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指个体在无自杀意念的情况下采取一系列反复、故意、直接伤害自己身体,且不被社会所允许的行为。青少年和成人早期是自伤的高发人群,最近几年自伤行为的发生率呈增加趋势,目前已有研究显示,有14种NSSI行为方式,如切割、烧灼、划伤、撞头、击打等,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切割。
一、案例陈述
1,来访者介绍:晓敏 性别:女;年龄:13;成绩中等偏下,父母离异。
2,来访原因:班主任反映她一直以来学习成绩都不理想,最近经常拿刀子划割自己的手腕,而且划出了血口子,于是推荐她来接受心理辅导。
3,辅导过程:
晓敏是一个穿着很朴实的小姑娘,绑着马尾,嘴唇长的特别厚。时值深冬季节天气寒冷,但是她的秋装校服里面只穿了一件毛衣,并告诉我她不冷:“我身体很健康的,看我长得多么胖就知道了,爸爸一直说我胖的”。(经过后来询问她身高160,体重
我问她为什么要割自己手腕:“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尝试划手腕上皮肤这件事的?”
她说:“一开始是在新闻上看到的,听说一个设计师他就是喜欢割破手臂,被妈妈送到医院以后拒绝输血,流血过多死了。后来两个星期前我也开始偷偷尝试,刚开始是割浅浅的一刀,发现不是太疼就经常割,割完以后还感觉很舒服。”
“你这么做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般是在遭到同学嘲笑以后,因为我长的丑,男同学都给我起个外号,喊我“香肠嘴”,还有上个星期陆××(同班的男生)莫名其妙就来打我,有时候爸爸责骂后心里感觉特别难受就割,割完以后心里就不难受了。”
“嗯嗯,班级里有些男同学很调皮,不懂得尊重女同学,伤害到你了,你心里很难受,那你和家里人的关系怎么样?”
“我最喜欢妈妈,但是爸爸妈妈离婚以后我只能跟爸爸生活。爷爷比较忙不常在家,奶奶喜欢骂我,爸爸经常打我,以前只有妈妈会在爸爸打我的时候出来阻止,责备爸爸,现在妈妈也不在了。爸爸经常不问缘由的打骂我,也不听我解释,所以我心理很委屈的,特别是考试考得不好的时候,我自己本来就很愧疚了,可是爸爸还说我哭是想逃避他们的责骂,然我更加羞愧。还有,爸爸常常不相信我,家里面买了电脑,暑假里面爸爸就把电脑锁在柜子里,说放在外面我会偷偷的玩,会上瘾,其实我对电脑上网和打游戏的兴趣不大,即使随便放在家里,我也只是会偶尔玩一下,不会多碰的,可以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我,一个证明的机会都不给我。”
听完她的倾诉以后,我给她做了房树人测验。
在房树人测验中,来访者画了一个简单笔划的人,四肢和身体仅仅是5根
直线,头是一个圆,没有头发和,面部的五官自己解释说这个人是一个女孩,表示对自己极度不满。并且这个人在一个狭小的房子里,门是锁着的,没有窗户。她解释说,因为外面很冷,房间里面比较暖和,因为长大了,所以即使是一个人呆在房间里面也不会害怕的。
来访者由于在学业上、与同学的人际关系上的不顺利,外貌上遭到嘲笑,
加上父亲粗暴简单的教养方式,导致父女关系紧张,以上因素使得她对自己完全否定,厌恶憎恨自己的,觉得自己外表难看,成绩差,惹父母讨厌,所以用刀片划伤手臂,用这种主动的报复自己的行为作为惩罚,即是对外界的反抗,也是对自己的自责,以此缓解精神上的痛苦,达到内心的平衡(来访者说割完以后不觉得疼反而很舒服)。
4、辅导方法:
(1)因为来访者的情绪一直很激动,边述说边哭泣,所以使用放松疗法,教授和示范腹式呼吸法,放松紧张和悲伤的情绪。
(2)再通过认知疗法,打破来访者对自己外貌的错误认知:通过教会晓敏计算自己的体重和身高比,对照标准体重的范围,证明她的体重是标准和健康的,并举出各种国内外知名的女明星,他们的五官特色,让来访者评价美丑,帮助她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3)使用空椅子技术,帮助来访者把内心对父亲的郁结、抱怨和对爱的渴望释放出来。
(4)建议来访者在难过的时候用日记、哭泣和向朋友倾诉代替割腕,并告诉她一些处理和应对同学关系的方法。
二、后记与反思
一个阶段的咨询结束后,我向班主任了解更多来访者的家庭情况, 在班主任的配合与帮助下,寻找合适的契机和时间,邀请来访者的家人到学校,进行了家庭的亲子沟通的辅导和家庭教育的指导。同时,在班级中,给来访者班级职务,完成一定的任务,并时常表扬。在接下来长达一年的随访中,来访者没有出现自伤的行为。
家庭亲子矛盾、不良的同伴关系和同伴影响造成自伤行为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显示:家庭关系问题直接影响同伴关系、情绪失调和自伤行为,而情绪失调又是同伴、家庭问题与自伤行为的中介变量。同伴关系是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的核心因素,同伴关系不良,尤其是不受同伴欢迎或被同伴拒绝、欺骗,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如抑郁、低自尊以及一些行为问题。正如本案例中的来访者一样,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觉醒的关键期,在家庭中发生亲子关系不良,在学校学业成绩低下,对自我外貌的错误认知造成自卑敏感,与同学关系不和,最终产生割手的自伤行为。遇到这类孩子,需要从改变认知入手,使他们能够客观的评价和认识自我,学会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同时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与支持,改善亲子关系,巩固心理辅导的效果。
(作者:常梅 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芳,程文红,肖泽萍.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研究现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