大类,分别是经验性回避、认知融合、概念化的既往与恐惧化的将来、缺乏明确的价值观、不行动、冲动或盲动、脱离当下,如图所示。

 

 

 

 

 

 

在与小静的交谈中,小静多次提及爷爷奶奶重男轻女,在离婚中妈妈没有争取更多利益,所以对将来的生活感到担忧。小静的困扰是典型的概念化的既往与恐惧化的将来,不断回想过去的错误(对自己的性别感到自卑和内疚),和对未来可怕的假想和放大,导致不能正确地感受当下,失去直接的和此时此刻的真实经验,新的可能性就会被排除在外。这种情况如若不能疏导,将会进而影响高中生活和学习。另外,小静还多次提及妈妈婚前有人追求,受人喜欢,但在表达的过程中都是欲言又止,这属于心理困扰的经验性回避。由于传统道德及社会规范的约束,小静不能理解或想象妈妈在与爸爸离婚后,带着自己和妹妹该如何生活,是否能开启新的生活,甚至妈妈在与爸爸离婚的过程中是否一定是痛苦的。所以小静采用了否定、单纯性地回避,从而导致自己的生活空间受阻。

整个辅导过程中,重在引导小静觉察自己的情绪(伤心、难受、否认、不甘、愤怒等)以及情绪背后的需求。帮助小静分析在遇到生活压力事件时之所以会产生情绪困扰的根源是认知模式,采用ACT理论让她了解和逐步改善自己的认知模式。

一周后,我对小静进行了跟踪回访,小静表示现在情绪平和了许多,不再有不甘和不满,虽然父母离异了,但是爸爸妈妈对她和妹妹一直都是疼爱有加,不再用固定思维去评价父母的婚姻,也会将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上。

其实来访者是自身的专家,没有人比来访者更了解、熟悉自己,只是有时他们不愿意承认,或没看到自我的潜能和力量。而辅导老师就像压水井的“水引子”,当水位很低的时候,我们给他们一瓢“引水”,给他们更多正向的关注和赋能,让来访者体验到积极情绪,提高自尊心,产生认同,调整认知,从而达到情绪疏导的效果。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