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一例外地插班生学校适应不良的案例报告

 一例外地插班生学校适应不良的案例报告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李某,女,14岁,初一学生,身体发育正常,个子偏小,是独生女。现与父母同住,父母均为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关系和睦,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病史。

2.个人成长史

来访者出生于四川农村一个家境比较清贫的农村家庭,自幼性格较内向,是个非常文静的女孩,懂事独立。虽然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对女儿的学习管得很严。入学以来,来访者一直刻苦学习,成绩较好,同学关系融洽。2007年,父母离开老家,来到嘉兴打工,之后由爷爷奶奶照顾。20097月,来访者小学毕业,也随同父母来到嘉兴,转校至当地初中。由于工地工作时间较长,女儿也比较自觉,因此,父母对女儿的学习关注减少,双方交流沟通的机会也不多。初中入学一段时间后,自感不适应新学校环境,总是闷闷不乐。上课她几乎都低着头,不敢举手,不敢看老师,不敢说话,她说话时带有明显的乡音,于是一张嘴就显得特别紧张。下课时,其他同学在走廊上玩耍,她则经常独自坐在教室里或者站在一旁观看。两个月以来,成绩明显下降,还有些焦虑,为改变这种状况,前来咨询。

3.精神状态

来访者衣着整齐,举止得体。意识清醒,思维正常,言行一致,但情绪焦虑易紧张,上课注意力难于集中,脾气变得急躁。

4.身体状态

   从小身体较好,无严重躯体疾病。近两周睡眠质量下降。

5.社会功能

   学习成绩下降,上课不敢发言,由于害怕被老师叫到而难于集中精神上课,回避与老师同学的交往,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社会适应功能状况不佳。

6.心理测验

来访者做了SAS(焦虑自评量表)的测试,测验结果为:粗分48,标准分60,焦虑水平高于正常水平。

二、主诉

自从转入现在初中以后,我一直很不开心,很想回老家念书,因为我觉得在这里的同学都看不起我。我是我们班唯一一个新转入的同学(学校是九年一贯制,班里其他同学之间很熟悉),来这里的第一天我就伤心透了。在班队课上,班主任让我自我介绍,那时候我很紧张,站在讲台上说话结结巴巴的(伴有乡音),越紧张越不知道说什么,还没等我说完,全班都朝着我笑,那时候我恨不得有个洞钻进去。从那以后,我觉得我是班级里的“另类”,同学们会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好像也不怎么喜欢我,所以我不太和他们讲话。其实我心里很苦恼,至今一个好朋友都没有,很孤单。另外,让我苦恼的是自从来了这里,我的成绩下降了很多。我不敢让爸爸妈妈知道,否则他们会很失望。原本以为,只要我好好学习,就可以像以前一样获得好成绩,可是我现在的成绩只能排到班级中下,这个比想象中糟糕很多。

我现在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了,听课效率也不高,上课容易走神,只要老师让我们发言,我就紧张。最近一段时间,晚上觉也睡不好,白天提不起精神,眼看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我很担心自己的成绩。现在我好烦,压力好大,不知道该怎么办。

三、班主任、同学反映和心理老师的观察

班主任和同学反映:来访者内向害羞,平时话比较少,总是独来独往,不积极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和同学之间虽没有什么矛盾,但总是很难融入群体之中。平时学习用功,同学在玩的时候,她总是坐在自己座位上看书。有几次老师叫她上课发言,她都沉默不语。

    心理老师观察:来访者发育正常,个子偏小,正处于青春期,性格偏内向,逻辑思维正常,表达清晰,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进咨询室时有些紧张,情绪低落,心事重重,在心理师询问后开始叙述,说到最近状况,流泪不止。对目前的人际关系与学习不满意,伴有紧张焦虑,有自卑感,希望能尽快摆脱,有强烈的求助欲望。

四、评估与诊断

(一)心理状态的评估与诊断

根据综合分析收集来访者的资料,来访者是正常心理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可诊断为由转校引起适应不良的一般心理问题,属于可以进行心理咨询的范畴。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   学习和环境适应不良

2.   具有自卑感,情绪紧张焦虑

3.   存在错误认知观念

4.   学习方法不当

(二)原因分析    

1.自身认知原因:自卑心理,因为本身是外地人又是插班生,来到新的环境中认为同学都看不起她,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2.社会环境原因:作为插班生转校,也是引起来访者不适应的重要原因。

五、制定咨询目标

本着心理老师与来访者双方共同协商的原则,充分尊重来访者的意见,结合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一方面,引导来访者找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改变错误认知,克服自卑心理,形成对自我的一个适当的评价。另一方面,减轻来访者焦虑情绪,消除由心理引起的躯体症状,改善其当前人际关系,保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最终目标和长远目标:完善来访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增强其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促进其心理健康和发展,协助来访者自我成长。

六、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大致分为: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阶段;实施心理帮助的咨询阶段;结束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咨询关系的建立和诊断阶段(第12次咨询)

1.了解基本情况:填写咨询登记表,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通过摄入性会谈收集来访者资料,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以及求助动机,探寻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咨询师通过关注、共情、理解等技术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形成安全、信任的咨询氛围,使其感到被尊重,被接纳。

3.心理测验: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来访者,并结合初步印象给予初步分析。

4.确定主要问题:由转校引起的适应不良。

5.与来访者商定咨询目标:根据问题关键点,商定咨询目标,制定咨询方案。

6.向来访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引导来访者思考自己的问题。

7.布置咨询作业:为帮助来访者更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让她完成“自我分析表”,做好以下调查:现在的我,理想的我,别人眼中的我(老师,同学,家长)。

第二阶段:实施心理帮助的咨询阶段(第35次咨询)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

1.分析上次布置的作业“别人眼中的我”、“现在的我”、“理想的我”。
1)在父母看来,来访者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2)在老师看来,她是一个内向文静的学生,学习勤奋,做事认真负责,但不愿意主动与人交流。
3)在同学看来,学习用功,比较内向,有点冷漠,不爱说话,希望她以后能多点微笑,主动与同学交往。
4)现在的我:学习一般,孤独,不开心,没有好朋友。
5)理想的我:生活快乐,拥有朋友,学业成功。
    根据作业反馈,在咨询过程中帮助来访者客观分析自我。来访者内心很渴望朋友,希望被同伴接纳、尊重与肯定,由于自身的自卑感和人际交往的缺陷,导致同学关系冷漠。另外,来访者的自我评价偏低,缺乏自信心。因此,需要从建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入手。

2.消除自卑感,建立自信心。

来访者认为“我是班级唯一一个插班生,第一次上台介绍就出丑,同学们肯定对我印象很差,不喜欢我。”针对这一错误观念,采取以下措施:

利用以发现自身优势,增强自信心为主题的心理课帮助来访者发掘自己更多的优点,找回自信心。来访者是一个典型的缺乏自信的学生,甚至有些自卑感,以她的情况为引子,设计了本次心理辅导课。课的主要流程如下:情景扫描,角色扮演“我能行与我不行”,自信心测试,优点大轰炸,自信法宝等。其中“优点大轰炸”环节,来访者发现了自身很多优点,例如:做事认真负责,学习刻苦,文笔很好,字写得工整,美术功底也不错。另外,在课上大家一起寻找到了很多增强自信的方法,简单又实用,比如:学会微笑,自我鼓励,自信口诀。通过这节课,来访者表层的错误观点不攻自破,她发现了很多自己的“闪光点”,体会到被大家肯定和接纳的感觉,终于明白自己在同学的眼中并没有那么差,同学们也没有刻意的排挤她,看不起她。原来只是自己没有勇气和信心跨出第一步。

3.通过交谈,启发与引导,帮助来访者找出具有不合理信念的ABC,并与其展开辩论,使她放弃原有的不合理信念,代之以合理信念。

1)在老家小学时我成绩很好,在这里也应该很好。——辩论:

一方面,老家小学时班级同学的学习水平与现在班级同学的学习水平存在差异,可比性较少。另一方面,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如果不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即使是小学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可能会有下降的趋势。因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转变学习方法和心态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得很好,或者“应该”获得好成绩,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没有做好,就会有很大的挫败感和失落感。如果把我“应该”获得好成绩转换成我“希望”获得好成绩,这两种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只要自己踏踏实实去做,就有可能达成“希望”,即使失败也可以坦然面对,获得教训。

2)上课发言要是我回答错,同学们都会笑我,所以我干脆不回答。——辩论:

一部分上课不敢发言的同学内心其实很想回答,但他们总是担心说错了,被同学们笑话。上课回答错的不止你一人,其他同学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虽然会有因同学发言错了而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的情况,但同学们并没有恶意,可能就是一笑了之而已。另外,上课发言,最主要的是可以促使我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主动参与老师的教学;也可以让老师和同学明白自己的观点,了解思维过程,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掌握知识;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回答的对与错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自己是否在思考。回答对了,说明你的思路与老师一致;回答错了,这个问题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让你学会反思。因此,上课积极发言是许多优秀学生取得好成绩的法宝。

3)以前在小学,学习成绩是我的骄傲,来新学校之后,成绩下降了,现在没有什么能给我信心与动力。——辩论:

    首先,将成绩让我失去了动力”具体化,让来访者解释是什么成绩让她失去动力,具体到学科甚至是知识点上,针对具体事件分析自身情况。其次,引导来访者寻找除了成绩以外的优势。学习成绩不是判断一个人唯一的标准,要学会挖掘自身的优势与资源。学会客观的看待自己的问题。

4.探讨初中学习特点与方法。

帮助来访者分析小学与初中在学科、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鼓励来访者做好角色转变,调整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①先计划后学习②先预习后听讲③先复习后做作业④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⑤先打好基础,后灵活思维。

5.探讨如何赢得友谊,改善目前人际关系现状。

通过同学们的反映,同学们对来访者还是很肯定的,要让来访者意识到如果她能先跨出第一步,主动对同学们笑一笑,打一声招呼,也许情况会有变化,其实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会如何对待你。

虽然来访者知道了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缺陷,但不清楚该怎么做才能赢得友谊,通过同学的反馈,让来访者明白了努力地方向。因此,给来访者布置了作业:要求来访者每天完成如下内容,并记录完成时的内心感受:每天主动和班里的10位同学笑一笑;每天主动帮助同学做一件事情;走路时尽可能和路过的同学打招呼。

    一周后,来访者自述完成作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而且开始融入女生群体中,与同学的关系更加亲近了,来访者感到有一种未曾体验过的快乐。

第三阶段:结束巩固阶段(第6次)

1.心理老师总结交流咨询过程,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问题的前因后果,巩固合理信念,客观认识自己和自身学习情况。

2.调动她自身的积极性来讨论今后努力的方向,并向来访者指出希望以后用合理情绪疗法不断分析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不合理信念,发挥其内在潜力来调节自己的认知,情绪和行为。

七、咨询效果评估和总结

1.心理老师的评估:

   经过四个阶段的咨询,咨询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来访者基本消除了焦虑情绪,自卑心理有了明显缓解,同学之间关系改善,学校适应不良现象基本消失。半月后我做了随访,来访者情绪稳定,学习状态与人际关系良好,能主动参加班级活动,学习成绩有所进步。

2.来访者自我评估:

心情舒畅了许多,学习恢复了积极性,听课效率逐步提高,同学之间的关系明显改善。现在不再像以前那么悲观沮丧,参加了学校小记者活动,既锻炼了文笔,又丰富了自己学习生活。有时候遇到一些事情,可能会有一些以前的不合理信念浮现,但是现在正在尝试利用合理信念来替代不合理信念,给自己信心与勇气,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3.心理测验结果:

   为了客观评价来访者咨询效果,再次进行SAS焦虑自评量表的测试,结果显示,粗分为36,标准分45,焦虑状况已明显改善,恢复正常水平。

4.通过对此案例的分析,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1)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成功的重要条件。心理咨询不同于其他许多工作,它是直接与人的心灵接触,无论使用哪种学派的理论和方法,都不应是冷冰冰的,而应建立在良好的咨询关系基础之上。来访者对心理老师的信任,是咨询成功的重要因素。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形成安全、信任的咨询氛围,让来访者感到被尊重、被接纳,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心理老师的影响。可以说,良好的咨询关系是促进求助者积极改变现状、发挥潜力的动力,本身就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

2)找准主要问题突破口。在学生的叙述中,刚开始可能毫无头绪,杂乱无章,从表面上看有很多的困惑,让人无从下手。这可能是每个心理咨询工作者起初都会面临的困境,这就需要我们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还有扎实的心理咨询功底,这样才能深入剖析来访者问题,找准方向,给予正确的引导。在本次个案中,来访者的主要问题并非是成绩下降或是同学关系不佳,最主要的根源在于外地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缺乏。因此,必须从客观认识自我,挖掘自身优势开始,帮助她重建自信,同时,结合合理情绪疗法和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她剔除不合理信念,重建合理认知。

3)善于总结,不断反思。心理咨询既是助人自助的过程,也是心理老师自我成长的过程。对于刚刚步入心理咨询行业的新手来说,总结和反思尤为重要。每次咨询过后,记录下当时的体会,反思咨询中的失误与不足之处,并做好下次咨询准备。一次次咨询的感悟都会使人在每一次成长的机遇里不断的剖析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既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又找出失败的原因,真正实现心理老师的成长。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