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概况
(一)基本信息
小琳(化名),女,15岁,初三学生,成绩中等,性格内向文静,个子高瘦,皮肤偏黑,未患重大疾病,父母双方家庭均无精神病史。
(二)成长经历
小学时就读区属某小学,小升初时考入我校初中部,非本校直升生。(我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独生女,父母感情不好,经常吵架。妈妈脾气暴躁,爱批评人,骂小琳做事粗心。有时小琳会和她吵架,小琳爸爸也会和她吵架。爸爸工作忙,早出晚归。小琳的学习、生活主要由妈妈照顾,小琳和爸爸很少沟通。小琳认为,家只是名义上的家,爸爸和妈妈只是名义上的夫妻,没有实质的感情。
(三)个人陈述
最近一个月,小琳一想到还有两个月毕业就感到担忧,害怕到一个新环境,因为不知道怎么和陌生人相处。她上课、做作业时都会想到这个问题,无法集中注意力,晚上睡觉时翻来覆去,较难入睡。
她从小和别人交往就很被动,并且感到很有压力。现在的两个好朋友都是主动找她,然后相处之后发现双方志同道合才成为好朋友的。她不知道怎么和人打交道,女生还好,男生就不行了。她很害怕和男生说话,不知道说什么好,从小到大男生朋友很少,就只有两个。有时候,不太熟悉的同学约她周末一起外出,她都不敢答应。
除了被动,别人(包括父母、老师和同学)跟她讲话,她会紧张、不自在。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出现这种情况,只有跟家里的狗狗待在一起,或者自己一个人时才不会紧张。和别人交流时,她说每一句话之前都要想:“我该说些什么?这话该不该说?说了会怎么样?说了对方会不会生气呢……” 但是想着想着就不敢说出来了。
她怕老师觉得自己不够开朗,所以有时会刻意和老师说话。为了融入班级,她装出活泼的样子,但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经常会情绪低落。她感觉自己在别人面前仿佛戴了一个面具,并不是真正的她。
她讨厌这种紧张、不自在的感觉,尝试去忽略这种感觉,但没用,想消除那些担忧的想法,但是越想消除就越紧张。她还试过主动去和陌生人讲话,一个月前,她和好朋友去七年级认识学妹,但是她紧张到说不出话来。
(四)心理老师第一印象
小琳进入心理辅导室时拘谨、紧张,说话细声细气,略带犹豫,佩戴眼镜,手握水杯,面带焦虑,求助愿望强烈。
二、辅导方案
(一)辅导理念与方法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是行为疗法第三浪潮的核心疗法。ACT以功能性语境主义为哲学基础,以关系框架理论为理论基础,由美国心理学教授海斯及其同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创立,目前正迅速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心理疗法之一。ACT不以消除症状为目的,它的核心是提高心理灵活性,目标是帮助我们开创丰富、充实且有意义的生活,同时接纳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痛苦,通过接纳、解离、接触当下、以己为景、澄清价值、承诺行动六大核心过程来实现。
接纳是指以开放的态度为各种痛苦情感、感受和冲动腾出空间,不与它们斗争,接受它们;解离是指隔离、分开,与想法拉开距离,退后一步,看到它们的本来面目——除了文字和图画,什么都没有;接触当下指活在此时此刻,对我们体验的全然意识,而不迷失在想法中;以己为景又称观察性自我,要求我们跳出来,观察自己的各种想法和感受;澄清价值是发现自己最在意什么、最想要什么,那便是自己的价值所在;承诺行动意味着在价值的引导和促进下,采取越来越有效的行为模式。
(二)个案概念化
ACT认为,认知融合和经验性回避是造成人类痛苦的两大原因。认知融合是指我们与想法焊接在一起,从而沉迷其中,由想法支配行为。经验性回避是试图去避免、摆脱、压抑或者逃离那些不想要的“个人经验”,包括想法、感受、记忆、意象和欲望。在ACT中,对个案进行简单的概念化能够帮助咨询师理清思路,找准方向,引导来访者对认知融合的部分进行解离,对经验性回避的部分进行接纳,朝着自己的价值方向去努力。本个案的概念化如下:
1. 来访者想要追求的价值方向是什么?
在人际交往中,积极、主动、自在表达自己的想法。
2. 什么阻碍了来访者去追求价值方向?
(1)经验性回避:“与同学交往时很被动;尝试忽略、消除与人交往时的紧张、不自在感;不太熟悉的同学约她一起外出时,不敢答应。”
(2)认知融合:“如果我说错了,别人会不开心。这样说了以后会结果很不好吧?会不会说了之后对方就讨厌我、恨我?”
(3)无效行动:怕老师觉得自己不够开朗,有时会刻意和老师说话;为了融入班级,装出活泼的样子。
(三)辅导目标
与别人交往时主动、自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果10分代表最佳状态,希望可以达到7分,目前状态只有3分。
三、辅导过程
每周一次心理辅导,每次50分钟,共进行五次心理辅导。
(一)第一次辅导:收集来访者信息,建立良好关系,介绍ACT,制定辅导目标
第一次来到辅导室,小琳十分紧张、拘谨,将事先填写好的知情同意书和基本情况表交给心理老师后,双手紧紧地握着自己的水杯。心理老师首先向小琳强调“助人自助”和“保密例外”原则,并带着尊重、接纳与开放的态度,赞赏她主动求助的勇气,让小林感觉到温暖、安全与真诚。慢慢地,小琳开始放松下来讲述自己的情况,心理老师积极地倾听。
接着,心理老师向小琳介绍ACT的基本知识,双方商定采用ACT来帮助小琳接纳紧张情绪,进行认知解离,降低负面想法的不良影响,朝着自己的价值方向有效行动,并确立了辅导目标。
(二)第二次辅导:接纳交往过程中的紧张情绪
1、T字谜练习
小琳描述,当发现自己在交往过程中比较紧张,同时脑海中浮现各种担忧想法时,她会让自己不要紧张,不去想太多,甚至想消除那些想法。这种行为属于经验性回避,为了引导小琳认识到自己的做法从长远来看并不是有效的,心理老师决定采用T字谜练习(用四块木板拼成一个方方正正的T字),部分对话如下:
小琳尝试了3分钟,仍然无法拼出T字。
心理老师:现在你遇到什么样的阻碍呢?
小琳:这块不规则的木板好像放在哪里都不合适。
心理老师:哦,这块木板的哪个部分让你感觉到非常难处理?
小琳:这个角,我想把它堵上,但是无论怎么样都没法堵上。
心理老师:现在让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个角,你发现了什么?
小琳:这是一个直角。
心理老师:对了,这个直角跟我们的目标(T字)有什么联系?可以如何有效地利用它?
小琳陷入思考,1分钟后恍然大悟,调整思路,继续尝试,最后成功拼出T字。
图1 T字谜材料图
心理老师:通过刚才的练习,联系你目前遇到的烦恼,你有什么感悟?
小琳:其实我消除紧张情绪和担忧想法的做法就像堵这个直角一样,没用的,只是放松了几分钟,然后又会回到原来的样子。
心理老师:是的,这样做从长远来看并没有效果,那么换个思路可以怎么做呢?
小琳:尝试接受它们。
2、接纳
过于紧张的情绪是小琳与别人交往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因此心理老师采用接纳技术来降低紧张情绪对小琳的负面影响。
指导语:现在请你以最舒服的姿势坐好,你可以闭上眼睛或者把目光固定在一个物体上。试着做一些缓慢的深呼吸,请慢慢地吸一口气,缓缓地呼出来,慢慢地吸一口气,再缓缓地呼出来。(停顿10秒)【放松呼吸】
现在,开始从头到脚快速地扫描你的身体,从你的头顶向下移动,并注意到你的头部……喉咙……脖子……肩膀……胸部……腹部……手臂……双手……双腿和双脚的感受,现在请你感受一下哪一个部位感觉是最强烈的,你可以试着把手放在那里。请你感觉一下这个地方是什么感受,什么情绪。如果0分是没有,10分是满分,你觉得现在情绪是几分?【身体扫描+定位+命名+评分问句】
请你想象一下,如果这种情绪是一个物体,它有什么样的形状?……它是液体、固体还是气体?……它是什么样的颜色?……它有多大?……透明的还是不透明的?【情绪具象化】
现在请你把这个物体从身体里捧起来,尝试把它拿出来,如果你觉得很难拿出来的话,可以想象用一个东西把它装起来,慢慢地拿出来放到你的面前,请你仔细地观察它,它发生变化了吗?……它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有改变吗?【情绪外化+具象化】
小琳描述:刚开始,自己的情绪是紧张,在喉咙和胸部,是弥漫的黑色气体,不透明,有刺痛感,扼住喉咙,紧张情绪有10分。把它用袋子装好,从身体拿出来后,刺痛感减轻了,大小、颜色没有变,形状有变化,紧张情绪降低为7分。心理老师请小琳把整个过程画下来,如图3:
图3 情绪具象化过程
心理老师询问小琳来辅导的紧张程度(0-10分),10分代表特别紧张。小琳表示第一次辅导是9分,这次辅导是7分。心理老师肯定小琳的进步,并表示在辅导过程中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都可以告诉老师。
(三)第三次辅导:解离交往过程中的负面想法并且承诺行动
小琳讲述,目前与别人交往状态是3.5分,比之前提高了0.5分。前两天她和妈妈聊天,把内心想法都告诉妈妈了,妈妈表示很震惊,她从来都不知道小琳内心的这些想法。聊完之后,小琳感觉在妈妈面前没那么紧张了。今天来辅导,紧张程度是6到6.5分,上次T字谜游戏对自己很有帮助,现在一有紧张情绪,不会再去掩盖它,而是接受它。
小琳的进步表明上一次辅导有效果,对于紧张情绪,她学会接纳,并且积极与妈妈沟通。接下来,需要对小琳脑海中的担忧想法进行解离。
1、落叶流水
心理教师询问小琳在交往过程中脑海里的想法,小琳描述:“我该说什么?该怎么说?可不可以这样说,还是换一种说法?说了以后会结果很不好吧?说出来对方会怎么样,会不会很生气?会不会骂我打我?……”由于小琳的担忧想法很多,因此决定采用“落叶流水”练习,
指导语:请你以舒服的姿势坐好,你可以闭上眼睛,或者把注视点固定在某一点上。想象一个温暖、阳光灿烂的日子,你正坐在潺潺流水的小溪边,水面上漂浮着片片落叶。(停顿10秒)
现在关注你的想法。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拿出你脑海里蹦出的每一个想法,把它们放在树叶上,让它们随着树叶飘动。无论这些想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愉悦的还是痛苦的,都放上去。即便它们是绝妙的想法,也把它们放到叶子上,让它们随溪水飘走。(停顿10秒)
如果你的想法停止出现,那么请注视流水,你的想法迟早会再次出现。(停顿20秒)让流水以它自己的速度流动,不要试图加快它,也不要试图将树叶冲走,你要允许它们以自己的节奏来来去去。(停顿20秒)如果你的头脑说“这太蠢了”或者“我做不到”,将这些想法放在树叶上。(停顿20秒)如果树叶被挡住,就让它在那里徘徊,不要强迫它飘走。(停顿20秒)你的想法会不时地勾住你,你就会不再处于练习的状态,这是很正常自然的事情,它会反复发生。一旦你意识到这一点,请温柔地承认它并重新开始练习……
现在我们的练习要结束了……请你在椅子上坐好……并睁开眼睛,环顾四周……并注意到你看到和听到了什么……伸展一下身体。欢迎回来!
练习结束后,心理老师与小琳一起总结:不去抓住想法,而是看着它们来来去去是什么样的感受?小琳反馈:感觉自己不会陷入想法之中,心情很平静。心理老师进一步引导小琳意识到:想法只是想法,不是事实,当想法阻碍我们时,可以和它们拉开距离,不与之斗争,集中精力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2、承诺行动
小琳的价值目标清晰,学会处理负面情绪和担忧想法之后,最关键的是付诸行动。
心理老师:你目前的状态前进1分是多少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小琳:4.5分,能和班里不太熟悉的同学在周末一起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