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一例人际交往敏感个案的辅导报告——萨提亚内在冰山理论的运用

  

一例人际交往敏感个案的辅导报告

             ——萨提亚内在冰山理论的运用

 

  要:借鉴萨提亚个人内在冰山的概念,分析和解释案主人际关系敏感的表现和形成过程。运用认知重建、空椅子等技术,促使案主改变“讨好型”的沟通方式。

关键词:萨提亚;冰山隐喻理论;人际关系敏感;讨好型;被抛弃感

 

一、案主的基本资料

高一男生,16岁,戴着眼镜,面目清秀,精神状况很好。进入高中,第一次期中考成绩全级段排名第7名。案主现与奶奶、爸爸、妈妈和妹妹居住在一起。爸爸是一名医生,妈妈原先是一名公司职员,因为生了肿瘤,辞职在家。案主读小学前,是和奶奶、爷爷一起住。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爷爷去世了,此刻,妹妹出生。

由于案主任性,不愿意去读幼儿园,爷爷和奶奶又非常溺爱他,所以没有读过幼儿园。小学一年级,案主不愿意去上学,父亲狠狠地教训了他,才不情愿地去上学。但是,由于担心案主不能适应校园生活,爷爷会一整天坐在小学校园的凉亭下,只要一下课,案主就跑到爷爷那,寻求安慰。这种情况持续了较长时间。

案主认为,奶奶对自己百依百顺,但对自己的学习有一定要求。妈妈很体贴,能理解自己的需求,并希望自己身体健康。爸爸脾气暴躁、有时很冲动、易怒,有时又很理智。小时候,作业不会做,他会凶我。但是,现在对妹妹却很温和。妹妹今年5岁,脾气很暴躁,只怕自己,因为家里只有自己会骂她、打她。自己感觉,全家人都以他为中心。

妈妈跟奶奶和姑姑的关系都不好。初中时,爸爸有外遇,妈妈和爸爸就一直在争吵,但在案主面前假装非常和睦。妈妈一直在案主面前说自己在家里就像一个外人。

二、问题与评估

1.问题描述

3次辅导过程中,根据案主的自述整理,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1)考试。进入高中,面对第1次期中考,希望自己能够考入年段40名内,但结果是年段第7名,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感觉不到高兴,反而有些担心,担心自己下次会考差。

2)好友。刚进高一,与男生是好友,自认为很用心对待他,但他没有认真对待自己。于是,逐渐跟他疏离,越走越远,最后形同路人。现在,与同桌之间,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感到不开心。初中时,与男生交往时,都会发生这种事情。

3)同性。自认为对女生没有性方面的冲动,希望有个男生能理解自己,体贴、关爱自己,不开心时可以谦让并宠爱自己。

4)情绪。好友间一说到某些事,自己想得很多,而且总是往坏的方向想。当好友开玩笑,说出一些词,如“滚、出去、走开”,自己就会很不开心,会发火。不喜欢独处,会感到很难受,身边需要有很多同学来陪伴、安慰自己。

2.评估分析

案主的表面行为信息:与男生交往时存在着一种模式,主动交往——发生冲突——情绪爆发——逐步离开——又与别人交往。案主的应对姿态:案主不喜欢一个呆着,独处时,会很难受。于是,以“讨好”的姿态,与他人交往。案主行为背后的核心信念:自己比较敏感,所以会突然发脾气,为此,对交往的同学有些愧疚,希望通过主动道歉,对方能原谅自己,也向自己道歉。自己主动道歉后,对方没有什么反应,自己就不再跟他交往了。据以上信息推测:不当的教养方式使案主从小养成“自我中心、敏感、易激惹”的个性特征;害怕独处驱使案主与不同的男生交往,期间混淆了友谊还是恋情,对自身性别倾向产生怀疑;优异的学业成绩掩盖了上述心理问题的存在,导致案主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得不到改善。

案主知、情、意统一,自知力正常,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对照症状学标准,他表现出不良情绪与人际关系敏感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其人际关系敏感因现实负性事件引起,不良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之下,无回避和泛化,未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从高一开始一个多月,时间比较短。根据以上依据诊断:本案例属于一般心理问题。

三、目标与方案

1.辅导目标

经过第1次摄入性谈话后,本人与案主协商的辅导目标:(1)合理看待学习成绩,尝试学会合理归因;(2)辩驳和替代不合理观念“我怎么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我?”;(3)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个性,尝试改变自身个性方面的缺陷;(4)探讨对待两性的刻板印象,加强对自身的性别认同。

但在实际辅导过程中,我们共同完成的辅导目标是:(1)重新认识人际交往中的困惑和诉求;(2)明确独处时产生“抛弃感”的原因;(3)改变“讨好型”沟通模式。

2.辅导方案

本人与案主协商的辅导方案是:1)先以尊重、热情、真诚的态度,运用倾听、共情等技术给予案主积极关注,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2)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资料,帮助案主初步宣泄情绪的同时,确立辅导方向和辅导技术;(3)运用萨提亚冰山理论,解释案主心理问题形成和发展的过程;(4)借鉴认知重建技术,帮助案主解决人际交往过程中过于敏感的心理问题;(5)运用空椅子技术,改变案主面对压力时的讨好型姿态。

四、辅导过程

1.重新认识人际交往中的困惑及诉求

1)对重复性交往模式的困惑

案主一开始辅导就迫不及待地讲述自己与男生交往的现况。

生:“刚进高一,我与某男生,是好朋友。我很用心对他,但是他没有认真对我。我就想——既然你不理我,我干嘛要理你。于是,逐渐跟他疏离,越走越远,最后形同路人。现在,我与同桌之间,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很不开心。”并强调,自己在初中时与男生交往也是类似的情况。

师:你好像一直在重复与男生交往的模式,主动交往——发生冲突——情绪爆发——逐步离开——又与别人交往,在这种行为模式背后,你有什么想法或期待?

生:刚开始希望他们能理解我,我比较敏感,希望他们能体谅我。由于自己比较敏感,所以会突然发脾气,为此,对交往的同学有些愧疚,希望通过主动道歉,对方能原谅自己,也向自己道歉。自己主动道歉后,对方没有什么反应,自己就不再跟他交往了。

师:期待别人以你的方式对待你。

生:是的。

2)对自己同性恋倾向的困惑

师:除此以外,在与男生交往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困惑?

生:老师,我认为自己喜欢男生。

然后,讲了一些理由。如:对女生没有那种冲动,不喜欢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不喜欢男生经常讨论的话题,喜欢做女工,与女生聊天等。希望有个男生能理解自己,体贴、关爱自己,不开心时可以谦让并宠爱自己。

接着介绍了自己与男生交往的一些经历。

生:初一,在实验中学曾有一男生(好朋友)向我表白,我拒绝了,但想想也是很美好。初二第二学期,与某男生正式交往,他开始与某女生交往,该男生跟我交往后,就与原先交往的女生分开了;我们曾经接过吻,但初三就分手了。现在他在另一高中,我们没有交往了。初三,我曾经暗恋某男生很久。高一,与某男生交往,但他没有以我的期待对我,我们就连普通朋友都不是了。现在,与同桌间也出现类似问题,但他不知道我喜欢男生。高三有位男生追求我,我不喜欢他,再说,他就要毕业了,我拒绝了他。

3)重复性交往背后的诉求

听了案主的陈述,我没有围绕“是不是同性恋”展开探索,而是把辅导方向定在弄清“他需要寻找一段积极关系”的心理诉求。

师:与你交往的这些男生,什么样的个性吸引你?

生:被照顾、哄、知道你的需求、很大气可以掌控一切等。

然后,询问了案主爷爷、奶奶、妈妈和妹妹在他眼中是怎样的人,最后问到: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生:爸爸脾气暴躁,很冲动易怒,很理智的一个人,小时候,作业不会做,他会凶我。

师:与你父亲之间有没有发生过令你难以忘怀的事情?

案主想了一点时间,说有。

生:读小学时,父亲在开车,自己坐在后面,不知道什么原因,与父亲发生了争吵。父亲就停下车,让自己出去。我就下了车,坐公交车回家,在公交车上还摔了一跤。

师:爸爸赶你下车那一个,你有什么期待?

生:我希望爸爸能原谅我,把我叫回去,但是没有。

师:内心感受是什么?

生:委屈、生气、被抛弃。

师:与你交往的男生,在外貌或性格方面,是否与父亲有些相似。

生:是的,都有些外向,喜欢开玩笑,但我都是把玩笑当真的。当我一听到“滚、出去、走开”,我就不开心,会发火。

师:你有没有觉得,你与不同的男生交往,其实是在寻找你心目中的父亲,能理解、体谅你,但是你还没有找到,于是,你就一直在寻找。

生:好像是这样的(沉思当中)。

2.探寻独处时产生“被抛弃”感受的原因

师:独处,对你意味着什么?

生:被抛弃,我很害怕这种感觉。

师:你曾经有过被抛弃的经历吗?

案主在陈述中梳理自己的思路。由于父母的婚姻危机、母亲与家庭其他成员关系不合,母亲一直表达“自己在家里就像一个外人”的真实感受,案主感知到这些信息,并在头脑中进行认知演练;案主在与家庭成员相处过程中,觉得全家人都围着他转;案主在初一时,曾因为与一女生发生矛盾,被学习小组其他同学孤立,时间长达半个学期;这些可能都是案主独处时产生“被抛弃”感觉的重要原因。案主是如何应对独处得呢?

生:初中时,如果没有理我,我自己又很内向,就不想读书,会向老师请假回家。现在,我身边有很多同学会来安慰我,陪伴我。

师:你一直掩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以“讨好”的姿态,与人交往,就是为了有人陪。但是,当他们不能以你期待方式对待你时,你会寻找下一个交往对象。

结束此次辅导前,给案主布置了家庭作业,运用下面表格,记录自己与同学间实际交往情况。

序号

交往情境

对话实录

感受和想法

1

 

 

 

2

 

 

 

3.运用空椅子技术改变“讨好型”沟通方式

运用“他人对话式”空椅子技术,促使案主与“同桌”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从而使案主可以站在同桌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去理解同桌。具体操作:在沙发上放两个抱枕,案主坐到沙发上拿着一个抱枕时,就扮演自己;坐到沙发上拿着另一个抱枕,就扮演同桌,两者展开对话。

师:上周布置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仔细观察,发现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值得一说的有很多。

师:具体发生了什么呢?

生:上周五晚自修结束,我、同桌、他(同桌的好友)三人一起走回寝室。我晚饭没吃,想去吃点东西。就往前走了几步,他问道:“你要去吃夜宵吗?”我说:“是的。”他说:“我不想去。”并问我同桌:“你也要去吃夜宵吗?”同桌说:“你不去,那我也不去了。”此刻,我停下来,说:“既然,你们都不去,那好,我也不去了。”后来,同桌到学校超市买了些吃的,他叫了外卖,只有我一个人没有吃东西。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下角色扮演吧!我拿了两个抱枕,其中一个是同桌,还有一个是他(同桌的好友)。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对你同桌说的。(面对着代表同桌的抱枕1

生:你为什么要这么对待我?我认为我对你要比他对你,好得多了。你为什么跟他这么亲密,而对我不像他那样呢?

师:让来访学生,站到抱枕1的后面,成为同桌,对我说。(面对代表我的抱枕3

生:你是不是喜欢我,我不喜欢被别人议论我们的关系不正常,你还是离我远些。

师:还有没有其它的说法。

生:你不要老是粘着我好吗?我们没有必要每时每刻都在一起。

师:听了上述这段话,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回到自己的立场。)

生:可能,我跟同桌之间只适合做一般的朋友,我应该去找志同道合的人做更亲密的朋友。

五、效果和反思

1.辅导效果

经过三次心理辅导,案主知道了自己与男生交往时的重复性行为:主动交往——发生冲突——情绪爆发——逐步离开——又与别人交往;从而缓解了在交往过程中焦虑不安的情绪。

案主与不同男生进行交往,有其具体的期待,是希望能找到一个男生能理解自己,体贴、关爱自己,不开心时可以谦让并宠爱自己。而这些需求,是因为在与父亲交往中得不到,导致的一种补偿心理,明白这点之后,案主会动摇自己是“同性恋”,对自身的性别取向会进行更深入广泛的探索。

独处时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为此,案主采取“讨好型”的沟通方式,希望身边有更多的朋友能陪伴自己,但事与愿违,与同学发生更多的矛盾。案主意识到与人交往时,要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真诚、适宜的表达。

2.辅导反思

萨提亚提出内在冰山的概念,它是一个心理分析模型。个人内在冰山共分成七个层次,依次是:行为,沟通方式,感受,认知(想法),期待,渴望,自我(本性)。逐步深入时,我们看待一个人的行为,就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同时看到导演这一切后面的心理需求与成因。

案主与男生交往时出现重复性行为,我们不能只停留于此,就进行行为矫正。而要更深入的探询,案主的沟通方式是“讨好型”;独处时会产生“被抛弃”的感受;不合理想法“他人要以我对待他的方式对待我”;期待“随时有人能理解自己,体贴、关爱自己,不开心时可以谦让并宠爱自己。”;渴望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有归属的需求。当案主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内在冰山每个层面都清晰了,能量都可以畅通地流动起来,案主就成长了,有力量去解决所谓的“心理问题”。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