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是觉得自己有病
——一例采用正念冥想技术辅导初中生疑病症的个案报告
摘要:七年级的小坤在家庭教养缺位和死亡教育缺失的影响下出现疑病的症状,常常会不自觉地产生自己会生病的想法,且无法自拔。辅导教师通过使用正念冥想技术,不断地带领其进行正念观呼吸、身体扫描练习,结合哀伤辅导,改善了其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疑病症;正念冥想技术;哀伤辅导;个案辅导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坤(化名),男,13岁,七年级学生。来自外来务工家庭,0-6岁为留守儿童,自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读书后才回到父母身边。平时,父母对他的生活上很关心,但在心理精神世界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平日力父亲正常朝九晚五上下班,母亲需要到晚上9点才下班。有一个关系很好的同胞哥哥,哥哥去年留级目前也和小坤一样就读七年级,但两人班级不同。
为了加强学生的情绪管理意识,教授恰当的情绪处理技巧,让学生了解抑郁症、珍惜生命,我在七年级班上讲授了一节“抑郁症之殇”的心理健康课。也许是课程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也激发了自救的动机。下课后不久,一位平时沉默寡言的男生小坤主动找到我,说:“老师,我觉得我心理有问题,我老是觉得自己有病。” 小坤神情紧张,低着头小声地说着这些话时感觉快要流泪。
我将小坤带到办公室,耐心地询问他具体情况,在断断续续讲述的过程中小坤哭了好几次,他说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就经常会担心自己生病或者突然死去,感觉很不安,但又停不下来,常常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有时看到电视里播放关于心脏病的信息,就觉得患心脏病的人那么多,自己肯定也会有心脏病,万一得了心脏病该怎么办,越想越担心害怕。看到别的疾病时,也会有相似的想法,因此很影响学习状态,从六年级下学期起成绩就在不断下降。
二、个案问题分析
(一)深入了解,摸清问题
小坤表示曾经将自己疑病的情况和父母说过,当时父母很关心,带着他去医院进行各项生理检查。但是检查找不到任何生理原因,医生也说小坤的身体没有问题,所以父母只是简单地安慰小坤“没事的,你根本没病”,哥哥也是一样的态度。
有五只小狗曾经走进过小坤的生命中,小狗陪伴过他走过很多难熬的日子。但有一只走丢了,有一只被带走了。影响最深的是第四只亲戚送给他的小狗,小坤将它取名小白。小白很黏他,小坤每天都和玩耍,说心里话。但2015年9月,小狗遭遇车祸,当场死亡,小坤在现场目睹了整个过程。当时,父亲随意捡起小狗的尸体丢进了垃圾桶,他和哥哥都忍不住大哭。此后小坤又整整难过地哭了三天,并开始出现疑病的症状。
之后,有一年奶奶去世,家里人都哭得很伤心,但家人不允许小坤在现场。他只模模糊糊记得当时奶奶躺在地上,上面盖了一块红布,想起那个场景小坤都会觉得很害怕。从那之后,小坤疑病的情况就更加加剧了。
(二)案例分析,找到根源
0-3岁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这段时期如果顺利度过,孩子的心理弹性、对世界的信任感、安全感都会发展得很好。但小坤从小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离开了父母,有长时间的留守经历。在他的感觉里,很容易有这样的想法“是我不好,所以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抛弃我了”。婴幼儿无法认知到父母是由于经济等原因离开他,只会感受父母不在身边,心里很想念,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或者知道表达了也没有用,于是在心里也埋下了深刻的绝望与不安。而当小坤终于回到父母身边后,他们疲于工作,只加倍督促小坤努力学习,并没有真正地走入小坤的内心,让他感受到深刻的温暖和关心。可以说,小坤的内心是极度不安,又极度渴望被关注、渴望爱的。
其次,小狗和奶奶对小坤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依恋关系,都分别陪伴他度过了非常难熬的日子。但小狗和奶奶都突然离世,这很可能让小坤感受到世事无常,加深了他内心的不安。同时,由于家人对于小狗尸体的随意处理,和禁止他靠近奶奶的遗体,使得他无法全面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悲伤,一直压抑在了心底,形成了心理创伤。
疑病症的本质是希望通过疾病的表达,获取他人的关注,在老年群体里发病率高。推测这个学生可能是因为长期留守的经历,加上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突发的重要关系断裂,而自发地产生“自己会生病”的想法,从而获取关注。
三、辅导过程与策略
我一共与小坤进行了四次心理辅导,每次都适当地加入正念冥想减压技术,引导学生释放焦虑与紧张,同时,辅以哀伤辅导,释放哀伤。
第一次:正念放松式深呼吸。
邀请小坤一起做“4-4-8”式深呼吸,即4秒吸气,4秒保持不动,8秒吐气。同时,请他把不舒服的感觉带到呼吸中,吸气的时候带入不舒服的感觉,吐气的时候把不舒服的感觉吐出来。几次后,小坤觉得很放松,什么都不想了,也觉得累了,于是原地睡了一会。起来后自述感觉好多了。辅导结束后,建议小坤下次不舒服时,可以再次使用“4-4-8”式呼吸法,并记下当时的想法和效果。同时,布置作业,每天使用正念冥想软件,完成10分钟的“焦虑释放”。
第二次:正念静坐,哀伤辅导。
辅导一开始,我就询问了小坤的近况,他表示做了正念冥想后感觉好多了,不会那么紧张不安,想自己会生病、死亡的事的念头少了,最好的一次持续了4个小时没有想。随后,我和小坤一起正念静坐5分钟,请他暂时放下头脑里的所有想法,只是专注于呼吸,同时逐渐放松。
之后,我用温和的语气询问小坤是否愿意回忆小狗离世的场景,如果可以希望他描述越详细越好,如果觉得很难受,可以暂停一下,或者深呼吸缓解自己的情绪。小坤稍微沉默一下后表示愿意,他用低沉缓慢的语调地向我描述了小狗离世时的场景和自己的心情。期间,我没有多说什么,一直用温和关切的目光注视着小坤,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向他传达我一直都在的支持与安慰。等小坤心情平复下来,我邀请他使用文字写下当时的心情,他写到“小白,再见。我那天没有叫住你不要去追车,我很后悔。如果我喊你停下来,你就不会被车压了。当我看见你无力地躺在那里,我整个人都陷入了紧张和难过的心情中,我真希望你可以回来。每天晚上我都在哭,哭得枕头都湿了。那天,你被压,我和哥哥拼命地哭了起来,半夜我们还去垃圾桶里找你的遗体。可是,一天后垃圾被运走了,我感到无比的难过和惋惜”。
离咨询辅导结束只剩下几分钟,看到小坤还沉浸在难过的回忆之中,我邀请他继续和我一起进行“4-4-8”式深呼吸,即4秒吸气,4秒保持不动,8秒吐气。同时,请他把那种无比难过和惋惜的感觉带到呼吸中,吸气的时候带入,吐气的时候吐出,小坤表示做完后心里面沉甸甸的感觉轻了不少,感觉可以挺起胸膛不会觉得沉闷了。继续布置作业,让小坤每天用正念冥想软件完成10分钟的放松练习。
第三次:肯定变化,释放哀伤。
一进到咨询室,小坤就表示自己每天都会按时做练习,每次做完后都会感觉心理轻松不少。还带着雀跃而骄傲的语气告诉我。上周六在同学家玩了一天,晚上睡在了同学的家里。那一天都没怎么想自己是不是会的病的事情,只在第二天回到家的早上想了一会会而已。听到小坤的变化,我为他感到高兴,并与他探讨周六的变化有多大意义,他说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到的。我肯定他说:“对,这简直是个奇迹!你已经做到了,你真的很棒!”小坤听到我给予积极的正强化话语后露出了一个腼腆的微笑,我顺势把话题引向下一步,询问他是否准备好愿意谈一谈奶奶。带着些许的迟疑和些许的紧张,他深呼吸了一下,重重地朝我点了点头。我请小坤回忆一下奶奶去世的场景,并把当时的场景画下来。他沉默地思索了很久,然后画了一幅模糊的画,画面上简单地画着一个红包盖着一位老人。小坤画完就放声哭了起来,我什么都没说一直陪伴着他,拍拍他的背,任他尽情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十多分钟后,小坤的哭声渐渐小了下去,他拿起纸巾擦擦脸,还朝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看到他红通通的眼睛里面有一种如释重负。在随后的正念静坐与身体扫描中,小坤表示自己全身都十分放松,能够保持将注意力放到呼吸之上,觉察自己每次的一吸一呼,那种感觉很舒服,自己回家会继续练习。
第四次:正向强化
经过三次的辅导,小坤的的精神状态明显得到了改善,阳光开朗了很多,脸上泛着光彩带着微笑。询问他这一周有什么改变,他说这一周基本上都不怎么想了,上课基本上能安静听课了,成绩了也进步了一些。我及时肯定了他的进步,并和他一起归因得出这是他坚持咨询和练习的结果。之后,我和他再一次地一起做了身体扫描练习和正念呼吸练习,最后和他探讨是否需要结束咨询。小坤对着我坚定地说:“我觉得不需要再咨询了,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头脑中的想法了。谢谢老师你的陪伴”。对此,我表示认同,并恭喜他的进步。
四、辅导反思
这是一个由于家庭教养缺位和死亡教育缺失而导致的疑病症个案。小坤常常会不自觉地产生自己会生病的想法,且无法自拔,影响了他的社会功能,比如紧张焦虑、难以入睡、成绩下降等。
在本案例中我通过正念冥想技术的介入,成功地缓解了学生的疑病症状。正念是指不带评判的、基于此时此刻的如实觉知。强调在觉知中保持开放、好奇、接纳、耐心的态度,能有效提升专注力、自我接纳度和平和心境。1979年,由Kabat-Zinn(2003)创立,以协助病人应对慢性疼痛与压力。在美国逐渐得到认可后,发展出诸多以正念为基础的训练课程,如正念减压疗法(MBSR,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正念认知疗法(MBCT,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等。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特设立研究机构开展相关研究,涉及国家政策制定、医学、商业、教育、司法等多个领域。
王岩等人(2012)发现,正念训练通过去自动化效应,能有效提高身心健康水平。Chan,Han,& Cheung(2008)等人发现,正念能调动大脑α波在左侧前额叶非同步的活动和β波在额叶中线部的活动,表明正念训练能诱发积极情绪体验。在初中生、大学生、成人群体的系列研究中也发现,正念有助于提升注意力水平、自尊心、自信心与自我接纳度,降低抑郁、强迫、焦虑等负面情绪,提升内心平静度与主观幸福感(刘兴华,徐慰,王玉正,刘海骅,2013;徐慰,王玉正,刘兴华,2015;王岩,婷婷,刘兴华,张韵,卢焕华,翟彦斌,2012)。
在辅导小坤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带领他做正念观呼吸、身体扫描练习,并布置作业。且加入哀伤辅导,引导小坤将以往压抑的情感发泄出来。四次辅导下来,学生的情绪、认知功能、主要症状得到了很大缓解,基本上症状消失,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成功的个案。
但案例中不容忽视的是家庭教育的缺陷和死亡教育的缺失。假如这个小坤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得到了充分的爱;假设当小狗和奶奶去世时,家人不是随意处理,不是禁止他靠近,而是允许小坤表达不舍,表达悲伤,或者为小狗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我想也许孩子就不会被疑病症所困。所以,在此呼吁,家长、学校和社会能重视家庭教育,开设死亡教育课程,让家长真正地走入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懂得死亡的含义,让孩子免受心理疾病之苦,还孩子一个欢乐童年!
参考文献
1. 王岩, 辛婷婷, 刘兴华,等. 正念训练的去自动化效应:Stroop和前瞻记忆任务证据[J]. 心理学报, 2012, 44(9):1180-1188.
2. Chan A S, Han Y M Y, Cheung M C.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EEG) Measurements of Mindfulness-based Triarchic Body-pathway Relaxation Technique: A Pilot Study[J]. Applied Psychophysiology & Biofeedback, 2008, 33(1):39-47.
3. 刘兴华, 徐慰, 王玉正,等. 正念训练提升自愿者幸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