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一例高中男生网络依赖干预案例报告

 一例高中男生网络依赖干预案例报告

台州市实验中学  李汉桥  13093867725

一、一般资料

陈敏(化名),男,16岁,某普通高中学生,住校。每次放假结束返校时,情绪低落、烦躁,两眼茫茫,无所事事。进入高中一个月以来,身心状况也不尽人意,在校期间吃不饱(比较挑食),睡不好,排不出。当事人感觉这种状态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内心痛苦,期待改变,故主动前来咨询。

每次返校的烦恼可以追溯至小学阶段。当事人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接触电脑游戏,小学六年级有自己的游戏ID号(即登录帐号)。初中时玩游戏的水平越来越高,当然花的时间、精力、金钱(已花8000元购买装备)也越来越多,而学习成绩却每况日下。现在周末一回家就打开电脑更新游戏,写作业时就会用电脑或手机去搜题,查答案,总想做得快一点,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玩游戏。白天在家打游戏,注意集中于游戏上,心情还好,晚上想着又要上学了,心里就比较烦躁。返校时,坐在车子里40分钟老是想到这个事。到了学校之后,又在想要熬一周才能回家。进入教室,大脑一片空白。

二、原因分析:

1、网游因素。从小学开始就接触网游,网游是当事人的极为重要的休闲、生活方式。网游本身的升级制度、装备制度、代币制度也容易让青少年沉迷其中,再加上当事人的自制力差,游戏霸占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游戏在当事人心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了。为了有更多的游戏时间,就会压缩学习时间,于是就会运用电脑来搜题、查答案,而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在下降。当事人生活的重心完全在网游上,面对现实的学习生活,每次周末返校时就会出郁闷、烦躁等不良情绪。

2、家庭因素。父母忙于生意,物质方面对当事人给予较多,初中时就为其配置手提电脑。在生活方面照顾周到,衣食起居、上下学接送都由大人安排好了,当事人只要学习和娱乐就行了。物质、生活方面过于照顾反而不利于当事人的自我成长,不利于个性完善,从而导致当事人生活自理能力差,现实生活中的兴趣也不多,这样学校生活更加不适应。

3、个人因素。当事人个性敏感、内向,感受性高,自我调节能力弱。进入高中以来,紧张的生活,高强度的学习让当事人吃不消,个人的整个身心状态很差,正如当事人自己所说的那样,在校期间“吃不饱,睡不好,排不出”。当事人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有着清晰的认知,但是缺乏有效的调节能力,正如当事人自己所描述的那样,返校时产生的郁闷、烦躁、空虚等负面情绪会长时间伴随着他。

心理测验EPQE 45.82  N 73.51  P 42.70  L 42.08 。气质类型为抑郁质:感受性高,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低;严重内倾;情绪兴奋性高而体验深。

三、评估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且表现出网络依赖问题。该来访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内向,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情绪状态不稳定,返校过程烦躁、抑郁、焦虑、空虚。

1、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当事人知情意相统一,对症状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助行为,无典型意义的特异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所以排除精神病。

2、由于当事人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又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是心理冲突的常形,所以可以排除神经症。

3、当事人的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其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对正常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了一定影响,社会功能轻度受损,但并未泛化,尚能够与咨询师建立良好的交流。所以判定为一般心理问题。

4、根据Young的网络依赖界定标准,当事人非常符合网络依赖这一个症状:将网络当作周末生活核心,玩游戏、查资料、录制游戏视频、搜题等;返校前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返校过程情绪波动大,返校之后出情绪低落、食欲下降等不良的身心反应;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社会活动减少;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难以自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四、咨询方案

1、咨询目标: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体验校园生活的快乐,增强高中学习生活适应性;学习掌握有效的心理调节能力,特别是要学会调节返校时产生的负面情绪;完善个性,理性认识网游,增加生活的现实感;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与人本主义疗法,让其逐渐摆脱对网游的依赖。

2、其他事宜:根据当事人的情况,约定每周一次,每次40分钟。每次咨询临近结束时,协商产生下一阶段任务目标,布置家庭作业。对于本校学生,咨询免费。在本案例中,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人本主义疗法等咨询方法。

五、咨询过程:

(一)第一次面谈

1、倾听当事人的叙述,理解当事人的困惑。

当事人因返校带来情绪问题而前来咨询,在交谈的过程中,观察到当事人有较强的自省力,对自己的问题有清晰的认知,在言语表达方面非常的准确到位。

咨询师:你希望在哪方面能够得到我的帮助?

当事人:每次放假结束后返校心情就不好……

咨询师:你觉得这种感觉给自己带来哪些影响?

当事人:给自己带来负面的影响:一是让自己的情绪低落,不开心;二是学习受到影响,动力不够,在学习上逃避困难,会去抄作业。三是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

咨询师:你有什么期待?

当事人:希望自己一是不要太悲观,减少负面情绪;二是可以将对网游的爱好转变其他的爱好上来。

咨询师:那么你曾经做过哪些努力呢?

当事人:那些负面情绪一直伴随着我,让我感觉很不好,也严重影响到学习状态,但又不知道如何去调节。也曾卸掉游戏,不过很快又装了回去。

咨询师:你说你每次返校时,都不开心,有没有一次特别的情况,好好想想有没有一次返校没有出现平常那些糟糕的情绪。

当事人:嗯,(停顿)好像真的没有。

咨询师:在校期间,你除学习之外,你有没有什么感兴趣的活动。

当事人:没有什么其他爱好,在校期间,就是学习,毕竟学习任务也重。

2、指导有效的宣泄方式,协商布置家庭作业

可见,当事人在校期间生活很单调,这样单调不利于排遣不良情绪,于是要给出调节情绪方法的建议。最后,经共同协商,布置家庭作业:每周2篇涂鸦式的心情日记,每周至少散步2次,每次不少于3圈。

(二)第二次面谈

1、反馈作业情况

早上起来晨跑,感觉蛮好的,有时会主动打篮球。当事人的执行力还是很不错的。在学校期间进行体育运动,既有利身心的调节,丰富课余生活,又增强的了校园生活的乐趣和现实感。

每周2篇心情日记已完成,不过写完后感觉自己有些夸张。在写心情日记时,描述返校的心理状况,结果越描越黑,心情也越郁闷,但是写完后,其实觉得自己将问题看得太严重了。通过心情日记将情绪外化,当事人可以观察情绪,认清自己的状况,提高了对负面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在认知层面,当事人能够有效进行自我调整,返校路途中不再去抱怨,不再去担心,而能够用享受的心态代替原有的想法。

2、了解周末学习生活情况

当事人描述,本次返校回到教室里,在上晚自修之前,感觉很无聊,思想在飘。出现这种状况就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周末生学习情况。周末一回家就更新游戏,上午写作业,会用电脑或手机来搜题查答案,心里总想做得快一点,有更多的时候来玩游戏。由此可见网络依赖对当事人的学习生活严重负面影响。周末生活以网游为中心,返校后,离开了网游,就无所事事了。

3、针对网游,采取认知行为疗法

首先在在认知层面,进行顿悟疗法:在白纸上画一个黑点,让当事人观察,这张纸有什么,当事人只专注于这一点,而忽略黑点以外白的部分。启发当事人,网游其实只白纸中一个黑点,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在网游之外还有更多、更精彩生活。

然后在操作层面,布置家庭作业:写作业时不用电脑,每半天不玩电脑。当事人自认为有80%的执行力。

(三)第三、四次面谈

1、了解当事人近况

当事人在校生活状态好转:现在在学校生活状态已好转(“吃不饱,睡不好,排不出”的状况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不成问题了),返校时心里虽会出现消极心理,但会自我调整,对自我进行正面的心理暗示:现在生活还行呀,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等。

2、针对网游依赖,进行详细的了解

现在的问题是,控制游戏还是很难,共同协商的家庭作业无法完成(即写作业时不用电脑,每半天不玩电脑)。当事人内心一直进行抗战,现在能做只是尽量让自己迟点玩。周六中午放假,回家了一直忍着,拖到下午三点才开始玩游戏,最后还是玩了3小时。周日7点左右,开电脑,看视频、吃早餐。之后是写作业,用电脑核对答案。1030搜题、游戏领奖。之后电脑关了半个小时。1120开电脑、吃饭。12点玩游戏,下午三点游戏结束,然后看军事资讯,将相关资料存入U盘中。350关电脑开始准备返校。返校途中小睡15分钟,心理有点消极,但自己会调整与安慰。

3、分析家庭作业失败原因,调整行为策略。

对于网络依赖,当事人浸染网游的时间非常长,网游几乎成为当事的惟一的休闲方式,当事人许许多多基本生活技能没有掌握,比如骑自行车,父母也很限制他的外出,怕他学坏,于是他也是一个典型的“宅男”,没有什么朋友,没有生活其他的休闲方式。这些更加加深了当事人的网络依赖。针对网络依赖,当事人虽然有改变的意愿,也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是一定要让当事人明白,要想达自己期待效果,必须有长期的心理准备,要增强生活技能,丰富自己的休闲方式,最后才可以达到学习、生活、休闲一个平衡,而生活就要维持各个因素的平衡。

如何摆脱网络依赖,必须要制定相就在行为调整方案,最后共同协商新的家庭作业。

其一,改变学习与网游的顺序,以学习为中心,以网游为奖励学习手段。60分钟开电脑,处理各种事务,90分钟纯作业时间,30分钟搜题,检查,处理难题,90分钟网游奖励时间。

其二,半天离开电脑,走进生活,掌握新的生活技能,寻找新的休闲方式。可以半天外出,比如学习骑自行车、轮滑、爬山等,可以步行20分钟到图书馆,去借阅资料等。

其三、逐渐增加离开时间,获得有效休闲方式,达到学习、生活、休闲新的平衡。

(四)第五~六次面谈

这一阶段主要是巩固上述辅导效果,掌握更加健康的休闲方式,建立良好的周末学习生活习惯。返校过程已经很少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即便有一点,也能够及时察觉并调整。周末增加户外的机会,外出锻炼身体,或与朋友出去玩,或去父母的店里帮忙等。在家里,逐渐地控制上网的时间,空闲的时候练练字、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画,重拾自己儿时的兴趣。

一个禅师曾提一个问题:要除掉地上的杂草,最好办法是什么?那就是种上庄稼。同理要摆脱网络依赖,最好办法就是充实生活,生活有追求。这一阶段面谈另一重点就是与当事人商谈对未来期待。当事人对绘画比较感兴趣,想报考美术专业,然后明确了高中学业目标以及具体规划,当事人对自己状态作了四个层次区分:第一,最基础的是听好课、做好作业,有一个稳定的学习状态;第二,周末在家多看书、画画;第三,进一步压缩游戏的时间,将游戏作为一种“调味品”,而不是“主食”;第四,实现自己大学梦吧。

(五)回访

距第一次咨询刚好一年的时候,当事人给我发一条微信:“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想想现在和以前比,我也改变了许多!这都要感谢你啊!非常感谢!”于是有了一次回访。当事人已经感觉学校生活其实也挺好的,可以与同学交往,锻炼身体,好好学习,实现梦想。看问题觉得更加全面一些,更愿意与人交往,努力全面发展自己。不过也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对于原来的CF游戏没有兴趣了,而开始玩上了手游,并通过直播开始赚钱了。相较以前那种昏天黑地玩网游,现在节制许多,周末的生活也更加丰富了,打打乒乓球、看看书,手工绘制科幻画等等。

当我问到咨询给你带来什么的时候,当事人是这样说的,通过面谈让自己看问题更加全面,也更加灵活。解决问题时思路更加清晰,老师也为我提供了许多方法与建议,同时也学会了自我引导,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吧。

六、效果评估

当事人因每次放假结束返校带来的情绪困扰而前来咨询,经过近半年心理辅导,当事人已经很好解决这一困扰以久的问题,这问题持续的时间很长,可以追溯至小学阶段,现在当事人已经很好融入到学校生活,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和意义。当事人问题的根源,就是网络依赖。单一的休闲方式、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无疑加深当事人的网络依赖。当事人有较强自知力、反省力,还具有一定的执行力,他渴望改变,但针对网络依赖,也让当事人清醒的意识到问题复杂性和长期性,只有掌握更多基础生活技能、丰富自己的生活休闲方式,达到新平衡,才可以真正摆脱网络依赖。当事人在认识层面已经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在行动层面,也在一点点地改善,只要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就可以不断完善自我,过上健康的生活。

七、咨询反思

网络依赖干预的传统做法,往往采取厌恶疗法、电击疗法。那些冰冷而又残酷的方法,只是将当事人完全当作为一个病人或者一具生物体而已。人本主义认为人都有追求完美、自我实现的倾向。当他向我表示感谢的时候,我是这样回复他的:也要应感谢自己的努力,一颗自我完善的心。当事人有很强的自省能力,也有很强领悟力,甚至也有很棒的解决问题能力。每次面谈,他的表述是如此的清晰。在谈及解决问题方案,他似乎考虑很周全。自省力、领悟力应归功于他的聪慧与敏感的个性吧,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觉得应该也可以归功于网游经验。当事人长期沉迷的CF游戏是一款具有战略性的、高水平的射击游戏,他在游戏中娱乐,其实也在游戏中锻炼了思维。由此看来,网游也并非一无是处,也不应当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而拒之,所以在咨询中我对网游也采取较为合理的认识。咨询中我与当事人一起面对问题,一起协商,一起提出解决方案,我们不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是同一战壕的战友。或许正是这种具有接纳、合作、欣赏的关系,才会让当事人迅速自我成长吧。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