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班级心育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非暴力沟通—创造沟通新境界的教育方式

当我们问一位老师:你暴力吗?回答多数是否定的。在我们的日常观念里,暴力意味着身体攻击、战争等,而这类事情似乎与我们相距遥远。但事实上,颇具隐蔽性的语言暴力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被我们随意使用,比如语言上的指责、讽刺、说教,以及态度上的疏远、冷淡、轻视、漠不关心等,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自己、同事,甚至是优秀教师的日常谈话方式,用心体会其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这些随意出口的评价、指责等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上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而这些无心或有意的伤害造成了师生之间隔阂与障碍。虽然这些很可能是出于教师的“善意”、“无意”,甚至是出自“教育的使命”、“教书育人的责任”,但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心理发展等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厌学、逃学、违法犯罪等严重后果。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提出了一种沟通方式,它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对于师生关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就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能够使人们情意相通、互尊互爱、和谐相处的沟通方式。运用“非暴力沟通”,在理解和体谅对方的前提下,师生双方都能充分表达需要和感受,不再指责对方或埋怨自己,而是用心去了解对方的需要,用关爱去理解并包容一切,师生关系也会越来越和谐。“非暴力沟通”具备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教师如果能理解并运用好这四要素,就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实现有效的沟通。 一、不带评论的观察 这是师生和谐沟通的第一步。首先,我们要留意发生的事情。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都只是说出学生所做的事情,也就是准确无误地客观陈述正在发生的事情,完全不带任何评价。做到这一点很困难。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在表达观察的结果,实际上却在进行主观评价、甚至是武断地给对方贴负面标签。比如班主任老师说某一位学生的“总是玩手机”,这里“总是”的表达就不是观察而是评论,学生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对于学生来说,最不能接受的是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与指责,要做到不带评论的观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时刻保持觉知,区分观察和评论。在很多时候,评论都是我们头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采取自动反应的模式。比如,我们有可能说某一位学生最近学习不是很努力,这就是个评论,如果这么说学生会很抵触,有反抗情绪,而观察则可以说这位同学今天晚自习睡着了没有做作业。我们也有可能说另一位同学上课不集中精力听讲,这也是评论,改成观察,我们可以说这位同学在数学课上有十分钟时间是集中精力在听讲,有二十分钟时间在低头看书,而不是抽象地说该学生不听讲……认真回顾,我们会发现自己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在不知不觉中作出了许多评论。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很难做到的。所以,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觉知,区分观察与评论,说出自己看到的具体行为。如果我们在与学生的沟通时言过其实,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与你沟通。 2、切忌给学生贴标签。马歇尔•卢森堡在介绍非暴力沟通时引用了这样一首歌: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我不理解,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请你在说他愚蠢之前,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负面标签的影响很明显,例如用“愚蠢”这样的词语形容我们的孩子们。我们说一个学生做事情很“磨蹭”,其实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学生一直在努力地学习,而且内心十分焦虑,这就是给学生“贴标签”了。处在中学时期的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并不全面而客观,我们给予他们的非客观的评价有时候就会对其自我认知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被评论过多的孩子可能会将别人的评价作为对自己价值的判断,对个人的自信心产生影响,既然老师都这样说我了,那我就是磨蹭,从而看不到自己的努力。因此,在我们为学生的某种行为下定义的时候,一定要放慢速度,不要将自己的揣测当成了事实。有个学生暑假期间什么也没有做,我们不能武断地说这位同学就是懒惰,对学习没有兴趣。在与这位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他在整个假期期间都在思考自己的兴趣和以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而且他认为一旦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和努力方向,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所以,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我们要注意不要将自己的评论决定了学生的好坏,提醒自己仅是学生的某些行为和言语容易被我们接受和肯定,而另外的一些行为和言语不被我们喜欢和认可。 二、善于表达感受 一事当前,我们需要在了解自己内心所想之后向对方表达真实感受,并体会对方的感受。有的班主任老师对受处分学生冷嘲热讽,完全没有体会学生当时的感受,这种无效的沟通只会使事情越来越糟糕。如果老师能换一种态度说:“老师对你违反校纪校规的行为有点失望,也理解你对学校的这一决定有抵触。老师也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学生听了以后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接受批评,避免严重的冲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表达感受,但并不是很准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表达感受,为自己的感受负责呢? 1、区分感受和想法。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应该区别感受和想法。“我觉得你们上课说话太过分了”、“我觉得他很负责”这都是想法,而不是感受。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在自己的需要没有达到满足时,我们的内心很容易产生情绪,我们可以将情绪作为信号,观察一下自己的哪些需要没有达到满足。有一位将非暴力沟通应用于实际的教师说,之前每次当他看见一位学生在教室里大声说话的情景时都会特别崩溃,乃至大发雷霆,但威慑作用下仅能维持一段时间。后来,当他再次在上课期间大声说话时候,他开始告诉这位同学“我很看重课堂纪律和我的劳动成果,请认真听讲好吗?”这位老师说,有时候一节课中需要提醒他好几次,但他一般都会重新开始认真听课。所以,善于表达感受就是,诚实、中肯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学生的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 2、细化、还原学生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我不擅长物理”,这不是感受,只是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论。一个知识点,别人学习一个小时就能完全掌握,而这位学生学了四个小时依然没有理解,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如此以来,学生充满了负面的情绪,丧失了信心。这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信息细化,还原学生的感受,而不是将学生全盘否定。我们需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制定符合个人情况的目标,一个小时掌握程度达到了百分之二十,第二个小时掌握百分之四十……在学生进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对教师的信任。 三、明确说出需要 听到不中听的话或是我们不喜欢的行为时,我们有四种选择: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例如有人气愤地说:“我从没见过你这么自私的人!”这时候我们可能会自责:“哦,我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真是太自私了!”这会导致我们的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第二种是指责对方。这时,我们也许会反驳对方:“你没有权力这么说!我一直很在乎你的感受。你才自私!”在争吵时,我们一般感到恼怒。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有可能会发现我们有些伤心,因为我们看重信任和接纳。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也许会想“他们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和支持”。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感受和需要是紧密联系的,我们的感受根源于我们内心的需要,如果我们把自己伤心难过的感受归因于自己或他人,而不是相应的没有满足的需要时,我们就会深深自责或指责他人。自责只会引起自我愧疚和后悔,指责他人则会导致申辩与反击,都无益于事情的解决。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们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在处理班级打架事件时,如果班主任老师采取直接批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不满,导致的结果一定是学生的不理解和语言上的反击。如果在沟通时换一种说法:“看到你打架,老师有点遗憾,也有点担心,因为打架会影响同学关系,不小心还会伤了身体,老师希望你们和睦相处,健康成长。”相信学生会理解并作出积极的回应。 四、提出具体的请求 我们很多时候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的,面对学生的问题许多老师会采取抱怨、牢骚、发脾气的方式,学生甚至不明白如何做才能让老师满意。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在清楚表达自身的感受时,应该清楚明确地告诉对方希望他们做什么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请求呢? 1、具体的请求可以更细致。在与学生的谈话中,我们想对学生进一步了解。“我想更好地了解你”不是具体的请求,难以打开心扉进行交流。想了解什么呢?是想了解学生最近数学哪一章节掌握的程度,还是想了解学生与同学们交往的情况。具体的请求可以让对象明白你想问的问题。 2、将期待放在未来可以改变的方向,而不是放在过去,让人感到懊恼。“老师期待你在下一节课中能认真听讲十五分钟”、“老师希望你下一次在讲台上当众讲话时,底气能更足一些”,将需要和期待放在将来让人充满希望。 3、请求中增加对方可以选择的机会,而不是采用否定的形式。“你不要再在自习课上睡觉了”不是具体的请求。否定的形式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有命令的意味,而提出具体的请求是发出某种行为的邀请。如果自习课上睡觉让学生得到休息,感受到放松,而休息和放松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得到满足,比如晚上宿舍里不和舍友卧谈,采取多种学习方式交叉进行避免困乏等等,而自习课上睡觉老师会不开心,也因为上自习睡觉而担心和失望,这样就考虑了师生双方的需要和感受。所以,当我们与学生沟通的时候,我们要进行自我审视,我们的谈话是否增加了我们行为的选择,而非减少了对方行为的选择性。 最后,举一个例子,班主任采用非暴力沟通方式处理班级中打扫卫生后扔纸屑的问题。很多班主任老师看到班级中乱扔纸屑的现象都会选择批评,但效果未必明显,甚至是屡教不改,学生不乐意,老师心里也一肚子气。如果换一种说话方式,即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就可以改变他们这些“屡教不改”的行为。 观察:我看到你又把纸屑丢在地上(要讲述事实,客观、无可反驳的事实。如果说成“乱丢”,就是批评,而非观察,学生就有可能觉得丢纸屑的学生是无意而并非故意的,显得很无辜而产生抵触情绪)。 感受:我感觉很不舒服,大家学习的环境应该很整洁(诚实、中肯地陈述自己的感受)。 需要:因为我不喜欢教室里看起来很乱(将不舒服的感受归咎于自身对整洁的需要,因为脏乱会影响大家的健康和学习环境,我才不喜欢你们把纸屑丢在地上)。 请求:可以请你捡起来吗?或者以后你可以将纸屑直接丢在教室前面的垃圾桶里吗?(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合理要求)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