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沟通讲技巧 让家校通联顺畅无碍
山东省荣成市特殊教育学校 杨雪梅
(联系电话:15266142055 QQ:595247890)
教育是一份鲜活的事业,这份“鲜活”仅靠教师孜孜不倦的修剪培育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提供肥沃的土壤,社会倾洒充足的阳光。只有多管齐下,共同创设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我们的教育才可能最终迎来叶茂花开。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由此可见,只有我们日益发展的学校教育与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方法和态度完美融合,才是教育发展的立足之道。
作为“家校联系”中重要的角色,班主任若能正确的认识到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性,灵活地运用一些沟通技巧处理好家校关系,相互配合,和谐施教,那么就可以有效的避免矛盾,让我们的家校教育合力发挥最大的功效。
技巧一:适时走到家长身边——我们都是自己人
明智的班主任会发现:当学生把老师当成“自己人”后,便会对老师更信赖,更愿意发自内心的接受。换个角度,若我们愿意走下高一阶的讲台,走到家长的身边,将学生视为“咱们的孩子”效果自然也会大不一样。工作中,我很少对家长说类似“你家XXX如何如何”之类的话,我更愿意这样表达:“咱们家宝在学校里又闯祸了”、“XXX这种习惯可不好,咱们得想办法帮帮孩子了!”每每这样,家长都主动的向我求助并非常乐于接纳我的建议,甚至把孩子在家中的不良表现也会主动反馈给我以寻求帮助。
做为班主任,在与家长打交道时,如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人”效应,与家长平等交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让家长接纳自己的教育观点,愿意配合自己工作的开展,这才是家校合作的第一步,也是教育成功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
技巧二:明确班级管理原则——要想吃肉先吃菜
普雷马克曾提出了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这样的一个原理,又被称为“祖母原则”。其主要观点是先让孩子做一些不太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
在家校沟通中,我也曾将这一原理进行了尝试与运用。家长们水平参差不齐,若班主任逐一与之细致交流解释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我通常会烧好新“班”上任的“三把火”:强调家有家规、校有校规,人人要遵守;明确告诉家长我的班级管理理念——亲近包容孩子但并不代表我会纵容;有事要及时与我这个“芝麻官”沟通联系,及时寻求解决办法!一番“义正严辞”的表白,家长们便形成了这样的认知:老师很严厉!也都严格地接照我的要求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但接下来,工作中的一些小事,我却会在处理方式和手段上尽量让自己更温情、更温和,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家长们很快就又掉转了方向:哦,原来老师是这么好!
“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这一小小的技巧却让我在与家长沟通时一路畅行无阻。
技巧三:多一份赞赏与接纳——胸怀一颗柔软心
“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没有虚度此生”,美国诗人狄金森这样说到。对于一名特殊教育教师来说,我觉得如果我能有一颗柔软的心,接纳孩子、多些鼓励;让家长感到被理解、被尊重;让家庭因了我的柔软而减了一些哀伤,那么我便无愧于自己的教育之路了。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多一些情与情的传递、心与心的感召;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不是发号施令,而是多一份换位的思考、多一份柔软的包容;在学校教育通往家庭的路上,不是行色匆匆,而是用真心洒一片阳光、携一路花香,那么,家校间的沟通也必定是多了份暖暖的温情!
家校之路,一直都可以是顺畅无碍的,只要我们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