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风扇声会成为他最大的困扰
——一例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障碍的个案辅导
【摘要】小亨以风扇声的困扰为话题主动寻求心理辅导,通过具体化和澄清的技术发现,入睡困难的背后其实与其人际交往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而人际回避又与其自卑心理紧密相连。通过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帮助来访者看到自身“正向”资源;通过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纠正错误的认知,增进对同伴的接纳;通过卡牌活动,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觉察,重建自信心。
【关键词】 一般心理问题;焦点解决;错误的认知;风扇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一般状况资料:小亨(化名),男,12岁,七年级学生。个子不高,皮肤偏黑,身体健康,暂无病史。
个人成长资料:父母管教严格,升学顺利,从小交际一般,朋友少。
目前状态资料: 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做事情比较谨慎和细心,胆量小,不爱表现自我。学习成绩中等,空余时间喜欢看课外阅读。与同学关系一般,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经常独来独往。
二、来访者主诉
2018年11月份(学期二测)开始,发现自己入睡困难,经常听到嗡嗡的风扇声和同学呼呼的鼻鼾声,经常晚上12点到凌晨1点左右才能睡着,最好的情况也要晚上11点半才能睡着。中午经常无法入睡,闭目养神十分钟左右。但在家里不存在失眠情况。大多数时候醒来,精神状态还可以。
三、他人观察和反映
咨询师观察:来访者衣着得体,面容清秀,眼神稍有疲劳感,逻辑思维清晰,语言表达顺畅,说话声音偏小。
班主任反映:来访者的课堂精神状态不佳,困意明显,但因他很乖巧,所以也不敢趴桌子。课堂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也很少主动请教老师。常常独来独往,一个人自得其乐。
舍友反映:不喜欢与同学玩耍,舍友在一起聊天时他都是自己在一旁坐着,偶尔会与同学分享食物,少有开心的笑容。
四、心理评估和诊断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来访者的知、情、意统一,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完全有自知力,主动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无幻觉、无妄想,人格相对稳定,故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来访者表现出明显的焦虑、痛苦、兴趣减弱等症状,持续时间虽超过两个月,社会功能有一定受损,但仍属于现实冲突,且能主动求助,故可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3、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由具体的刺激(风扇声、鼻鼾声)引起,刺激强度不大,没有严重影响到来访者本人的社会功能,情绪反应也没有产生泛化。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综上所述,对来访者的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初步评估与人际交往有关联。
五、辅导目标与方案的制定
近期目标:减轻来访者烦躁、痛苦的情绪困扰,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改善不良的人际交往模式,提高环境的适应性。
长远目标: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与自我意识,重新悦纳自己,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促进人格的完善。
咨询方案:通过焦点解决短程心理疗法,减轻来访者的焦虑、烦躁的情绪困扰,帮助来访者看到自身的正向力量;通过认知疗法,修正来访者人际方面的不合理认知,改变不良的人际互动模式;通过卡牌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觉察,形成健康的核心信念,重建自信。
六、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评估阶段(第1次辅导)
四个月前,来访者已经断断续续主动反映在校入睡困难,要求心理老师介绍一些促进睡眠的方法,但效果不佳。观察到每次来访者都会主动寻求帮助,且倾诉欲望强,良好的咨访关系已建立。为更好的评估来访者的情绪状态和个人特质,在征得他同意的前提下,进行了SAS测试和气质类型测试。结果显示,SAS标准分为57.5,超过临界分50,轻度焦虑。气质类型测试因时间关系无法完成,但从做题的标注来看,可以看得出来访者是一个心思细腻、敏感、执着的男生。
第二阶段:咨询阶段(第2至6次辅导)
第2次辅导
1、澄清情绪现状,降低焦虑感
我们把心理测评的结果告知小亨,让其看到自身的情绪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降低其烦躁感,同时树立必能克服困扰的信心。
2、全面收集资料,洞察生活状态
对于小亨的入睡困难,我们试图引导他把困扰具体化和情景化。来访者反映舍友的鼻鼾声很大,有时嘈杂声音也大。去年11月份起进入冬天,风扇停止使用,没有风扇声掩盖同学的杂音,更觉入睡困难,因此心里总是在期待风扇声的出现。不喜欢融入同学的交谈中,认为他们爱吹捧自我,话题不适合自己。晚睡前,习惯一人操场散步,尽量减少与同学相处时间,班里只与一男生偶有交谈。从2月份起用一张纸记录每天的睡眠质量,目的在于提醒和总结,表示每天都在期待周五的到来。具体化让我们更清晰的看到了 “他的困扰”,也让小亨明白到风扇声只是表面,深层的原因可能与人际、校园适应等有关。
3、家校沟通,合力心育
通过班主任与其爸爸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小亨在家状态以及孩子的成长经历,联合家庭力量共同寻找诱因。
第3次辅导
1、寻找例外,看到改变的正向力量
来访者坦言并非所有时间都会失眠,于是我们借用焦点解决短程心理疗法,帮助他寻找“例外”(睡得好)的情况。他罗列出以下几种情况:开风扇(风扇声掩盖其他杂音)、同学睡觉时不吵闹、疲劳、心情愉悦、星期四晚上、睡前与某同学聊天、熄灯后马上睡觉。我们再从内外因角度引导小亨看到,原来七个原因中有4个是内因,是个人能自主掌握的。
2、接纳症状,认识症状的正向功能
我们通过一些调查数据让小亨明白到,每个人的睡眠质量会不同,只要不影响学习生活都属于正常范围内,当前的困扰或许透露出人际上的适应不良,急于解决睡眠问题可能会加剧焦虑情绪。
3、来访者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
校园里每次遇见小亨,他都是一筹莫展,迫切寻得快速入睡的秘诀,其实他忽视了自身才是解决这个困境的专家。对咨询师的过于依赖,反而削弱了自身的能量,我们必须让来访者从过往的成功经验中寻得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最后,来访者表示睡前找好朋友聊聊天心情愉悦后,入睡相对容易。
第4次辅导
1、追溯童年,觉察自身的人际互动模式
来访者自述,小学三四年级的同伴交往稍开心,五六年级后几乎就与一到两个同伴相处。五年级时,曾有家长告诉爸爸,自己唯一的一个好友身上有很多不良习惯,于是慢慢远离了该好友,自此择友变得更加谨慎。由此可见,小亨现有的人际回避也许源于童年时没有恰当的处理好人际问题,存在以偏概全现象。
2、分析择友标准,找出不合理认知
现在小亨给自己定的择友标准是:幽默、谦虚低调、爱学习、有共同话题。其中,他对“低调”的定义为:不敢上台发言、不自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明显,他是在寻找“志同道合”的同伴。我们陪伴他就“上课爱发言就是炫耀自己”“课间闲聊就总是在自我夸奖”等观点进行理性辩驳,找出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在共同的努力下,小亨终于领悟到了“发言≠炫耀”“聊天≠自夸”。
3、求同存异,发现同伴的可爱
本次辅导结束,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给小亨:每天努力发现同伴的一个可爱之处,把它写在本子里。我们期望通过此次家庭作业,让小亨学会接纳同伴,学会包容学会理解,放下个人的主观偏见。
第5次辅导
1、分享同伴的“可爱之处”,试着接纳同伴
我们发现小亨写的“可爱之处”并不多,但他表示愿意继续坚持这样的作业,并反映有一个晚上听到A同学的鼻鼾声不断响起,本来也是很烦躁的,后来试着去想想,A同学其实是一个“爱助人、对待同学很有礼貌的人”,当时军训时还借洗发水给自己。想着想着,竟然自然入睡了。改变是艰难的,但当愿意迈出第一步,我们就能看到一丝曙光,我也从小亨身上看到了我们辅导的一缕阳光!
2、学习换位思考,改变自我的不足
小亨对同伴的苛刻和挑剔,这往往会影响到自身的人际关系,我们在本次辅导帮助小亨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思考“我喜欢与一个爱挑剔他人、过于自我为中心的同伴交往吗?”只有站在他人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同伴,学会如何融入到班集体的同伴交往中。
第6次辅导
1、卡牌活动,觉察自我
本次我们通过卡牌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觉察,形成健康的核心信念。小亨抽出的第一张意识卡是“离开”,第二张潜意识卡是“控制”,第三张建议卡是“说再见”。小亨由卡联想到,的确自己是希望初二分班时能离开现有的班级,或者离开现有的宿舍,认为只有离开才能过得开心。对于“控制”,小亨说很希望能控制自己的生活,控制自己的交往模式,可是,从小父母就批评自己“个子小,不爱学习”,也总爱拿自己成绩与最好的同学去比较,每次比较的结果都是“自己不如好友”。小亨表示那时很希望自己快长大,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对于“说再见”,他则说“我想对父母说再见,对过去的那个自己说再见”。
2、接纳自我,与“我”和解
小亨对同伴的挑剔,过于自我中心主义,只看到自己的标准,独来独往,“自大”的背后其实住着“自卑”小矮人。要改变现有的人际模式,最根本的是帮助小亨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在冥想活动中,小亨逐一看到了“幼儿园的我”“小学的我”“初中的我”,最后,我们要求小亨对每个“我”说一句心里话。我们觉察到活动结束后,小亨的眼角已经湿漉漉的,他已经明白到“与同学过不去”的背后实质是“与自己过不去”。
3、放下“完美”,重建自信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个体,但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辅导最后,我们帮助小亨从过往的成功经验和快乐时光中,寻找“我”的点滴光辉,寻找“我”的成长惊喜。我们期待这一束“微光”可以继续照亮来访者前方的道路。
4、布置家庭作业,积极心理暗示
每天写一句自我激励的语言,帮助来访者看到希望。
第三阶段:结束阶段(第7次辅导)
1、分享作业,看到正能量
来访者带着两周的家庭作业前来辅导,从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小亨的“快乐”“乐观”,也从交谈中我们得知他不再逃避回宿舍,最近的睡眠质量也明显改善。
2、结束陪伴,鼓励独立前行
辅导最后,来访者很欣喜的给我画了一张画,画的意境是:两个人坐在湖边看书,湖中间跃起一条大鱼,远处是一到阳光和飞翔的大雁。他对我最近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此刻,我知道我该结束一段陪伴了,未来的路还得他自己走。
3、家校合作,巩固辅导效果
辅导完毕,我们建议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多给予该生更多的帮助,帮助他找到自我的闪光点,找回自信心。同时,也善意提醒家长多肯定孩子的成长,多加强与孩子的真诚沟通。
七、 咨询效果评估
来访者本人的评价:心情舒畅了,睡眠也改善了,听到鼻鼾声和风扇声已经不觉得那么烦躁,会努力加入到同学的交谈中。
班主任的评价:课间开始看到小亨与同伴有交谈,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寝室舍友的评价:开始与同学搭讪,周末回来也会与同学分享美食,回宿舍的时间也比以往长了。
八、辅导反思
由“风扇声、鼻鼾声的困扰”到“人际的回避”,再到“自卑的我”,在这次辅导中,我们看到了简单的问题背后,往往包含着更深层次的“自我接纳”的问题。因社会竞争的加剧,学业压力的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必然越来越大,只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才能适应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初中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期,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员,必须有敏锐的觉察力,发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真正的接纳自我、悦纳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