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资料
1.1个人信息
小南,男,10岁,小学二年级,身体健康,身高较矮,体型较胖,性格内向,长相一般,河南某村留守儿童。
1.2家庭环境
小南6岁时,父母为了生计离开河南老家到福建打工,将小南托付到小南的舅妈家。舅妈为人质朴但性格比较急躁,做事风风火火。舅妈家有三个小孩,都比小南年纪小,最小的弟弟刚刚出生不到半年。因为工作比较忙,再加上离家比较远,所以父母在外打工的4年间,只回过老家4次,每次都是过年的时候,在家待上4、5天又要回到福建,所以小南和父母的交流不多,父母对小南的照顾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1.3师生同学关系及在校表现
以下是发生在一节语文课上及课下的情景,可以很好的反应小南在校的情况。
(情景再现)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小南只是安静的坐在座位上,并没有与同学们有太多的交流。老师向同学们提问,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争先恐后,但是小南整节课上都没有主动举过手。老师叫小南来回答问题,小南站起来半天支支吾吾,憋的小脸通红,甚至还出现了出汗、发抖等表现。
下课了,同学们都一起玩耍,但小南比较喜欢自己一个人玩。因此同学们也不太爱和小南做游戏。
1.4来访者自述
小南认为自己成绩不好,个子矮还比较胖。他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出色会引来同学老师的嘲笑,因此他很担心和老师、同学们说话,更害怕在公共场合讲话,有时在课上回答问题甚至会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出汗发抖等身体不适。
1.5问题症状
通过和小南本人的交流,加上从老师、同学、家人这里反应的情况来看,咨询师发现小南有以下问题:对包括学校、课堂在内的多个社交情境出现显著且持续的担忧或害怕,他不喜欢自己暴露在他人视野之中,很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引来他人嘲笑。
2分析评估
根据小南的行为,加上老师、同学、家人的描述,小南没有重大疾病史,对自己也有一定的认知,因此他的种种不适可能是因为家庭、学校等环境因素造成的社会焦虑。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交往焦虑量表(IAS)和社会回避与苦恼量表(SAD)对小南进行前测,结果发现SCL-90、IAS、SAD得分基本一致,说明小南的确存在社会焦虑。
焦虑是一种典型的负性情绪,主要表现为对外在环境的紧张、担心或恐惧。一定程度的焦虑能促进个体任务完成,但是过分的、持续的焦虑就是干扰个体行为的变态症状。社交焦虑是焦虑中很常见的一种,主要是指对某种环境存在的持续且显著的紧张不安、恐惧或担心。不希望自己暴露在他人审视之下,害怕自己能力不足引起他人嘲笑,担心自己的行为出丑等焦虑症状。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理念,可以用来帮助来访者以达到健康的目的。
3.咨询过程
3.1第一阶段:与来访者建立良好关系,制定咨询方案
第一次咨询是小南的班主任带着小南来到咨询中心的。
我:小南,你好。
小南:(低着头)老师好。
我:(拿着学校美术比赛时小南的作品)听说你画画画的不错,学校又要开展美术比赛了,你准备再画些什么呢?
小南:(小脸通红,很紧张,目光看看我又躲开了)呃,呃……
我:我看过你的作品了,我觉的你画的很好,很形象又有自己的想象力在里面,而且我也听评委老师说了,他们说你很有天赋呢!
小南:(高兴的看着我,又低下了头)谢谢老师!
我:加油吧,我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的,让我看到你的实力!你很出色,我可以和你交个朋友吗?
小南:(看看我,点点头又低下了头)
我:我也听你们老师和同学说了,他们都很喜欢你的画呢!以后要是有机会,多向大家来展示下你的画哦!
小南:(羞涩的笑了笑)
我:好了小南,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加油哦!我相信你会一直这么棒的!
看着小南离开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
第一个阶段的咨询主要采用了共情、来访者中心等技术,以来访者的优势为突破口打开来访者的心扉。渐渐来访者觉得自己被肯定,减少了阻抗,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
3.2第二阶段:音乐治疗阶段
本阶段采用接受法和主动法为主的音乐治疗方法,每周对小南施测3次,每次35分钟,为期八周。每次流程基本一致,具体为《开场歌》;音乐治疗;《再会歌》。音乐治疗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小南的特点和年龄,主要采用儿歌、器乐演奏和音乐运动三部分。主要的内容、形式和目的如下图。
内容 |
形式 |
目标 |
||
开唱歌 |
开场时咨询师边弹琴边和小南一起唱。歌唱的过程中要求小南微笑并尽可能的与咨询师进行目光的交流。唱歌结束后与咨询师握手、拥抱。 |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促进小南与他人交往能力。同时作为咨询的准备活动,也增强治疗的结构性。 |
||
音
乐
治
疗 |
儿歌部分 |
《种太阳》 |
1.听咨询师演唱,用双手打拍子。2.与咨询师一起演唱。3.与咨询师接口唱,咨询师唱前半句,引导小南唱后半句。 |
促进小南和咨询师的联系,使小南尽量的放松下来,同时促进小南的语言发展。 |
《两只老虎》 |
咨询师和小南面对面唱歌,唱到相应歌词触碰对方相应器官(比如唱到“一只没有耳朵”就触碰对方耳朵)。 |
培养小南的应变能力和反应能力,同时也增强其社交能力。 |
||
《粉刷匠》 |
咨询师和小南都坐在镜子面前,两人合唱并作出相应动作。 |
培养小南自我表现的能力,让他看到自己是很优秀的。 |
||
《小星星》 |
尝试让小南在咨询师的陪伴下在他人面前边唱歌边跳舞。 |
促进小南的社交能力,锻炼其公共场合说话、表演的能力。 |
||
器乐演奏 |
我来敲鼓 |
和咨询师一起按照一定节奏敲鼓,跟着鼓点边敲边说:冾、冾、冾 |
培养小南的协调能力和与咨询师的配合能力 |
|
敲鼓指挥 |
一人敲鼓,另一人根据鼓点的节奏行走。 |
提高注意力、反应力、行为控制能力 |
||
创造乐器 |
与其他小朋友、家长一起用水杯、纸壳等物品制作乐器并演奏 |
培养创造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
||
音乐运动 |
《小火车》 |
一人做火车头,另一人双手搭在 “火车头”腰上做火车尾,并模仿相应动作 |
培养运动能力和与人配合的能力 |
|
《欢乐颂》 |
播放欢乐颂,邀请许多小朋友一起参加,根据音乐随意跳舞 |
培养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使小南暴露在群体中又不被群体过分重视 |
||
《再会歌》 |
在每次治疗的最后,与开唱歌一样确定一种仪式感,标志此次治疗结束。唱歌时要求小南微笑着看着咨询师,歌曲之后要求小南与咨询师拥抱。 |
加强与人交往的能力。 |
4.结果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交往焦虑量表(IAS)和社会回避与苦恼量表(SAD)对小南进行后测,发现得分基本一致且回到正常水平。通过一周的观察,发现课上小南回答问题的主动性提高了不少,与老师同学的互动也明显增加。课下也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配合度也比较好。从老师、同学和家人的反馈上来看,小南回答问题时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张、语无伦次了,而且在班级的晚会上还和同学们一起表演节目;在家里,小南也更喜欢讲学校的事情讲给家人听,目光的交流也比之前多了许多。
5.讨论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成人选择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可由于经济条件、教育条件或家庭条件种种原因,许多儿童未能与父母一起来到城市,父母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其他家人照顾,就出现了这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大都处于中小学阶段,而父爱母爱的缺失或家庭环境的变换的确会在许多孩子心理蒙上一层面纱,其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突出出来。
面对各种心理问题,音乐治疗是目前一种比较先进和有效的方法之一。音乐治疗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来访者起到很好的疗效:第一,通过音乐引发来访者脑电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心跳平稳,使神经活动有一定节律,从而提高健康状况;第二,音乐可以诱发情绪,通过相应的音乐诱发对应情绪,如快乐、伤感、昂扬、振奋,从而改变来访者的认知,只要情绪变化了,那对待事物的认知的改变也是随之而来的。
社交焦虑一种典型的社交问题,主要是对于各种场合有莫名的担心和恐惧,害怕自己暴露在公开场合,担心自己的行为引来他人嘲笑。
由于留守在家,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再加上周遭环境的变化,很容易使正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小学生引发诸如社交焦虑等心理问题。而音乐治疗在社交焦虑这方面很有针对性。在治疗过程中,一定注意与来访者的互动,并注意鼓励、支持、以来访者为中心。每一点滴进步都是难能可贵,千万不可以着急。
针对社交焦虑,其他治疗的方法还有很多,音乐治疗只是其中的一种,本案例也只是一个部分。每位治疗师都有其独特的方法,但无论方法如何,都要求有专业训练,并将音乐和治疗结合起来运用。
专家点评:文章思路清楚,言简意赅,可读性、可操作性较强。本文方法贴近时代主流,和而不同,在敏感人群中使用特殊方法,饶有成效。在治疗过程中,尊重了来访者,也使用了沟通、共情等方法,尤其在音乐治疗的乐曲选择、乐器合奏等方面有一定创新性。文章结构紧凑,一环接着一环,趣味性较强,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问题,对当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定作用,为心理健康教育同仁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有关情况和信息。但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并没有将音乐治疗的其他形式运用到治疗过程中,在问题阐述和治疗的过程中也并不是十分深刻,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应该倾听各方面的声音,多采取各方面的营养,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研究更丰满,更时效。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应该创造出更多的音乐治疗的素材,以供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