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辅导个案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我的“米色天堂” ——认知行为疗法在一例抑郁心境个案中的实践

 一、来访者情况:

小燕,女,19岁,高三某理科班应届在读生,中等身材,面容秀气,性格沉静,平时住校,高三月假一个月回一次家。小燕在家中排行老二,家庭成员包括父亲、母亲、姐姐和弟弟。父母均为个体经营,卖些杂货,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父母教养方式为专制型,家庭氛围不和睦,父母偏爱自己的弟弟。小燕与母亲关系一般,交流不多;与父亲关系不好,几乎缺乏交流。小燕的学习成绩并不算好,初中时成绩属于中等偏后,进入高中入口成绩属于中等,但高中以来的成绩一直排列倒数。小燕自评学习努力程度5分(满分10分),感觉自己有时候付出了没有收获。
 
二、来访者主要问题:
小燕称自己很压抑,感觉生活很无趣,做事情提不起劲,想问题也总是很消极,情绪时常低落,心里觉得憋得恼火,同时也有一定的睡眠问题。小燕在一次高三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上知道了心灵驿站的存在,因为感觉自己不对,觉得该来,所以找到了咨询老师。
经过七次咨询,咨询老师了解到她存在以下这些情况:
小燕从高二上学期开始已持续一年多时间时常体会到抑郁心境:有时候会特别沮丧,想哭但没有哭出来,感觉自己无法融入班级的活跃气氛,“高兴都是别人的”;缺乏自信,有负性自我信念,“我是多余的”、“我的不高兴很正常”;存在不合情理的自责,“弟弟不接受我给他讲题,因为我属于死读书”;有时候会突然冒出一些自杀意念,想到死亡,“看到一个女孩在往海里走,别人叫她她也不理”、“看到一个人往楼顶上走”、“感觉自己要是走了,世界没啥变化”,但没有自杀计划,也否认自己存在自杀风险;记忆力不好,“同样时间里,身边同学能记住的东西,感觉自己总是记不住”;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食欲改变,有时候不想进食,有时候吃很多。
 
三、评估与诊断:
小燕存在一定的入睡困难但排除器质性病变;无家族病史,小燕的认知功能良好,求助意愿明确,人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自己的沮丧大多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表现,排除精神病性问题,排除神经症。小燕的抑郁情绪出现泛化,但社会功能良好。
根据DSMIV对抑郁发作与抑郁症诊断标准,小燕的情况属于抑郁症,且持续时间超过一年。首次SDS自评抑郁量表标准分66分,属于中度抑郁。
 
四、咨询目标的确立:
    小燕自己希望能摆脱低落的情绪,经过沟通协商后,我们把减轻消极情绪、改善消极状态作为咨询的目标。
 
五、咨询过程:
(一)了解来访者情况与评估
小燕一头清爽的短发,穿着干净的校服。初次来访,小燕有些拘谨,情绪不高,在交流中甚至会出现表情低落。咨询老师尽量引导小燕讲诉,交流当中小燕数度眼眶红润,但她都压抑着自己的眼泪,努力克制着自己。
小燕自称生活中总有很多不高兴的事情,每次遇到后自己的情绪都会十分低落:理科科目听不懂,觉得自己很没用;自己的两个好朋友关系变好后冷淡了自己,觉得自己像是多余的。
小燕的家庭环境并不理想,父母与自己的关系一般,姐姐心情烦躁时会骂自己,弟弟瞧不起自己。
幸运的是,小燕在班上有一个固定的好朋友(朋友A),好朋友会经常找小燕倾诉,可是小燕自己却很少向好朋友倾诉。因为小燕经常不高兴,而自己的不高兴不知如何表达,还有就是认为自己的不高兴很正常。
小燕说自己的睡眠不好,每天入睡前都会回想当天发生的事情,入睡比较困难。
咨询老师和小燕一起完成了第一次SDS的测评,测评结果标准分66分,属于中度抑郁。
为评估是否存在自杀风险,咨询老师问小燕是否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小燕称感觉每天的生活都一样,枯燥无味。咨询老师又问是否有想过摆脱无趣的生活?小燕称有时候头脑里会出现一些轻生的片段画面,如一个女孩在往大海里走。不过经过咨询老师进一步了解,发现她没有轻生计划,暂时不存在生命威胁。
随后,咨询老师得到她的口头承诺“我不会轻易的放弃生命,如果我再一次冒出轻生的想法,我一定设法告知心理老师。”并与小燕一起制定来访时间安排。
 
(二)协商咨询目标与干预策略
第二次来访时小燕换了新发型,头发更加清爽了,但看上去仍旧状态平平,情绪不高。交流过程当中,小燕声音轻柔地开始更多的介绍起自己身边的人际关系。
小燕说自己另外一个美术艺体生好朋友回来了(朋友B),可是自己这个好朋友回来的考试竟然比一直在学文化的自己考得好,心情有些低落。
这一次她提到了已经恋爱了3个多月的男朋友,称自己的男友现在与他的前女友的座位靠的很近,所以自己特别郁闷。
小燕还提到了同桌。她称自己的同桌脾气不好,还经常蔑视自己,感觉很不舒服。
总的来说,小燕这段时间的情绪是低落的。
咨询老师询问小燕希望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的?她说希望咨询老师可以帮助她改善心情,摆脱那些消极的感受。经过协商,小燕曾经有过记日记的习惯,我们决定通过记录生活中积极的事情或者事情的积极面(注意修正)、利用好自己现有的人际交往支持(巩固人际支持系统)、找出影响情绪的消极认知并替换它们(认知重构)来改善小燕的心情。
首先,咨询老师拿最近困扰小燕的事情来训练她找出非适应性认知:“我努力这么久不及她在外面集训没有学习,我太笨了”。再挑战非适应性抑郁信念,找到替代认知:“艺术生朋友B在集训之前的成绩在班级比较靠前,而且她可能在集训期间没有放弃看书,可能是我的努力还没有达到弥补之前与她拉下的差距”。随后,咨询老师又从小燕的生活中列举几件影响她消极情绪的事件来让她分析,找出非适应性认知,并找出替代认知。
考虑小燕长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每月回家一次且家庭环境不理想,所以目前阶段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人际系统包括男友、朋友A和朋友B。咨询老师与小燕协商,从今天开始就要为自己的准备一个专门的记录本,来记录自己身边的积极事情或事情的积极面。小燕觉得有困难,所以我们就从记录自己与三位亲密关系的人之间的趣事开始,也可以从纠正自己非适应性认知开始。
 
(三)反馈与监控
第三次来访时小燕称自己还是感觉心里不高兴,但咨询老师注意到她在讲诉一些事情时嘴角是上扬的。比如提到上次新换的发型时小燕的表情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小燕称自己喜欢剪头发,因为感觉每次剪了头发就像换了一个人,会有另外一种态度。
小燕按约定带来了自己的记录本,封面有一个特别文艺的名字叫“我的米色天堂”,与此同时,她还带来了另一本记录本,没有“米色天堂”那么恬静淡雅,而是一本随意的作业本,也有名字,叫“灰色记忆”。
咨询老师翻看“米色天堂”,从上一次咨询那天开始记录的,断断续续的记录着一些看起来比较生硬的文字,如“今天X老师单独给我说县外参考文件的事”、“君哥夸我化学二卷做得好”。再翻看那本“灰色记忆”,文字篇幅明显比“米色天堂”多,记录也是断断续续,但是文字更加有血有肉。
咨询老师从“米色天堂”里挑选一些,请小燕为咨询老师讲诉,以便让它重温或者重新感悟积极的事情和事情的积极面。接着,咨询老师也从“灰色记忆”中挑选了一些事情,请小燕练习认知重构,再追问是否可以将这些分析过后的事件从“灰色记忆”里删除,小燕同意了其中一些。
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记录积极的事件和消极的事件都能让我们有个好心情,但在注意修正中,鼓励抑郁障碍者去发现和感悟积极的事情或事情的积极面能起到更大的作用。于是咨询老师鼓励小燕更多地记录“米色天堂”,最好每天都写。
 
(四)了解变化
第四次来访小燕已经对咨询老师形成了信任和依赖,主动提出要帮咨询老师倒水。小燕的诉说欲增强,一直在讲诉自己这段时间来的的所见和情绪。
咨询老师照惯例翻看“米色天堂”和“灰色记忆”。值得高兴的是,小燕的“米色天堂”没有再出现中断的情况,每天有至少1条记录,记录中出现最多的人是小燕的男友:“我一想到他昨天给我煮的稀饭,心里就暖暖的,唯一的缺点是煮糊了”、“他嘛,走路一摇一摆的好像一只企鹅,可爱极了”;记录的内容开始不再生硬:“从周姐那儿出来,阳光洒了一地,落在我身上,暖暖的,好想和阳光来次拥抱,我欲想抓住它,却又抓不住它,这种感觉好奇妙。绿色映入我眼帘,赶走了阴霾,赶走了围绕了这么久的烦恼”、 “他看到我的手受伤了并安慰我,还是有人在意我”。
咨询老师首先请小燕分享这段时间记录“米色天堂”的感悟,并挑选了其中两个有趣的场景请她再度回顾并讲诉具体的经过。
翻看“灰色记忆”时,咨询老师发现小燕的记录仍旧断断续续,内容以自己的对外界的感知和感悟为主,其中1月9日的记录引起了咨询老师的重视。这一天的记录内容是失望和低沉的,经咨询老师询问,发现那天晚上小燕又一次体验到了莫名其妙的伤心,想不起原因,头脑里觉得仿佛有人在楼顶呼唤自己,后来清醒以后,自己也被吓了一跳。
小燕说,有时候感觉自己内心有两种声音总是在吵架,除了依旧有的消极看法,自己头脑中开始有了另一种声音提醒自己不要这么消极。小燕还提到了对于未来的迷茫,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此外,之前提到入睡困难的问题这段时间并不严重了,但是食欲开始上升。经过继续了解,小燕的食欲上升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并没有达到无节制。
经与咨询老师讨论,小燕曾经有尝试过在特别伤心时翻看“米色天堂”,但是“感觉记录的内容很假”。于是,这一次,我们一起讨论,以后记载“米色天堂”时要尽量的更具体、更真实。至于“灰色记忆”,则是写过以后不再回顾,权当一种宣泄途径,这一点小燕一直是这么做的。
这一次的认知重构,咨询老师试图让小燕摆脱“我怎么这么恼火,总是心情不好”的信念,改为“心情不好不是我所想看到的,不是我故意造成的,我不能怨自己”。另外, 咨询老师还尝试与小燕一起看到自己为了减轻消极心情所一直在做的努力,并澄清“减轻消极心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下去”。
 
(五)进一步的认知重构与第二次测评
第五次来访小燕从进入咨询室就开始玩弄单人沙发上的靠垫,显得很轻松,但说话过程中与咨询老师的眼神接触仍旧不多。
小燕自称自己什么都不好。咨询老师让她举例,小燕开始认真地数落,比如唱歌不好、普通话不好、不会说话、成绩差、手又大又丑、性格胆小、害怕交往、计划不实行等。咨询老师问:“这些代表了你全部都不好?”小燕用力点点头,“是,我什么都不好。”“真的没有一点好的地方?”咨询老师再一次发问。小燕沉默了许久,试探性地看看咨询老师说,“我的性格比较温和,我的心态比较平和。”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小燕并不觉得自己样样不好。于是咨询老师趁热打铁,开始说这段时间的接触,小燕在自己眼中的好,比如总是很守时,很有礼貌,非常坚持等等。接着,咨询老师为小燕简单讲解乔哈里窗,并请小燕用来分析自己,我们一起得出结论——“我的这么多缺点并不是全部的我,我并不是一无是处,还有很多未知的自己等待我去发现。”
随后小燕饶有兴趣跟咨询老师说自己正在考虑是否参加提前单招。这说明,小燕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了,虽然这个打算还不太明确。咨询老师与小燕一起澄清困扰自己选择是否单招的原因:小燕很在乎父母的意见,又很明确父母不想让自己单招,所以小燕意识到自己根本没有必要为是否单招而困扰,她选择继续坚持高考这个马拉松赛跑。
看到了小燕的一些改变,咨询老师第二次让小燕做SDS测试。测试结果标准分56分,表明最近一周小燕的情况已经由原来的中度抑郁下降至轻度抑郁。
因为这一次小燕忘记带“米色天堂”,咨询老师只得向她确认是否每天坚持在记录、是否记录得更详细,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咨询老师鼓励小燕继续做好记录,并提醒她下一次一定带上。
 
(六)反馈与第三次测评
第六次咨询过程小燕全程多次面带微笑,与咨询老师的眼神接触开始增多。在讲起自己的米色天堂里记录的趣事时,她的面部表情十分轻松。与以往几次一样,小燕首先讲诉了近段时间以来的不愉快,一次是与男友发生争吵,一次是以前关系要好的朋友过生日没有邀请自己。两次事件造成了不良情绪体验,但庆幸的是这些体验都是事件导致的,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咨询老师从第四次咨询结束的时间开始翻看“米色天堂”,发现小燕坚持了每天记录的习惯,并且多了加括号注明的习惯,比如“我同桌中午催我睡觉(又有人关心我)”、“他为我买卤鸡爪跑遍了永安(哈哈!有点夸张)”。而记录的内容,仍旧以身边的人和事、积极感悟为主,比如“真高兴,我的小男友第一次来我家买东西,不知他买回去时嫌不嫌弃”、“我同桌将我语文作文(范文)翻出来了,49分,这也许是我从高中以来得到的最高分吧!(我真高兴,我也成了大家学习的范文)”、“我迷惘了这么久,我终于有了梦想——考上大学”。
随后小燕形容自己最近的状态“比较淡定”,咨询老师也在交流中了解到了小燕的进步。首先,因为同学的讲解,小燕发现自己的英语有所进步了;第二,自己的入睡变得不那么困难了,因为每次入睡前小燕都会通过自我暗示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入睡。
小燕称自己想通了,因为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分享了自己曾经有过的自杀想法。小燕称自己当时有强烈的共鸣感,并发出疑问“是不是大多数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有过这些想法?”
听到这里,咨询老师征得小燕同意后再一次为她测量了SDS,标准分结果为58分,仍旧属于轻度抑郁。这一次测验距离上一次测验已经一个月有多,说明小燕的状态暂时稳定在了轻度抑郁。
小燕曾经提到过自己唱歌很不好,但这次咨询结束后,小燕提出想为咨询老师唱两首歌,虽然有些害羞,但还是小声地唱了出来。
 
(七)结束咨询
小燕第七次进入咨询室,她微笑着用“马马虎虎,时好时坏”来形容自己近段时间的状态。
小燕把“米色天堂”和“灰色记忆”一并交给咨询老师,并称自己想把它们交给咨询老师保管,因为她觉得自己虽然记录的很好,但始终觉得本子不是活的,她想要把自己记录在里面的东西表达出来,不想只是留在本子上。可小燕又苦于不知如何开口。小燕举了个例子:好朋友A上周心情不好,自己主动接近她,想让她心情好过一点,但是因为怕出错,最后没有很好的表达。
从以前不愿意表达、觉得自己不开心很正常,到现在想要与别人分享自己,这是小燕明显的进步!咨询老师和小燕商量,循序渐进地把记录转变为表达:两个记录本暂由咨询老师保管,小燕回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如果遇到想要表达又难以开口的可以通过传递纸条的方式来减轻表达的压力,进而再尝试与自己想表达的对象说悄悄话的方式,最后尝试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燕提到了自己身边的朋友,说那个脾气暴躁的同桌终于不再跟自己同桌了,说到这里小燕是很释然又特别高兴地语气。
说到自己的打算,小燕称自己目前可能就只能考个专科,如果家里同意自己读专科就去读;如果父母不同意,则自己再复读一年,并试图说服家里人让自己把民族改为彝族(小燕妈妈是彝族),然后努力考西南民大少数民族加分班。小燕还说自己在生活中总是在语言表达上逊色于男友,自己还想把偶尔能说服男友当作一个目标,“我要与他斗嘴斗下去”!
看到小燕在讲诉自己的状态和目标时脸上浮现的微笑,咨询老师感受到了六个月以来小燕产生的改变:她更愿意表达了,她的心情有了改善,她对未来开始有了打算,她开始尝试积极的生活!最后,咨询老师向小燕表达了对于她长久以来坚持的佩服,并对她改善的状态给予肯定。我们在融洽的氛围中结束了咨询。
我期盼开始尝试积极面对生活的小燕会发现:现实生活,就是她渴望的米色天堂。
 
六、效果评估与反思:
SDS三次测试显示小燕的抑郁状态有了很好的改善,从中度抑郁到轻度抑郁。咨询室里,小燕的笑容明显的增多,她不再像刚来的时候那么低落和沮丧。她开始有了信心,开始拟定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与男友、好友的关系仍然较好。小燕的很多不合理信念,如“我的不高兴很正常”、“我是多余的”等没有再被提及。睡眠方面,小燕有了很大的改善,虽然最近寝室排气扇的转动影响自己的入睡,但每次只要关了排气扇小燕都能够很好的入睡。总之,六个月的接触,我见证着小燕慢慢变得积极、阳光。
我很感谢小燕的出现以及她的坚持,这次尝试总体来说是有效果的,我对这次咨询进行了如下反思:
1、经过六个月的努力,我和小燕达到了咨询目标,这说明了以注意修正、认知重构等为主的认知行为疗法的策略在早期抑郁心境个体咨询干预中存在积极的意义;
2、小燕的家庭坏境对她的抑郁状态产生了消极影响,这进一步证明了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
3、良好同辈人际交往给予了她极大的支持,我们在平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一定要重视人际交往的辅导;
4、小燕的男友是“米色天堂”里最重要的人物,也是小燕最多积极感悟的来源。这是对“坚决反对中学生恋爱”的当头喝棒;
5、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咨询效果的前提,小燕一直称我为周姐,我能在她的“米色天堂”里看到我的名字;
6、最后,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是中学或者大学教育的工作,它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从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到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都不容忽视。
 
    同时,我也存在这样一些疑惑:
1、小燕称,不管是“米色天堂”还是“灰色记忆”都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她到了后期记录中并没有把两者进行区分,而我整个过程中倾向于忽视她对于消极事件或消极感悟的记录的反馈,虽然消极的感悟在渐渐变少。我不知道,这样的忽略是否遗漏了重要的东西?
2、在咨询过程中,我与小燕试图找过造成她抑郁情绪的原因,其中个体性格、不良的家庭环境和学习上的受挫可能是影响较大的后天原因,但在干预过程当中,改善或转换情景(环境)对我们来说是无力的,因此我们放弃了情景转换。又因为小燕的反对,我并未接触小燕的班主任和家人,所以我不知道这样是否放弃了有利资源?
3、对于注意修正的运用,在小燕身上是有效果的,但那些不喜欢文字表达的学生,我们该用什么方式来代替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注意修正?
4、咨询过程中,我没有告知小燕她是抑郁心境。“抑郁心境”在我看来只是一种学术名词,其实小燕对于自己长期的低落情绪是有较深的认识的,她也知道这样的状态不对,因此我没有把这个学术名词搬出来吓唬她,也没有告诉她我们测试的SDS是抑郁自评量表,我只是告诉她:你的状态比一般同学更加的低落,我们测试的问卷是用来了解你的情绪状态的。我不知道,在咨询过程中,是否应该毫无保留的告知咨询者,还是像我这样委婉的告知?
5、我无法想象勇敢尝试积极面向生活的小燕如果遇到一些重创,如与自己的男友分手,她会出现什么情况?我对她的心理弹性表示怀疑。所以,再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