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朋友背叛怎么办——学校心理辅导案例及反思

 一、学生主述

我与同桌A是好朋友,一个多月之前,A向我打听B同学在原来的学校是不是风评不好,我就和她闲聊了几句,也没有说B坏话。但是,之后A就添油加醋的把我们的闲聊说给了别人听,而且惊动了B的爸妈。B爸妈打电话和我爸妈说了这个事情,说我在背后说人坏话了。我感觉同桌并没有把我当好朋友,否则不会把我的话说出去,而且还歪曲事实。A肯定是故意的,故意挑起这个话题,故意这样添油加醋的说出去。我这一个月都放不下这个事情,不知道以后和A,和B怎么相处。现在A和我说点什么,我都会怀疑她说的是不是假的,感觉不能再信任她了。我很伤心她背叛了我,但是我又希望能够让我们的友谊恢复到以前那样,我很矛盾,我该怎么办?

二、案例分析

来访者是一位六年级的女生,她为这件事情已经苦恼了约有一个月,可是她从未和AB两人中任何一个谈论过事情本身。她们一段时间不怎么说话后,又自然和好,像以前一样相处,当然她们的友谊已经产生裂痕。对来访的女生来说,这件事情也成为了她心中的困扰。事情本身到底是同桌故意为之,还是不小心造成的并不重要,来访者用了“背叛”这个词,显然她是将两人对B同学的议论当做只属于朋友的小秘密,所以发现谈话泄露出去后,她已经在没有与人当面对质的情况下,给同桌A定了“罪”,故而现在才会经常怀疑A说的是假话。

如果从这次的友谊危机中,来访者能够学到一些同伴交往,以及解决自身困扰的方法,如果孩子能够从这次小小的挫折中,学会勇于面对生活中的负性事件,接受生活不会永远一帆风顺,理解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可能情况完全不同……那么,对她来说肯定是一次成长。

心理咨询,助人自助,而学校心理咨询又有着其特定的特点。学校心理咨询更多遵循教育模式而不是治疗或者医学模式[1]。它绝不仅仅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发展、适应社会。它更重视学生自我潜能的开发,人际和社会适应性的增强,重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它不像通常的社会心理咨询着眼点在“现在”,它更加重视“未来”。就像这个案例,即使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一般心理问题,也仍然具有研究价值。在咨询中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帮助其成长和发展,而不仅仅是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发展”是学校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所在,也是这次咨询的重点所在。

三、咨询过程

1.倾听和共情

对于学生的苦恼和困惑,倾听常常比有效的指导更重要。其实很多问题,只要有人愿意听他们把话说完,能够接纳他们的痛苦,问题就已经解决一半了。之后无论是让他们认真思考如何处理问题,还是换个角度想问题都可以在一个理性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我首先是不断的鼓励她说,说出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想法,认真探索自己的心理感受。

听的过程中,我通过一定的引导,让她尝试去辨析自己的感受:对同桌把自己说的话说出去更难过,还是对同桌所谓歪曲事实更难过?是难过自己失去了对朋友的信任,还是难过朋友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忠诚?希望让一切回到之前的样子,是因为不知怎么做更好,还是因为现在的状态让自己不快乐?

她在这种对自己内心感受的辨析中发现,并不是真的只希望可以恢复到以前,而是因为让一切和以前一样,对自己来说最简单。因为朋友的“背叛”让自己觉得受伤的同时,也有无力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2.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分析

我本人很喜欢人本主义的咨询理念,人本主义咨询流派强调个人的责任,相信来访者的潜能,相信来访者自身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鼓励来访者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克服困难,继续成长。

这名女生作为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开始探索和思考自身的阶段,也许他们的思考很肤浅,但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可以胜任一些尝试,只要我们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成长。因此,我在引导她思考了自己的想法后,告诉她:“我不能告诉你该怎么办,那是你的朋友,知道怎么办的只有你自己。我只能帮你一起分析一下有几种可能。”

我和她一起尝试换个角度想,如果同桌不是故意造成这个结果的,里面有误会,那怎么办?如果她也在后悔不该说错话,那又怎么办?如果她确实是故意的,怎么样才能真的确定,而不是现在这样,猜测她是故意“泄密”?一起分析下来,她发现,确实因为她没有正面面对过这个问题,一切的可能都只是可能。如果她不打算直接与朋友明说,我也和他一起分析了这种情况下可能的发展:例如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无法像以前一样亲密,很多话都不敢说、不愿说,最终渐行渐远。如果我们可以接受这个朋友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可以接受从好朋友变成普通朋友,那么慢慢疏远也是一种处理方式。无论如何,让自己真正的接受自己的选择和需要面对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3.将问题延伸,思考与他人相处问题

在来访者的认知中,这个事情的发生是因为她的朋友“泄密”,背叛了她们的友谊,她希望得到一个解决办法,让她们的友谊恢复如初。经过引导,她开始发现,问题发生的可能不止一种,如果不尝试去面对,永远不可能知道答案。另外,她真正的目标也不是想让她们的友谊恢复如初,她只是不敢面对友谊破裂的可能。她认为直面问题,一定会让彼此尴尬,这里有不合理信念出现。

发现问题后,我和她一起假象了几种与朋友谈这件事或者什么都不说的可能发展。经过对不同应对方式的假设,她发现,即使最终证明自己的朋友确实不是一位好朋友,那也可以让事情完结,否则这件事永远都是“未完成事件”。所以我鼓励她试着去面对一下。看着她说,自己明白了,感觉不像之前那样矛盾了,我感到很欣慰。我没有要求她一定要怎么做,但我知道在一起分析的过程中,她再次找到了面对朋友的自信,不再难以开口。不仅仅是面对这个朋友,和其他人的相处也有新的感悟。

我也趁机对她进行了人际交往辅导。在以后和朋友相处中,误会、不赞同或者发现对方有和自己不同的行为、习惯都有可能,也可能日后的朋友,同样出现像A一样,做出让我们讨厌的事情。我们可以让自己不要做自认为错误的事情,但是我们没办法控制别人的行为。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是“用自己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方式对别人”,但不要要求一定得到同样的对待,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你所认为的好,别人未必认为如此。

四、案例反思

一个月后,我装作不经意的向她询问,她羞涩的说,已经和朋友谈过了,最终她经过自己的判断,还是觉得这个朋友不够真诚,虽然还是和以前一样相处,但是不会什么都和她说了,而她已经不会再为这件事情纠结难过了。这就是属于这个学生自己的成长,我真心为她感到高兴。

同伴交往是小学生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可以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学到理解、换位思考、宽容、原谅等等。这个女孩也是在我的心理课上了人际交往中受人欢迎的品质方面的课后,鼓起勇气来找我的。帮助学生更好的与朋友相处,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也能够收获良多。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在不断成长,他们有无数的可能。而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更应该相信他们,他们会自己思考,能够自己做出努力。

这个案例本身,十分简单,无论是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认知改变,还是从人际关系辅导出发,都可以达到目的。甚至不以心理咨询的专业性出发,仅仅是一个普通老师给她一些建议,也可以解决她的苦恼。但对这个简单的案例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学校心理咨询的一些特点。

对于小学的心理咨询来说,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对自我的探索,对问题的思考不会很深,因此像该案例中的女孩这样,主动咨询的来访者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因老师或者家长要求而被动咨询。而让被动咨询者能够转变心态,主动愿意解决问题,积极改变,真诚和共情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获得理解的,被包容的,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说出自己的困扰,而不会因为咨询师同时具有的老师身份而造成阻抗。这是在心理咨询师和教师的双重身份中更好的建立咨访关系的关键。而有了好的咨访关系,进一步的深入就不成问题。

另一方面,这起案例正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发展性咨询案例。学生来访时,虽然此事已经困扰了她一个月左右,但其实她最困难的时候是自己度过的。来找我主要是因为心理健康课上提到忠诚的品质受人欢迎,让她想到这个事情。咨询时,她对于这个问题的痛苦程度较低,更多的是一种对朋友怎么会这样,以后还怎么和朋友相处的苦恼。这体现的是该女生对自我、对人际交往的思考。所以从一开始,这个问题的着眼点就不应该局限在这一次的人际困扰本身上,而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

在小学校园内的心理咨询,因为咨询条件、咨询时间、咨询师的精力等方面的限制,更多的时候,心理咨询师处理的问题集中在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虽然也占据一定的分量,但也经常会以转介为主。这也使得发展咨询成为学校心理咨询师工作的重点。学校心理辅导应该将由重障碍矫正的咨询模式向重发展、预防的模式转变,由消除心理障碍为目的转变为促进心理发展为目的[2]。对发展性目标的处理,以及对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模式——发展性咨询模式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应该是目前条件下,学校心理工作者重点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7-248页。

[2]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0-251页。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