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陈述:
小喻是被妈妈强行拽进的咨询室,身体是进来了,但脸却一直望向门外,仿佛一切与他无关。我迎上去让他们母子两在沙发上坐下来,小喻妈妈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这孩子平时性格就比较倔,您不要介意。”我给他们倒上两杯水,小喻妈妈给我讲述了小喻的情况:小喻小的时候还是很乖很听话的,爸爸妈妈在城里经营一个快递点,平时都很忙,上初中前,小喻是和爷爷奶奶在乡下生活的,和爸爸妈妈一年难得见几次面,每次见面时,小喻都很依恋爸爸妈妈,每次分别小喻也是哭天抢地的非常不舍。上初中时,小喻爸妈在县城买了房,生意也走上了正轨,请了几个人帮忙,加上乡下没有初中,就把小喻接到城里上学。可没想到,小喻到城里后脾气越来越坏,也不听父母的话,成绩也下滑的厉害,现在高一了,花费突然变得很大,一个月两千块钱生活费都不够,甚至还偷偷从家里拿钱。问他干什么用了,他也不愿说。害怕孩子在外面结交了什么坏朋友,小喻妈妈很是焦虑。
案例分析:
从小喻妈妈的陈述中,我注意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小喻从小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现在被父母接到城里来,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和在成长路上缺席的父母,他能否适应;另一个是现在小喻上高中才一个学期,花费非常大,我也问了小喻妈妈,小喻没有买过贵重物品,也无上网打游戏的嗜好,所以排除买手机衣服攀比和游戏充值两种可能,说到小喻妈妈担心的结交外面的坏人,我们学校采取全封闭管理,除放假学生基本无机会外出,所以这个可能也不大。看来这两个问题还得小喻来给我答案。
咨询过程:
我请小喻妈妈先离开咨询室,我单独和小喻沟通一下。鉴于他进来时态度有些排斥,结合他从小生活环境,我猜想应该是他之前没接触过心理咨询,对这个职业有些误解。我先向他解释了心理咨询的对象绝大部分是心理健康的人,当人们生活中遇到困扰或想追求更高的心理品质,都可通过心理咨询获得帮助。学校咨询室自开放以来第天都有不少人来咨询,所以也不用担心别人知道你来咨询室后会有异样的眼光,而且我们的咨询内容也会对外人保密。听完我的解释,他放松了一些,于是我们开始了后面的谈话。
“***妈刚刚说你上高中后开销就变大了,她非常担心你,你需要这么多钱是因为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因为和父母的关系以及适应类问题会比较敏感且抽象,不适合用来开启话题,我决定从花销变大这个具体的问题上找突破口。
“我知道她是怕我被外面的人带坏了,我没和外面的社会青年混在一起,这些钱我都请班上同学吃饭用了。”对于这个问题,他倒是回答得很干脆。
“请同学吃饭?”我有点不能理解,因为就我了解,高中的孩子一般吃饭都是各付各的,偶尔有同学考得好或谁过生日请大家吃顿饭,断没有听过谁每月甚至每周都请同学吃饭的。而听小喻妈妈讲小喻每月2000元生活费还要从家里偷拿钱,显然不是偶尔请一顿饭那么简单。
“是的,几乎每个星期都会请,我每个月的钱就都花在这个上面了。”他解释到。
看来问题没有小喻妈妈想的那么严重,但我心里还是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小喻要花大量的钱在请同学吃饭上,甚至不惜从家里偷拿。“你经常请同学们吃饭是因为和同学们相处的非常好,觉得终于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了吗?”
听了我这个问题,小喻低下了头,似乎想到了什么不高兴的事,很久后他抬起头,眼里满是落寞。“老师,这也是困扰我的问题,每次请客后我其实都挺后悔的,但下次同学们一起吃饭,我又会忍不住要请客。我这是不是强迫症?”
“知道问题的存在,事情就有曙光。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我们判断出有复杂问题的人自己却浑然不知。咨询是一项助人自助的工作,如果本人不能意识到问题不愿意去改变,所有的外力都将失去支点,所以你想改变吗?”
“是的,”这次他回答得很快。
“所有的改变都会带来痛苦与不安,我希望你认真思考再做决定。”这不是在激将他,我希望他心理有准备。
“我愿意改变,不只是因为今天我妈妈送我来这我,我自己其实一直也很痛苦,我私下看过一些心理学的书,书上有一些治疗强迫症的方法,比如在自己手上带一个橡皮筋,一有请客的冲动就弹自己,但没有用,您看我的手腕这块青的就是自己弹的。”他低头拉了下袖口,把手腕上的弹痕给我看。
“那你这样不可控制的请同学吃饭是因为请客的过程中感到了快乐吗?”觉得小喻的行为不属于强迫症,请客背后的原因才是整个事情的关键。
“是的,就是这个过程很快乐,我才不能自拔,大家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吃饭,无所不谈,我就是喜欢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叹了一口气,他继续说:“您别看今天我妈陪我过来咨询,其实平时我爸妈都特别忙,跟本没时间管我,我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小学在乡里上的,初中才到城里来,而且初中也是住校,刚上初中时,我说话口音很重,大家都笑我,不愿意和我玩,特别是下午后,大家都在操场打球,我就一个人蹲在树下看蚂蚁搬家,有一次很无聊,我就对着蚂蚁说起了话,刚好被我们班的一个女同学看到了,传到其他同学耳中,大家都说我有问题,就更没有人跟我玩了。放月假回到家,爸爸妈妈都在忙工作,也没有人问我在学校怎么样,我有心事也没处说。高中后,一次偶然我发现请同学吃饭,大家就都聚在了我身边,有了一些朋友,我的人际关系也慢慢‘变好了’,我也知道这些朋友中没有几个是能共患难的真朋友,但我就是喜欢那种被关注被围绕的氛围。”他说着说着竟开始抽泣起来。
我给他递上一盒纸巾,待他渐渐平复了,我才说:“我能理解你,你其实是在用金钱完成一个在你内心的愿望。”
“是。”
“那你的心愿达成了吗?”
“没有,我这样做只是得到了暂时的满足,但饭吃完,大家散去后,我还是一个人孤独着,所以我一次又一次的请客,让大家都聚在我身边。”
“所以说请人吃饭并不是能救赎你的好办法,先不说这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撑,起码这个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聚餐并不能带走你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是的。”
通过和他这段对话,我慢慢清楚了问题的根源,原来请客吃饭只是为了逃离孤独,问题的根源是小喻从小来自父母的陪伴不够。
“所以,如果可以,你愿意和你的父母好好谈谈吗?也许因为工作的忙碌,他们忽略了对你的陪伴,让你在一个缺少关爱的环境中长大,直到今天 ,你还在因为缺少关爱与陪伴而痛苦。虽然过去的一切已无法改变,但这些你都可以向父母诉说,我相信他们一定愿意用一切来弥补,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特定的家庭环境下产生的成长小插曲。除了告诉父母,我觉得你还可以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你一起聚餐的朋友们,我相信他们也会愿意和你一起分担,帮你改变。至于请客,你也可以自己定一个计划,把请客的频率逐渐降下来,你看行吗?”
他很认真的想了很久,“好,我试一下。”
咨询反思:
埃里克森在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中提出,在个体发展的早期,人格发展的核心任务就是建立对世界最初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在孩子幼小的童年时期,父母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孩子就会体验到安全感,并延续出对于世界及他人的信任。有了对他人的信任,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就能积极主动的适应社会生活并与周围人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就能大胆主动的同他人交往,也能比较平静的对待与依恋对象的分离,不会因为分离焦虑导致长时间的不适。而如果幼年时期父母的爱缺失了,孩子的安全感没能建立起来,就会影响今后与环境互动、与同伴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事实上,在我们生活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像小喻这样的一些个案,由于早年生活经历中缺乏足够的爱与安全感导致成长过程中面临许多情绪困扰,他们不满足于当前的人际关系,又很难形成更亲密的人际关系,不能自我接纳也缺乏人际信任,相应的也就会产生各种情绪问题。
在咨询结束时,我鼓励小喻勇敢的与父母、同学们沟通,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这也是重建人际信任的第一步。
一个月后,小喻如约来到咨询室,比起之前,他的状态好了很多。通过沟通,爸爸妈妈认识到陪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每周都抽时间来学校看他,同学们也都能理解他,愿意帮助他,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小喻还结交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次的咨询虽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只要小喻能保持这种积极、信任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相信今后遇到的所有的困难他都能一一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