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初三男生哀伤辅导的案例报告
慈溪实验中学 王凌燕 13456147046
这是一次危机,于我,于文昊(案主化名),都是!
初三男生文昊主动来办公室找我,要求预约心理辅导,我例行询问并登记,男孩表示最近思想不受控,无法安心学习。
因为考虑到体育中考在即,建议4月7日(周四)上午课间操时段面谈。
文昊来的晚了有些,我请他坐下后先说说自己感知的近况和烦恼。他没有任何迟疑,就开始说,语速很快,一口气讲下来。
大致意思是曾经的小学同学雅静(化名)年初发生了车祸,前几天自杀了,而自杀前将其QQ等个人社交的账号和密码都通过QQ留言发给文昊,也没有说用意。当文昊看消息才设法联系到雅静母亲,证实了她的死讯。此后,文昊就无法控制地想很多很多,只能让自己尽可能地忙上课和作业,一停下来就不行,可马上就要中考了,文昊又怕这样的状态会影响中考。
等他停下来看我时,我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又考虑到第三节课马上要开始了,于是建议晚上7:30再继续,因为我们会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同意后离开。
文昊离开后,我的心情很久都难以平复,原因是多维的——
其一,我从没有接手过类似的或同等级别的个案,对哀伤辅导并没有把握;
其二,我知道又一个孩子离开了,以往听闻过不少自杀案例,但都是通过新闻媒体报道或者别人口耳相传的社会事件,并没有多少情感卷入,但是眼下的不一样,那么活生生的一个孩子自杀了,她如此激烈的离开牵动了另外一个孩子的全部心思,而这个孩子正坐在我的面前,向我求助;
其三,我对文昊有抱怨,他如果能更早一些看到那个QQ消息并不顾一切地去联系对方,可能不会有悲剧发生;
其四,我又同情文昊,这么小就要承受这么难的问题,受着突发的痛苦……
太多情绪纠缠在一起,我不知所措,于是在“徐中收心理学核心团队”QQ群中发出了求助信息,很快得到了回应,尤其是温州市第三中学的马琳老师,给了非常有操作价值的建议,于是我整合自己的想法和得来的建议后,确定了方案,但前提是处理好我自己的情绪,理解接纳它直到平静,然后再辅导。
文昊很准时地来了,表情如之前见面时一样,带着礼貌性地浅浅的笑容。
首先,请他就朋友发生车祸之后的事件详细回顾一遍。
整个过程中,只有在他沉默较长时间时才提问,引导他把事件叙述完整。之后,我引导他将自己在整个事件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梳理出来——
先是震惊,对事件的拒绝接受;再是不理解,对她的轻生的责怪,思考死亡究竟是怎么样的;然后是伤心难过,好好的一个人,关系这么好的一个人,真的离开了;愧疚,我如果早一点看到信息,就可能帮到她,结果可能不一样。
在此基础上,向他解读情绪的产生是人遇事之后的自然反应,引导其接纳自己情绪的产生和变化。
第二,梳理两人的交往过程,并分析文昊印象中的雅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之后解读每一个人暴露在别人面前的都是其生命的一部分,正如我们认识中的雅静很乐观,在她身上看不到负面情绪,但这从生命规律来说是不成立的,所以关于她,我们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内容。
而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中都有无数次选择要做,小到今天早饭吃什么,先做哪一门学科的作业,大到中考考哪所学校,工作去哪个单位,和谁步入婚姻等等,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需要作出的选择越来越多,我们对自己的生命也越来越有掌控权,期间的每次选择都会有我们自己的理由,这些可能不为他人所知或者不为他们所理解的理由。作为旁人,尊重并努力接纳,那是最好的。所以,当雅静对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做了整理之后,将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和密码发给了自己的三四个朋友,然后离开,这是她的决定,对她生命中的一次选择。
第三,分析得知车祸发生后文昊的努力和雅静的反应。
1,得知消息当天开始就多途径联系,并在其醒来的第一时间表达了关心;
2,在其养伤期间不时地打电话和QQ联系关心她的伤情,并鼓励她加油;
3,在女孩回避谈及伤情时,他想方设法地问,想知道多一些,并约定中考结束后去看她;
4,时刻关注她的QQ动静,直到女孩说医生说开学后可以坐轮椅,他才放心,安心开始新学期的学习;
5,新学期开始后,QQ关注少一些了,但还是会看的,还是保持着联系。
整个过程中,文昊 都在努力,尽力做着一个朋友能做的各种事情,但是对方并没有完全不接受那份帮助,并没有坦白告知真实的伤情和车祸带给她的全部伤痛,亦或是她还有日积月累的苦处,所有这些都没有让文昊知道,这也是她的选择,她选择让我们帮助她的份我们都已经做到了,我们尽力了,若说还有什么需要做的,那就是接纳她的选择。
第四、告别
1,让文昊在一张纸的一头写下雅静的名字,另一头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用一条线连接两个名字;在让文昊看着女孩的名字,说一些想说的话。
文昊表示自己不善于表达,说不出来,要求写——
雅静:知道你离开的消息,大家都不敢相信,死亡也许只是灵魂离开了肉体,虽然自杀是一种极端的方式,但对你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我不是当事人,没有资格指责你,只希望你的来世能够安好,可能正如你所说,人生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命运确实也不公平,但即使残缺的人的人生也是独一无二的,愿在天堂中,命运好好待你,也希望来世还能与你做朋友。
(最后,他才腼腆地解释说,看着她的名字说话,我会感觉她就站在我的面前,那样我会不好意思,会脸红说话不利索。)
2,写完之后,要求文昊对着自己的名字,说一些话。
他很爽快地说了,说着说着,却变成了对女孩说——
事情已经发生了,你会有难过很正常,但是你不是她,你不知道她的具体想法,所以她的选择你没有权利去指责和责怪,你要尊重她的选择。我突然发现死亡原来并不可怕,尽管我现在还是无法说清楚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情。你在天堂里寂寞吗?可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我会努力的,好好准备中考,考上理想中的高中,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你,你在天堂里也要好好的,好吗?我们都好好的!
3,然后,让将纸张撕开。
文昊拿起纸张静静地看了好一会儿,再将纸张对折,折的很慢很细致,边角都对齐,写着字的一面朝内,然后手指在折痕上压平,来回五六次,才将纸张打开,再看了一会儿写下的内容,再将写字的那一面朝外,沿着原来的折痕再压了两三次,再打开,一手按住一边,慢慢撕开,撕口非常平整(见图中写有字的白纸的下边沿)。
第五、抽取彩虹卡予以祝福。
文昊抽了三张彩虹卡,依次是——
1、我随处都看见旺盛的生命能力;
2、我结合爱与光,因而创造了一个在崭新的世界;
3、所有我需要知道的事都会有人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告诉我。
彩虹卡总能神奇地安抚人心,尤其是第三张,因为文昊表示对女孩车祸到自杀过程中的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也无从得知,这无疑是最好的抚慰。
最后,我选了一本书《阿米,星星的孩子》借给文昊,希望对他就死亡的思考有一些引领。
我遇到文昊的班主任,问及孩子今天状态怎么样,班主任表示特别有印象,今天上课时孩子背挺得直,不再像之前一阵那样趴在桌上了(可见之前的内心压力的程度),听得特别认真。(显然,班主任对文昊刚经历的危机并不知情)。
文昊将书还给我,说现在感觉状态很好,这事儿已经过去了,书中还夹了一张写满字的纸——
读完《阿米》很久后,我才写下这篇感受,不是说为了构思一篇读后感式的文章绞尽脑汁,而是因为这本书虽短,其中的一词一句却又不断刺激着我的心。
也许大多数人只将这本书当成童话来读,但对于刚失去朋友的我来说,它却将许多正能量传递到我心中,书中描述的爱的世界不一定真实,但传达出的一条信息无疑是真理,那就是爱能使世界更美好,爱也确实可以称之为宇宙最高法则。
每个人所拥有的都是自己的,也包括不美好的事物,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他应得的。对于她来说,车祸的发生也许是命运的不公,抑或是生命对她的考验,显然,她将生命中不美好的事物看得太重了,才选择停止“进化”自己的生命。
但就像阿米和彼德罗之间一样,阿米能做的,只是引导彼德罗不断发现美得真谛,同时净化心灵,却不能将他直接变成发达人类。即使地球人一步步走向毁灭,外星人能提供的也只有暗示,而不是帮助地球变得发达,因为领会爱的这条路,只有我们自己能走。同样,我也不能替她生活,不能替她选择。即使选择了死亡这种极端的逃避方式,我们能做的除了默哀叹息,大概也只剩下祝福了吧,除了遗憾她没能感受完整人生中经历的美好与爱,也希望来世她能生活在一个“发达星球”中,被爱所包围,能感受到此生未尽的美好,变得真正乐观、坚强。
自从那天与王老师谈起我和她的关系后,我自己也思考了许多,也许是我情商低,感受不到她的好感,但在看过此书后,我觉得我与她的关系就像彼德罗前往文明世界时所见到的女孩一样,我更愿意将她当做灵魂上的伴侣,也许此生不能再见,但经过不断地进化,用爱填充自己的内心后,我会在正确的时间与地点再次与她相遇。
看似童话的故事,却从中感受到了彩虹卡中的“生命力量”,自从那天下楼之后,我作了一次深呼吸。啊!好新鲜的空气,有爱的生命真美好!
文昊的结束语让我感动,这不仅是给这次辅导画上了一个句号,更意味着此次危机,于文昊,也于我,圆满解决。
辅导反思:
因为危机事件是突发的,所以在辅导过程中无从寻根问底,不可能从个案的家族史、成长史着手去层层深入,而只能现场聆听、观察、分析并及时作出判断,再运用恰当的技术引导其解决问题,安定心神。
这一个案辅导,不仅仅指向对好友自杀的愧疚,更多的却是指向生命过程包括死亡的认知不足,孩子是稚嫩的,他的出生只带来了哭和吮吸,其他所有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能力都需要后天习得,其中很多方面都必须自己经历身或心的痛苦方能有所成,当然,并非所有的身心痛苦都会带来成长。所幸,文昊成长了,这是苦痛中生成的别样的生命成长。
另外,心理师的个人成长水平将决定心理辅导中学生得以成长的程度,我庆幸之前不久接触了《阿米,星星的孩子》这本书,其中关于心灵进化和生命真谛的解读是那样地触动心灵,对于困惑于生命和死亡这一命题的文昊来说,是最给力的指引。所以,作为心理师的我们要广读书,多学习,因为心理辅导中会出现太多的可能需求。
知识卡片:
哀伤是指一个人遭遇失落或被夺去心爱的人或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悲哀、愤怒和罪恶感的感觉。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学生,一旦遭遇突然的丧失如丧亲或同学、朋友的突然离世,常常表现出剧烈的精神痛苦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恰当而及时的哀伤辅导,不但有助于他们缓解身心痛苦,减少正常哀伤向复杂哀伤转变的可能,也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从负性事件中学习积极赋意,有助于提升心理复原力,甚至生成生命压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