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描述
学生壮壮,是高二文科班的一名男生,自己主动来预约咨询。壮壮大约1米78,体型偏胖,不爱运动,性格内向,成绩中等。单亲家庭,跟母亲一起生活,母亲以前是全职太太,离婚后在亲戚家的店里帮忙,收入不多。生活主要依靠父亲和其他亲戚,自己很孝顺。
壮壮自述,最近一个月自己脑中总是有不好的念头,比如血腥或恐怖的画面。他极力克制,但总是会出现。而且这种坏念头还会和自己的亲人联系起来,比如说自己的母亲。这使他很焦虑,头疼,心慌,通常上课时比较严重,晚上回家几乎没有这些症状。从网络上查询了相关的信息,发现自己跟网上写的强迫症,焦虑症等病很一致,很担心自己会治不好。
信息补充:壮壮一个月前刚停止频繁自慰的习惯。之前通常一天自慰一到两次,自慰后就一直很自责,非常内疚,很后悔。一个月前,发觉自己有记忆力,理解力,注意力下降,站不稳,眩晕,头痛,腰疼的症状。非常担心,母亲带他去医院做了相关检查,医生诊断分析可能是与频繁自慰有关,因此决定戒掉自慰。
二、分析、解决问题过程
(一)案例分析
“考前焦虑症”并不是医学上专属的特定疾病诊断名词,而是泛指因考试压力过大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症状。即将面临考试的考生,因为担心太多,导致心理与身体上的过度负担,进而在行为上或言语上表现出不安与浮躁的现象。每个人的表现可能不同,有些人表现为心慌、头疼,有些人可能是溃疡或肚子疼。壮壮压力大的表现,首先是频繁的自慰,这一方法被否定被压抑后,出现躯体的不适症状并伴有强迫性思维。这是典型的青春期考试焦虑问题。
家庭环境给孩子太多的压力。父母离异后,母亲从全职太太身份转变出来,开始赚钱养家,但是由于脱离社会太久,并不能找到工资特别高的工作,母子两现在的生活比较拮据,很大程度上依靠父亲的赡养费和亲戚的帮助。因此,母亲期望壮壮能好好学习,将来考一个好的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能够撑起这个家。壮壮深知母亲的辛苦和不易,也励志一定要出人头地,回报母亲。但是,现实情况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乐观,壮壮学习成绩处于班上中等水平。按照学校往年的成绩来说,壮壮并不能考取一个很好的大学,甚至说考上一个二类院校也是比较困难的。遥远且过高的理想与现实的不匹配,使得壮壮压力很大。可能是导致他现在内心焦虑和躯体症状的主要原因。
(二)解决过程
1.接纳和澄清自己的症状
既然是一般的考试焦虑问题,因此,首先要让来访者明白自己只是一般心理问题,不用担心自己会发展成精神病或强迫症、人格分裂等。让他清楚自己出现的这些问题只是青春期学生经常会遇到的,是非常正常的。每个学生遇到问题的表现不同,出现的困惑与反应不同。壮壮需要做的就是正确看待自己的焦虑状态。有焦虑症状的人一定要告诉自己,我容易焦虑,让自己在心理上接受这一点,没什么好怕的,也没什么丢人的。焦虑症状和其他疾病一样,一定能够治愈,相对于艾滋病和一些性病,焦虑症容易治疗多了。
2.寻找焦虑的原因
让学生明白导致情绪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刺激事件本身,而是他对这件事的看法。问题是适应当时的情景,使自己符合当时的情景而保留下来的,并且使自己当时得到了好处。但是这种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僵化而成为不良行为,而成为症状。他认为不好的念头不该有,可能是一种强迫性的思维方式,并不是正确的,合理的。他之前通过自慰的方式,有效的缓解了自己的焦虑状态,这在短期内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却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因此,自慰本身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并且自慰并不是导致他出现现有身体症状的原因。他的看法,即认为不该自慰,自慰使自己身体垮了,这样错误的认识,以及他戒掉自慰又没有找到新的正确的缓解压力和焦虑的方法,是导致他现有症状的主要原因。
通过细化学生出现症状的时间、表现和内容,将学生泛化的焦虑情绪引导到特定的科目、内容上,让他认识到自己只是在特定情况下才会出现这些症状,并且这些症状也是较固定的,轻微的,从而减轻学生的紧张。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只有在考试科目,并且较难掌握的内容上,自己才容易出现这些症状。因此,自己只是学习压力问题,不是焦虑症或者其他神经症。
3.主动出击缓解压力对抗焦虑
建议壮壮平时多运动。将青少年无处发挥的精力转移到对他有益的事,感觉感兴趣的事,花一定的时间和体力到活动中去。比如做户外活动,打打篮球、玩玩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比如做长跑、中跑和短跑锻炼。比如旅游。比如游泳。比如做一些手工劳动。比如关注贫困失学儿童,在学习之余,利用周末或者假期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建议他平时多留意和挖掘他自身解决问题的资源。不断的强化自己的优势,以自己的方式来帮助自己。
此外,建议他在出现不好念头时,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比如想象一个美好的场景等主动调节的方式。
三、经验和反思
学生一次表达的信息量很大,有好几件事看起来都很重要,这个时候需要问他,“看得出来,你想要改变自己现在的状态。可是这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造成的,所以解决也需要时间。你提到的这些问题,你今天最想解决哪一个?”。根据学生的反馈,着重解决了他担心自己会发展成精神病的顾虑,让他认识到自己表现出的症状是很正常的。简单的分析了他焦虑的原因,也给了一些小建议。后期咨询时,他给予的反馈也表明,经过澄清,他不那么担心自己得了很严重的病,其他的症状也相应的减轻了。
此外,网络的普及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把双刃剑。当来访者出现一些基础病症时,可以通过网络提问或搜索,自行判断并调整。但是由于青少年批判型思维方式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对于网络上一些信息缺乏分辨,可能会加重心理负担。因此,应该让来访者了解一些关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不协调的基本知识,以及让他认识到发展的不协调对他自身焦虑的症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