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基本情况
H同学,男,17岁,省一级重点中学高二学生,男同性恋者。
家庭背景:父母经商,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父母亲两边亲属的孩子均为女孩,整个大家族同辈中只有他一个男性,从小在女性群体中长大。
学习情况:成绩中下,保持稳定。上课能认真听讲,但作业完成情况差。对学业不上心,从未将学习视作重要的事情。
班级背景:班主任为女性新教师,管理风格严苛。班级氛围活跃,女同学整体比较乖巧,男同学整体爱起哄,部分学生经常欺负H同学。
咨询师观察:该生身材中等,样貌秀气,说话语气偏女性化,穿着打扮鲜艳。
班主任反馈:人很热心,但总是爱生事,经常和同学闹矛盾。
二、主要问题概述
H同学自述是一名男同性恋者,担任其中的女性角色。《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2001)定义同性恋,指在正常生活条件下对同性成员持续表现性爱倾向,包括思想、感情和性爱行为,对异性缺乏或减弱性爱倾向,也可有正常的性行为。在H同学告知咨询师这个事实时,咨询师对他的同性恋身份进行了再次确认。而他对自己同性恋的身份,也经历了“自我怀疑——再三确立——极力抗拒——最终接纳”的演变过程。
1、目前表现出的问题
虽然H同学没有公开表明自己是同性恋,但作为一个男性,爱做面膜,打扮风格鲜艳,发生事情爱哭等,常被嘲笑是同性恋。高一下学期,H和同班Z成为亲密好友,两人像兄弟一样相处。高二后他对Z的感情从友谊升华为爱恋,对方有所察觉,开始和他保持距离。在H表白后,Z 更是直言拒绝。目前,H同学最大的问题是,他的同性恋身份及对Z的感情,不被同学认同,不被父母认同,最重要的是不被Z本人认同,而他无法接受这种“不认同”,自感痛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受损。在认知上,他时常反问,“同性恋做错了什么”等类似问题。在情绪上,他经常因为和同学的矛盾而嚎啕大哭,自我崩溃,遇到和Z有关的事情时更是痛不欲生。亲子沟通中因难以启齿哭泣的原因,而受到父母很多责备。在行为上,会在没有打招呼的情况下随意离开教室躲在幽闭空间,想让自己静一静。也偶有发生打架事件。
2、心理失调原因分析
求助者中心疗法认为,心理失调的原因,是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自我概念主要是指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经验指的是我们的价值判断。H同学认为,自己是一个同性恋者,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人们不可能像对待异性恋那样对待同性恋,毕竟这是一个在多数时候都不会被认可的群体,正是这种自我概念和经验发生了冲突,才导致他情绪崩溃,行为失衡。
经笔者分析了解,该例同性恋的形成受后天环境影响。H同学是整个家族同辈里唯一的男生,他在一群女生中成长。母亲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父亲人微言轻,长期处在女强男弱环境中。他对父亲的角色感到失望,崇尚母亲的女权,所以男性角色认同失败,造成他向反性别发展,如注重皮肤护理和身材保养,心性和女性较为接近,爱计较,求庇护,偏柔弱,心思细等。也正是偏女性化的性格,让H同学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情感得不到回应的结果,从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行为问题。
三、咨询技术及理论
求助者中心疗法认为,如果处在一种特别的咨询关系中,人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这种疗法,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以关系为导向的方法,需要咨询师运用以下三种技术运行。
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技术:包括关注、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非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沉默等。这种设身处地,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共情,而是咨询师和来访者有心理意义上的接触,两者相互信任并相互促进。坦诚交流的技术:主要指的是咨询师不固定自己的角色,能够自发地表达真实的想法,坦露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具体指的是对来访者无偏见,关注到他可以做出自我改变,并和他一起努力,唤起对方的潜力去解决当下遇到的难题。笔者将以上三种技术融合,建立一种亲密的咨访关系,从而在咨询过程中促进求助者自我改变。
笔者之所以在此个案中选择求助者中心疗法,源于以下几点。同性恋寻求保密:H同学对心理学有所了解,知道咨询师的首要工作守则是保密原则。同性恋寻求支持:笔者有让H同学觉得可以作为专业支持力量的条件。其中客观条件为,心理学专业毕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为学校专职心理老师。主观条件为,笔者是典型的多血质,真诚友好,感染力强,常被学生当做“知心姐姐”。求助者意识强烈:H同学自我表达能力强,意识独立,并安全度过了同性恋中“自我接纳”这关,有自我改变的潜力,以上条件为建立一种有心灵接触的咨访关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咨询过程
笔者认为,心理咨询取得效果的重点并不是技术的运用自如,而是问题关键点的捕捉和剖析。求助者中心疗法可以在特殊的咨访关系中,通过人际互动,促发求助者问题关键点的浮现。下面,笔者将通过此疗法在高中生男同性恋咨询中的应用,以关键点提炼的方式,根据来访者的成长变化,建构一个全新的四阶段咨询体系。
(一)建立特别关系,协助来访者自我成长
在第一次咨询中,H同学并没有表明自己同性恋的身份,他咨询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笔者尝试运用咨询技术,建立特别的咨访关系。
【咨询片段一】
H同学:老师,我在班里人缘不好,我想有没有办法提高一下人际交往技能。
咨询师:哦,你刚才传递给我两个信息,一是你觉得自己在班级里人缘不好,为此烦恼;二是你想改变这种状况,通过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的方式,是这样吗?(设身处地反映H同学的问题)
H同学:是的,人缘不好让我很烦,每天都不开心,虽然有几个要好的朋友,但更多的是别人的取笑。
咨询师:当然,人缘不好肯定不开心。现在看来同学对你的取笑让你很在意,你愿意说说他们为什么取笑你吗?(直接引导H同学剖析问题原因)(此处咨询师的目光和语气均是担忧和关切)
H同学:他们说我“娘”,但我说话的声音一直是这样,这是不可改变的,为什么他们不能接受呢?
咨询师:你说得对,这是先天条件,很难改变。你觉得他们应该要学会接受。但发现他们接受不了,所以你想通过提高交往技能的方式来改变自我。看得出来你做了很多努力。(提出了H同学的自我期望,也关注到了他的努力)
以上对话中,笔者始终以“姐姐”的身份对H表示关切和理解,对他表达的信息做了具体化分析,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真正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的关键。H同学感受到咨询师致力于和他一起探索问题,并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想法,说明特别关系已建立,这是来访者自我成长的前提。在接下来的咨询里,笔者和H同学共同探讨了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技能,比如多表达自己的感受,少提及他人的过错;多用“我信息”表达,少用“你信息”责骂;多关注事件本身,少谈论他人品格等等。
(二)体验关系导向,加速求助者自我觉察
在第一次咨询后,H同学尝试了人际交往的技能,其效果深受鼓舞。在接下来的咨询中,他逐渐向笔者袒露了自己真正关心的问题。
【咨询片段二】
H同学:老师,我用了你说的这些方法后,还真的少了很多取笑,比如昨天有人笑我这么大了还要拿个毛绒玩具,我就回说:“你们这样说我,我很难受。只有这只熊才能懂我的难过。”我觉得这种“卖惨”也是必须的,只有表达了我的感受,他们才不会继续和我吵。之前我都是直接反驳的。
咨询师:是的,间接的表达感受比直接的反驳更容易让人接受。你学得很溜!(无言语障碍的沟通,积极关注来访者的成长)
H同学开始沉默,没有接话。(此处的沉默是思考,咨询师身体前倾,原本交叠的双手散开放在扶手上,做出一副准备聆听的姿势)
H同学(犹豫着开口):呃…其实老师,我虽然被别人说“娘”,但我也不那么在意,因为已经习惯了。
咨询师:嗯,也是,被别人说应该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你现在之所以这么迫切想要改变现状,应该是某个点让你察觉到紧张或者焦虑了。(促进来访者自我察觉)
H同学:是的,这段时间我因为这个问题想了很多,我不知道我能坚持多久,挺害怕失去的。
咨询师:人都害怕失去,看来这个问题是你真正关心的。无论你有什么样的问题,我都想和你一起分担。(利用特别关系,进一步表达咨询师的真诚)
H同学:我和我们班一个男生,叫他Z吧,关系很好,但经常被别人说是一对基友,刚开始是开玩笑的说,后来都在恶意地传,说我们俩关系不正常。
此处H同学并不打算告诉自己他是同性恋,但他在意和Z的关系,让笔者感到可以通过对咨访关系的体验,进一步推动H同学的坦诚,让他直指问题关键。
【咨询片段三】
咨询师:其实说实话,我之前看你的说话方式和性格,有猜测你是不是更喜欢男生,之前你提到你有要好的朋友,但他们都是你的闺蜜,是女生。所以我觉得你或许更在意的是和这位男生的关系。(此处咨询师不再固定角色,是一个坦诚交流的朋友,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直接告知来访者,促进来访者自我察觉。)
H同学(从惊奇到淡定):老师,我知道你肯定会帮我保密的对吧。是的,我喜欢Z,初中的时候也喜欢过一个男生,后来也是因为别人总是说我们,就渐渐疏远了……(中间谈及初中这段友谊,后讲述了和Z从认识到相知到喜欢上他的过程)。其实我知道他能给我的不多,但他能给我的我都要,我只想让我在他的生命,我就想默默地喜欢他,默默地看着他…(H同学在此处哽咽,他觉察到自己情感的无自尊)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以特别的咨询关系为导向,运用坦诚交流的技术,引导来访者说出他最在意的点,他经历了一系列自我觉察:从察觉到咨询师可信任,到察觉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到察觉自己想要什么,最后察觉到自己清晰的感情。
(三)解析问题关键,促进来访者自我探索
在上次咨询中,H同学表明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笔者将继续用求助者中心疗法,促进H同学寻找问题关键,深层次自我探索。
【咨询片段四】
H同学:老师,这两天我整个人都很难受,我们班的体育生借了我的芦荟胶一直没还,我去拿的时候,他说就是不还给你,你敢怎么样,我气死了,怎么会有这么不要脸的人,就和他大吵了一架。
咨询师:这样啊,他借东西不还,是他的不对,换做任何人都会生气。
H同学:是啊,怎么会有这种人,以后不会再借东西给他了!
咨询师:是的,经过这次事你知道了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接下来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和他保持距离的相处(咨询师自发地表达自我建议)。
H同学:这件事就过去了,但有个疙瘩让我难受。
咨询师:能让你难受这么久,看来这个疙瘩不小啊!(敏感捕捉这个疙瘩才是他难受的关键)
H同学:是的,我把这件事告诉Z了,他说芦荟胶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要这么斤斤计较。在他眼里,我的东西都不是东西,我要别人还就是我小气。我当时忍住了没和他生气,但是后来越想越委屈,芦荟胶是不值钱,但也是我的,他怎么不为我想想呢。我知道他现在很怕别人说我和他怎么怎么样,也一直在疏远我,我能明显感觉到。
咨询师:他现在知道你对他的感情吗?(着眼于问题的关键,不再把问题引向芦荟胶事件,促进H同学自我探索。)
H同学:我不确定他知不知道,但我感觉他应该有点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说我们,我控制不了别人,不想带给他伤害,但又忍不住去靠近他,我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此处H同学举了三个事件,描述他和Z的互动,给Z带来烦恼)
咨询师:你现在知道了自己的内心冲突,你喜欢他但又担心他遭受舆论压力,这是你的纠结之处。(直接指出求助者的问题,期待他有所改变)
H同学:是的,所以我觉得我应该和他保持距离,被动等着吧,不要主动去接近他,只要他不来找我,我就不主动找他,只有这样我才能不失去他。(他在自我探索)
咨询师:你能这样做那是最好的决定,你要知道目前他还能和你继续做朋友是因为他还重视你这位朋友。(此处咨询师坦诚事实,指出求助者需要注意的点)
H同学:是的,虽然他不能给我想要的感情,但他没有看不起我,没有嘲笑我,这对我来说已经是最大的恩赐了。其实我自己明白,他不可能会跟我在一起,他可能已经知道我喜欢他,就是不说,但都没关系,我觉得重要的,是我还能待在他身边,和他继续做朋友…
咨询师:你的这种自我发现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看到了你的成长。(关注求助者的改变)
在接下来的咨询过程中,笔者和H同学具体商讨了和Z同学相处的具体可操作的模式,比如,吃饭时是否要一起,是否需要和以前一样给Z买早饭,放假了是否要约出去一起玩等。H同学明确了自己该如何做后,有了稳定的信心和方向,觉得自己可以继续保持和Z的友谊而不至于感到不安全。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始终抓住问题的关键。芦荟胶事件的背后,是他对Z同学态度的在意程度。根据关键挖掘H同学的潜力,在他的自我探索中认识到自己该如何处理。
(四)注意情感变化,引领来访者自我协调
在前面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H同学从最开始的着眼于人际交往,到后来提出和Z同学的交往,最后提到喜欢Z的情感,这是他逐渐袒露自我,并自由表达自我的过程。在多次会谈后,他从最开始的碰到问题只会泛化地自我嫌弃,到后来会寻找问题的关键点,最后会拎出自己最在意的事情,一步一步解决自己的内心冲突,是一个从客观表达事件到后来主观表达情感的变化过程。这就是求助者中心疗法的阶段性变化。上高三后,H向Z表白被拒,来到咨询室。
【咨询片段五】
H同学:老师,之前我和Z保持着朋友关系,但后来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他,这种情感越克制,我越在意他。我回家哭,爸妈只知道骂我,说我为了一点小事就哭,他们怎么会知道呢,也不敢让他们知道,现在,谁都不支持我,谁都要我坚强,可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这种爱情大过自尊的恋爱,我谈不起!(来访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认为感情不受控制,这才是真正被压抑的自我)
咨询师递纸巾,并关切来访者的情绪变化,让他自由哭泣,鼓励他继续表达。
H同学:我一直假装没事,自我安慰总会过去的,没有回报也没关系,但我知道自己很想得到他的回应,他的一举一动都影响我的情绪,我受不了他这样对我,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求什么,我只能说我就是这么贱,特别的贱……(咨询师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自我)
咨询师听出其中事件的变化,根据来访者的描述,他现在的内心不平衡是因为他得不到想要的回应,他的感情不被所有人的认同,包括他自己。
咨询师:这中间一定发生了一些让你感到崩溃的事情,你愿意说说吗?(咨询师注意到H同学的表达变化,有了真正的自我存在,与他经验中的自己有了冲突,咨询师的目的就是解决这种冲突,协助来访者自我协调)
H同学(继续自由表达自我):我向Z表白了,他没有意外,因为他肯定感觉到了,只是一直当做不知道,他说他不是gay,喜欢女的不喜欢男的。这些我都猜到了,所以我告诉自己,他不喜欢我,那我就不喜欢他好了,简单一点。但他已经连续三个星期让我给他买早饭,叫外卖,与以前不同的是,他给了我钱。我所有的闺蜜知道后全都骂我,骂我怎么会这么低贱,知道事情的人都说我没人要,只能当当跑腿的。我算什么东西啊……有时候我真的很想找个肩膀,可是真正让我难过的是,曾经带我进天堂的人,和推我进地狱的是同一个人……
咨询师:是的,在别人看来确实犯贱。你所做的事情也都是你自己的选择,这就是你,即使知道没有回应也愿意付出的你。(关注求助者积极的一面,无条件地接纳看似“犯贱”实则“善心”的他)
H同学:是的,这就是我,是我自己选择去付出,但又不能接受没有回报,我知道付出是我一厢情愿的,即使被人说我也认了……(此处求助者描述了大量他表白后和Z的互动,他认识到情感的付出是自己单方面的,Z只会把自己当朋友看)
咨询师:你知道所有事实的缘由,也知道同性恋现在还不被大众认可,更何况Z他明确告诉你他喜欢女生,并不会喜欢你,所有的事实都摆在你眼前,所以你要学会成长,学会接受,思考下一步该如何面对这种状况。(引领来访者发现经验中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之间的矛盾)
H同学:是的,老师,可我现在不可能马上忘掉他,其实我也不想忘掉,我对他付出又想得到回报,没有回报我又介意付出,所以我不平衡。我觉得自己现在就是无可奈何的状态。但我可以离Z远一点,惹不起我躲得起,虽然会感到痛,但总有那么一天……我知道自己会被很多人嫌弃,我自己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现实,但我感觉这种感情很难得,或许我这一辈子都不再体会到了,我想好好珍惜,记在心里就好…
H同学在这时候的表达已自我协调,他能够让自己去适应环境,做出调整,内化经验,同化自己,求助者中心疗法治疗的实质,就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H同学知道自我是怎么一个人,经验告诉他这样一个人不被社会或者他人所接受,他寻求和谐只能靠自我发现和成长。他的自我概念发生了调整,本来认为自己应该接收到回应,但现实是自己改变不了他人,所以他认为自己应该接受这些现实,保持自己的情感,接纳自己的患得患失,只是不再要求对方有同样的付出,因为同性恋并不被认同。这样的自我概念和经验可以保持一致,自我得到协调。也就是摆脱了经验中的自我,表达了真正的自我。
本案咨询师运用求助者中心疗法的相关技术,促进来访者自我觉察,自我成长。整个过程中,咨询师只是一个工具,H同学占据了主导地位,是这段关系中真正做出改变的人。
五、个案启示
本案咨询周期长达一年多,带给笔者关于同性恋个案咨询三点启示。
1、自我身份认同是同性恋个案咨询中的重点
笔者曾碰到多个同性恋者,在此类咨询中,辅导的重点是同性恋者自我身份的认同。作为具有基本成形价值观的高中生,他们有能力接受同性恋这种现象,但不代表能接纳自己是同性恋者。所以,身份认同是咨询的重点。咨询师在此类咨询中最重要的接纳来访者是同性恋者,把他当做一个毫无偏差的个体来对待,只有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接纳,才能有来访者的自我接纳。
2、接纳他人的不认同是同性恋个案咨询的难点
同性恋的身份认同是早晚问题,因为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虽然形成原因各异,但认同而不出柜是目前同性恋的生存现状。“谈性色变”的男同性恋者更是遭受着不公正的待遇,一直和艾滋病连为一体,这也是Z同学遭遇过的,所以他介意,气愤,也一度怀疑为什么同性恋要这样被对待。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同性恋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但受传统中国文化的影响,国内对同性恋的包容度很低,这是一种不可更改的社会现象,所以,咨询师协助来访者接纳他人的不认同是一个让求助者痛苦,让咨询师挑战的过程。
3、是否需要治疗是同性恋个案咨询中的模糊点
纵观国内外关于同性恋的研究,治疗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大部分被确定的同性恋都难以矫正,但在高中这个同性恋形成的关键期,我们可以进行预防。然而,我们在接待同性恋个案的时候是否建议他治疗,却是一个模糊点。值得我们研究的是,求助者中心疗法在同性恋个案中的应用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同性恋是一个特殊群体,通过建立一种接纳他信任他的关系,就有可能引导来访者主动发生变化,对同性情感的纠结不再如此执着和专一,会有成长性的质的改变。
最后,通过本案,我们应该看到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心理老师在学校个案辅导中,可以根据个人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咨询方法,并像笔者一样进行录音,回听整理,以寻求每一次来访者的自我改变,为下一次的咨询挖掘更多可能性。咨询技术固然重要,但在高中生群体中,发挥他的自我成长潜力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周正猷.中国人同性恋相关因素及形成机理的初步探究[J]. 法制心理研究, 1995,(4):6-11.
[2]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