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愤怒的小鸟 —— 一例失败的小学生辅导案例

 

一、个案简介

小学六年级男生,小亢(化名),12岁,一所乡镇小学的在读生,身材中等、性格暴躁。家中老大,还有一个弟弟,父母均是工人,家庭经济状况良好。从小父母较为溺爱,无原则地满足其要求,对孩子疏于管教。

小亢父亲经学校的副校长介绍联系到我,为小亢做心理辅导,通过电话和其父亲做了初步的沟通并向其说明了心理辅导要自愿。在其父亲讯问后孩子并不愿意来接受心理辅导,父亲非常焦急盼望孩子能回去上学,(这个时候自我卷入了父亲的焦急情绪,想帮助这位父亲),我提议到时候用心理沙盘游戏进行本次辅导,给孩子父亲简单介绍了心理沙盘游戏,让其转告小亢是否愿意前来玩沙盘游戏,这次小亢欣然同意前来接受心理辅导,我将辅导定在我区一所高中学校的心理辅导中心。

父亲介绍:小亢在学校与班主任老师发生了激烈冲突,不愿意去上学,在家沉迷于游戏,学校领导认为其心理有问题,要求他接受心理辅导。他还有一个哥哥和弟弟,哥哥在他出生前意外去世了,因此他出生后对其较为溺爱,他有什么要求都会尽量满足,加上自己和妻子忙于工作,对其疏于管教,造成了他现在的自我中心、性格暴躁、不服管教。

在六年级开学后两天他便呆在家中不愿上学,后来去上了十几天与老师起了冲突,并打了班主任老师,便不再愿意去上学,在家总是玩游戏,不与家人交流,他父亲说他以前不这样,上了六年级才不愿意上学。

二、问题分析  

小亢不去上学的背后并不是简单的与班主任老师的冲突,在他的成长历程中,来自父母无原则的溺爱,父母忙于工作,缺乏有效的管教,导致其自制力较差,长期沉迷于游戏;加上处在六年级和青春期对接的年纪,逆反心理严重,与老师发生冲突后便选择了在家逃避上学。

1.心理因素。小亢的年纪正逐渐步入青春期,情绪的强度和持久性迅速增长,且不稳定、易冲动,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对来自家长和老师的管教极度抗拒,以至于在学校和班主任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还动手打了老师。

2.家庭因素。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对小亢疏于管理,导致小亢逐渐沉迷于游戏;小亢是在其哥哥意外死亡后出生的,父母对其格外溺爱,有求必应,逐渐让其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暴躁、任性、傲慢的性格特质

三、辅导策略

(一)对小亢行为的矫正

小亢父亲希望通过辅导,他能够主动给老师道歉回到学校上学,同时少玩手机游戏。

但孩子现在的多种行为问题并不是一日形成的,父母无原则的溺爱和疏于对小亢的管教才导致了他沉迷游戏、动手打老师、不愿去上学。如果父母不改变对小亢的教育方式,会导致他以后出现更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1.改变教养方式。需要父母从现在开始给小亢设置行为规则,不再无原则地满足他的无理要求,严格控制其玩手机游戏的时间,让其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2.应加强与小亢的沟通交流。在家时,父母尽量多亲身陪伴小亢,以平等的语气和小亢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辅导过程          

整个辅导过程持续了15分钟,整个过程里小亢充满了阻抗,就像一只愤怒的小鸟。

我与小亢相遇在校外,他坐在他父亲的车里,一言不发眼睛直盯着手机屏幕,那是他喜欢的游戏,在带领他和他父亲通往心理辅导中心的路上小亢一言不发,中途摇了一次头,身体紧绷,来到辅导中心,小亢帮我搬了一把椅子去沙盘室,随后我再搬了两个椅子进去,让孩子和父亲先坐一会,出去拿了表格进到沙盘室,并告诉小亢他可以自由选择一个沙盘,愿意的话可以玩一会沙子,然后去陈列架上选他所喜欢的沙具进行摆放,小亢以沉默的方式表示拒绝,这时候我示意他父亲先出去一下,然后把门锁了,单独和小亢呆在一起,和他简单谈论了本次辅导,他依然沉默。

我拉过一张凳子示意他坐下,他用脚狠狠地踹开,此刻我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愤怒在一点一点积聚,这时候我有点诧异和不知所措,下意识地想要去安抚他的愤怒,因此我用手多次轻轻滴拍了小亢的背部以示安抚,然后再次被其愤怒地推开,我告诉他可以尝试着放轻松,他依然紧绷着脸,双手插在裤兜里,头向上仰起,眼睛看着天花板。我告诉他在这里他可以做他自己,想怎么呈现自己都是被允许的,如果他愤怒,可以扔沙子、沙具、踢凳子,他对我说:“ 爬开”。此刻我内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强烈阻抗和来访者的愤怒,人先僵了一会,然后还是尽量克制自己内心受到冲击后出现的惊恐情绪,为了对抗自己内在出现的强烈不安,我还是故作镇定温和而执着地让其玩沙盘游戏。此时我心理潜在有个预期目标,就是通过来访者的沙盘对其进行辅导,如果他不摆沙盘,这次辅导似乎就失败了,好像自己就被否定了,我内心是不允许自己失败的,而小亢依然沉默拒绝,我还是去拿沙具向其做示范,他依然无动于衷地沉默和愤怒。整个过程他一言不发,维持着一开始的动作,像一只随时准备战斗雄鸡,而我依旧没有放弃,这种不放弃是一种害怕辅导失败的焦虑,害怕被他人质疑的恐惧。

最后我坐回自己的位置,假装做自己的事情,并把对小亢的观察做了简单的记录,10分钟左右,他想离开,我第一反应是阻止,这种阻止依旧是对失败的恐惧,同时还夹杂着对整个辅导失控的焦虑,因此我站在门前阻止其离开,小亢的愤怒升级了,他推开我去开门,执意要离开,在推搡中他的手碰到了我的下巴,很疼,这时候我心中升起了愤怒和委屈,甚至不争气地流下了眼泪,本以为他会为此而生出内疚,此刻我已经逐渐投降了,为了不让自己太狼狈我还是做了最后的抗争,在准备让他离开前我还是强忍着愤怒和委屈表示能够理解他的愤怒。最后坚定地向其说了三句话:首先,现在开始,你不想去上学就不用去上。其次,现在开始,我会告诉你父亲不用再管你,你想干什么都可以。最后,如果你还想和我谈谈,可以让父亲联系我。小亢最后的回应:“哪个鬼大爷想找你”。我重复了一遍对他说的话,他依然如此回应,我用衣袖擦掉眼泪,让其离开了沙盘室,本次辅导结束。之后我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席卷了我,内心既愤怒又羞愧。

四、辅导失败原因分析及反思

这是一个辅导失败的案例。发生于我工作后接学生辅导的第二个年头,算是一名经验缺乏的心理老师,而每一位资深心理老师都是从新手逐步成长起来的,我想他们在步入此行业的初期亦有很多困惑或自认为的失败案例,而我查阅了知网的相关文献,并未找到对辅导辅导失败案例的解析,因此想把自己在工作之初从辅导效果看很失败的一次辅导案例写出来并加以分析,以此警示自己,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反面的案例给大家一些思考。

(一)失败原因剖析

1.过于强烈的助人动机。作为一个区域的心理教研员,在接到学校的求助时(该学校没有心理老师),感觉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来做这件事,当听到小亢父亲在电话中的讲述,感受了一位父亲期望儿子重返学校的焦急,而小亢还是一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是他不上学了,对他家人和社会都是一个损失,我发自内心也想帮助这位父亲,这份强烈的助人动机导致了我的盲目乐观,也忽视了小亢本人是否愿意接受我自以为是的“帮助”。

2.潜意识与父亲共谋,突破了边界。在预约辅导阶段在与小亢父亲的沟通中,我在潜意识里是站在父亲这一边想去帮助小亢重返学校,因此忽略了小亢本人的意愿,他本人并不愿意接受心理辅导,但其父亲执意要让小亢和我聊聊,这时候我选择了突破界限,做了妥协,说可以尝试用沙盘游戏开展对小亢的辅导,并让父亲询问小亢意见,小亢在听说可以玩游戏后欣然同意,而来到沙盘室发现和自己想象中的游戏亦不一样时,认为我与其父亲合谋骗他前来辅导,这是他愤怒的诱因。

3.与当事人缺乏沟通,信息传递失误。在整个预约辅导的过程都是我和小亢父亲在进行沟通,而没有和小亢进行充分的交流,而在让父亲代为询问小亢是否愿意来心理辅导室玩沙盘时,虽然我向小亢父亲解释了什么是沙盘游戏以及辅导过程如何进行,但小亢父亲并没有给小亢仔细讲解,这也让小亢误会了沙盘游戏是电子游戏,所以他欣然同意来接受辅,到了辅导室却发现并非是电子游戏。

4.辅导者本人的自私与自负。作为一名刚从学校毕业不久,到教研机构工作心理教研员,由于自身经验不足,急于想积累实践的经验,潜意识里也有向他人寻求认可的倾向,同时在内心是认为自己能够胜任本次辅导的,忽视了本次辅导中的困难——来访者有条件的自愿和强烈的阻抗,而盲目乐观,并在最后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对小亢说出了那三句的话,这正是我作为辅导者本人的自私和自负的体现。

(二)辅导效果反思

这是一例辅导失败的案例。作为一名新入职不久的新新老师,在经验缺乏的基础上,凭着在学校积累的一点学生辅导经验和学习的理论再加上个人直觉去对小学生开展辅导,满腔的助人热情和盲目的乐观,便有了这次挫败,这次挫败给了我职业生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验,也看到了一名新老师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所要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从这次挫败中我看到了作为一名新入职的中小学专职心理老师,既需要不断地自我成长,也需积累和丰富实践经验。在辅导中不要轻易突破辅导设置的界限,对于非自愿来访者要谨慎接待且要和当事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尊重学生的意愿,避免与任何一方共谋,始终要着眼于学生的幸福与发展。在辅导中要学会保护自己,切记不要将辅导室上锁,辅导老师要坐在靠门近的位置,如果来访者有对辅导者有身体攻击行为,辅导老师可第一时间迅速离开辅导室,如果来访者要离开,就让其离开,顺其自然而不是自负地阻止。在辅导中要时刻保持对自我情绪和动机的充分觉察,这样才能避免由于辅导者本人的情绪扰动而导致的负面影响,不要因为自己的自私和自负而伤害了来访学生。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