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经常被投诉的背后——一例不良亲子互动的个案辅导

经常被投诉的背后

——一例不良亲子互动的个案辅导

摘要:三年级的一名小男孩因在学校不断被同学、老师投诉,出现明显的行为偏差。在校,扰乱课堂,同伴交往遇阻。在家,亲子关系僵化,完全无视父母的教导。为此,家长感到很烦恼,主动带孩子寻求心理辅导。通过多次亲子心理辅导,家长认识并反思自身不良的亲子互动,尝试体验良性亲子互动,亲子关系得以明显的改善,小孩在学校被投诉的问题明显减少,同伴关系逐渐良性发展。

关键词: 亲子互动   同伴交往   亲子心理辅导  

一、求助者基本情况

 小吉,男,9岁,三年级。现阶段和父母、姐姐生活在一起。小吉在小学一年级就读于AA小学,但因上课不举手就大声发言,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与老师发生冲突,渐渐变得不爱上学。因孩子在学校接纳,不断收到家长和老师的投诉,父母无奈将其转学。据家长阐述,转学后,小吉仍然不断地被投诉,家长引导教育无明显改变,希望通过心理辅导可以改变这种现状

二、求助者主要心理状况

认知方面:小吉认为学校的同学不友好,平时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却引起同学们的反感和投诉,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对。

情绪情感方面:小吉感觉到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很难过,自己怎么解释都没有用,很失落。常常想念在国外读书的姐姐,但因不能随时陪伴,无人倾诉使得小吉有些暴躁和不耐烦,对父母的反复“啰嗦”教导也很排斥。

行为表现方面:在课堂上注意力不能集中,随意插话,打扰其他同学听课。在家回避与父母的交谈或是与父母顶嘴吵架。

三、原因分析

1. 生物学原因

  求助者小吉三年级,处于自我意识发展迅速的时期,自尊水平比较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2. 社会原因

(1)在成长过程中,在家里是最小的孩子,从小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备至呵护,形成了我是对的、别人要顺从我的错误认知自我中心倾向较明显。

(2)小吉经历了因无法继续与同学、老师相处而转学这样一个负性生活事件,自信心受挫,社会支持系统受到影响。

3. 心理原因

(1)错误观念:自我评价较低,认为自己在学校不受欢迎。

(2)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经常因被老师投诉,回到家被家长训话教育。

四、辅导目标

短期目标:

    1. 帮助求助者上课能自控尽最大可能减少老师、同学的投诉,做一个有规矩意识的孩子。

2.与父母顺畅沟通,改善不良的亲子互动模式。

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五、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心理评估与诊断

运用系统家庭疗法的摄入性谈话收集求助者资料,建立咨访关系,进行初次评估,确定辅导目标。

第一次是母亲陪伴小吉前来辅导室,面对心理老师有些胆怯,一直跟在妈妈的后面。

辅导片段:

心理老师(以下简称L):你们好!欢迎来到心理辅导室,请坐。(从家庭成员的选座中观察家庭动力)。

小吉选了一个靠近妈妈的座位坐下。

L: 我是我们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请问你们这次来是想咨询什么呢?(了解每个人的期待)

小吉妈妈:老师,我小孩上课经常被老师投诉,无法安静听课,经常插话或者和同学讲话,我想来了解一下怎么样才能让他改变?我们已经教导了无数次,但是都没有用。

小吉:你们整天啰啰嗦嗦。

L:嗯,那小吉这次来希望和老师聊点什么呢?

小吉:不是我想来,是我妈妈非要我来。

L:噢,是这个样子。那你先去玩玩沙子,我和***妈先聊聊好吗?

(和妈妈了解小吉问题的前因后果,曾经做过的干预以及效果等,评估小吉的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有行为偏差。)

在第一阶段采用了填字游戏和注意力游戏了解小吉的内心动力以及注意力情况,注意力良好。

第二阶段:走入内心,看见自我

在这一阶段,重点运用了沙盘游戏进行辅导。小吉对沙盘和沙具情有独钟。在这一阶段进行了三次辅导,每一次辅导的沙盘场景既相似又不同。

第一次沙盘:在选沙具时,来回犹豫,选择不定,先后选了军事类的汽车、飞机,还选了动物类的蛇,牛等。沙具摆放杂乱无章。其中蛇有很多头,相互对冲状,方向不能更改。可见小吉的防御还是比较强,有一定的攻击性,内心的状态也是比较紊乱。

第二次沙盘:心理老师要求其与妈妈合作完成沙盘。一开始小吉并不同意妈妈参与进来,询问得知是不想妈妈干预他的选择。但经过调解,还是愿意和妈妈一起尝试。小吉这一次在选沙具时淡定了很多,很大胆地去选择自己想要的沙具。摆放仍然乱摆一通,妈妈拿的沙具没有地方可以摆放。妈妈找了一个地方自己摆放,两人摆放的区域相互干扰,于是发生冲突。此时,老师介入。

辅导片段:

L:我看到你们好像对对方摆放的沙具以及位置不是很满意,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小吉:我不喜欢我妈妈摆放的东西。

小吉妈妈:可是我也是可以摆放的啊!你摆得乱七八糟的,不能摆整齐一点吗?

L:小吉,你觉得妈妈是希望你做什么来改变一下呢?

小吉:她可能想我给她一块位置吧。

L:小吉妈妈,你觉得小吉希望你在玩沙子的过程中怎么样大家会更舒服一点呢?

小吉妈妈:他可能不想我弄他的东西,不干预他怎么摆放,也不把我的东西放进他的区域吧。

在这个阶段澄清亲子互动中的边界问题,他们在沙盘游戏过程中发现彼此都有互相侵犯彼此的边界,导致了对方的不舒服。亲子互动中,出现不舒服的时候,需要停下来,进行调整,了解对方的边界,尊重的前提下再继续。

第三阶段:亲子互动,修复关系

前面两个阶段的顺利进行,为第三阶段的关系修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时的小吉已经可以心平气和地和自己的父母对话了。很值得庆幸的是,家庭成员都能加入进来,进行家庭辅导。这一阶段我设计了互相评分游戏和家庭合作沙盘,进一步巩固良性亲子互动的技巧。分发给每个家庭成员一份评分表,对表中的两道题“我心目中的XX”和“XX心目中的我”进行评分。家庭成员发现相互评定的结果让他们了解到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真实的想法是有出入的,此时通过循环提问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互了解,澄清亲子关系中的误会。另外,家庭合作沙盘时,小吉开始懂得沙盘的区域有限,属于每个人的区域不可随意侵犯,守住自己的边界也尊重别人的边界。每个家庭成员在小小的沙盘中体验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把他们的关系投射在一个小小的沙盘中,家庭成员有所感,有所悟。经过几次家庭辅导,家庭关系明显缓和不少,亲子互动变得更和谐。

辅导片段:

L:小吉,你的爸爸给你评了9分,你觉得爸爸为什么给出9分呢?这9分是从哪些方面给你的?

小吉:可能他觉得我比较善良吧,乐于助人。我在家里会管理好自己的事情。

L:那你觉得还有一分是哪里被扣了呢?

小吉:可能是我有时候顶嘴被扣分了。

   L:小吉妈妈,小吉给你的评分是9分,这和你预想的一样吗?

  小吉妈妈:我很意外。

   L:小吉爸爸,你觉得小吉为什么给妈妈评了9分?

   小吉爸爸:***妈对他比较温柔,经常给他做好吃的,也不会吼他......

在辅导中应用系统动力式家庭治疗的评分法,使用循环提问,使每一位家庭成员更能理解孩子和父母的角色定位,了解彼此在彼此心目中的位置,澄清自以为的部分内容。

六、辅导效果评估

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在学校上课能安定坐稳,不随意插话,和同学的关系有所缓和,朋友逐渐增多。在家里和父母的关系更好了,能心平气和地进行沟通。

他人的评估:

①同学的评估:小吉变得更友好了,更加遵守游戏规则。

②老师的评估:在学校自控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③父母的评估:在家里变得更加自律,同一件事情不用反复督促。在与父母交谈时也能用心听,平和沟通。

    心理老师的评估:小吉从一开始躲在妈妈背后的小男孩,慢慢地变得开朗活泼起来。交谈中变得更加大方,自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感受。在遇到问题时,能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办法或是倾听别人的建议。

七、问题与思考

     小吉的积极转变不仅来源于学生自身的调整和努力,更得益于其背后的家庭。父母的努力调整使得亲子互动变得良性而高效。整个辅导过程运用了沙盘和家庭动力治疗的技术,对相关技术的运用和把控也是良好辅导效果的重要因素。可见,心理老师的专业素养和辅导能力是一线的心理工作根本。心理老师需要保持不断地提升,不断地学习。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