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背景简介
(一)学生基本情况
T,女,18岁,壮族,出生于广西壮族某自治州,父亲为汉族,母亲壮族,三岁随父母来到沿海城市生活,就读于广东省某高中三年级,文科生,成绩中等偏下,独生女,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精神状态正常,意识清楚,情绪明显低落,面部表情僵化,高二上学期主动来到学校咨询中心求助。经会谈转介至专科心理医院,经医生诊断为中度抑郁症,服药一星期后暂停,在校期间持续主动来访,共辅导15次。
(二)家庭情况及个人成长经历
T幼年时父母离异,父亲离异后一年再婚,T与父亲及继母一起生活。父亲是广东省某大型医药公司的总监,继母是某医院护士长。父母收入中等偏上,家庭经济条件良好。T幼年生活在广西农村,与外婆比较亲近,后来外婆过世。父母离异后与其父亲来到现在的城市读书生活。来到沿海城市生活后,在班级中一直处于被同学孤立的状态,经常因为肤色和少数民族的原因,遭到同学的嘲笑,被同学认为是“怪胎”。学生与父亲与继母关系疏远,父亲对其成绩要求高,除了学习成绩以外对T关心较少。
高一下学期时,有个男同学跟T表白,有次在教室意外将T拉到了自己身上,被老师发现,以“早恋”为由,给与了他们“过度交往”的相关处分,学生感到非常气愤,于一天半夜前往化学室偷了一瓶无水乙醇,试图自杀,第二天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之后学生经常拿着刀,想捅死那个男同学,均在最后自我控制住伤人行为。
二、主诉问题
T主诉幼儿园时,自己幼年时皮肤比较黑,是班上唯一的少数民族学生,经常遭到小朋友们的嘲笑,没有小朋友愿意和自己玩耍。小学时被同学诬告偷了同学的钱,遭到老师严厉的批评,回家被父亲殴打,小学期间班上的同学经常背地里骂她是“怪胎”,觉得非常委屈,跟父亲倾诉极少获得支持,自此很少主动和同学交往,小学至初中一直处于被孤立状态。T主诉初三时因为同样的兴趣爱好,曾经有一个较好的朋友,但是父母亲认为两人交往过多影响学习,禁止两人交往,导致学生情绪非常低落,开始出现自残行为。
主诉从初中开始情绪持续低落,食欲下降,心情很差。高一上学期开始晚上睡眠不好,白天觉得打不起精神,做任何事情都无精打采,容易感到疲劳,经常产生觉得活着很没意思的念头,找不到自己活着的动力,容易和同学发生矛盾,情绪激烈时会用刀割自己或者在教室里大吼大叫。有时候会产生伤人冲动但是目前能勉强克制,目前未出现伤害同学的行为。
三、观察和他人反应
(一)辅导老师观察
T每次来访着校服,肤色偏黑,偏瘦。每次来访时步履沉重,生命活力明显不足,面部表情僵化,咨询中很少有面部表情,眼神比较呆滞,会谈前期双腿和手臂持续性的抖动(可能是药物作用),会谈过程较专注,眼神接触一般,辅导过程经常叹气。
(二)辅导老师了解到的情况
T自小父母离异,幼年时未得到父母充分的关爱,家庭破碎后与父亲来到陌生的城市与继母共同生活,T内心一直处于自卑、孤独的状态。T的父母忙于工作,能够给T较好的物质生活,却疏于对她的情感照顾。而T在学校中受到班级同学的排挤,未与同伴建立正常的同伴关系,长期积累较多的孤独感、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均未曾获得有效的宣泄,经历严重负性事件后严重到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问题。
(三)学生班主任及同学反映的情况
辅导老师与学生父母沟通,父母对于T要求比较严格,学生与继母关系比较疏远,与父母亲均沟通较少,父母均未发现T长期自残的行为。T的班主任反映T同学工作能力较强,自我要求高,入学时学习成绩较好,后期因为情绪反应过度经常在班级里大发脾气,同学都比较害怕T,没有人愿意和她坐同桌。T的同班同学反映,T具有一定的音乐、美术创作的才华,擅长cosplay,在网络上有一定的名气,不少同学私底下都比较佩服她,但是觉得T很有个性,容易发脾气,部分同学比较害怕她不敢与之接近。
四、分析与评估诊断
(一)心理测验结果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学生躯体化3分,强迫症状3.4分,人际敏感 3.22分,抑郁4.15分,焦虑2.9分,敌对1.67分,恐怖2.71分,偏执1.83分, 精神病性3分,其他3.86分,总分279分。
2.贝克抑郁量表(BDI):37 分,属于为严重抑郁的程度。
(二)评估依据
1.学生当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认知问题:认为活着没意思,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伤人及自杀冲动。
(2)情绪问题:情绪波动大,有严重抑郁的倾向。
(3)行为问题:人际关系不良,回避社交;自残、跳楼、喝洗衣液等行为。
(4)生理问题:疲惫、无精打采、失眠。
(三)原因分析
1.心理因素
不良的个性因素,个性偏执、苛求完美等个性因素加重了学生的抑郁情绪。不合理的认知、惯性的负面归因、“全或无”的思想、及强烈的自我苛责,在遭遇遭遇挫败的情况下,导致学生对于生活产生了严重的无力感和无意义感。
2.社会因素
(1)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学生早期父母离异,长期不良家庭成长环境;父亲管教严格,教育思想过于偏激,与学生T缺少沟通,与继母关系疏远,母爱缺失。
(2)社会支持系统缺失。与父母关系不良,在班级中遭到大部分同学的排斥,未能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
(3)重大负性事件。与唯一的“朋友”失去联系,近期遭遇比较信任的“师姐”背叛等严重负性事件。
五、辅导目标
(一)近期目标:危机干预减低学生的自杀风险,改善自残、失眠的情况及抑郁情绪。
(二)中期目标: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学会积极的应对方式,增进愉快的情绪体验,为生命灌注希望。
(三)长期目标: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改变学生的自我认知,实现自我成长及人格完善。
六、辅导方案
(1)方法。人本主义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表达性艺术疗法。
(2)在学生转介至心理医院专科门诊接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辅助心理辅导,初期每周两次,后期每周一次,共计辅导15次。
七、辅导过程
(一)第一阶段(第1-2次):建立关系,初步评估及转介阶段
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等技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再用SCL-90、BDI 等心理量表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初步会谈,大致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成长背景、当前问题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诱因,其主要的人格特征等。
在初次辅导阶段,了解到T存在严重的抑郁情绪及一定的自杀风险,立即为学生开展自杀风险评估,并及时转介。并在初始阶段与T签署《知情同意书》与《不自杀协议》。后续在学生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在校期间持续为其辅助心理辅导,减低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安全风险,稳定其生活和学习功能。由于学生自杀风险的存在,在辅导的全过程中都贯穿着自杀风险评估工作,以保障学生的安全。
(二)第二阶段(第3-9次):心理辅导阶段
1.前期(第3-5次):改善抑郁情绪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通过艺术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帮助学生改善抑郁状态,发掘生活的希望感。
在良好的辅导关系的基础上,在倾诉中帮助学生宣泄部分不良情绪。辅导老师认为学生情绪状态虽然糟糕,但是具有很多的优势资源。经过观察与思考,辅导老师发现T非常聪明、领悟力强、内在韧性较强,并且艺术天分较强,尤其是擅长写歌词和创作歌曲、绘画。在此阶段,辅导老师通过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式,聚焦在在T所创作的歌词及绘画作品上开展讨论,通过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宣泄常年积累的压抑情绪,并在互动中发掘过往经历的积极面及希望感。
例如T创作了名为《目盲心空》的画作来代表自己。学生表述说,“这个女孩看起来虽然眼睛很大,但是其实是个瞎子,在伤心的流眼泪,而且这个女孩的心被掏空了,在被输液。”通过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具体化、外化、促进表达等技术,让学生充分的释放内心的悲伤,并通过恰当的询问和陪伴,帮助学生释放和表达不良情绪,并通过积极赋义等技术调动T的内在积极能量。
中期(第6-9次):调整不良认知,学会正向的情绪管理和改变行为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学生改变不良认知,减少自我苛责,增加愉快情绪体验。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负性自动思维是如何导致及加重自己的抑郁状态,了解自己的不良认知是如何激发自己的不良情绪及行为的过程,从而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惯性的认知错误,并了解这种长期的负性认知中加重了其抑郁性的思维模式。最后,通过苏格拉底式提问、心理教育、认知重构等认知行为技术帮助学生转变负性的认知模式,逐渐学会认知重评,能够识别自己的认知错误,帮助T建立理性的思维模式,从而调整其功能不良的认知模式。
后期(第10-12次):情绪调节方法的指导阶段
与T共同练习正念,通过自我觉察,吃东西、观察、关注、冥想等方式加强情绪觉察,并建议学生每天撰写心情日记或绘制心情漫画,帮助其练习正向的情绪调节方法,减少大发脾气、在教室大吼大叫等行为。
(三)第三阶段(第13-15次):巩固与结束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空椅子技术及角色扮演技术,帮助学生学习正向的人际交往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改善目前的人际关系。并且鼓励学生联系以前的好朋友,增加其人际支持。辅导老师与学生的父母进行谈话,并开展家庭咨询,帮助父母改变亲子沟通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情感需求。鼓励T参加大型的学校社团表演,增强其自信心。
八、辅导效果的评估
学生自评:学生表述自己的抑郁状态有所好转,不再像以前一样觉得人生很昏暗,活着没有任何意义,在辅导的过程中,发现和感受到了一些自己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爱和希望,并且写了一首新歌《绝望中的爱与希望》,希望能够鼓励身处在抑郁状态中的人。认为自己过去太完美主义,太过苛责自己了,以后会带着更加平和理性的心态生活。
他评:班主任反映,学生未曾出现在教室里嚎啕大哭、大吼大叫、冲上天台跳楼等行为了,情绪状态有明显好转,比以前爱笑、开朗了一些。
辅导老师评估:来访学生在精神科医生复诊时医生建议停止药物治疗,T的抑郁情绪明显有所好转,辅导期间未出现自残行为,负面、黑暗的心态有所改变。
注:本案例在2019年度中山市中小学个体心理辅导案例评选活动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